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2021学年洪松专帖 [复制链接]

1#
11.15日每月研修心得体会
最后编辑洪松老师 最后编辑于 2022-02-28 15:31:55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的每月研修,我们听了贾欣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1、贾欣老师提供了一种在我看来,全新的分析教材的视角。就是分析教材中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思维关系。基于对教材中每一个活动思维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2、关注教学逻辑的重要性。贾欣老师推荐了好几本书。其中的《基于逻辑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了。厘清教材中科学概念的逻辑教学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可以使你的教学设计不偏离大的方向。
第一点:分析教材中每一个活动的思维方法。看了很多优质一等奖的视频,我总是惊叹于它们精妙、正确且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我总是在想,这样无比巧妙的教学环节究竟是怎么想到的。让我自己去想,怕是永远想不到。不过,我相信设计教学也是有章可循的。分析教材中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思维关系,其实就是设计教学的一个方法。基于对本节课思维方法的了解,再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更有方向,更有理有据。
第二点:教学设计中的逻辑。和第一点差不多。教学设计中的逻辑应该包含了两层。科学概念的逻辑和学生认知的逻辑(教学过程的逻辑),归纳、演绎、类比的方法,我之前都有所了解。但是备课的过程中,很少真正地会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教学过程。这一点,还是要继续加强。
除了上述两点,贾老师还强调了证据意识。只有可靠的证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证据的要求越高。结论就越可靠。教师要成为学生探究、求证的支撑。贾老师举了几个教师提问的范例,我觉得应该要背下来。1、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你的观点是什么?2你希望看到什么现象,就能证明你的观点。2再加来的实验中,你们觉得哪个现象最值得关注。3、实验时间既要到了,最后两分钟把你的实验记录整理一下。4、实验汇报的时候要说清两件事情,一你的观点,二你的证据。
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我们在教研员林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听讲座,一边进行讨论,收获满满。
TOP
3#

坚持总有收获
TOP
4#

反思得不错!课堂教学就是要理清活动与活动之间的结构,把每个活动做深、做透,学生建立概念模型才能水到渠成
TOP
5#

先从教材入手,理清每课的科学思维方法,不确。
TOP
6#

     关于12月4号,在小沙中心小学举行的“渗透stem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研讨交流”主题培训的心得。
     现在看来,其实贯彻stem教学理念的课堂,就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交流。我觉得,制造有挑战性的情景就可以很好地促进生生交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多提出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另外,我觉得研讨交流,应该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之后的数据汇总交流。一堂课中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可以促发研讨交流。只要是,学生对一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他孩子做出了回应,这样也可以算是研讨交流。这样想来,以stem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实现多途径、位于课堂不同阶段的学生研讨交流。
     今天,一共有四堂课。第一节是《弹簧测力计》。教学的流程主要有: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这是一节逻辑脉络非常清晰的技能训练课程。我觉得甚至可以这样安排第一个认识结构环节:就是出示一张标注完整的测力计结构图,给予学生3分钟的时间,自学、自己认识结构。然后让学生上台说说,都有哪些结构。其他同学,根据结构联想每一部分的功能。每个同学说说你的想法,“你觉得根据它的结构,它应该有什么功能?”其他同学思考,同意或者反驳,并说出理由。这样可能也是一种促进研讨交流的方式。
     第二节是《运动的小车》。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一堂课所指的“能量”就是“动能”,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这样的设置才是符合其认知水平的。基于这点的基本认识,就可以从整体上控制难度。教学流程主要有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2能量(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这样看来,这节课的脉络就是变得清晰而简单。
     第三节课是我上的《运动与摩擦力》。我其实不太会上这种类型的课,注意点太多,有太多东西要背。本课的主要脉络在于:1认识到力不仅可以促进运动,也可以阻碍运动。2测量摩擦力的方法。3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在保证科学概念的教授之外,着重突出了证据意识的培养。制造误导环节,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考。听了老师们的建议,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评课的环节很有意思,就好像被人一点点揭开了你心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明明自己事先已经觉得做的很好了,但事后发现确确实实还有很多漏洞,这样的出人意料,让我觉得做教学设计就像在湖水里游泳,当你停下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底下有多深。
     第四节是《测量降水量》。本课的流程为1:降水的定义2:如何测量降水量3:设计制作雨量器。先明白什么是降水量,再设计制作,我想是本节课的思维逻辑。在此之上,增加了stem的教学理念,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我觉得这堂课要上的好,需要付出比其他课更大的成本。
     上,就是我的心得。我们在袁老师和林老师的带领下,在小沙中心小学的大力支持之下,度过了收获满满的一天。
TOP
7#

你这节课上得不错!多反思一些共性的东西,就是不仅对你这节课如何上得更好有帮助,也对其他科上得更好有帮助。
TOP
8#

2021年1月5日。
   我们在白泉中心小学进行了小学科学期末复习课的培训活动。这次活动我聆听到了三位大咖的复习课,还学习到了周燕娜名师对复习课的指导性理解。
   复习课对于我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自己已经慢慢摸到了上复习课的一些基本方法。三位老师的复习课,基本都是由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林老师在群里发的三条听课指导性问题,也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复习课提供了帮助。1:贯穿课堂的线索 2学生的参与度。3促进生生交流的策略。三节复习课,都有一条共有的线索贯穿了一整堂课。这是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天然策略。因为一章的知识点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教师很容易可以找到一个线索或者一个载体,承载本章的所有知识。
   虽然如此,但是三节课在学生自由度上又是截然不同的。教师给予学生不同自由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将自由度转化为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教学的实效度,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有些课堂自由度有余,参与度却不足。这些都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节课后,市教研员陈老师的一番总结,提高了我对复习课的鉴赏能力。复习课的形式无所谓好坏,复习课的功能要处理好梳理概念和应付考试的关系。我也是正是在这个观点的启发下,想到了一种复习课的上课思路。
   在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上习题课。老师先将习题按照解题方法和知识点进行归类,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道题,放在课堂上展示。通过题目,学生不仅理解了难点和重点,更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我想我们小学的复习课是否可以借鉴一下这样的思路。
   最后,周燕娜名师,提出了复习课三部曲的理解。对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1复习并不止于课堂。而是应该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并行的方式,覆盖到学生的课外时间。2重做实验的必要性。这一点可能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我想重做实验,应该做到两点。第一:强调目的性,简化操作和器材。第二:让全班都参与进来。由此,我想又可以延伸出一个复习课的全新策略。二次实验模式的复习课。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无止境,砥砺前行。在各位大咖的智慧指引之下,我看到了自己的浅薄,更认识到教学的深奥。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中继续进步!
TOP
9#

2021年1月15日每月研修心得。
        今天我们聆听了朱颂伟老师关于乐考的一个讲座。朱老师从四个角度对乐考做出了讲解:1评价导向。2对标思考。3探索实践。4后续策略。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关于乐考的方方面面。其实最让我深思的是乐考的意义。
        关于乐考的意义。其实朱老师已经讲了很多,我深感认同。乐考主要是为了在保护低段孩子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做出教学评价。这是考虑了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形式。
       我想探讨的是:分别对应试卷考试形式和乐考的大环境是怎样的?这两种大环境有什么不同?乐考的形式能够对应高段的学生或者初中高中的学生。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乐考的意义,我想一定能有不同维度的延申。试卷的考试形式,有诸多弊端。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抹杀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乐考能否在保护这种渴望和好奇心的前提下,为国家选拔人才?从乐考的形式上做出改变,是方法之一。 朱老师也提到了,基于项目化的乐考。其实就是在乐考中融入了stem的理念。
        在小学的低段引入乐考,原因之一就是不强调选拔性。中考和高考中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兼顾我国考生数量众多和选拔性的情况。但是其中引起的利弊就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很多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很快乐的,但是一旦进入了初中,你就会发现他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考试,都有读书的天赋。
        我想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也不能说完全不能解决,初高中的学校教育和考试制度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就非常重要。我想应该以此做为价值观的主次:1生命。2自然界的真理和正确的道德与情感。3考试的分数。只有让孩子认识到世间的大美,他们才可能在更高的思想层面上养成对知识的渴望、终身学习的习惯。
TOP
10#

2021.3.15
        今天我们每月研修聆听了娄立新老师关于“指向大概念的教材设计与解读”的讲座。大概念对我而言,原本是个陌生的词汇。听过娄老师的讲座,我觉得可以慢慢把大概念的思想,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去。
        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描述了一个问题:虽然科学课程在9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在学校学习之外,对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觉得科学和它们没有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测试和考试起了主要的作用。到了初中之后,科学慢慢变得抽象,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科学课的趣味性,慢慢埋没在无线的题海之中。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因素。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们老师很多也是为人父母,如何避免自己孩子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大概念的教学,就和我们的人生理想一样。有理想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他自己都知道最终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终极理想。同样,接受了大概念教学的学生,他知道今天这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除在一个什么具体位置,对生活有什么帮助。这和应付考试的教学,或者说单纯的概念和探究的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概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最近在备课中,我也尝试性的运用一些大概念的理念。如四下3.7比较不同的土壤一课。如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大概念。首先要明白这一章指向的大概念是什么:其实就是土壤、岩石和人类的关系。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出示地球的图片,问,地球上不同的地方的土壤一样么?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样小小的设计区别,其实就是体现了大概念的思想。当然结合本章节之间的关系,可能还需要兼顾一些其他的因素。
       总之,我想大概念的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涯。这种教学方式直逼学生心底的世界观,久而久之,学生可能就会慢慢被改变,即使在未来的应试学习中,他们也会慢慢有了方向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