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富的研讨——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评课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听课学习反思


    这次活动核心的两节展示课,非常好,作为新教材,两位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供我们学习。观摩中现场会上会下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新教材的确又让教师有了新的讨论点。这两节课我认为都是很难上的课,《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更难,难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匮乏,而在《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面临同样的问题,上课教师邓老师在说课中也讲到无法说清有关“能量与运动的”关系。我想同样的问题一定也是在座听课教师(包括我的内)的棘手问题,好在有这样的课堂,有这样的平台,能促使我们去思考。

    我想从“丰富的研讨”的角度来说说我听《运动的小车》这课的想法。因为这节课是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有比较成熟的磨课经历,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下我市对小学课堂的思考。这节课后的评课活动,大家对这节课的优点已经纷纷列数,我亦表示赞同。这些优点很大程度源于团队设计上的优点,材料准备上的优点,一言蔽之,预设上的优点非常明显,不再赘述。




    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关注到本课的生成,因为只有生成才能真正说明一堂课的品质,而学生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课堂的研讨环节。我认为“丰富的研讨”是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对于绍兴市一等奖的优质而言,我认为这节课的研讨不够丰富。

    学生在8分钟的自由探索实验后,交流中只有一句话“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假如在10年前,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普遍会认为,课堂效率真高。但在10年后的今天,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还在沾沾自喜,那就需要反思,学生单一的结论,说明的是学生没有深入探究,而教师听之任之,不再干预,说明教师的教的方法(理念)还要提高。

    结论不能下的太快,这个观点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关注“科学实践”中,郁波老师已经提出来,结论需要反复论证。不要学生一说一个结论,正中教师预设就满意收场,学生的结论中存在很大漏洞,需要教师干预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干预,以厘清学生的结论究竟是道听途说,还是基于自己的证据(教师在一开始就提出能量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学生说运动快能量大,运动慢能量小,教师怎么知道学生现在说的和一开始说的存在差别呢?)学生看到的事实是斜坡不同,木块的远近不同,从这个现象到“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是有很长的距离的(这个距离就是“科学实践”)。请老师们思考学生怎么知道速度的快慢?目测吗?学生在关注吗?即使是目测,目测可靠吗?一边用木块在测试距离,而速度只要目测就可以了?是不是笑话,是不是自相矛盾?

    单一现象得出单一结论,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的逻辑的(大家在cctak研修中马博士的讲座还记得吗见2楼附件1),多个现象指向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才是比较可靠的,有生命力的。《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有一个小组做的是同一斜坡不同距离(这一点我同样是大为赞赏的,教师为这样的组提供了材料,我认为还可以更多组进行,可惜课堂上明显有弱化的处理),他们是同一斜坡,却发现了类似的同样结果,这样可以排除不是坡度变化的本质,有另外更本质的原因。这样才关注到速度上。学生这时才开始“建模”(高水平的思维开始参与),这样的讨论就相对丰富了。

    但能不能下“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还不能!因为学生这时看到的速度是凭经验的,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试。这时课堂就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因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公开课怎么办,一定要在这节课中解决,那么教师增加演示实验,或视频补充实验,演示不同坡度,小车的速度,同一坡度不同距离,小车的速度(用传感器测出来)。这时基本可以说“小车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如果再要研究下去,还可以再丰富,“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对吗?不对,它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同一辆小车)。如果给学生不同重量的小车呢?或者在小车上放上重物呢?学生发现,低速度的小车同样可以有巨大的能量(这一点陶院长在大会总结时已经为大家涨知识普及了,及时雨啊!)这时学生会对结论再次修改(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与速度,重量相关),朝着大概念慢慢前进,这个过程才是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深入探究。

    回到本节课上,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干预,让研讨更为丰富,这个丰富就是指考虑到众多可能性,反复论证,下结论时学生感觉很难,这才是有科学素养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201103221721.jpg (, 下载次数:0)

(2020/11/3 22:44:47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1103221721.jpg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11-03 22:44:47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0/11/3 22:19:1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附1:


从一个现象说明一个结论到多个现象指向一个结论



                                                                ——马冠中博士《让现象推着学生去探究》听后感
NO.67Z-191027




      今天重新补看了马博士的这个讲座,马博士讲的问题很小,但是却是现在科学走向探究最大的问题。就目前中国的教育状况而言,要能达到马博士讲的探究,路何其漫漫!我学习后有一些心得与我阐述的仪器和材料转变的问题相结合再乱弹一下。
      常识课有很多标准仪器,标准化操作,为什么教学目的服务?目的在于希望学生在很短的时间中把实验做成功,成功后就说明一个实验结论。以前我们简单认为这就是高效(实际上现在很多老师依旧是这样认为),标准化的仪器主要就是为这样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在马博士的讲座中很明确的指出,这样的方式不是探究的方法,不是科学家的思维,真正的探究要复杂得多(见图)。要去反思这个现象以外是否还能找到新的论据,多个论据都指向一个结论了,才能下结论。
       从这样的理念去思考,首先要摒弃有材料和仪器谁好谁差之分,从找证据的作用分析,两者都是一样的,都要为探究服务,老的常识仪器用得好就是好的探究材料。再次,弱化规范性操作。因为是探究,探究就是未知领域,要是老师都把规范化操作告诉学生了,还谈什么探究呢?如果从探究的思维出发,非规范性的操作也允许存在。如搅拌的规范是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溶解食盐中,很多学生认为食盐不能溶解了是没有把食盐剁得更碎的缘故,学生有这样的思维存在就应该允许学生朝着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去把食盐弄得更碎来一探究竟,这才是探究。所以教师能否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机会比教师在那里讲解一大通规范操作更为重要。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11-03 22:46:08
TOP
3#

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听课学习反思


    这次活动核心的两节展示课,非常好,作为新教材,两位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供我们学习。观摩中现场会上会下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新教材的确又让教师有了新的讨论点。这两节课我认为都是很难上的课,
wubin98146 发表于 2020/11/2 11:03:14

不同坡度和相同坡度不同距离的两种实验,最后得到相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吴老师的分析非常深入!
TOP
4#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吴彬兄弟听课后有反思,真好。
TOP
5#

这结论的前提,上课老师是否也需要给学生强调以下呢?
TOP
6#

学有所感,学有所思,我们平时也应该这样学习。
TOP
7#

向老师学习,关注课堂,关注研讨,关注生成
TOP
8#

回复 5楼原来你也在这里的帖子

教师自己的理解与实际的教学肯定不一样的。但教师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是第一位的,只有对这个问题明了了,然后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安排教学方法。例如学生说:速度快,能量大。这时教师不要简单说:真棒!而是要追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个简单的回应,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也折射出教师对科学探究的不同理解。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11-03 10:03:12
TOP
9#

很扎实的反思,点赞
TOP
10#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吴老师的反思非常有道理!真正的深入研究!
TOP
11#

向吴老师学习,听课后能深入思考,及时反思。
TOP
12#

能够这样深入反思一节课,赞一个!
TOP
13#

吴老师的反思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TOP
14#

感谢喻老师表扬!感谢老师们的支持!
TOP
15#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这节课的设计抓住两个点:一是展现小车的能量;二是如何让小车展现不同的能量。抓住了这两个核心点,设计能更精准省时。
吕坚
TOP
16#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对于只有一个组采用同一坡度不同位置的实验方法,建议可以尝试交换探究方法的形式,让每个组进行两种方法的探究,体验会更丰富。
吕坚
TOP
17#

吴老师思考很深入,向你学习,每次阅读都是一种新的学习。
TOP
18#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科学课确实要注重学生的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TOP
19#

老师们的反思非常到位!真正的深入研究!学习了
TOP
20#

学习了,多个论据都指向一个结论了,才能下结论。我也好好思考思考。
TOP
21#

同样是听课,吴老师能有这么深刻的思考,着实令人佩服。看了吴老师的听后感,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TOP
22#

不过要测出不同坡度的速度确实是有难度的,优质课在短时间里准备有缺陷也可以理解的。
TOP
23#

回复 1楼wubin98146的帖子

对于只有一个组采用同一坡度不同位置的实验方法,建议可以尝试交换探究方法的形式,让每个组进行两种方法的探究,体验会更丰富。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20/11/5 12:57:32
应该这样,这样可以让学生落实不同的现象指向同一结论,使得结论更具逻辑,研讨也会更加丰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