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许水勇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1.坚持喻伯军名师工作室、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学习;

2.坚持专业阅读,争取撰写12篇读书体会文章(每月1篇);

3.深耕课堂教学,争取优质课比武中获得好成绩

4.关注实验改进,争取每学期研究有质量的实验改进1则;

5.积极总结反思,争取每学期撰写文章1篇;

6.开展课题研究,争取上虞区或绍兴市立项或获奖;

主要措施:

1、阅读科学教育教学专著,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以新教材实施为契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4、通过参加各项评比活动,促进自身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020学年度许水勇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分


(一)理论研学

【评价指标】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本学年度必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二)教研研修:

1.参加活动:
(分
【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上虞区级活动: ()分

(1)

绍兴市级活动: ()分

(1)

网络研修活动:()分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分


桂馨科学课网络研活动:分

1

2

2.论坛研讨:(20分)

(1)

【评价指标】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3.报道宣传:

【评价指标】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1)

(三)教学研究:()
1.撰写文章:
【评价指标】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1)(
分)

2.课题研究:(30分

(1)学科课题在上虞区立项(30分)

评价指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四)课程开发:()分

【评价指标】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五)技能竞赛:()分
【评价指标】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1)

(六)辅导学生:()分
【评价指标】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七)活动组织:()分
【评价指标】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1)(
)分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0-11-12 22:05:19
分享 转发
TOP
2#

期待学年目标的分布落实。
TOP
3#

学年目标:

1.坚持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9/10 22:33:12

许老师对自己要求很高,每个月1阅读一本书,向您学习

我三个月还没看完一本书
TOP
4#

期待许老师更多精彩的分享
TOP
5#

期待分享许老师更多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典型做法,及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TOP
6#

阔华这套杠杆材料,做得还是可以的。

TOP
7#

滑轮组的连线,其实也不那么难。


TOP
8#



感谢工具箱,给我解决了多年的烦恼,准备了不同厚度的纸张,原来还一直纠结两倍厚、四倍厚到底要不要用胶水粘起来,现在都准备好了。
TOP
9#

圆柱形的抗弯曲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量


TOP
10#

名师工作室永嘉送教,不虚此行,收获很多


TOP
11#


名师工作室永嘉送教,不虚此行,收获很多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2 22:59:55

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收获很多,关键我们要行走在研究的路上!
TOP
12#

厚度不同的纸其实也是粘起来的
TOP
13#

回复 9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许老师总是很有想法,擅长教具改进
TOP
14#
TOP
15#

相信受教的孩子们也和许老师一样,收获很多。
TOP
16#

许老师一直在研究的路上,佩服!
TOP
17#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2 22:57:06
这个真的不错,学到了。老师在想,怎么在圆纸筒上,放上那么多的垫圈。
TOP
18#

永嘉送教体会

感谢永嘉县瓯海一小四(5)班的孩子,课堂习惯非常好,很有实验规则意识,可见教师平时上课的用心与付出。课上过之后有几点体会。

1.尝试让学生出错。前几次的试教活动,教师基本上是按照先学习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学习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再来用测力计测量物体这个思路开展教学,学生学习的状态总是不温不火,探究的热情和兴趣不高。我们思考怎么把这节很平常的课上的更有科学味,把被动学习测力计操作要领的过程变成主动学习思考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于是我们就创设了一个“试错”的情境(故意让学生测量错误,测力计老师课前也故意调得不对),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钩码测出的结果不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内心驱动下,再来学习测力计的操作要求,学生的内心就有一种认同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重视估测活动。平时上课,估测的活动往往会变成一种摆设,没有把估测活动做实做透。我们认为,估测首先要有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小活动,一是用手掂一掂1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感受0.5牛和1牛的重力,二是用手拉一拉测力计,感受1牛、2牛、5牛的拉力,以此为依据再来估计。其次,用控制材料的方法引导孩子开展估测,如让孩子把测力计与老师的材料交换,避免学生拿到材料就进行测量。最后,在交流研讨中,引导学生开展估测与实测的比较,强调估测的意义。

3.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精神。如对测量数据的真实记录,如分两次测量钩码的活动,还有对错误小组的重新测量,这些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TOP
19#

框架制作小能手



TOP
20#

永嘉送教体会

感谢永嘉县瓯海一小四(5)班的孩子,课堂习惯非常好,很有实验规则意识,可见教师平时上课的用心与付出。课上过之后有几点体会。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3 21:00:46

我觉得估算,其实再生活中是非常实用的,数学里面也有估算。
TOP
21#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3 21:09:51
很有仪式感哦
TOP
22#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2 22:57:06
这个想法真好,让人眼前一亮
TOP
23#

回复 19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这框架真不错,顶点的捆法很重要。
TOP
24#

上虞区教学艺术节小学科学专场探讨活动听课有感

听了四节有质量的教学展示课,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弹簧测力计》这一课,使我影响深刻。

课的导入部分,教师采用比较一个钩码一块大泡沫塑料块引入,比一比提起这两样物体,谁用的力更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引出弹簧测力计。再让学生玩一玩弹簧测力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特别是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板贴,非常有效,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又能拉动指针,学会弹簧测力计读数。

接下去的环节是本课的最大的亮点。在教学测力计的使用规范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发现各小组的读书各不相同,引发思考,为什么同样重一个钩码,每个小组测量的结构各不相同。教师让学生说说其中可能的原因,再次基础上教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和规范。联想自己平时教学,一般都是先讲解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再来使用测力计,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不温不火。所以沈老师的教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像这样对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规范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在错误的基础上总结发现的。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是不会忘记的。这也集中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后,再让学生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准确掌握一个钩码大约为45牛,为后面的估计做好铺垫。

在测量更多物体重力的环节中,教师的一个细节也非常有智慧,就是要求用测力计来换接下去要测量的物体,避免学生拿到材料后,没有进行估计而直接测量,用控制材料的方法来规范学生的操作。

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环节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弹力的应用(值得商榷),要求学生课后制作弹簧测力计。

总之,整节课有效落实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科学,材料发放有序,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是一节难得好课。

TOP
25#

在教学测力计的使用规范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发现各小组的读书各不相同,引发思考,为什么同样重一个钩码,每个小组测量的结构各不相同。教师让学生说说其中可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和规范。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5 21:59:47

“试误”的教学方法为我上工具课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TOP
26#



感谢工具箱,给我解决了多年的烦恼,准备了不同厚度的纸张,原来还一直纠结两倍厚、四倍厚到底要不要用胶水粘起来,现在都准备好了。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2 22:53:50
日益改进的工具箱为科学老师上科学课提供了便捷,科学老师不能为自己科学课不做实验找借口啦。
TOP
27#

许老师评课有深度,给人启发
TOP
28#

上虞区教学艺术节小学科学专场探讨活动听课有感

听了四节有质量的教学展示课,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弹簧测力计》这一课,使我影响深刻。

课的导入部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0/11/15 21:59:47

发现没?现在不走寻常路似乎能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直播带货其实就是对实体经营最大的冲击。
吕坚
TOP
29#

[quote]

在教学测力计的使用规范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发现各小组的读书各不相同,引发思考,为什么同样重一个钩码,每个小组测量的结构各不相同。教师让学生说说其中可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和规范。

[align=left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1/15 22:22:00
“试误”这个新名词取的不错,写论文又有素材了。
吕坚
TOP
30#

高塔建造小能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