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王洪伟专帖(三、五年级) [复制链接]

151#

以前白炽灯感觉是人人知晓的,现在的学生可能是接触不多
TOP
152#

回复 149楼高大的帖子

学生都不知道何为白炽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TOP
153#


TOP
154#

珠穆朗玛峰,世界海拔最高峰,地球之巅。
TOP
155#

小车运动起来,拉力和小车的自重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说明更好?
TOP
156#

回复 149楼高大的帖子

白炽灯,又叫电灯泡,农村里还是有的
TOP
157#

回复 149楼高大的帖子

LED灯也是冷光源吗?
TOP
158#

回复 156楼凌湖的帖子

恩,有还有,就是很少见了。
TOP
159#

回复 157楼kich的帖子

是冷光源吧
TOP
160#

用橡皮筋作动力 . 一课一思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出示小车、皮筋,提问:你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2.请学生操作,介绍缠绕方法,统一测量距离的方法。

3.布置任务:小组选择合适的圈数,进行实验记录。

4.学生实验:以四人为一小组。
5.总结:弹力。

本节课的优点:
全班一半小组给小车加一个钩码,一半小组不加,发现加的小组距离更远些。学生讨论:什么原因?

本节课的缺点:
这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充分时间进行小组间数据的分享与交流。
TOP
161#

期待既有活动又能充分交流研讨的科学课!
TOP
162#

回复 160楼高大的帖子

这几节课的数据分析比较难的,我都用下一节整节课来分析。第一节课有些可能只是玩了实验,实际的思路内涵可能还不清楚的。
TOP
163#

回复 155楼高大的帖子

垫圈的重力作用在绳子上产生了拉力,在这个拉力作用下小车运动起来了
TOP
164#

学生活动是很费时间的,各小组间的效率差距很大的。分析数据确实有点来不及。
TOP
165#

学生活动是很费时间的,各小组间的效率差距很大的。分析数据确实有点来不及。
欣然 发表于 2020/12/17 10:03:18
适当分成两课时也是可以的,主要这学期时间多。
TOP
166#

测量降水量 . 一课一思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选择一个直筒透明的瓶子,制作刻度(强调单位;毫米)贴上去。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完成。
2.请学生模拟降雨操作(24小时的降水量)。

4.学生实验:以四人为一小组。

5.总结:规范测量。

本节课的优点:
学生提出问题1:直筒透明的瓶子的水会蒸发,影响数据?
             问题2:能不能用其他瓶子代替,然后再倒入标准的容器中,测量出来。可行吗?             问题3:杯子内壁上的水珠如何计算?

本节课的缺点:
个别小组在实验中比较兴奋,模拟得不太真实,纪律有待提高。
最后编辑高大 最后编辑于 2020-12-18 09:55:51
TOP
167#

回复 165楼章俐鑫的帖子

恩,是的,这学期时间充足。
TOP
168#

测量降水量 . 一课一思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选择一个直筒透明的瓶子,制作刻度(强调单位;毫米)贴上去。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完成。
2.请学生模拟降雨操作(24小时的降水量)。

[font=&
高大 发表于 2020/12/18 9:50:45
直筒透明的瓶子的水会蒸发,影响数据?     改进器材,在直筒透明的杯中放一只同口径的漏斗,防止蒸发,不知效果会不会好
TOP
169#


TOP
170#


TOP
171#

回复 168楼小卫的帖子

同感,我和学生也是这样说的,减少蒸发。
TOP
172#

测量降水量 . 一课一思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选择一个直筒透明的瓶子,制作刻度(强调单位;毫米)贴上去。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完成。
2.请学生模拟降雨操作(24小时的降水量)。

[font=&
高大 发表于 2020/12/18 9:50:45
关注点是很重要的,当关注点聚焦地比较好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排除很多干扰。
吕坚
TOP
173#

回复 166楼高大的帖子

水珠会落下的等他落到底部稳定后再读数吧
TOP
174#

本节课的优点:
学生提出问题1:直筒透明的瓶子的水会蒸发,影响数据?
             问题2:能不能用其他瓶子代替,然后再倒入标准的容器中,测量出来。可行吗?             问题3:杯子内壁上的水珠如何计算?
本节课的缺点:
个别小组在实验中比较兴奋,模拟得不太真实,纪律有待提高。
高大 发表于 2020/12/18 9:50:45

为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点赞,只有老师不断引领学生质疑优化思考,学生才会有这样的问题,赞!

喜欢做实验,是好事,但理性研究更需要严谨的操作!——可以用评价激励的方式引导,比比哪组模拟实验更严谨!
TOP
175#

回复 172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恩,聚焦关注点,提高效率。
TOP
176#

回复 173楼李尔敏的帖子

等候时间较长,需要晃动一下快点、
TOP
177#

回复 174楼酸牛奶的帖子

恩,确实应该注意实验严谨,让数据更加科学合理。
TOP
178#

观测风 . 一课一思
教学过程:

1.聚焦问题:风向和风速。

风向的概念,八个风向(用风旗模拟,让学生判断风向)
风速的概念,三个等级(0.1.2)

2.学生利用风旗操场上实际测量。

要求;举高,多举一会儿,有什么发现。

3.总结,讨论。

学生测量出来各种风向都有。

本节课的优点: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对风向的判断较为准确,对风速的等级理解也较为深刻。

特别是测量过后,发现一天中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本节课的缺点:

工具箱里风旗还是有点硬,效果不是特别好,可以有所改进。
风向标没有时间制作,要下节课才能开展,


TOP
179#

同一时间,不同小组测出来的风向不一样。如何解释更好?
TOP
18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