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陈惠新专贴(六年级) [复制链接]

211#

回复 210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铁钉变细,应该是因为铁钉上的铁被置换出来了吧?
TOP
212#

回复 208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是的,放到第二天,溶液的颜色变成了褐色,底部的沉淀也出来了。
TOP
213#

硫酸铜和铁钉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TOP
214#

我们来造环形山

我们来造环形山,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一起来造环形山。用大中小的橡皮泥球做碰撞实验,实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模拟火山喷发形成环形山,虽然火山口的形状很形象,学生觉得很好玩。

TOP
215#

回复 213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这个蓝色真是漂亮
TOP
216#

每月研修

TOP
217#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attachi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3 15:46:58
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科学老师的智慧
TOP
218#

我们来造环形山,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一起来造环形山。用大中小的橡皮泥球做碰撞实验,实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模拟火山喷发形成环形山,虽然火山口的形状很形象,学生觉得很好玩。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9 11:15:33
有意思,孩子们肯定乐坏了
TOP
219#

我们来造环形山,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一起来造环形山。用大中小的橡皮泥球做碰撞实验,实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模拟火山喷发形成环形山,虽然火山口的形状很形象,学生觉得很好玩。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9 11:15:33
为敬业、用心的陈老师大力点赞
TOP
220#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attachi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3 15:46:58
陈老师用铁条代替铁钉真棒!实验效果也好。课本中产生的沉淀和硫酸铜溶液颜色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课堂上时间不太够。因此在课前准备反应了1天溶液让学生进行观察。
TOP
221#

陈老师认真的给学生做了环形山的实验,我都没有安排,真是惭愧
TOP
222#

回复 214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环形现象很明显
TOP
223#

回复 214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陈老师真的很敬业
TOP
224#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attachi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3 15:46:58
师傅的实验准备每次都很充分,让我能“顺便”用一用
TOP
225#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attachi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3 15:46:58
陈老师厉害,把试管放到小玻璃瓶里,避免了被打破
TOP
226#

工具箱里是塑料试管,我一把放在烧杯里,我用棉线把铁钉系住,就可以从试管里拉出来放进去了。还有我自己的一杯硫酸铜溶液和一枚铁钉反应,最后铁钉变成针了。
TOP
227#

回复 226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李老师这个方法也挺好的,很好地解决了铁钉有可能掉下去的问题。
TOP
228#

回复 225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所以教师的下水实验是非常必要的,你也是一直都在做、改进中,我们有目共睹的。教师在下水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然后就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手忙脚乱,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和课堂的效率。
TOP
229#

回复 224楼博文小学王丽洁的帖子

这叫资源共享可以节省好多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TOP
230#

回复 222楼方芳的帖子

是的。利用材料箱里配备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可以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理解“火山说”地环形山成因。虽然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要花一定地时间,还会遇到材料箱里沙子不够地现象(材料箱里地沙子只够做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做过后,沙子里全部都是水,怎么办?搬到外面去晒,把湿的沙子晒干了。
TOP
231#

回复 230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重复利用有限的实验材料,真的是好办法
TOP
232#

《观察土壤》听课心得

听周齐江老师执教的《观察土壤》心得体会

土壤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老师在执教这一课中有这么几个亮点:

1、
开放的活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活动应该具有开放性。周老师不是把某种现成真理告诉学生,而是最大可能的开放教学活动过程。如让学生根据以往经验推测和大胆猜想土壤中的成,灵活多样的实验设计方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组自由选择探究实验项目和方法等。让学生多器官多角度参与合作讨论、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2、
项目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老师的责任所在。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应该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在这堂课中,周老师要求学生把本组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好的计划等完整真是地展现出来,这里周老师借助了手机拍摄的方法,非常巧妙地重现了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交流过程中,确保了学生描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我的思考:本节课中周老师是准备好ABCD四套器材,叫学生自己来选择器材,然后探究有关土壤的一个项目。我觉得能不能在小组讨论确定探究哪个项目,需要用怎样的器材比较合适的基础上,出示更多套的器材让学生来挑选,挑选之前让学生明确选择用最简单的器材,更快更精确地完成自己组的探究项目。这样既可以“精兵简政”又可以节省探究时间,而且得到同样的探究结果,达到同样的课堂目标。


TOP
233#

加热白糖的材料准备完毕,实验过程中竟然有学生不会划火柴的,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1 8:08:27
放了锡纸可以糖就不会粘在勺子上了,好呀。
TOP
234#

检验物质中是否有淀粉,我为学生准备了土豆、番薯、西红柿、菜叶、香蕉、苹果、青瓜、胡萝卜这些,学生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碘酒滴在胡萝卜上会变色(不是很明显),他们认为胡萝卜中有少量的淀粉。课后我问了度娘,确实胡萝卜是含有淀粉的,每100克里含有9.58克淀粉,含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说它不含有淀粉。

[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1 8:16:39
滴管不碰被测物体。
TOP
235#

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在课前老师自己先做一下实验 ,如果把硫酸铜溶液盛放在试管里,用镊子夹住短铁钉来做这个实验,会出现因为试管的口子小,铁钉短,镊子夹不住铁钉,整个铁钉掉进硫酸铜溶液的现象,所以我把铁钉换成了长铁条。实验室没有试管架,试管没地方放,我用了把试管放入一只小瓶子的方法。


[/attachi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4/23 15:46:58
方法很好,学习了。
TOP
236#

回复 234楼上虞王飞的帖子

是的,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强调。在以后的班级实验中做了强调,有了改进。
TOP
237#

听周齐江老师执教的《观察土壤》心得体会

土壤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老师在执教这一课中有这么几个亮点:

[a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5/14 11:21:46
课前教师准备ABCD四套器材,值得斟酌!
TOP
238#

听周齐江老师执教的《观察土壤》心得体会

土壤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老师在执教这一课中有这么几个亮点:

[a
上虞博文 发表于 2021/5/14 11:21:46
挑选之前让学生明确选择用最简单的器材,更快更精确地完成自己组的探究项目
TOP
239#

小学科学主题研训活动





      两天的诸暨之行,观摩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聆听了专家的讲座,收获不少。虽然不再年轻,但也渴望进步和成长。转行科学教师已经第四个年头,从陌生到基本合格。在将近四年的科学教学中体会到了科学教师的不易,同时也体验到了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教师的成就感。通过下水实验,想到了如何改进实验器材,从孩子们在实验中收获的成功和快乐,刷到一名小学科学老师的存在感。只有自己不断地进步,才能把更好的教给学生。抓住每一次可以充电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把更新的理念,更好的课堂,带给学生。
TOP
240#

回复 232楼上虞博文的帖子

这节课探究比较开放,很好的运用了投屏技术,视频图片共享,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实验现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