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感悟·实践
——2020级浙派名师小学科学班省内名校走访调研报告
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朱钻飚 13505855127
2021年5月25日至5月30日,浙派名师2020级小学科学班22位学员在导师来文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温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
★ 引 领 采 撷 ★
(一)参观名校:一周中,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温州市实验学校、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温州道尔顿小学、温州籀园小学、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等5所名校。参观校园、走进教室、深入基地、关注布置、感受文化……在这些名校中我们用心的呼吸着项目化活动的气息……
(二)拔节引领:本次培训荣幸的聆听了杭州师范大学来文教授的《STEM视野下的课程融合本土实践》、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前汇校区虞芒老师的《基于关键要素的小学跨学科项目设计》、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朱小雪校长介绍的《三维立体架构,软硬两手兼施——中通STEAM教育实施样态的探索》、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施昌魏老师的《STEM学习的温州实践》、温州市开发区教研室陈锋老师的《以项目化评价促进学生做思共生》、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素平老师的《让每一位学员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等专家分享。在这些专家报告中,我们用心体悟着这些专家的思考脉搏……
(三)贴近聆听:培训中我们先后聆听了解了温州市实验学校廖贵慧老师介绍的《玩创未来——基于STEAM教育的跨学科项目化实践周活动》、温州市实验小学陈铮铮老师《家庭农场——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温州市实验小学林雪瑶老师《未来教室STEAM课程从1.0到3.0的思与行》、、温州道尔顿小学李翔老师介绍了“航天测控站”及航天STEAM社团情况、《我是桌游戏设计师》等项目、王如心老师介绍了《未来计算机》项目。金光涛老师介绍的《让STEAM学习在每个孩子身上真实发生——SSI教育<海洋故事>:温州大黄鱼、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温州籀园小学陈耀老师介绍的《家庭实验室——一场直抵内核的教育革新》、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项目化活动及温州市陈素平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伍渊泼老师的《“省”出名堂》、施钊老师的《躬身入局 改变可见》、张溢老师的《遇见》和张蓓蕾老师的《借项目化撬动乡村教育变革》。在这些项目交流中,我们发掘这项目化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四)参与实践: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提升项目化活动的体验,让感悟更深刻,为此来文教师组织安排了项目体验活动和一些展示课例。在温州市籀园小学,教研组长黄卫华老师组织我们进行《班级雨伞架》的实践。同时温州市实验小学许婧老师执教了《未来教室——我是桌椅设计师》、温州实验小学中通校区郑仲仲老师执教了《草莓保卫战》、18届“双名班”学员应小敏老师执教了《动物的尾巴》。活动还安排了我们学员丽水市缙云县教研室马丽杰老师交流展示《印刷术》、学员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小学叶军老师交流展示《怎样放得更多》等课例。在这些典型课例中,我们思考着项目化活动的实践元素……
★ 思 考 感 悟 ★
短短的为期一周的参观访问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是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是触发深度思考的一场头脑风暴,尤其是带来的启发。
(一)行胜于言——试着做,做中学
1.着眼发展——有情怀的追求
在这些典型的温州名校参观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名校办学团队对于教育的深度思考,尤其是“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这样的STEAM教育的温州实践案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着眼发展是一个教育者的情怀所在,就好比我们上虞区实验小学“教孩子六年,看孩子十六那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2.着眼理念——有思考的实践
在聆听专家报告和项目介绍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些名校名师他们的思想的前瞻性,着眼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思考教育,着眼当前教育政策导和国际国内视野向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他们所做的研究实践“敢为先下先”。这种勇于开拓,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着眼学习——有关注的行动
温州团队在活动实践中注重学习和交流,以提升理念为目标,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借助线上线下多种交流技术手段组织项目化学习,定期开展项目交流汇报,在活动中碰撞思想,激荡智慧,让项目化活动研究既把根扎到土里,也露出头朝向蓝天。
(二)做思共生——做中思,思促做
1.关注问题——立于亲身体验
温州团队介绍的许多项目是基于学生身边的问题和自己思考开展研究,如课桌的研究、雨伞架的设置等……这些项目中有对学生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关注、有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有对感兴趣的项目深度实践,体现出项目化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和优化。
2.关注研究——善于研学潜做
注重实践提升,温州名校的一些项目善于由小建大。行不行,做起来再说,致力于成果物化和展示,在物化的过程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展示中提升实践、优化学习。无论是课堂教学任务的深度拓展还是学校发展的项目设想,在做中撕开,在思考中促进提升,让项目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关注未来——敢于实践创新
在参观访问学习中,我们看到了有一些项目化活动中看上去很难实施的活动,但在温州名校中也得以很好的实施。这不仅体现了团队落实研究活动的决心和雍熙,更体现了他们对于实践才能创新的深度思考。
(三)研创结合——研中创,创促研
1.优化举措——机制先行
温州名校在项目化活动中的扎实研究实践得益于温州市对项目化活动的重视和引导,在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中突出项目化研究的比重,研中创,创促研,以机制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2.优化团队——组织保障
优秀的团队能够促进研究活动的持续深入,温州名校以名师工作室、学校团队、项目小组等组织形式推进项目建设,研中创,创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有道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温州的学科团队建设值得我们学习。
3.优化落实——实践提升
项目化研究活动提出方案不难,难的是落实。温州名校的项目化研究团队研中创,创促研,在这方面能够下功夫、花心血,致力于项目的不断论证和推进,致力于成果的物化和展示。真正使项目化活动得到扎根,并在实践汇总不断提升。
★ 致 力 实 践 ★
有道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本着“把自制做好,把未来想好”的初衷,强化学习,致力实践。努力落实来文教授提出的“十学、三性、三力、三心”行动,拟计划从以下角度落实行动。
(一)立足教材:深挖潜研教材中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元素,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变革教学形式,融项目化学习于日常教学中,基于问题优化和设计迭代进行提升,做好结合文章。
(二)基于特长:结合师生个人特长,开展个人特长项目化学习研究的结合文章,动员教师把学生的个人特长或自身的个人特长建设成项目化问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
(三)挖掘特色:深入思考学校或班级、社团的特色,努力以特色成就项目,用项目化学习的思路架构顶层设计,落实行动举措,推进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团一项目的建设活动。
项目化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项目化学习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呵护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
优化学习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将努力从理解“十学:意义明确问题学、一个问题综合学、搭建支架爬梯学、评价前置明确学、空间场域支持学、分歧递进逻辑学、人际互动合作学、多种感官兴趣学、实际意义思维学、适度迁移现实学”为起点,实践项目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