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谣言粉碎机 [复制链接]

331#

流言:保质期较长的食物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剂
来源:科学辟谣  

  食品保质期的长短跟食品本身的特性、杀菌工艺、包装形式有关。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16 14:09:31
TOP
332#

流言:小苏打可除铁锈、水垢
来源:科学辟谣  

  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属酸式盐,融入水后显弱碱性,是一种结晶的白色固体,但通常表现为细粉末,具有微咸的碱性味道。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45:14
TOP
333#

流言:使用蓝牙耳机致癌
来源:科学辟谣

  随着蓝牙耳机的普及,不少人也越来越担心蓝牙耳机的使用风险,担心无线耳机的辐射可能致癌。
TOP
334#

流言:过了保质期几天的食物不能吃
来源:科学辟谣  

  保质期是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48:02
TOP
335#

流言:工作日熬夜,周末补觉可以还睡眠债
来源:科学辟谣  
  现在很多人工作日天天熬夜,想着周末再把觉补回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0:57
TOP
336#

流言:烫发染发会引起脱发
来源:科学辟谣  

  烫发主要是通过热刺激改变毛干的形状,对头发毛囊不会产生影响。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2:31
TOP
337#

流言:无痛分娩、小儿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来源:科学辟谣  

  无痛分娩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麻醉药物基本不会进入小孩体内,不会影响小孩。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4:09
TOP
338#

流言:食用香椿会致癌
来源:科学辟谣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所以大部分蔬菜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只是含量不同而已。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6:27
TOP
339#

流言:带黑斑的香蕉不能吃
来源:科学辟谣  

  香蕉上黑斑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7:52
TOP
340#

流言:烧烫伤可以涂抹牙膏来清凉止痛
来源:科学辟谣  
  烧烫伤涂牙膏的做法是错误的。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09:59:39
TOP
341#

流言:清明前后的甘蔗不能吃
来源:科学辟谣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清明蔗,毒过蛇”,说清明节前后的甘蔗有毒,不可食用。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01:52
TOP
342#

流言:汗蒸可以排毒
来源:科学辟谣  

  出汗一般可分为精神性出汗、温热性出汗、运动性出汗以及味觉性出汗等类型。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03:11
TOP
343#

流言:果蔬洗涤剂能去掉农药残留
来源:科学辟谣

  洗涤剂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香精等成分组成,能够将果蔬表面的油污分解成可以溶于水的乳化物,并经过搓洗和流动的水将其去掉。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04:26
TOP
344#

流言:电子烟能戒烟
来源:科学辟谣  

  电子烟由盛放尼古丁溶液的烟管、蒸发装置和电池三个部分组成。
TOP
345#

流言:香薰可以助眠
来源:科学辟谣  

  因为香薰有很多种香型,不同的香型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香薰都能促进睡眠,且效果也因人而异。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07:54
TOP
346#

流言:吃粗粮能减肥
来源:科学辟谣  

  首先,纯粹的粗粮质地粗糙,且口味单一,难以下咽,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极少人能够坚持只吃原味粗粮;其次,胃肠功能娇弱的人如果天天以粗粮为主食,容易引起腹胀、胃胀等不适症状,易造成消化不良。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09:46
TOP
347#

流言:喝醋能软化血管
来源:科学辟谣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作为调味料合理摄入能开胃、消食。摄入的醋酸不会溶解血液中的物质,目前没有实验证明,喝醋能起到降低血脂和软化血管的作用。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12:14
TOP
348#

流言:天然香精就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来源:科学辟谣

  天然香精和人造香精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天然香精是化学家从天然成分中提取化学物质来制成,而人造香精是同样的化学物质,只不过是合成出来的。
TOP
349#

流言:苦瓜能降血糖
来源:科学辟谣  

  关于苦瓜素,动物实验的证据较为充分,但并未有人体的临床试验;关于多肽P,试验表明其不具有明显的功效,且在苦瓜中的含量微乎其微,很难对其准确定量。因此,单吃苦瓜也很难达到明显降低血糖的效果。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23 10:14:46
TOP
350#

流言:用洗手液洗手冲不干净
来源:科学辟谣  

  洗手液的成分中加了一定量的金属络合剂(软水剂),抗硬水性比较强,所以洗手时就有滑滑的感觉,但并非是没有冲洗干净。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21:52
TOP
351#

流言: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
来源:科学辟谣  

  很多人认为,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其实,适量的运动可使白天的紧张情绪得到消除,从而提升晚上的睡眠质量。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24:44
TOP
352#

流言:食物过地铁安检后会有辐射残留
来源:科学辟谣  

  一个物体的辐射主要看其自身的含量和成分,不会因为X射线的照射产生辐射残留。一些鲜态包装食品反而就是通过射线,如伽马射线,进行辐射杀菌,对食物的保鲜有好处,而没有任何残留。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26:25
TOP
353#

流言:味精加热超过100℃会致癌
来源:科学辟谣  

  味精是很多家庭常用的调料,它可以让食物的味道更鲜美。但是网上却时常出现“味精加热温度超过100℃后形成的焦谷氨酸钠会致癌”的传言,让许多人对味精心生“嫌隙”。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健康地食用味精呢?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28:41
TOP
354#

流言:吃止痛药一定会上瘾
来源:科学辟谣  

  在药物成瘾性的问题上,注意药物的种类和控制好剂量是关键,要遵医嘱,适度用药。
TOP
355#

流言: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来源:科学辟谣  

  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规定允许的剂量范围内,亚铁氰化钾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31:40
TOP
356#

流言:献血会降低免疫力
来源:科学辟谣  

  在献血200—400毫升后,献血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清铁等8项指标,通常在献血后24小时-3个月均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TOP
357#

流言:牛樟芝是抗癌神药
来源:科学辟谣  

  牛樟芝目前在中国既不属于食品又不属于药品,目前所谓开发出来“牛樟芝”产品均不靠谱,而且涉嫌非法,老百姓在购买时要持谨慎态度,听从医生的建议,避免盲目跟风。
TOP
358#

流言:老年痴呆症疫苗即将问世
来源:科学辟谣  

  老年痴呆症学名为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病症一直是医学界的未解难题之一,目前仅有安理申等几种药物可以部分缓解其症状,没有方法可以阻止或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更不用说可以治愈了。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36:10
TOP
359#

流言:护眼灯能“护眼”
来源:科学辟谣

  护眼灯虽然有一定的护眼效果,但科学的用眼方法比各类护眼灯都能有效预防近视。
TOP
360#

流言:献血会导致贫血
来源:科学辟谣  

  每个参加无偿献血的人都会按照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严格筛查,只有通过健康筛查的人员才可以进行血液的采集。所以,献血前的健康筛查过程还能帮助公众确定是否患有贫血等症。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30 09:43:0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