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和儿子做数学题,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蝉选择17年当作它生命的周期,却不选择14、15、16年呢?这个答案和数学上的“质数”有关。简单解释为:若蝉的天敌生命周期为两年,即每两年天敌会大量出现一次,那么14和16年蝉钻出土壤的时候,必然会碰到天敌。如果天敌的生命周期是三或五年,15年蝉就会碰到天敌。也就是说如果蝉会碰到的天敌,生命周期是蝉生命周期的因子,那么蝉被补食的机率就会大幅提升。如果15年蝉在某一次大量钻出土壤时,遭遇到周期为3年的天敌的大量猎杀,那下一次15年蝉钻出土壤时,也必然会有同样的遭遇。但17年蝉呢?假如今年钻出土壤时遇到3年周期的天敌,那么下次与这种天敌碰面的时候就是51年后了,中间还有两次机会可以安全钻出土壤好好的繁殖下一代,因此以质数作为周期的蝉存活率会大幅提升,就能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