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学年科学小实验专帖 [复制链接]

1#
前10个小实验科学小实验系列——01调色大师https://v.qq.com/x/page/x0703hfc78t.html    
科学小实验——02牛奶动画https://v.qq.com/x/page/j0703n8wtvm.html
科学小实验——03魔法变色https://v.qq.com/x/page/f0709ubyc1z.html
科学小实验——04火山爆发https://v.qq.com/x/page/h0703kbsym6.html
科学小实验——05色彩接力https://v.qq.com/x/page/p0710nztr51.html
科学小实验——06液体分层https://v.qq.com/x/page/k0704vi86vo.html
科学小实验——07悬浮的鸡蛋https://v.qq.com/x/page/f0707mq5evx.html
科学小实验——08调皮的纸团https://v.qq.com/
科学小实验——09无字天书https://v.qq.com/x/page/l0710ud1cs1.html
科学小实验——10彩色喷泉https://v.qq.com/x/page/i0704z1sh7a.html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19-09-10 16:28:24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火柴盒 于 2020/7/21 15:33:5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科学小实验——11瓶子吹气球

科学小实验——11瓶子吹气球https://v.qq.com/x/page/r0704tez8j9.html

实验步骤:


(1)
瓶子里装入四分之三的水(约150毫升)和四勺柠檬酸,借助漏斗往气球内装入四勺小苏打。


(2)
把气球套在瓶口并把气球内的小苏打倒入瓶中,气球被慢慢地吹大了。


科学原理:小苏打是碱性物质与酸性的柠檬酸会发生酸碱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越聚越多就把气球吹大了。


注意事项:


1、气球需套紧瓶口,漏气是吹不大气球的哦!


2、小苏打和柠檬酸加太少则气球吹的不够大加太多有可能会把气球吹爆哦!

TOP
3#

科学小实验——12彩虹雨

科学小实验——12彩虹雨https://v.qq.com/x/page/d0707nvts1w.html实验材料:色素、食用油、透明瓶子、量杯、搅拌棒、清水

(1)往一个量杯中倒入20毫升食用油,并滴入红、黄、蓝3种色素各5滴,搅拌均匀。


(2)往透明瓶子中倒入约150毫升清水


(3)将混有色素的食用油全部倒入瓶中,静置10秒后瓶中出现梦幻的彩虹雨。


科学原理:混有色素的食用油倒入清水后,由于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食用油将包裹着色素浮上水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色素密度最大,色素开始沉入水中,且与水相互溶解,于是形成了梦幻的彩虹雨。

TOP
4#

科学小实验——13蔬菜换装

科学小实验——13蔬菜换装https://v.qq.com/x/page/e0710rurmqa.html实验材料:色素、量杯(2个)、大白菜、清水

其它浅色的蔬菜或鲜花也可做此实验哦

实验步骤:

(1)   两个量杯中各装入30毫升清水,分别滴入蓝色和红色的色素(约20滴)。

(2)
掰下两瓣完整的大白菜,去掉白菜根部,分别插入两杯色素水中。

(3)
一天后观察白菜叶发生的变化,注:除大白菜外,带枝条的白色鲜花也可做此实验。

科学原理:叶子内部有许多细小的“管道”,水吸附在这些细小管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水能慢慢地将色素水输送到叶片里。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的毛细现象,如: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纸巾吸水等。


小科普: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把土壤里的水分吸上来。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水沿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上来。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TOP
5#

科学小实验——14色素扩散

科学小实验——14色素扩散https://v.qq.com/x/page/h07072rzmpx.html

实验步骤:

1、一个玻璃杯中加入30毫升食盐后倒满清水,并搅拌均匀后静置30秒。
2、另外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清水。

3、向2个杯中分别滴入3滴色素,观察2个杯中色素的扩散现象,看看有什么不同。


科学原理:扩散是物质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色素的密度比清水大,当色素滴入清水时,就以较快的速度向密度更低的水中扩散。盐水密度比色素大,所以能看到色素悬浮在盐水上,一段时间后才缓慢扩散。生活中的科学:小朋友们有没有调过蜂蜜水呢?当一勺蜂蜜放入水中时,由于蜂蜜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就以较快地速度向密度更低的水中扩散。而如果是一勺水放入一杯蜂蜜中会有什么现象呢?水的密度比蜂蜜小,则很难扩散开来。

小朋友们,你们明白蜂蜜水溶解的原理了吗?以后当你的爸爸妈妈泡蜂蜜水时,就可以把这个原理大声告诉他们了哦!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19-09-10 16:36:41
TOP
6#

科学小实验——15制作彩蛋

科学小实验——15制作彩蛋https://v.qq.com/x/page/j07135v1b2f.html
实验材料:生鸡蛋、色素、白醋、玻璃杯


(1)将鸡蛋洗干净放入玻璃杯中,倒入白醋,白醋需超过鸡蛋的高度(观察杯中现象)


(2)滴入8~10滴绿色的色素并搅拌均匀。


(3)24小时候后鸡蛋蛋壳消失、鸡蛋体积变大,同时鸡蛋变为可爱的彩蛋(鸡蛋冲洗干净换醋和色素水再次浸泡24小时效果更好)


科学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碱性。它能与醋(酸性)发生溶解反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鸡蛋壳溶解后鸡蛋外层还有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带颜色的醋透过半透明薄膜进入鸡蛋,鸡蛋因此被撑大、变色。

TOP
7#

科学小实验——16硬币装水

科学小实验——16硬币装水https://v.qq.com/x/page/t0707m3m05u.html
实验材料1元硬币、色素、量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量杯中加入20毫升清水,并滴入两滴色素。

2、用滴管吸取色素水滴到硬币表面,不断往上滴水。

3、硬币上的水珠越来越大,晃晃悠悠的。

4、继续往上滴水,水珠终于破裂,水溢出来。



科学原理:硬币居然可以存住这么多水,其实这并不是硬币的功劳,而是借助了水的张力。液体表面分子外部和内部的分子密度不同导致受力不同,从而导致有一个向着内部的作用力。所以水才会被撑住不往外溢出。

TOP
8#

科学小实验——17橘皮破气球

科学小实验——17橘皮破气球https://v.qq.com/x/page/u0713t56odp.html
实验材料:气球、橘子皮


1.首先将气球吹大,口扎紧(尽量吹鼓一些);然后剥橘子,撕下一块橘子皮。

2.对着气球挤压橘子皮,将挤出的汁液喷在气球上,气球爆炸。


实验原理:橘子皮外面有一层油脂腺,里面含有柠檬烯等这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气球表面的橡胶,然后导致气球爆裂。所以小朋友们玩气球时要远离柑橘类水果哦

TOP
9#

科学小实验——18隔空捏气球

科学小实验——18隔空捏气球  https://v.qq.com/x/page/r070786z9ul.html
实验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剪刀


实验步骤:

1、用大头针在接近瓶子的底部钻一个小孔然后用剪刀将小孔加大一点点。

2、将气球塞进瓶子,并把气球口套在瓶口。

3、把气球吹大,并用手指堵住瓶底小孔,这时候可以发现,气球不会变小,松开手指,气球则变小。


科学原理:这个实验利用了大气压强。当小孔被堵住后,瓶子就密封了,这时候外面的大气压强就把气球往瓶子里压,不让它变小。松开手指后,瓶子和外面相通,瓶子里大气压强与瓶子外一样,所以气球就又能变小了。



TOP
10#

科学小实验——19海底世界

科学小实验——19海底世界   https://v.qq.com/x/page/j0712yw9hyd.html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清水、蓝色色素、植物油、食盐、取样勺


(1)  玻璃杯中倒入五分之四的清水,然后倒入五分之一杯食用油。

(2)  滴入几滴蓝色色素,可以看到色素向一颗颗小珍珠般漂浮在水油的分隔层。

(3)  用勺子取少量盐倒入杯中,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色素开始往下沉,好像湛蓝神秘的海底世界。

(4)  这次我们多放几勺盐,咕噜咕噜,“海底世界”好像沸腾了起来!


科学原理:这次实验与密度有关,因为它们的密度:水>色素>油,所以一开始色素会浮在油和水中间的夹层中。加入盐后,部分盐溶解在色素中,色素密度增大,快速下沉到水中溶解。加入一大勺盐之后,盐在水中快速溶解扩散,带动着色素运动。看上去就好像是海水在翻涌一样,就形成了美丽的杯中海底世界!

TOP
11#

科学小实验——20气球拐水

科学小实验——20气球拐水  https://v.qq.com/x/page/r0709i8pvag.html
实验材料一次性杯子、气球、毛衣、大头针、水


实验步骤:

1用大头针在塑料杯底部靠边缘处扎一个孔。

2、将气球吹大并将气球口打结,用毛衣来回摩擦气球约20次左右。

4、将塑料杯灌满水,并端起,打孔处形成水柱。

5、将气球摩擦过的部位靠近水柱,水流被气球拐跑了。


: 水龙头可代替一次性杯子,只是一定要将水流调小哦。

        毛衣也可用头发或其它比较容易起静电的面料代替。


[p=27, null, left]科学原理:当把气球贴在毛衣上摩擦的时候,就给气球增加了额外的负电荷。此时,露出来的小水柱,带着中性电荷,当带有负电荷的气球靠近水柱时,中性电荷的水柱就会集聚与气球所携带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异性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足够轻的小水柱就会被气球拐跑。[/p]
TOP
12#

科学小实验——21复活毛毛虫

科学小实验——21复活毛毛虫  https://v.qq.com/x/page/h0707je78m4.html
实验材料纸包装吸管、 蜡笔 、 铅笔 、 滴管 、 水


实验步骤:

1
、 将吸管包装纸两端封口撕掉


2
、 将吸管纸两端往中间缩,越紧越好


3
、 将缩好的吸管纸抽离吸管,白色毛毛虫做好了


4
、 用滴管吸取清水一点一点滴在毛毛虫身上,毛毛虫就像复活了一样动了起来。


5
、 做彩色的毛毛虫只需用蜡笔将吸管包装纸涂上颜色,用铅笔画上眼睛和嘴巴,然后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科学原理:纸张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植物纤维,在毛细作用下,纸会吸收水份,水有表面张力,水滴在缩紧的毛毛虫身上,水的张力慢慢地就把毛毛虫撑大了。

TOP
13#

科学小实验——22控制吸管

科学小实验——22控制吸管  https://v.qq.com/x/page/u0707gq6l5t.html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带盖)、吸管、毛衣(头发或其它毛织物都可以哦


实验步骤:

1、用准备好的毛衣摩擦吸管,两端分别来回摩擦20次左右

2、将吸管平放在拧好盖的矿泉水瓶上

3、将双手手掌分别置于吸管两端的左右两则(手掌距吸管约5厘米左右,注意不要碰到吸管)

4、慢慢移动双手,吸管好像被控制一样跟着双手转动


科学原理:当毛衣摩擦吸管时,就给吸管增加了额外的负电荷。当不带静电的手掌靠近带有静电的吸管时,没有静电的物体就会集聚与带电物体所携带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由于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就会表现出“静电吸附”现象。

TOP
14#

科学小实验——23想潜水的乒乓球

科学小实验——23想潜水的乒乓球  https://v.qq.com/x/page/k0713hdj057.html
实验材料:杯子、乒乓球、水槽(盆)、清水


实验步骤:

(1)从前有一只乒乓球,它非常向往海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它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深海潜水员。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天生自带“浮力”的它每次想要沉下水

却又会自动飘起来,苦恼的它向小朋友求助!请你帮帮他吧!

(2)   第一招-直接上手式-用蛮力将乒乓球君推入深水区,失败!

(3)第二招-闷葫芦式-用玻璃杯扣住乒乓球,然后用力往下压,成功!乒乓球同学终于成功潜入水中!


科学原理:当我们直接用手按压乒乓球,由于水的浮力远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所以乒乓球会被托起来,浮在水面上。而用空玻璃杯扣压乒乓球,杯中空气把水推开,杯中没有水,乒乓球自然就跟着被"压到"了水底。

TOP
15#

科学小实验——24脱色的饮料

科学小实验——24脱色的饮料  https://v.qq.com/x/page/d0709c31rer.html
实验材料色母片、芬达、量杯、剪刀


实验步骤:

1、量杯中倒入60毫升芬达。

2、将色母片从中间剪开,分成两份。

3、将一半色母片浸入芬达中并搅拌。

4、大约2分钟后,将色母片取出。

5、原本的橙色芬达变成了无色的“雪碧”,原来是色母片将芬达中的橙色全部吸附上来了。


科学原理:由于色母片对色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所以能轻易的将饮料中的色素吸收。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从预防原则来看,尽量远离含有色素的饮料。不要把功能型饮料、碳酸饮料等当水来喝。即使饮料中的色素含量是在限定标准以内的,长期大量饮用也会危害健康。

TOP
16#

科学小实验——25瓶子吞鸡蛋

科学小实验——25瓶子吞鸡蛋   https://v.qq.com/x/page/q0710aodbry.html
实验材料宽口玻璃瓶子(酸奶瓶) 、 去壳熟鸡蛋 、 纸巾 、 打火机


实验步骤:

1、将熟鸡蛋去壳。

2、撕下一片纸巾做成长条状,并点燃。

3、几秒钟后,纸巾燃烧比较旺盛时,把纸巾丢进干燥的瓶子中(有火柴的话可直接将火柴丢入瓶中)。

4、迅速用熟鸡蛋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进入。

5一会儿后,鸡蛋被慢慢吞入瓶中。


科学原理:当燃烧的纸条丢进瓶中,并用鸡蛋堵住瓶口时,燃烧的纸条会耗尽瓶中的氧气,导致瓶子内部大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因此,外面的大气压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鸡蛋推进瓶子中~

TOP
17#

满满都是干货啊,社团课可以用,谢谢分享
TOP
18#

王老师的这个专帖真好,刚刚想再开发新的趣味实验课程,可以来借鉴
TOP
19#

收藏这么多,
TOP
20#

再来看几个
TOP
21#

科学小实验——26气球大力士

科学小实验——26气球大力士  https://v.qq.com/x/page/m0710nb2g62.html
实验材料宽口玻璃瓶子(酸奶瓶)、气球、纸巾、打火机


实验步骤:

(1)把气球吹大。

(2)撕下一片纸巾做成长条状,并点燃。

(3)几秒钟后,纸巾燃烧比较旺盛时,把纸巾丢进干燥的瓶子中(有火柴的话可直接将火柴丢入瓶中)。

(4)迅速用气球堵住瓶口不让空气进入。

(5)一会后,将气球提起,咦玻璃瓶也被提起来了。


科学原理:当燃烧的纸条丢进瓶中,气球堵住瓶口时,燃烧的纸条会耗尽瓶中的氧气,导致瓶子内部大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因此,外面的大气压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气球推进瓶子中~



TOP
22#

科学小实验——27有孔纸片兜水

科学小实验——27有孔纸片兜水  https://v.qq.com/x/page/k0708ix2j26.html
实验材料:玻璃杯、纸片、皮筋、清水、牙签


我们都听过“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孔的竹篮怎么可能装下水呢?肯定早就漏光啦!但今天的实验我们用一张扎满孔的纸片,却能够将一杯水稳稳托住。


实验步骤:

1、取一张纸,用牙签在纸上扎无数个小孔

2、往杯中加满水,将纸片盖在杯口,用橡皮筋将纸片固定。

3、用手托住杯口,将杯子倒过来放开手,水居然没有漏出来。

4、再用牙签戳进去,水还是没有倒出来哦。


科学原理:原来,空气的压力很大,完全可以托住压在瓶口处水的重力,所以水不会往下泄漏。而水的表面像一层富有弹性的皮肤,这层“皮肤”上的分子被水面下的那层分子所吸引,把水裹了起来,不会让水随便乱跑。所以就算牙签戳进去了,这个瓶子里面的水也不会倒出来。

TOP
23#

科学小实验——28针扎气球

科学小实验——28针扎气球   https://v.qq.com/x/page/o0707d3ecrl.html
实验材料气球,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将气球吹起(注意不要吹太鼓),找准气球底部最厚的位置。

2、将针小心地扎入气球底部,气球不会被扎爆。

3、拔出大头针,气球也不会爆炸,气球漏气变小,将针插回去,气球又停止变小。


科学原理:
在吹气球过程中,中间部分颜色会渐渐变浅,是因为橡胶分子被拉伸开来,而气球底部聚集了大量没有延伸开来的橡胶分子,因而颜色较深。当用细针轻轻地从气球底部扎入时,这些橡胶分子起到了一个缓冲的效果,所以没有爆炸。


想一想:能不能运用这个实验原理,用尖尖的光滑的木棒做一个气球糖葫芦呢?

TOP
24#

科学小实验——29悬浮的乒乓球

科学小实验——29悬浮的乒乓球   https://v.qq.com/x/page/v0710p57nro.html
实验材料:吹风机、乒乓球


实验步骤:

(1)先将吹风机头朝上,打开吹风机。

(2)将乒乓球放到风口上,然后松开手,这时候可以看到乒乓球悬浮在了空中。

(3)左右慢慢倾斜吹风机,乒乓球也会随着倾斜而不会掉下来。

(4)除了乒乓球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悬浮,比如泡沫球,之前实验切下来的瓶底等,小朋友们试试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起来吧!


[p=27, null, left]科学原理:本实验利用了伯努利效应。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乒乓球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就小了,于是气压让乒乓球不容易左右移动,而吹风机朝上吹的力抵消了乒乓球自己的重力,于是乒乓球就悬浮在空中啦![/p]
TOP
25#

科学小实验——30冷热水不混合

科学小实验——30冷热水不混合   https://v.qq.com/x/page/u07098vjflf.html
实验材料塑料袋、食用色素、玻璃杯2个、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先将左边杯子装满冷水,在右边杯子里滴两滴色素,然后加满冷水。

2、用塑料袋盖住有色素的杯子,然后把杯子倒过来。

3、把盖住的杯子倒扣在另一个杯子上,杯口完全重合。

4、缓缓抽去中间塑料袋,发现色素水和透明水慢慢混在了一起。

5、先将左边杯子装满冷水,在右边杯子里滴两滴色素并加满热水。

6、把有色素的热水杯倒扣在冷水杯上,杯口重合,缓缓抽去中间塑料袋,发现色素水和透明水没有混合在一起。


科学原理:由于分子间的运动,两杯冷水慢慢混在了一起。而热水温度高,分子间运动更加剧烈,密度就小了,所以热水会浮在冷水上面。于是热水在上的时候,两杯水就没有混合在一起。

TOP
26#

科学小实验——31迷失的方向

科学小实验——31迷失的方向   https://v.qq.com/x/page/g0707u3abxe.html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1个、纸、彩色笔,水

实验步骤:

[p=28, null, left]1、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绘制不同的图案及文字。[/p][p=28, null, left]2、往玻璃杯注满清水,将画好的图案立起并置于玻璃杯后10毫米左右。[/p][p=28, null, left]3、观察从玻璃杯中看到的图像和原图像有什么不同[/p][p=28, null, left]
[/p][p=28, null, left]科学原理: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传播介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光线发生了折射。另外,玻璃杯倒满水后,圆柱形的水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某个距离区间内,我们看到的图像就变成了左右反向的图像。[/p]
TOP
27#

科学小实验——32鸡蛋跳水

科学小实验——32鸡蛋跳水  https://v.qq.com/x/page/b0708uh21l0.html
实验材料鸡蛋(熟鸡蛋可避免摔破的风险)、水杯、透明胶、纸皮2块(从纸箱剪下来的)


实验步骤:

1、水杯倒入清水,并将一块纸皮居中放置在杯子上方。
2、取另一块纸皮,并用透明胶将两端连接做成一个纸筒。
3、将纸筒竖立在纸皮中央,然后将鸡蛋放在纸筒上方(鸡蛋和水杯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4、用手快速将纸皮推开,观察鸡蛋掉落的情况。


科学原理:这个实验要归功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说过,运动中的物体希望保持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希望保持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施加在它们身上。因此鸡蛋想做的事情就是“赖着不走”。纸皮被瞬间移开后,鸡蛋失去了承载物,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杯中。


鸡蛋可用其它材料代替,小朋友可以试下,小小的硬币会留在杯中还是和纸皮一块飞走呢(用硬币试验不而要用到纸筒哦)?



TOP
28#

特别好的小实验
TOP
29#

科学小实验——33彩虹泡泡龙

科学小实验——33彩虹泡泡龙      https://v.qq.com/x/page/z07097zielh.html

实验材料洗碗布(薄的旧衣服或旧毛巾)、塑料瓶、橡皮筋、洗洁精、碗或杯子、色素、剪刀、搅拌棒

实验步骤:

1、往杯中倒入50毫升水和20毫升洗洁精,搅拌均匀。

2、用剪刀将塑料瓶底剪掉。

3、将洗碗布套在剪开的瓶底,并用橡皮筋固定。

4、在布上滴色素,多滴几种颜色效果更佳哦。

5、从瓶口往里吹气,一条彩虹泡泡龙就出现咯。


科学原理:洗碗布上的每个小缝隙就像一个吹泡泡的管子。无数的小缝隙遍布在洗碗布的每一个角落上,于是就吹出了无数整齐排列的小泡泡。这主要是因为泡泡表面张力的存在,加上水分子里氢原子的相互吸引,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从洗碗布中挣脱出来的泡沫。而洗碗布的色素附着在泡泡上,就形成了彩虹泡泡龙。
TOP
30#

科学小实验——34神奇的水袋

科学小实验——34神奇的水袋  https://v.qq.com/x/page/g070938qb0d.html
实验材料:保鲜袋、水、铅笔

实验步骤:

1、往保鲜袋装入少量水的水,扎紧袋口
2、将削尖的铅笔旋转进入水袋(哇!神奇的现象出现了,水袋没有漏呢!!!)


科学原理:铅笔的表面规则而光滑,而保鲜袋是有弹性的,当铅笔刺穿过保鲜袋之后,实际上保鲜袋能够紧紧地包裹住铅笔的外缘,所以保鲜袋仍然能够密封不漏。


注意事项:

1、初次试验请在桌上放个接水盆或在水池操作哦!!!

2、由于保鲜袋比较薄,所以不要装太多的水哦,太重的话容易把裂口拉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