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学年科学小实验专帖 [复制链接]

31#

科学小实验——35隔空救援

科学小实验——35隔空救援   https://v.qq.com/x/page/t071064q4dg.html
实验材料:杯子、乒乓球、吸管




实验步骤:

1、   将乒乓球放入杯子中

2、   用吸管近距离朝杯子里的乒乓球吹气,乒乓球飘了起来

3、   吸管往上移,距杯子高一点的位置

4、   再次用吸管朝杯子里的乒乓球用力吹一口气,乒乓球竟飞了出来


科学原理: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当对着球上方不断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导致乒乓球上方的压强变小,而乒乓球底部压强更大,底部空气向上的压力抵消了乒乓球自身的重量,所以乒乓球才会飘起来甚至飞出杯子。

TOP
32#

科学小实验——36水流控制乒乓球

科学小实验——36水流控制乒乓球  https://v.qq.com/x/page/x07075b6aam.html
实验材料水、盆、乒乓球


实验步骤:

1、将乒乓球放入空盆中

2、用水浇在乒乓球上,发现乒乓球居然被水流控制了


科学原理: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反之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当水流中的乒乓球偏离水流中心向其它方向运动时,由于乒乓球滚动方向下侧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上方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乒乓球水平向上推。同理可得,不管乒乓球如何偏离水流的中心,都会因伯努利原理,回到水流中心。

TOP
33#

科学小实验——37叛逆的瓶子

科学小实验——37叛逆的瓶子   https://v.qq.com/x/page/u0707dx1qpf.html
实验材料塑料瓶、大头针、色素、水


实验步骤:

1、往塑料瓶中倒满水(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加入少量色素染色)。

2、将瓶盖拧紧,确保塑料瓶不漏水。

3、用大头针在塑料瓶身靠近底部位置戳若干个小孔

4、在瓶盖拧紧的情况下,有孔的瓶子竟然不会漏水。

5、将瓶盖打开,水从小孔喷射出来。


科学原理: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小孔处被覆盖上一层薄薄的水膜,将小孔处的水挡住。且由于拧紧瓶盖的瓶子内部大气压力小于瓶子外部的大气压力。外部大气压支撑着小孔处的水不让其流出,当用力挤压瓶身或者打开瓶盖后,瓶内空气压强增大,使得小孔处的水膜破裂,水于是从小孔处流出来。

TOP
34#

科学小实验——38隔空灭火

科学小实验——38隔空灭火   https://v.qq.com/x/page/l0709s8clmf.html
实验材料:小苏打、食用白醋、量杯、取样勺、蜡烛

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


(2)
量杯中倒入40毫升白醋,放入1勺小苏打后产生大量气泡。


(3)
5-10秒后拿起量杯朝蜡烛中央缓缓倾斜,蜡烛熄灭。


科学原理:小苏打和醋产生的二氧化碳本身是不可燃烧的物质,并且它比空气重,因此反应后会暂时停留在杯底,由于二氧化碳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特性,因此将二氧化碳倒入火焰中,火焰会因为被隔绝氧气而熄灭。

TOP
35#

科学小实验——39蜡烛吸水

科学小实验——39蜡烛吸水   https://v.qq.com/x/page/n07043t4ehx.html
实验材料:色素、蜡烛、量杯、盘子、清水

实验步骤


(1)
往盘子中倒入清水(没过盘底即可)、滴入5滴色素并搅拌均匀。


(2)
蜡烛放到盘子中央点燃,将量杯倒扣在蜡烛上,过一会水跑到了杯子内。


科学原理:量杯扣在燃烧的蜡烛上时,量杯里的空气变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杯内空气将膨胀并有部分溢到杯外。几秒种后杯子中的氧气耗尽,蜡烛熄灭,杯内温度下降,杯内空气收缩,气压下降。同时,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杯中的气压下降。因此杯外的气压高于杯内的气压,于是杯子外面的水被大气压挤进杯子内部。

TOP
36#

这些实验很有趣
TOP
37#

科学小实验——40消失的水

科学小实验——40消失的水  https://v.qq.com/x/page/s0708xxy986.html
实验材料:吸水树脂、量杯、取样勺、清水

实验步骤:


(1)
量杯中倒入一小勺树脂粉末加入20毫升清水。


(2)
5秒后把量杯倒过来,水凭空消失了。用不透明杯子(如纸杯)替代量杯可形成魔术效果哦。


(3)    可往清水里加入色素后再倒入装有树脂粉末的量杯中,制作出彩色的雪。


科学原理:白色粉末是高吸水树脂,可吸收相当于本身体积100倍以上的水分,小朋友可以验证一下它到底能吸收多少水分哦,婴儿穿的纸尿裤里面的材料其实就是高吸水树脂。制作出的彩色的雪还可以做彩虹盆栽呢,在盆栽底部加一层培养土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哦。

TOP
38#

科学小实验——41水中火山爆发

科学小实验——41水中火山爆发   https://v.qq.com/x/page/b0713d6lspf.html
水中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 色素、冷水、热水、透明大可乐瓶、棉线、小石块


实验步骤:

(1)  把大可乐瓶上部减掉,撕掉标签。装入五分之四的冷水。

(2)  把空瓶子内装入四分之一小石块配重,并把棉线绑在瓶口上,滴入20滴红色色素后倒满热水。

(3)  拎着绳子把装满热水的瓶子提起并小心的放入可乐瓶中。热水瓶中的红色热水会像火山喷发一样缓慢的从瓶中流出并上升至大可乐瓶顶部聚集,如火山喷发的烟云一般。


科学原理:火山的瓶中装的是热水,大瓶中装的是冷水。而热水温度高,分子间运动更加剧烈,密度更小。当打开塞子时,密度更小的热水上涌,就产生了我们看到的“火山喷发”现象。

TOP
39#

科学小实验——42隔空取水

科学小实验——42隔空取水    https://v.qq.com/x/page/c0712uupw2l.html
实验材料:瓶子、量杯、吸管、水


实验步骤:

1.往瓶中加入水,并插入吸管。用嘴巴堵住瓶口,一手捏着吸管一手堵住瓶口缝隙。

2.深吸一口气、往瓶中吹气,吸管中喷出一股水柱注入到前方的量杯中。


实验原理:我们向瓶口吹气时,瓶内的气压会越来越高,压迫瓶中的水,经由吸管向外喷。若用力吹入空气,瓶内的气压瞬间变大,会喷出强而快速的水柱 ; 反之,则会喷出弱而慢速的水柱。

TOP
40#

科学小实验——43水往高处走

科学小实验——43水往高处走    https://v.qq.com/x/page/o07123ccrq9.html
实验材料:量杯、吸管、水

实验步骤:

1.取一个量杯倒扣在桌面,再叠一个正放的量杯在上面,量杯中倒100毫升水。另外,放一个量杯在桌面上。

2.将吸管中装满水,用食指堵住较短的那端口子,慢慢放入装水的量杯中,另一只手将吸管较长一端口子放入另一量杯中。

3.放开堵在吸管上的食指,压住吸管不要翘出水面。发现水流过吸管最高处,流入另一量杯中。


实验原理:这种现象叫虹吸现象,由于吸管两个口子水面承受不同的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短管一端流向压力小的长管一端,直到两边的压力相等。量杯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

TOP
41#

科学小实验——44乒乓球芭蕾

科学小实验——44乒乓球芭蕾  https://v.qq.com/x/page/w0712n1o4cj.html
实验材料:量杯、滴管、乒乓球、水


实验步骤:

1.向量杯中倒入过半的水,将乒乓球放在水上,观察现象。

2.用滴管向量杯中加水,使水面高出量杯沿口。把乒乓球推向水边,可以看到乒乓球在水中央不停滚动


实验原理:量杯中水没有满时,杯中液面是下凹的,水浸润乒乓球也形成下凹的液面,形状相同的液面因为表面张力有相同的运动趋势。水加满后,张力使水高出杯口,形成上凸的液面,在形状相反的液面的张力作用下乒乓球产生相反的运动趋势。

TOP
42#

科学小实验——45任性的蜡烛

科学小实验——45任性的蜡烛  https://v.qq.com/x/page/c07123der2j.html
实验材料:漏斗、蜡烛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然后将漏斗的小口对着蜡烛火苗吹气,观察现象:蜡烛轻易被吹灭了。

2.点燃蜡烛,然后将漏斗的大口对着蜡烛火苗吹气,观察现象:很难将蜡烛吹灭。


实验原理:从漏斗大口往小口吹气时,空气汇聚成一股。此时因孔径变小,导致气压增大,所以很容易将火苗吹灭。当从漏斗小口往大口吹气时,气流开始分散,气压变小,难以吹灭火苗。

TOP
43#

科学小实验——46吸管吸纸屑

科学小实验——46吸管吸纸屑  https://v.qq.com/x/page/v0712a7930m.html
实验材料:量杯、纸、吸管、剪刀、毛衣或头发


实验步骤:

1.将纸用剪刀剪成小碎纸屑若干后放入量杯内。

2.将吸管放入毛衣中来回摩擦20次左右,用吸管去吸取量杯内的纸屑,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当毛衣摩擦吸管时,就给吸管增加了额外的负电荷,而纸屑是不带电的。当吸管靠近时,没有静电的纸屑就会集聚与带电物体所携带电荷相反极性的电荷,由于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就会表现出“静电吸附”现象。

TOP
44#

好东西来了,都是拓展课的素材。
TOP
45#

科学小实验——47橘皮喷火器

科学小实验——47橘皮喷火器     https://v.qq.com/x/page/x0713man4q6.html
实验材料:蜡烛、橘子


实验步骤:

1.先剥下一块厚厚的橘子皮,然后点燃蜡烛。

2.在距火焰1cm处对着火焰挤压橘子皮,蜡烛的火苗一下子变大了,连续挤压几次,火焰会随着橘皮的挤压向外喷射。


实验原理:橘皮中主要成分有:香精油、橙皮甙等有机物均为可燃物,被挤出后,会起到一定的助燃作用。

TOP
46#

科学小实验——48消失的花朵

科学小实验——48消失的花朵  https://v.qq.com/x/page/y0708mks9wc.html
实验材料:白纸、剪刀、塑料袋、水彩笔、深口杯子、水




实验步骤:

1、   将白纸剪成比塑料袋略小,在纸上画上漂亮的花

2、   将画有花的纸放进塑料袋里

3、   将袋子直插入水中,花奇迹般的消失了


科学原理: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从空气穿过水面,光线的传播方式就发生改变,所以光线就像向下弯腰一样迷惑我们的眼睛,所以只要调整好角度放入杯中的物体就好像隐身了一样。


生活中的科学:在湖中看小鱼的时候,因为光的折射,小鱼的真实位置会比我们看到的稍微低一点哦

TOP
47#

科学小实验——49彩虹

科学小实验——49彩虹  https://v.qq.com/x/page/f0704ocw1mt.html

实验材料:色素、试管、量杯(3个)、滴管、取样勺、白糖、清水



实验步骤:(1)
取3个量杯编号1、2、3,分别倒入20毫升温水,滴入3到5滴不同颜色的色素。


(2)
依次在三个量杯中加入4勺、6勺、12勺白糖,(3号杯子因为加的糖过量,可能无法完全溶解,不用担心)。


(3)
用滴管吸取3毫升3号溶液,轻轻按压滴管,让溶液沿着试管内壁慢慢流入试管中,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注入3毫升2号溶液, 最后注入3毫升1号溶液,漂亮的彩虹就出现了。小朋友们可以试着挑战更多颜色层的彩虹哦。


科学原理:由于相同量的水加入了不同量的糖,所以液体密度各不相同,加了更多糖的水密度更高,密度大的液体重,会沉到底部,而密度低的则会处于上层,漂亮的液体彩虹由此而来。


如果觉得3层彩虹太容易了,您也可以挑战一下更多颜色层的彩虹哦!


我做的彩虹可以保存一个星期不混色哦,你的呢?

TOP
48#

科学小实验——50易拉罐耍杂技

科学小实验——50易拉罐耍杂技   https://v.qq.com/x/page/f0707sjy4gg.html
实验材料:易拉罐饮料1瓶、水


实验步骤:

1、将装满饮料的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易拉罐无法斜立。

2、尝试将空的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空易拉罐也无法斜立。

3、往空易拉罐里装入约四分之一罐的清水。

4、再尝试将易拉罐斜着放在桌面上,易拉罐成功斜立在桌面。



科学原理:装满饮料的易拉罐和空的易拉罐,由于其重心较高,且与着力点很难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以我们很难将其斜立在桌面上。而当我们往易拉罐装上四分之一水后,整个易拉罐的重心就和着力点可以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并且此时重心偏低,所以我们能轻易的将其斜立在桌面上。其实,要让物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关键是要找到重心。

当重心与着力点处于同一条竖直线时,该物品将在竖直方向保持平衡。不过,小朋友们不要将重心理解为物体的中心哦,并且很多物体的重心根本不会处于物体上。

TOP
49#

科学小实验——51吸管独奏

科学小实验——51吸管独奏   https://v.qq.com/x/page/f0712xlb75s.html
实验材料:量杯、吸管、水、剪刀


实验步骤:

1.在吸管三分之一处切个约四分之三深度的小口,在切口处弯折出一定的角度,尽量接近直角。

2.水杯中倒入清水,将靠近切口一端的吸管插入水中,从另一端用力吹气。同时不断改变插入水中的深度,留意声音变化。


实验原理:吹入的气流经过吸管切口处时,气流撞击到下端吸管内壁产生旋涡引起共鸣而发出声响。声音的高低则与共鸣腔的大小有关。抬高吸管时,共鸣腔增大,声音变低;压沉吸管,共鸣腔变小,声音变高。

TOP
50#

科学小实验——52彩虹摩天轮

科学小实验——52彩虹摩天轮  https://v.qq.com/x/page/g07132q9ez1.html
实验材料:盘子、清水、彩虹糖


实验步骤:

(1)  将彩虹糖在盘子底部按照圆形摆放,相邻的彩虹糖颜色不同,均匀排列出一个圆圈。

(2)  在盘子中心缓慢倒入清水,清水刚刚没过彩虹糖的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彩虹糖会慢慢渗出颜色,颜色从圆盘周围往中心聚集形成一个美丽的摩天轮图案。


科学原理:这是一个密度梯度造成的对流。随着糖果的不断溶解,糖果周围的水的密度不断增加,然后就向外流动。开始的时候彩虹糖的颜色是随着水流向四周扩散的,没有明确方向,直到遇到了旁边糖果的糖水受到了阻碍。由于扩张是水的流动造成的,而且水流的速度还不快,各部分颜色就不容易混在一起。所以在遇到阻碍后就向没有阻碍的方向流动,于是最后流到了盘子中间成了一个彩虹摩天轮

TOP
51#

科学小实验——53白糖吹气球

科学小实验——53白糖吹气球  https://v.qq.com/x/page/n0713d3hocl.html
实验材料:空瓶、白糖(淀粉)、酵母粉、水、气球、皮筋、取样勺

实验步骤:

(1)  将瓶中倒入半瓶温水(水温在30度左右最好),加入15勺白糖后搅拌均匀。

(2)  加入3—5勺酵母粉后搅拌,然后把气球套在瓶口上,用皮筋扎牢。

(3)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气球在一点点膨胀。


科学原理:酵母粉在温水的环境下进行发酵,通过呼吸作用把糖分解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故使气球膨胀。

TOP
52#

科学小实验——54倒立的水

科学小实验——54倒立的水   https://v.qq.com/x/page/p07133jr1sb.html
实验材料: 量杯、色素、塑料片、清水


实验步骤:

(1)  量杯中加入3滴色素,倒满清水。(水要倒满,刚刚要逸出最好)

(2)  把塑料片轻轻的盖住量杯,注意不要留气泡,用手压住塑料片后把量杯倒过来。

(3)  松开按住塑料片的手,你会发现神奇的一幕,水倒立了并且没有流出来。


科学原理:因为杯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外面大气压强比里面大,而水的重量也没有外面大气压强大,于是外面的大气压把水和塑料片都托住了。

TOP
53#

科学小实验——55水吸乒乓球

科学小实验——55水吸乒乓球   https://v.qq.com/x/page/f0712x594i2.html
实验材料:瓶子、乒乓球、水


实验步骤:

(1)  把瓶子内装满清水(水要装满,刚好要逸出最好)。

(2)  把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压住后把瓶子倒立过来。

(3)  松开压住乒乓球的手,发现乒乓球被吸住了。小朋友们也可以试试不用水能不能吸住乒乓球哦。

科学原理:大气压强,瓶子里都是水,压强比外面低,于是大气就把乒乓球压在了瓶子口。

TOP
54#

飞哥,实验大王啊
TOP
55#

丰富多彩的实验,操作性又很强。
TOP
56#

科学小实验——56让针飘起来

科学小实验——56让针飘起来   https://v.qq.com/x/page/k0713xr34e0.html
实验材料:水槽(盆)、面巾纸 回形针


实验步骤:

(1)  直接放入水中,曲别针沉入水底了。

(2)  纸放在水面上,再把曲别针放在面巾纸上。

(3)  面巾纸沉入水底,曲别针就浮在水面上啦。


科学原理:直接将曲别针放在水面上,曲别针会破坏水表面张力沉入水底。而先将面巾纸放在水面,针放在面巾纸上,面巾纸会慢慢被水浸制下沉,水分子便有了重新形成张力的时间,所以就能把针漂浮在水面上喽!小朋友们也可以用妈妈的缝衣针试试哦!

TOP
57#

科学小实验——57围困的冰块

科学小实验——57围困的冰块  https://v.qq.com/x/page/g071368t27m.html
实验材料:清水、冰块、食用油、搅拌棒、水杯


实验步骤:

(1)在同一个杯子中分别倒入小半的水、油(可以思考下,顺序有影响吗)

(2)水杯中放入冰块,用木棒向下按压冰块。

(3)无论怎么按压冰块,冰块都会准确地回到水与油的分离层。


科学原理:油 、水、冰块的密度为:水>冰块>油。所以冰块不会漂浮在油面上,而是浮在油和水之间,从而形成了冰块好像被“围困”在水和油之间的现象。

TOP
58#

科学小实验——58神奇魔法

科学小实验——58神奇魔法  https://v.qq.com/x/page/i0712eoolnq.html
实验材料:碘酒、淀粉、VC片(2个)、量杯(2个)、清水、取样勺、搅拌棒


实验步骤:

(1)  两个量杯各倒入半杯水,第一个滴入10滴碘伏、第二个滴入5滴碘付和四分之一勺淀粉。

(2)  先往第一个杯子中加入VC片,搅拌一会,褐色碘付溶液颜色消失了(3)  将VC片放入碘付加淀粉的混合物中,搅拌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淡了

科学原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碘酒、淀粉和碘酒溶液中的显色物质都和维生素C反应了从而变为了无色物质。水果和蔬菜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小朋友们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哦。

TOP
59#

科学小实验——59神奇水晶

科学小实验——59神奇水晶    https://v.qq.com/x/page/h0713bev9c0.html
实验材料:明矾、量杯、勺子、搅拌棒、取样勺、开水、细线


实验步骤:

(1)  将扭扭棒做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注意大小要足够放入量杯,用细线吊在搅拌棒上,放在一边备用。

(2)  量杯中放入半包明矾,再加80毫升开水,搅拌1—2分钟至明矾溶解(若无法完全溶解,则静置一分钟之后把上层清液倒入另外一个量杯中)。

(3)  将扭扭棒放入量杯中,确认扭扭棒被溶液覆盖,且不接触量杯内壁。静置4到8个小时,就可以看到神奇的水晶啦。


科学原理:温度降低时,明矾的溶解度降低,即水能溶解的明矾变少,这部分明矾就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另外,蒸发会使溶液变少,能溶解的明矾也变少,因此明矾也析出。两种作用下,明矾大量析出,附着在扭扭棒上,形成漂亮的结晶,就像水晶一样。

TOP
60#

科学小实验——60神奇净水物

科学小实验——60神奇净水物  https://v.qq.com/x/page/p0713mzzlwv.html
实验材料:明矾、小苏打、清水、量杯(3个)、淘米水、搅拌棒、取样勺


实验步骤:

(1)  两个量杯里倒入四分之三淘米水,其中一个量杯中放入十分之一勺小苏打,搅拌均匀。

(2)  取一个空量杯倒入四分之一清水,然后加入半勺明矾后搅拌至溶解。

(3)  把明矾水溶液倒入加了小苏打的淘米水中,搅拌均匀。

(4)  静置一夜,可以看到加了明矾和小苏打量杯中的淘米水由浑浊变清,没有加的淘米水基本无变化。


科学原理: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刚开始加入小苏打,是为了中和水中明矾的酸性。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铝离子,它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