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知识专帖 [复制链接]

151#

紫苏叶的美食食谱  

  
     1、紫苏叶拌黄瓜  

  
     材料:黄瓜500克,紫苏叶100克(红、绿皆可)。  

  
     调料:精盐、味精、香油、白醋、白糖。  

  
     做法:先将紫苏叶洗净,加盐杀一下,并切碎。黄瓜洗净、去皮、切丝,放入小盆中,撒上精盐、味精、白醋和适量白糖拌匀,再把切好的紫苏叶撒在黄瓜丝上,淋上香油拌匀,装盘上桌,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TOP
152#

2、软炸紫苏叶  

  
     材料:紫苏叶200克,煎炸粉50克。  

  
     调料:椒盐、食用油250克。  

  
     做法:首先将紫苏叶洗净、擦干,放入盘中,煎炸粉用适量水调好。然后往锅内倒油,将紫苏叶全部浸入调好的煎炸粉中下油锅,以文火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放盘中。待全部紫苏叶炸完后撒上椒盐即可食用,成香酥脆,带有紫苏叶特有的香味。
TOP
153#

3、鲜紫苏叶滚鱼头  

  
     材料:紫苏叶15克、大鱼头1个、生姜3片、生葱少许。  

  
     做法:紫苏叶洗净切碎,鱼头开边去鳃、洗净、以盐拌腌,并拍上干生粉,起油下姜,下鱼头稍煎,并加入少许绍酒。之后再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待水煮沸至刚熟,放入紫苏叶、葱稍滚,再放少许盐便可起锅食用。
TOP
154#

回复 153楼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的帖子

你吃过紫苏吗?
TOP
155#

每日一药 |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1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2相关名
五加、木骨、五佳、五花、加皮、追风使、南五加。
3产地
主产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地。
4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5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卷简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瘢痕;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6性味归经
辛、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燥,甘温补利,入肝、肾经。善祛风湿而止痹痛,能补肝肾而强筋骨,为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兼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可投。
8功效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9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2、肝肾不足所致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3、水肿,脚气浮肿。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浸酒。
11药理
本品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镇痛、镇静、抗疲劳、抗应激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12故事
五加皮入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叶交加者良,入药系用其根皮,故五加皮。”《巴蜀异物志》称为“文章草”,且诗云:“文章做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又云:“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即言:“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精,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花则有南方之光,黑精入根则有北方之粘,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所谓“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可知医家、养生家无不称许。

说起“郅中和五加皮酒”、历史上流传一段佳话: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严州府东关镇(今建德境内)的新安江畔住着一个叫郅中和的青年,他为人忠厚,并有一手祖传造酒手艺。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来到人间,爱上了淳朴勤劳的郅中和,后结为伉俪,仍以营酒为主。五公主见当地老百姓多患有风湿病,她建议郅中和酿造一种既能健身又有治病的酒来。经五公主指点,在造酒时加入了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贵中药,并把酿出的酒取名为“郅中和五加皮酒”。

此酒问世后,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捧碗品尝,酒香扑鼻,人人赞不绝口,于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由于该地属严州府东关镇,后又有人称之为“严东关五加皮酒”。此酒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经久不衰。五加皮酒有舒解疲劳的功能和祛风湿强腰膝的作用,善治筋骨拘挛,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腰疼腿软等证,酒味甘香可口,且无药味,无病之人常服可健骨强身,益寿延年。近几年来,据有关科研工作者鉴定,五加皮酒天天喝一杯,能预防胆结石,能抗癌,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因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称。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说:“五加皮,煮根茎酿酒饮,益人。”古代医家认为,很多中药均可浸酒,“惟独五加皮与酒相合,且味美”,“其气与酒相宜,酒得之其味较佳也”,“添酒补脑,久服延年益寿,功难尽述”,“昔张子声、杨延和、王叔牙、于世彦等,皆服五加皮酒,不绝房室,得寿三百岁,有子二十人”。取南五加皮,以粗长、皮厚、气香、无木心者为佳,洗净后煎汁,和曲酿酒,或切碎袋盛浸酒服。

五加皮在我国医用和养生中深得重用,如《桂香室杂记》赞诗曰:白发童颜叟,山前逐骝骅。问翁何所得,常服五加茶。
TOP
156#


TOP
157#

回复 154楼戚调菊的帖子

吃过的,香香辣辣有薄荷的味道
TOP
158#

每日一药 | 佩兰​:化湿,解暑!


1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2相关名
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3产地
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区。
4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5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切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6性状鉴别
本品茎呈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0.2~0.5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完整叶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边缘有锯齿;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气芳香,味微苦。
7性味归经
辛,平。归脾、胃、肺经。
8性能特点
本品芳香辛散,性平力缓,主入脾、胃,兼入肺经。功能化中焦湿浊而醒脾、解暑。既善治湿阻中焦、脾经湿热,又可治暑湿及湿温初起。
9功效
化湿,解暑。
10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湿热困脾。
3、暑湿及湿温初起。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装香囊佩戴。
12使用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服。
13故事
从前,有一户人家,哥哥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嫂子叫佩兰,小姑叫霍香。佩兰十分疼爱妹妹,霍香也很体贴嫂子。两人每天一块儿下田干农活,又一块儿操持家务。她们从来也没有闹过一回别扭,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和美啦。
一年夏天,嫂子不幸中了暑热,只觉得头痛眩晕,心悸恶心。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哥哥在家时,教咱们认识过两种祛暑解热的药草,让我上山挖些回来,煎汤给你喝吧!”“那可不成!”佩兰拉住妹妹的手。“你个十七、八的女孩子,怎么能一个人出门儿啊?”霍香一心想给嫂子治病,不管嫂子怎么劝说,还是换上了哥哥的旧衣裳,女扮男装,进山去了。佩兰唯恐妹妹有什么闪失,两眼紧盯着房门,一直盼到天大黑了,才看见妹妹的影儿。佩兰刚松了一口气,却又猛地吓呆了。只见霍香两眼发直,四肢无力,一迈进门槛儿就跌倒在地。
佩兰挣扎着身子,忙下床去搀霍香:“妹妹呀,你这是怎么啦?”霍香有气无力地说:“我叫毒蛇咬了。”嫂子吓得没了魂儿似的,急问“咬了哪儿?”“这儿……”霍香说着指了指脚。佩兰赶紧扒下霍香的鞋袜,看见妹妹的脚面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得变粗了。“哎唷,这还得了,得把毒水挤出来才成呵。”“怕是晚了。”佩兰闻听,一下把妹妹的伤腿抱起来,又把嘴凑近脚面上的伤口,吸吮毒汁。嫂子,你也要中毒呵!”霍香哭着推搡嫂子。佩兰紧紧握住妹妹的脚脖子,说道:“要死咱俩一块儿死,要活咱俩一块儿活。没有了妹妹,我一个人还活个什么意思?”
第二天,邻居们发现这姑嫂二人都躺在地上,急忙抢救。可是,霍香已经死了,佩兰也只乘下最后一口气。佩兰从身边的小筐里拿出两株药草,哭着说:“乡亲们呵,我妹妹挖回来的这种草,是我们家祖传下来治暑热的,可还一直没起过名字。这圆叶粗茎的,能祛暑湿,治疗头痛发热、腹胀胸闷,还能止呕、止泻,就叫‘霍香’吧;这种尖叶细茎的,主治暑湿内阻、头昏呕吐,就叫‘佩兰’吧……”话未说完,佩兰也咽也气。
邻居们无不感动。大家把姑嫂二人埋葬后,又将两种祛暑的药草培植起来。从此,人们一看到霍香和佩兰这两种药草,就想起当年那一段感情深厚的姑嫂。
TOP
159#

看图识药

一起来看图识药喽!
1、


2、




3、



4、





5、
TOP
160#

谁能把这5个药材的名称写出来
TOP
161#

人参(生晒参),马齿苋,胖大海,花椒,甘草,对不对?

第三样花椒,为什么有红色的和青灰色的之分?难道其中有一种是传说中的藤椒?
TOP
162#

中医有时候真的很神奇。这次去丽江,见识了很多的中药,当地人都在做,但是价格太贵了,比如有一种植物油,小小一瓶,价值上万了。
TOP
163#

人参(生晒参),马齿苋,胖大海,花椒,甘草,对不对?

第三样花椒,为什么有红色的和青灰色的之分?难道其中有一种是传说中的藤椒?
四季桂 发表于 2019/8/24 12:16:34
你好厉害啊,一个都不差。我百度了下花椒的种类还挺多的,不知道灰色的是哪种。
TOP
164#

姜橘饮[p=27, null, left]


[/p][p=27, null, left]来源】《家庭食疗手册》
[/p][p=27, null, left]【组成】生姜60g,橘皮30g。[/p][p=27, null, left]【制法与用法】水煎服取汁,代茶饭前温饮。[/p][p=27, null, left]【功效与应有】理气健中,除满消胀。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p]

【方解】本方治证为痰湿阻滞或脾胃虚弱,致使中焦脾胃气滞引起,症见胸部满闷,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或口淡无味,苔薄或稍腻等,治宜理气健中、燥湿化痰、除满消胀。


    方中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除有发汗解表、散寒止咳的作用外,还能健胃理气、降逆止呕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生姜煎液能引起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并能抑制异常发酵,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可用于积气的排出与肠胀气引起的疼痛;

  
生姜
浸液及从生姜中分离出的成分的混合物都有比较明显的止呕作用。橘皮苦、平,入肺、脾二经,有较好的行气健胃作用,《本草拾遗》载陈皮“去气,调中”,《名医别录》也说:“主脾不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泻”;


    因其味苦,固也有燥湿化痰之功。两者合用即有健中理气、燥湿化痰、消胀止呕的作用,临床适用于痰湿滞中,中虚气滞之脘腹胀满或胃寒型呕吐,类似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或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等的调治。

TOP
165#

每日一药 |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1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2相关名
霜叶、双叶、冬桑叶、神仙草、炙桑叶。
3产地
全国各地有栽培,主产于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河北、广东,其中以河南、安徽产量大,并以亳桑叶质量最佳。
4采收加工
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5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
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6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肝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质轻疏散,苦多甘少,苦寒清泄,甘能益润。入肺经,能疏散风热、清润肺燥;入肝经,能清火益阴而明目,并兼凉血而止血,主治风热、燥热、血热所致诸疾。
8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9主治病证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
2、肺热燥咳。
3、肝阳眩晕 ,目赤肿痛 ,视物昏花。
4、血热吐衄。
10配伍
桑叶配菊花: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二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药力更强,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桑叶配黑芝麻:桑叶平肝益阴明目,黑芝麻补精血润肠。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治肝肾亏虚视物昏花效佳,兼肠燥便秘者尤宜。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捣敷。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12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13故事
《本草纲目》云“史言魏武帝军乏食,帝得干葚以济饥。金末大荒,民皆食葚,获活者不可胜计。则葚之干湿皆可救荒,平时不可不收集也。”
古时还用桑根皮做外科手术。《本草纲目》云:“苏颂日桑白皮作线缝金疮,肠出更以热鸡血涂之。”《圣惠方》治发脱落,桑白皮剉三升以水淹没,煮五六沸,去渣频洗之润之很效。
唐代《养疴漫笔》载一桑枝治嗽养生案:“越州一学员叫仇山村,少年苦嗽缠身,咳嗽不止,百药不效。成年后,一老师授一单方,教他取桑树,用南向柔枝一束,每寸折纳锅中,共二十一枝,以水五碗煎至一碗,盛瓦器中,渴即饮之。服一月而愈。”
《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赢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满身是汗。迨旦,衣皆湿透,如此20年,无药可治。监寺僧日:‘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三日后,宿疾痊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日2钱,空腹用温水汤调服。
《本草纲目》有洗青盲法:“昔武胜将军宋中孚患此(青盲即青光眼)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屡有效验。”其法是:“新采青桑叶阴干,烧存性,于瓷器内水煎,倾出药液澄清,温热洗目。每日一次。”
《神农本草经》云:“桑叶除寒热出汗。”金元四大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云:“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本草撮要》云:“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止盗汗”。桑叶经霜力全力厚,老更佳。《百草镜》云:“须大雪压过,次日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色青黑,风吹作铁器,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者良”。
《本草经疏》:“桑椹者,桑之精华所结也。”《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明代解缙诗云: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相传宋代时,某日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服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TOP
166#

学习了
TOP
167#

每日更新,有图有文字,不容易那,看着增加养生中医药知识!
TOP
168#

常更新,常学习,中医博大精深。
吕坚
TOP
169#

                                              良药花椒,99%的人不知道的功效

]补过头湿气重,花椒入菜可化解
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外界环境可能不那么潮湿了,很多人还是需要花椒来调理一下,因为我们体内的湿气重了。炒菜的时候,先不要放油,在锅里放几粒花椒,开小火,把花椒干焙一下。等花椒的香味出来了,再放油,依然是小火,把花椒稍微炸一下。然后,用漏勺把花椒捞出来。留下油,再开大火炒菜。这样炒出来的菜,吃不出麻味,又比平常的做法增添了香味。
      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要想用花椒去湿气,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用花椒水来泡脚
[方法
你就拿一块棉布或者纱布包上一包花椒,大约是跟自己脚掌差不多大的一包,用棉绳系好口,放在锅里煮开30分钟就可来泡脚了。这个花椒包可以反复煮好几遍,因为花椒那个味儿煮好多次还会有,所以这是挺经济的一个方法。
用花椒水泡脚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通经络。这是源自花椒的第二大作用——通气。花椒通气的作用很强。
你要是觉得一口气憋住了,胸闷或者是气不顺,可以嚼几粒花椒顺顺气。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验:肚子受凉以后,会感觉肚子里边有气在涌动,有的人随后还会腹泻,或者是感觉腹痛。受凉感到肚子里有胀气的时候,就可以吃点儿花椒。如果还觉得肚子痛或是腹泻了,可以取7粒花椒,加一碗水煮几分钟,放点儿红糖,喝下去。
花椒适当地吃是通气的,吃多了却会闭气。因为花椒有麻味,会麻痹咽喉部位的神经,所以,我们用花椒时要有一个限度吃的时候就以7粒为限,不要超过7粒,超过7粒以上它就是闭气的了。
最后编辑戚调菊 最后编辑于 2019-08-26 22:23:32
TOP
170#

最近跟花椒杠上了
TOP
171#

有没有试用过,如有试用的经历那就更有意思了
TOP
172#

                  保温杯里泡枸杞,竟然有这么大的玄机!40岁后要经常泡



手中常备水杯,杯中常泡枸杞,却藏着大大的养生秘密!


1/ 枸杞泡水养生,不是没有道理



随意翻查了一下,关于枸杞的国内外深入研究还真不少。

枸杞至少含有,以甜菜碱为主的五种生物碱,数十种甾醇类化合物,16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尤以胡罗素含量为高),3种脂肪酸,16种氨基酸和大量的水溶性多糖,这些都是对头发和身体极其有好处的营养成分。


经动物实验证实,枸杞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促进肝细胞新生,同时对内分泌腺有调节的作用。据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枸杞所含有的天然β胡萝卜素能抗老化并预防皮肤损伤,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2000年发表在《中医药学报》上的研究《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新进展》中也提到,枸杞作为传统常用中药,在抑菌、降脂、降血糖、对内分泌激素的调节等药理作用上都有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潜力。


如何挑选好枸杞


一是看颜色,暗红色是佳品,有光泽、没有黑头,颜色太过鲜艳的可能是用硫磺熏过,也可能是含水分太多;


二是泡水看,宁夏枸杞一般易上浮;


三是看形状,好的枸杞子颗粒大、肉厚、饱满、质地软,有些质地坚硬、扎手、表面有透亮结晶物的枸杞,是白矾水泡过的。



3/ 这样吃枸杞,最能滋养



除了枸杞泡水喝,下面再给大家推荐3个枸杞食疗方。


枸杞菊花茶


枸杞和菊花是很好的搭档,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菊花可清肝明目。
两者配合在一起,一清一补,对眼睛特别有好处。经常熬夜、疲劳的朋友,喝点枸杞菊花茶会觉得清爽不少。


三红补气养血汤


将红豆、红枣和枸杞做成汤。“三红”都是补血养气的极品,搭配在一起效果翻倍,有
滋补肝肾、补中益气、红润面色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头发干燥、无光泽、易脱落的人群也可以经常喝一喝这个汤。


五味滋补鸡汤


冬季喝鸡汤不仅温暖而且营养,枸杞是经常会被加入其中的中药材、还有诸如当归、党参、黄芪、红枣等,有补肾益气、滋阴养血的功能。


除此还有像枸杞枇杷膏、枸杞粥等其他食疗方,都是相当不错。枸杞也可以直接食用,比泡水吸收营养更充分,但注意在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4/ 什么人群不宜吃枸杞?



发烧感冒的人群


枸杞性质温热热,发烧感冒时不要吃,会让你发热变得更厉害。


有炎症、腹泻的人群


这类人往往有上火的症状,而且腹泻状态下的人消化能力弱,也不适合大量吃枸杞。


营养过剩的人


经常吃肉、吃辣椒的人,也不适合,过量吃枸杞反而容易上火。


患糖尿病的人


枸杞含糖分较高,糖尿病人不适宜食用,容易致血糖升高

TOP
173#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哪里有了变化,有了不舒服,自己最先感觉到!


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清楚,这些变化代表什么,是不是大病。很多时候,有了异常但是影响不大,很多人就会选择自己再观察观察,不得不说,这是对自己身体最大的不负责任!

一、看头

1、头发发黄、发焦,缺蛋白质;

2、头发疏稀无光,补蛋白质和维生素A;

3、防止白发,补叶酸,泛酸,对氨基苯甲酸;

4、经常掉头发,补卵磷脂;

5、头发开叉,补维生素E;


6、起头皮屑,补硒、维生素B2;

7、头痛,补B族,维生素C、维生素E;

8、脑中风,补维生素C、维生素E;

9、头晕,补锰;

10、防止白发,谢顶,补生物素;


11、青春痘,补维生素E,维生素A;

TOP
174#

每日一药 | 炉甘石:明目去翳,收湿生肌!



1来源

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


02相关名

甘石、卢甘石、羊肝石、炉眼石、异极石、炉先生、浮水甘石、制甘石、飞甘石、飞炉甘石。


03产地

主产于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04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采挖后,除去杂石,洗净,晒干。

05性状鉴别

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粉性,无光泽,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窝状。体轻,易碎。气微,味微涩。

饮片煨炉甘石:呈白色、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粉末;体轻,质松软而细腻光滑。气微,味微涩。

06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脾经。

07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无毒,入肝、脾经,极少内服,多供外用。能明目退翳,为眼科要药;善生肌敛疮、收湿止痒,为外科疮疹湿痒常用。

08功效

明目去翳,收湿生肌。

09主治病证

1、目赤翳障,烂弦风眼。

2、疮疡溃烂不敛,湿疹湿疮。

10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水飞点眼。

11故事

故事仅帮助记忆这味药!

我们经常会听说谁因为伤心过度,哭得太多,把眼睛都哭瞎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这天,老王医生诊室里来了个这样的病人。牵着她一起来的邻居说:“她早些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剩下一个儿子相依为命。不想老天不公,半年前儿子趁春雨犁田的时候被山体滑坡给压死了,从此老太太整日以泪洗面,连路都看不清楚了。”

“我也不想哭啊,这些年来哭也哭累了,可眼泪就是忍不住往下流啊,肯定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老太太说。

老王医生认真看了看老太太,发现她双眼上眼皮红肿、溃烂、流泪不止,余无大碍。老王医生叫她们坐着休息一下,他从屋内取来几块石头,说:“这叫干石,专收你这种眼泪的,用了包管你不再流泪。”说着他把石头研成细末,加水,搅拌,把上层的浑水倒出来,剩下的残渣再加水,搅拌,把上层的浑水倒出来,反复多次后把那些上层的浑水混合起来,用罐子装好,令老太太每日早晚取水洗眼。

半月后,老太太拎着两只老母鸡来答谢老王医生,她说:“你可真是神医啊,我这眼睛又见光明了,家里实在没什么东西,就几只老母鸡了。”“您老人家这病不是哭出来的,我也不是什么神医,看见了就好,你老人家以后好好过。”说着接过了老太太手中的老母鸡,他知道这种淳朴老人的意思,不收下的话人家心里会不好过。


这干石就是炉甘石,能收湿止痒敛疮。人们哭的时候总是习惯用手揉擦眼睛,容易导致眼部感染,老王医生就是用炉甘石收湿止痒敛疮的特性来治疗老太太的因炎症刺激而导致流泪、视物模糊的。

TOP
175#

哇,学到很多
TOP
176#

原来炉甘石是一味中药啊!有一种复方炉甘石悬混剂,主要原料就是炉甘石,在外科、皮肤科运用很广,效果很好。
TOP
177#

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真好!
TOP
178#

这个好,学习与养生两不误啊。
TOP
179#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哪里有了变化,有了不舒服,自己最先感觉到!


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清楚,这些变化代表什么,是不是大病。很多时候,有了异常但是影响不大,很多人就会选择自己再观察观察,不得不说,这是对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28 20:43:37

头皮屑,补硒、维生素B2;原来是身体缺这个元素啊

TOP
180#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驱寒很有性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