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万历十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作者题作书名。初次听到这本书名是在前几年很火的那部《人民的名义》中,当时虽也好奇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但直至今日才买来一读。《万历十五年》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分享 转发
TOP
2#

曾以为皇帝随口一说都是圣旨,权利是至高无上的。看了这本书,才知明朝的制度居然是文官的天下,以致皇权与文官制度的对抗中败下阵来。1583年适逢三年一度的会试,万历亲自主持殿试,考题是: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这原因是在于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如此尖锐的试题,没有指示臣下是不敢擅拟的。看得出万历起初是想干事的,却是想干事而干不成事,而1586年的殿试考题“无为而治”,生活的单调和疲劳让他越来越厌倦生活,以致后来消极罢工,当了旷工皇帝。
TOP
3#

曾以为皇帝随口一说都是圣旨,权利是至高无上的。看了这本书,才知明朝的制度居然是文官的天下,以致皇权与文官制度的对抗中败下阵来。1583年适逢三年一度的会试,万历亲自主持殿试,考题是: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这原因是在于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如此尖锐的试题,没有指示臣下是不敢擅拟的。看得出万历起初是想干事的,却是想干事而干不成事,而158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7/22 19:43:5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又一次呈现!在文官集团的对抗下,没有强有力的手腕的皇帝的确也很难作为!
TOP
4#

      明朝确是文官权力比较大一点,同样级别的官级,文官可以挟制武官,这是明朝在建立初期,朱棣是夺来的皇帝,怕底下的王爷和将军造反才有这样的制度。
      万历皇帝是嘉靖皇帝的孙子,嘉靖年间,贪官严嵩把持朝政,已经使得民不聊生,赋税加重,国库亏空,有”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之说,但很多我们熟知的名人都在这个朝代,如李时珍、戚继光、有名的海瑞。
      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热衷于炼丹修仙。把朝政全部推给了司礼监和内阁,司礼监是大太监掌印的地方,代表皇帝传话、发声,最大的太监还掌着皇帝印绶,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主席秘书处,内阁是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严嵩就是内阁首辅。所有国家大事先通过内阁讨论进行票拟,然后报司礼监批红,只要司礼监批了红就代表皇帝的意思,就生效执行。可想而知明朝太监的权利有多大。所以皇帝不上朝,但国家机器照样运行。其实明朝的内阁制从封建体制而言比较先进,他可以防止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凡是通过投票来决定,与现在实行的常委制度非常像。内阁中都是文官,所以文官在明朝的权利甚大。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7-23 12:33:00
TOP
5#

      朱翊钧(万历皇帝)10岁就登基,因为他老爸实在太短命,只活了36岁,皇帝只做了6年,小万历可以说是一个学霸,他的老师张居正为人更是学霸中的学霸,小时候便称谓神童。在嘉靖年间就是内阁成员,可见嘉靖皇帝虽热衷于炼丹,但在皇帝老师的选择上是不马虎的。
      所以在万历登基后,虽然年纪小,但朝政反而出现了好的转机,张居正当上了首辅,而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又是难得的有长见识的女性,支持张居正搞改革,当时的掌印太监冯保也是难得的好太监,也支持张居正,形成了金三角。在万历早期,明朝亏空的国库逐渐充盈起来,但好景不长,在万历10年,张居正去世(有一种说法是万历皇帝不想受自己老师的摆布了,以进补为由,故意治死了张居正)。张居正死后,张居正被定罪抄家,株连10族大罪。本人尸体从坟墓中挖出鞭尸(可谓惨不忍睹)。于此同时冯保被罢黜,金三角没有了。万历皇帝独裁开始了。
     从以上历史分析,万历十五年应该是明朝比较血腥的时候,万历皇帝要杀反对其声的人。这可能于明朝文人治天下有一定关系,文人太强势了,万历皇帝想,我这么聪明,怎么能任你们摆布,权力的强烈欲望让万历皇帝成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TOP
6#

      矿工皇帝并不是万历皇帝独创,其爷爷嘉靖皇帝就30年不上朝,朝政照样能运转,这与当时内阁制有关,这就是后来君主立宪的雏形。在内阁制下,有没有皇帝都是无所谓的,只是明朝还是有一个体现皇帝集权的地方就是司礼监(前面已经分析),所有内阁的政令必须要司礼监披红后才有效。后来的君主立宪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内阁通过的议案君主一定要签字。两者就是这么点区别。所以君主立宪中的君主就成了签字器而已。
TOP
7#

回复 6楼wubin98146的帖子

看来吴老师对明史也深有研究。
TOP
8#

这样政治的肯定要灭亡
TOP
9#

明朝只有前面几个皇帝还像模像样
TOP
10#

     其实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刚开始都比较好,后来都不行了。历朝历代中唯有汉朝和宋朝到了400年,其余都在300年左右,元朝更短,其实不是皇帝个人原因,而是朝代越到后来,白吃的人越来越多,有权的人越来越多,历史问题越积越多,当老百姓养不起这些人的时候,就要重新洗牌了。其实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还是算一个勤奋,想干一番事业的皇帝。只是他生的不是时候,让他成为末代皇帝。
TOP
11#

有时候想做个好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那种制度下,万历慢慢发现自己只是一辆老旧车子上的零件,做着早已经规定好的动作,一旦想自己设计两个动作,这辆车子的其它部件就会集体抗议。

一开始,万历以为反对来自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万历开始借打倒张居正,宣告自己的权力与权威。但万历很快发现,打倒张居正之后,他面对的是更为庞大的官宦集团。以前这个集团以张居正为目标,现在张居正倒了,只好把火力集中在万历身上。可以说,打倒了一个张居正,一百个张居正站了起来。
TOP
12#

世间已无张居正,而万历成了活着的祖宗。
TOP
13#

每一段历史都是沉甸甸的,翻开历史评说的时候,是否也感受自己就在自己的历史中……
TOP
14#

中国历史,尤其是封建王朝,一人当道与官宦和民众之间的平衡与统一,物是人非,历史的更叠,大极的轮回。
中国在亚洲东部,北面荒芜、西面高原、东面大海,中国地理位置在古代是相对孤立的,再加上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中华民族自立更生,走自己的路。
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有不同的成长阶段,摸着石子过河。
历史是一本书,越读越有义,
TOP
15#

刚看了微信公众号上对这本书的作者及他写这本书的背景介绍,感觉这作者也很富有传奇性。
TOP
16#

历史是发展的,在反思中前进,未来会更富生机和动力!
TOP
17#

刚看了微信公众号上对这本书的作者及他写这本书的背景介绍,感觉这作者也很富有传奇性。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19/7/25 17:43:32

这个黄仁宇的履历确实不简单,1936年就读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战爆发后,辍学从军,从的是国民党的军校,毕业后当过排长,去过驻印军,随郑洞国入东北,后保送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幸而没有卷入内战。退伍后再度赴美攻读历史,选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此书是先有英文版,后才有中文版。
最后编辑金近小学李煜鋆 最后编辑于 2019-07-27 20:53:01
TOP
18#


TOP
19#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他全然无视官场的潜规矩,他极端的廉洁,他极端的诚实,有着道德上的洁癖。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样板。但就是这样的海瑞依然无法挽救明朝的社会。
        原因不是道德无用,而是道德无法推广。固执于道德的海瑞终其一生都在同僚的怪异眼神里度过,他成为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而不是一个能够孵化更多海瑞的原型机。
TOP
20#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中译为《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著者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TOP
21#

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品读。谢谢分享!
TOP
22#

回复 1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事件其实很多,这些书所描绘的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我们也无从考证。
TOP
23#

去读读这本书。
TOP
24#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中译为《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著者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7/27 21:04:58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者从明朝特定的一年举一反三的进行封建管理制度的深思,举一反三。
TOP
25#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他全然无视官场的潜规矩,他极端的廉洁,他极端的诚实,有着道德上的洁癖。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样板。但就是这样的海瑞依然无法挽救明朝的社会。
        原因不是道德无用,而是道德无法推广。固执于道德的海瑞终其一生都在同僚的怪异眼神里度过,他成为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而不是一个能够孵化更多海瑞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7/27 20:59:26

海瑞的廉洁历史著名!明朝各种各样的典型官吏还是挺多的!
TOP
26#

[quote]刚看了微信公众号上对这本书的作者及他写这本书的背景介绍,感觉这作者也很富有传奇性。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19/7/25 17:43:32 [img]http://lt.zjxxkx.com/images/common/ba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7/27 20:29:00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518-2.aspx#327750]

最近在看王崧舟老师的百家讲坛《爱上语文》
其中有一观点是要有文学之眼、历史之眼、哲学之眼——其实读历史书也是这样!
读历史还需要求证之眼
TOP
27#

以史为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