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能说红糖“溶化”了吗 [复制链接]

1#

能说红糖“溶化”了吗

一下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20190416


   这是我第二个班上这节课了。当问学生“盐和红糖去哪里了”时,有学生回答“融(熔或)化了”,也不知道学生说得哪个“融(熔或)”。当时,没有追问清楚。


   询问度娘,得到溶化解释:溶化(dissolve)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那么能说红糖溶化了吗?我们在教学中又该怎样把学生引向“溶解”一词?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4-18 07:09:57
分享 转发
TOP
2#

“溶解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进入液体物质,会发生一种(或多种)物质扩散进入液体物质,两者融为一体的过程
熔化(不是溶化)是指固体物质由于温度变化变成液体物质的过程。
溶解与两种或多种物质有关。
熔化仅与一种物质有关。”
这个沈老师也不用太纠结,我觉得把这个红糖在水中不见了消失了叫做溶解就可以了。
TOP
3#

回复 2楼润羽的帖子

赞同,不过科学用语的严谨性还是值得了解的。
TOP
4#

在这个地方,总能学到很多
TOP
5#

溶化是不是更生活的用语,而溶解更是专业术语。
TOP
6#

回复 2楼润羽的帖子

赞同,不过科学用语的严谨性还是值得了解的。
金亚军 发表于 2019/4/18 9:18:35
我可能想得太多了,把问题复杂化了
TOP
7#

汉语太博大精深。类似冰融化(熔化)变成水,教材里是融化,但用科学的语言应该是熔化。
TOP
8#

这没什么好纠结,肯定学生的回答,老师再告诉你一个更科学的说法,红糖在水中“溶解”了。
TOP
9#

回复 1楼沈银彬的帖子

红糖溶解到水中去了。熔化是晶体或非晶体通过加热由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熔化吸热
TOP
10#

回复 8楼章兴波的帖子

赞同,直接板书科学词汇“溶解”。
TOP
11#

学生熔化、融化之类的说法,主要是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用我们当地方言叫“洋万”,但溶解是一个新科学用词,该严禁的时候应该较真,不可随意妥协。
TOP
12#

查了一下溶化和溶解的含义,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注意是固体)。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TOP
13#

应该是“溶化”吧。。。
TOP
14#

沈老师很严谨,能抓住困惑开展讨论真好!
大家的分析很到位,给出的策略很好,关注重点要点进行强化,其他的适当忽略!!!
TOP
15#

这没什么好纠结,肯定学生的回答,老师再告诉你一个更科学的说法,红糖在水中“溶解”了。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19 9:37:53
师兄的方法好,直接了当,既肯定学生的观察,又不失科学的本真。
TOP
16#

个人认为:溶解是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相互交融,融化是一种物质的形态变化
TOP
17#

回复 8楼章兴波的帖子

章老师的回答总是那么有效
TOP
18#

科学用于必须严谨,而严谨的科学用语都是书面语,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准确全面理解是有相当难度的。这在二下年级的磁铁单元体现得尤其明显。
TOP
19#

经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结论,是不二法宝。
TOP
20#

学生本来就错别字多,碰到溶化,熔化,融化等同音字更加搞不清楚了,在做白糖加热实验时,也碰到过这个情况。
TOP
21#

熔化是学生错误的科学前概念,我们需要通过教学进行改正。我觉得对于一年级学生,从实验现象上来说明溶解会简单一点。像盐,红糖在水中搅拌之后,我们看不见原来的颗粒的现象就叫溶解。相对石子,就是不溶解。然后可以再利用食用油这个变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溶解,展示一下油倒入水中,静置的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更加进一步的理解溶解,并且知道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TOP
22#

看了所有老师的回帖,很受教,有的提出了改进方法。我总结一下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也认同
1、金老师的观点,科学词汇是有严谨性的。科学词汇就是老师告诉学生的,然后在实际中运用纠正。
2、兴波等老师的观点,在学生层面不需要讨论溶解还是融化或熔化,学生说的就是“溶解”的含义,没有争论的必要。
TOP
23#

事先看了沈老师的贴,今天刚上了这课
TOP
24#

直接纠正过来就行了
TOP
25#

沈老师的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上次培训看到这个帖子,特意找来看看,沈老师真是个认真的好老师,敬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