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共同体章兴波专帖 [复制链接]

181#

单元总结和练习一做,学生对浮力的理解还是有好多的漏洞。这单元确实是难的!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3/18 9:07:09
可以让学生画画思维导图,找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便于查漏补缺!
TOP
182#

单元总结和练习一做,学生对浮力的理解还是有好多的漏洞。这单元确实是难的!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3/18 9:07:09
可以让学生画画思维导图,找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便于查漏补缺!
TOP
183#

五下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这课老师千万别在是不是盐水上纠缠不清,我们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液体的不同,可能会让物体的沉浮发生改变,盐水只是其中的一个例证。课上让学生探究盐水大概达到多少浓度可以让马铃薯浮起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3/8 17:10:21

章老师对这节课的思考很深入,拓展活动的原因分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准确的测量很有必要!学习了!
TOP
184#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二课《给冷水加热》
从给一杯冷水加热有哪些方法引入课题,顺带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当学生说到了诸如:烧一烧、烘一烘、烫一烫等方法后,师不妨说:用毛衣裹住它,可行吗?为什么?
现在老师选择用热水烫的方法,现场装一袋冷水,放入热水杯。这里会有一段等待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们有一段交谈,问题诸如:现在热了吗?想象一下,热量在怎样传递?等等
这袋冷水除了在变热,还会有其他变化吗?这个问题的提出时机要合适,最好能在大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发生浮起来的现象。
面对这样真实的现象,所有的孩子都在这样的情境中,都会主动取思考,这时候的思维师最最活跃和真实存在的。就不难提出:一、变轻了;二、变大了。
那么后续的探究就顺理成章了。
课本以天平称1试管的水,再酒精灯加热后,称一称,整个过程涉及器材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误差大,涉嫌伪科学,即使演示也很难顺利完成。这一次采用了电子秤,上了两个班,加热前后,都有些许的变轻,80克左右的冷水袋,在加热后大约变轻0.05G。
探究体积是否变大的实验师小组展开的,试管的水是我为孩子们装好的,因为要装满再气球皮包住,很难。这里为了不分散学生对探究主题的注意力,我们最好在课前默默做好这些准备。这个实验,鼓的现象是不太明显的,除非没有装满水里面留有较多的空气,但这就不是纯粹的水的体积变大了,需要尽量避免。特别是一个班级上过后,因为进行了一次热胀冷缩后,水中会有气体析出,是需要重新装满水包过气球皮的。这点必须注意!
TOP
185#



TOP
186#

学习了,师兄,噶认真。
TOP
187#

向兴波学习,我也马上上到这个内容了
TOP
188#

“加热前后,都有些许的变轻,80克左右的冷水袋,在加热后大约变轻0.05G”。重量变轻是不是电子称上放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这个电子称很灵敏的。
TOP
189#

把冷水加热后从烧杯了拿出来,用上了夹子,安全教育,我怎么没想到呢?
TOP
190#

看章老师上课,器材往那一摆像是大片开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