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思坐想之二(修订版六下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1#

行思坐想之二(修订版六下教学后记)

上学期,执教修订版六年级上册,将自己每一课执教后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并与各位同行分享交流,感觉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又是一件新学期开始了,伴随着儿子的出生,生活一定会更加忙碌,但教学上的探索与思考仍将继续。。。

百度蛇的行思坐想之二(修订版六下教学后记)由此开始,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指正。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微小世界》单元之《放大镜》教学后记:

    放大镜,人们观察物质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从三年级科学课开始,就经常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但却从没有对放大镜本身进行过探究。本课作为“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对放大镜进行探究,认识放大镜的特点,从而开始对微小世界的探究之旅。

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感觉“有结构的材料”及“活动中的探究”,对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科学概念,起着重要作用。

1、本课活动的重要工具——放大镜,除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之外,也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三把放大镜,即有大小不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也有大小一样放大倍数却不同的放大镜(来源于原来的光学实验盒中),通过对这两组有结构材料的研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放大镜不是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它的凸度”这些科学概念。并且结合实物展台,在小结放大镜特点时,利用两把同直径相同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的对比观察报纸上的文字,学生更是印象深刻,同时还发现“放大倍数大,视野缩小”的特点。

第二个有结构的材料,就是一些便于学生自制简单放大镜的材料。通过对放大镜放大物体特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透明,中间厚边缘薄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从而想到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材料去制作放大镜。教师要事先准备好这些材料,以便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思考之后马上就能开展活动进行验证,这些材料主要有各种玻璃容器、玻璃球、保鲜袋、滴管、玻璃片等。在制作活动中,要注意保鲜袋的选择,很多保鲜袋并不很透明,效果不理想;学生在玻璃片上滴水滴,应使水滴圆润,放大效果才好,所以玻璃片要干燥,不然水滴会渗开,影响效果。此外,可以结合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试试容器不装水能否有放大作用?从而了解这些容器只有装上水才能产生放大镜的效果。

第三个有结构的材料,是老花镜片和近视眼镜片。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镜片,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教材中的一段资料,介绍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其实是老花镜,但很多学生会认为是他们戴着的近视眼镜,这就有必要让学生观察比较一下,以纠正这个错误的认识。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掌握科学概念,是科学课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本课就应在众多活动中让学生亲历讨论、观察等探究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印象,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的讨论活动,发现学生的思维是不能低估的,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学生所了解的各领域放大镜的作用是极其丰富的,有钟表匠、集邮爱好者、文物考察、古董鉴定、老人看报等等,交流之后,再让学生填写完成教材中的图表,以加深印象,积累资料。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观察活动,只有观察的对象够多,学生才会通过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放大镜作用的理解。除了教师提供报纸、叶片等观察对象外,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更多的东西,如指纹、衣服上的纤维、笔迹、纸纤维等,再通过交流,通过信息分享,使学生进一步扩大感性认识的活动面。在这个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比较两次观察所获得信息的不同,只有这样对比过,学生才会对放大镜的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但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会有不少学生耐不住性子,急于用放大镜观察,这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这方面是需要教师重视并加以引导关注的。

“放大镜的特点”探究活动,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如前所述),让学生在对比中,在观察中进行比较,从而了解放大镜放大的原理特点,了解怎么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并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通过简单加工,制作出能放大物体的工具,以巩固对放大镜特点的认识。

TOP
3#

《微小世界》单元之《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后记:

昆虫世界,是非常奇妙的。虽然学生在三年级科学课上就曾用放大镜观察过蝗虫、蚂蚁等昆虫,但那时的要求与本课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语。本课将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细微之处,来发现一些昆虫的奇特结构。

要想顺利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关键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昆虫标本,而且种类要多,蜻蜓、苍蝇、蜜蜂、蚂蚁、蝴蝶、蝗虫等,而我在教学中遇大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标本材料的缺乏。由于以往没有太多的积累,只能提供学生蚂蚁、蝴蝶的干制标本,苍蝇、蚊子、蜜蜂成长史标本,种类不够丰富,而且观察也不方便,使观察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又因为季节因素,现在也没有什么活体昆虫可供制作标本观察。教学后,知道了某些老师调整单元课时,将后面单元先提上来上,是很有道理的。

在观察前,结合媒体图片、文字等资料,先向学生介绍某些昆虫的复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观察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比较,才能对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让学生将放大镜下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文字表述,可以画图记录,这样才能体现放大镜观察的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

介绍“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的资料,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希望学生能够仿照这些观察记录,在课外对某一昆虫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并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我们除了介绍教材中的资料外,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通过播放某些昆虫的生活录像片断(这方面的资料还是蛮多,挺好搜集的),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一种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当然,由于季节因素,这项课外活动作业持续时间还是应该长一些的。

总体感觉,此课因为标本材料因素、季节因素,在教学时有些束手束脚。作为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提前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各种教学因素,努力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TOP
4#

百度蛇,我也和你一样,上<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时,为找不到昆虫着急呀,也后悔没把本单元弄到后面去上,看样子我们都还要多学习呀
TOP
5#

  与楼上同感。

  要想上好科学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自己要学习,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6 13:08:54编辑过]

TOP
6#

<<微小世界>>单元之<<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后记:

本课以食盐、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观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课前除了为每一个小组准备现成的晶体观察材料之外(食盐\味精\白糖),还应制作准备些通过水分蒸发而结晶出来的晶体,这样的晶体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而这些晶体的制作,教师应早做准备,如果靠自然蒸发,盐结晶过程较短,而白糖和味精的结晶过程较长,所以要提早一两天准备,以免影响教学。

在观察食盐、味精、白糖晶体时,应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样子,通过控制放大镜的发放来保证这一教学活动的实施,然后再安排利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活动,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晶体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味精、白糖是“有规则外形”比较肯定,但对食盐的规则外形比较怀疑,因为在放大镜下,食盐晶体颗粒并没有如此规则的形状结构,这是因为我们提供的食盐小而潮,学生观察到的往往不是一颗食盐晶体,再因为这些食盐加工的原因,所以形状看上去是不够规则。这里应该肯定学生的发现,并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将后面“制作晶体”的教学内容提上来,制作一杯饱和浓盐水,然后滴在玻璃片上进行加热,制作出食盐晶体。这样的食盐晶体,就比较有规则,并且细节特征更加明显。考虑到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就只制作一个食盐晶体,课外要求学生依此方法制作白糖、味精等晶体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了晶体特征后,应结合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晶体图片,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像雪花晶体这种越是奇妙而漂亮的,越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晶体的观察兴趣。对于矿石晶体,可以结合学校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进行观察以加深认识。

制作一个大晶体,有一定难度。作为拓展活动,也就有弹性了,学生能在课外制作出一个大晶体,就给加分。其实,我们买来的海蜇皮中,经常就有大块的食盐晶体,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给学生看一下,激发他们制作大晶体的兴趣。
TOP
7#

好啊,精彩的教学后记又开始了,支持一下!
TOP
8#

《微小世界》单元之《怎样放得更大》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
TOP
9#

《微小世界》单元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后记: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了解,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已充满期待。本节课将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开始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之旅。只有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看清了奇妙的细胞等微小物体,才能持续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和探知欲,因此,正确使用显微镜就更加重要了。本课观察前的两项活动:制作载玻片的方法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又要讲解这两项技能操作又要让学生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感觉时间上非常紧张,不管是技能的掌握还是观察活动都停留于表面,而无法深入。(经过施教,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因此,我调整了课时安排,在上此课前,特意安排了一节课,通过学生阅读了解,通过教师介绍演示,向学生讲解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及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一台显微镜进行操作练习,并观察制作好的玻片标本(科学工具箱中有),并对各组巡视指导,帮助他们看清标本。其实,显微镜操作中最重要的是对光和调焦,掌握这两点,就比较容易看清标本了。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操作,各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中,较熟练地掌握了显微镜的操作,也看到了奇妙的物质世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几课的教学扫清了障碍。

制作玻片标本,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不应教师包办代替。在制作前,应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工具或材料有什么用,“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制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洋葱表皮重叠而影响了观察效果,产生了较多的气泡而影响了观察效果。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必尽学生才第一次亲手制作玻片标本,有不足之处很正常。教师结合他们的观察效果,指出其不足之处,以便他们在今后制作中不断改进。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上,我们仍应遵循先肉眼,再放大镜,最后显微镜观察的顺序,并且每一次的观察都要让小组内的每一人仔细记录下来。这样才能通过对比,了解到显微镜对看清微小物质世界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能真正认真地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需要控制材料,我要求四人小组每一人均认真观察并记录后,经检查合格后再提供显微镜让他们使用,从而避免一开始就使用显微镜观察而失去整个活动的意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自己亲手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亲眼看到了洋葱表皮细胞,他们很新奇,很惊异,很高兴,很自豪。看着学生们那兴奋的表情和溢于言表的喜悦,我想这应该就是我所要达到的效果了。

TOP
10#

《微小世界》单元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后记: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学生对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充满好奇,这节课将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多的生物细胞。本节课以观察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和叶绿体为主。为了让学生知道气孔、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片表皮上共有的特点,准备的材料应该多种,我准备了菜叶、树叶、葱等植物让学生制取叶片表皮的玻片标本。(菜叶和葱的表皮比较容易剥离,树叶要选嫩点的,不然很难制作。)考虑到教学时间,每组安排了12种材料供选择使用。在观察活动初期,学生对于观察到的是什么并不了解,让学生先依样画葫芦般的进行记录,通过汇报交流,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对观察对象有所了解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番,此次有目的的观察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叶片表皮细胞、气孔等的印象。在这个活动中,气孔的观察比较容易开展,只要制作的好,都能看清气孔的形状特征,因此在制作标本老师应加强指导,叶片表皮要薄而透明才有利于观察。为了避免气孔关闭影响观察效果,这节课还得依靠天时,阳光充足时所采摘的叶片比较适合观察。

  本节课还应该让学生观察一些动物体的细胞,以此来丰富对整个生物细胞的认识,而不是仅局限于植物。但在实际操作中,观察这类细胞标本有一定难度,不便于采集制作,因此除了提供现成的一些玻片标本,就是让学生通过媒体图片加深一下印象,当然,这样做远没有学生观察自己制作出来的玻片标本的效果好。这方面还需思考如何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TOP
11#

《微小世界》单元之《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后记:

上两课以观察植物表皮细胞为主,这节课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观察不同于植物表皮细胞的观察,微生物看似无形,也无法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到,这就对观察材料的准备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前,所准备的供观察用的水,应自己先进行一番观察,确定水中有微生物,不然会制约学生的课堂观察活动,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学校里有个小池塘,养着一些鱼,还有一些水生植物,因此这个观察用水的准备倒是不难,水中也有不少微生物可供观察,其中以草履虫居多。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观察过程中。学生操作显微镜已比较熟练了,如果看到了活动着的物体,那必然是水中的微生物,但如果看到的是不会动的,又或者形态结构不像书中介绍的任何一种,那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水中的微生物呢?对于这些物体,教师也不好回答,微生物种类繁多,而我们对水中的微生物的了解也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也无法确定学生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不是微生物。所以,也只能先让学生记录下画下所观察到的物体形态。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观察到的是否微生物,我告诉学生三种情况是可以排除的:一是水中的汽泡,汽泡的形状并不规则,但边缘明显,中间空白;二是过大的物体,在我们的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占了一半以上视野的微生物的;三是移动载玻片而视野中却不动的物体,那是镜头上的灰尘等杂物。这样就减少了学生观察出错的概率,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节课观察后的交流小结很重要。通过交流观察到的物体,通过阅读资料库中关于微生物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情况,认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作用,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微生物也是生物。

TOP
12#

《微小世界》单元之《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后记: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TOP
13#

执教第一单元后对本册教材单元排序的思考:

调整为:

1、《环境和我们》单元

理由:通过本单元教学,希望学生在生活中能减少丢弃垃圾,能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能节约用水,能关注环境问题。这些科学素养的形成越早越好,放在第四单元教学,习惯的培养又迟了几个月,而且学完就毕业了,效果好不好也不得而知。因此,应提到第一单元教学。

2、《物质的变化》单元

3、《微小世界》单元

理由:原来放在第一单元教学,因为开学是二月底,天还较冷,自然界的昆虫难以寻找,学校的昆虫标本有限,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放在五月前后教学,天气转暖,各种昆虫活动频繁,有利于学生观察,并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宇宙》单元

理由: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观察月相的变化。此项活动持续时间较长,至少半个月,最好一个月。希望学生能通过一个月的观察活动,亲眼所见,详细记录,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如果作为第四单元教学,五月底六月初的季节,天气暖和,比较便于学生夜晚观察月相及识别星座。

TOP
14#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一天的垃圾》教学后记:

本课作为环境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调查家中一天的垃圾情况,开展讨论,从而意识到日常生活垃圾的数量之大,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也为后续教学开展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一个班实践的体会)。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课前在家中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学生测量也是有困难的,就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课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平均每人每天日产垃圾量,以此为标准计算全校学生家庭日产垃圾量,计算一个区甚至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

在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到,我们统计的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还有很多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每天也在产生,这个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果教师能提供一些图片,如学校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小区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环卫中转站满车垃圾的照片等,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

TOP
15#

欢迎百度蛇把这些教学反思整理一下,放到探索博客网上来。我们博客的地址:http://blog.kxsy.net/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6#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垃圾的处理》教学后记: 

 


  在第一课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的巨大,自然得思考垃圾的处理问题。学生依据知识储备,也了解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但对这两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却知之甚少,这便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实验,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众多影响。但是教学中如果没有更多的直观资料,是难以让学生对由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瓶子底部的水被污染而变色的过程,也能够明白模拟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什么物体。这个实验要想效果好,有一定震撼力,做实验用的瓶子要大,最好是用小型鱼缸,这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随意填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针对模拟实验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改进处理,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切中要害,所想到的办法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新型垃圾填埋场”示意图,从而加深理解,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再引导学生分析垃圾填埋处理的其他问题,如占用土地,分解速度慢等。


  对应垃圾填埋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引导学生分析垃圾焚烧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能够较好进行分析归纳,没有什么问题。在总结本课活动时,应该强调“虽然将垃圾填埋或焚烧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并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办法”,由此引发思考:寻找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将活动引入下一课教学。


  本课教学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看似没有问题,但总感觉缺些什么?缺什么?缺的是更多形象的,能说明问题的媒体资料,尤其是视频资料!必尽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垃圾填埋场,接触垃圾焚烧厂的,就两张图片,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参配套光盘中的视频片断也太简单。而这方面的资料教师也很难收集。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非常需要更多精彩的视频资源来补充课堂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期待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搜集整理更多有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

TOP
17#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后记: 


 


      本课是顺着上一课的教学思路“垃圾填埋和焚烧都会影响环境,怎么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好的办法?”来继续开展对垃圾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其实,这个研究是从源头上考虑解决垃圾问题,通过减少垃圾的丢弃和部分垃圾的重新使用来减轻垃圾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课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结合生活实际,多举例,使学生意识到解决垃圾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为环境做出一份大贡献。


  “减少丢弃”教学环节时,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教学时统计的自己家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析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通过讨论,明确了三个方面:少用一次性物品来减少一次性垃圾,即解决垃圾问题也节约资源;用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来减少电池垃圾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将一些物品再次使用或回收来减少这类垃圾的数量。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号召:用手帕代替餐巾纸;中午在校吃饭的学生用自己的餐具代替一次性筷子!学生意识到了这些,也就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改变自己某些行为习惯,从而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份贡献。


  关于商品包装产生的垃圾,学生深有共鸣。一致认为月饼、保健品、酒类等商品的包装是过度的,是浪费的,即浪费资源,使消费者多花了钱,也产生了更多的垃圾而影响着环境。结合学生的讲述,出示几件过度包装的商品,一层一层拆开剥离直至看到商品,数数有几层包装,然后比较一下商品和包装的体积差异,秤一下商品和包装的重量差异。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加意识到商品的过度包装到何种程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些建议,如何简化包装?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该怎么做?将他的思维落实在他的行动上。


  垃圾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重新使用,“变废为宝”的。教学这个内容时,结合学校科技节经常开展的活动“变废为宝小制作”,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说出很多种物品再利用的方方面面。这项活动,要让全体学生充分交流,交流的越广泛,想到的方法越多,对他们在生活中越有利于减少垃圾。

TOP
18#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后记:

 


      本课是承接上一课教学“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哪些垃圾是能够重新使用的,如何回收再利用?希望通过教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节约资源,能将垃圾分类处理并送去回收站。本课的教学意义在于思维层面上,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教学此课之前,应事先布置学生作一个调查了解,知道回收废品的人主要回收哪些物品,了解家庭、邻居等是否将垃圾回收利用。因为学校旁边就有一家废品回收站,所以学生的课前调查也没有什么困难。有了课前调查,课堂上就有很多话好说了,学生有了第一手资料,有了亲身感受,说起来淘淘不绝。可见,某些课前准备活动是很重要的,需要教师提前关注。


      在交流汇报中,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1、教材中的插图有错误,塑料和玻璃的示意图应对调。2、学生交流时,对玻璃、泡沫等物品也有回收利用价值并不明白,因为废品回收站一般不回收这些物品的,这是需要向学生说明的。结合学生的调查交流,回顾第一课时对家庭垃圾的调查,认识到家庭垃圾中哪些是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不应丢弃的,体现单元学习活动的前后衔接。


      知道了哪些垃圾有回收利用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回利用,就需要先将垃圾分类分装。分哪几类?也不用分太细,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厨房垃圾四类即可。这个教学环节,应该通过对尽可能多的垃圾进行分类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类概念。对有毒有害的垃圾应重点介绍,通过一些数据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此类垃圾会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妥善处理。在活动交流之后,用两句话作为小结,我觉的非常好,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教参中的两句话“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我们是垃圾的受害者,也是垃圾的制造者,更应成为垃圾的治理者”。

     上完这一课,环境单元的第一部分,对垃圾问题的研究暂告一段落了。可教学后,我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我们辛辛苦苦教学之后,也许学生也有了些许意识,但如果社会大环境不配合,我的教育又有什么成效可体现?我曾向学校领导建议,将学校的垃圾筒更换为分类垃圾筒,让学生可以分类处理垃圾。校领导说:不分类,学生倒一个筒里;分了类,学生不按分类要求倒垃圾更不好。想想也有道理。之后,去杭州参加一个教研活动,在一所重点知名小学里看到了分类垃圾筒,特意去查看了一下,垃圾并没有按分类进行倾倒。看来,我们在学校的教育还是苍白无力的,也许我们的成效只体现在课堂上,而一旦和社会大课堂大环境联系,什么都没意义了。试问,如此下去,中国何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TOP
19#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一天的生活用水》教学后记:


 


      水资源缺乏,水污染问题又是影响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学生对于水资源问题并没有深刻的感觉,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过缺水、断水的经历,家庭每月支出的水费也不贵,所以也没有什么节约用水的概念。通过本课,希望使学生由内心深处受到震憾,认识到水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落实在日常行动上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本课教学的前提,如垃圾教学内容一样,需要先进行调查,了解家庭一天的用水情况,有了了解,有了数据,这节课才有话要说。如果等上完这堂课再去调查了解,意义就缺失了。安排调查活动之前,有几个事项需要向学生说明:1、即调查自己一天用了多少水,也要调查全家人一天用了多少水,因为很多学生不需要做洗衣洗碗拖地等家务事,只调查自己一天用水情况,并不能代表一个家庭日常的用水情况。2、调查要全面,要将每一项用水情况都一一记录在案,这样的数据才有可信度,才能说明问题。3、指导学生看水表读数,尤其是老式水表,没有翻滚式的数字,怎么认读需要提前指导;还要了解水表的计量单位是“吨”,一度=一吨。4、如何估计用水量,可以借助有容量标注的饮料瓶作用参考。


      教学活动初,交流学生调查的数据,尽可能多的交流一些数据,一一在黑板上记录。有的学生调查活动开展的非常认真,每一次用水,都看一次水表,用水的统计就很精确,这种态度和精神值得肯定和表扬。通过重多数据交流,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不同家庭一天用水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排除调查统计时的误差与遗漏,主要原因就是家庭的用水习惯。通过讨论,不同家庭在洗脸、洗碗以及是否废水再利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有的交流活动,所有的数据,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水资源,主要指淡水资源,地球上广阔的海水是不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而将海水淡化的技术和成本都是很高的。这些,学生还是理解的,他们不会关注水资源问题,因为他们生活在宁波这么一个江南水乡,还真不愁用水。但我们应该从中国,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待水资源问题。找了一些统计数据,效果非常好,给了学生极大的震憾!“中国总淡水资源是世界第六,但人均用水量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0位,是世界最严重缺水国之一,13个贫水国家之一。”再找了些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地区居民用水情况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这才意识到了水资源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引起学生思考: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从而讨论制订节水计划。有了思想上的冲击,学生在内心深处被深深震撼,达到了本课最终的教学目的,效果较好。

      课后,找了些资料,贴在每个班级里,让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了解,加强节水的意识。1、我国的淡水资源现状如何?2、国外都是怎样节水的?3、日常生活节水小窍门。
TOP
20#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污水和污水处理》教学后记: 

 


  一边是淡水资源短缺,一边是人类活动引起水污染,更加剧了淡水资源短缺。本课引导学生关注污水问题,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复杂程度,从而更自觉地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产生。


  教学初,搜集了一些环境被水污染的图片,有工厂排放废水到河流中,有垃圾漂浮污染河道,有油污飘浮污染河流等等,每一张图片都使学生触目惊心,心灵上受到强烈震撼,意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引发思考:污水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哪些方面?这些污水要如何处理才能被再次利用?将污染源的讨论先提上来教学,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很多污水,从而影响自然环境。


  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是污水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污水和自来水有何区别?课前准备了一些洗衣洗碗拖地用下的污水,每个小组一杯,和一杯清水比较,从颜色、气味、透明度、混浊物等方面寻找区别,学生能发现很多差异。将这些污水经过沉淀和过滤的简单处理,再处理后的污水与清水、未处理过的污水再次对比,寻找区别。其中,沉淀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课前先准备了,过滤当场演示,使学生懂得可以利用塑料瓶和小石子细沙等制作简单的过滤装置(用塑料瓶制作装置,结合垃圾的再利用进行思想教育),将过滤后的水提供给学生,增加可信度。通过比较观察,学生意识到经过简单处理的污水比原来的污水干净很多,去除了一些沙石杂物等,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自来水的清洁度,气味也无法去除,从而引发思考:还需要如何处理?引入介绍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在教学这个活动时,有一个意外的生成,平行班第二个班级上课时,因为未处理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其实是在用沉淀进行净化处理,已相对清洁;用过滤方法处理之后的污水相比较后,差异很微小。好在有学生马上想到了问题所在,也能自圆其说了。在第三个班级学生到实验室之前,我将每组的污水搅拌了一下,避免再有这样的误会。


  介绍污水的处理,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中“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将每一步处理与实验方法作比较,知道工艺处理的原理。对于沉淀和过滤环节,因为学生有之前实验的基础较易理解,教师重点补充加细菌群的生物方法处理(可结合微生物单元的教学)和加氯进行化学方法处理的流程。不管怎么介绍,学生的印象总不深刻,唯有视频资料才是强有力的补充。我找了一些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当然,更好的方法就是带学生到自来水厂实地考查参观,但限于实际困难,这种美好的愿望无法付诸于行动,这也是现行教育的一个问题吧。

TOP
21#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学后记:

     在关注了日常生活用水,污水和污水处理这些问题之后,本课希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自然水域的状况:是否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污染?并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无法在教学时间带着学生实地考察,只能安排学生在课外自行考察,最终的考察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也是无奈之举,现行教育制度使我们常常无法按自己的美好设想实施。因为考察时没有教师的亲自带领和指导,因此考察之前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将此课分为两教时教学,第一教学指导如何考察,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制定考察计划,如何填写考察报告;第二教时进行汇报交流,补充相关图片录像进行介绍。在第一课时指导环节,尤其要强调安全事项,建议同学结伴而行,建议在父母陪同下一起考察。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醒学生,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建议学生取水样进行对比观察,可以拿到学校借用实验室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取水样时也要注意安全,要有技巧。根据调查访问情况,完成作业本中的调查记录(书本中的不再填写,避免重复操作)。


      说实话,任务布置完之后,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能在课外按教师要求进行认真细致地考察活动,非常担心这课外的考察活动会流于形式,会限于纸上谈兵。同时也希望一个班中能有1/3学生认真进行考察,那么下一节课的汇报交流就能正常开展了。事实上,学生们给了我一个惊喜,每个班大部分学生均进行了考察活动,其中约有1/2学生的考察活动开展地较为认真,所记录的考察报告也非常详细完整,因此提出的建议也更有针对性,说明学生是认真思考过的,说明这次课外考察活动还是富有成效的。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而自豪!


      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调查情况,反映出宁波地区的总体水质还是可以的,没有受到太大的污染。部分受到污染的水域主要源于附近居民洗衣服、丢弃的垃圾等,如月湖及其支流。而城郊的水域情况相对较差些,除了居民素质不高乱丢垃圾之外,市政环保部门的治理力度也不够大。学生们都希望市民能提高素质不乱丢垃圾,环保部门加强治理,使家乡的水域更加清洁,使家乡的自然环境更加美丽!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考察活动,学生对家长水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个效果,尤其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效果远比课堂上苦口婆心教学一百遍来的更为实在更富成效。科学课,应该多走出课堂,多到大自然大社会的课堂中进行教学!可惜,限于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很多想法还不可行不敢行……

TOP
22#

《环境与我们》单元之《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后记: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通过对“垃圾问题”和“污水问题”的调查、讨论、研究,学生们对环境问题已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但是,环境问题远不止这两方面,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灯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问题,本课,作为单元活动的小结,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环境问题,从而思考我们该做些什么。


      本课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深刻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治理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在上课初,通过交流,意识到环境问题除了之前调查研究过的“垃圾问题”“污水问题”等,还有诸如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灯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分组对这几方面进行讨论,从①XX环境问题的现状;②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③你有何建议和行动?这三方面进行讨论并记录,然后汇报交流。在各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并辅以相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使学生有更加感性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课堂交流氛围较为活跃,也体现出学生对于目前的环境问题是关注的,也是担忧的,他们的很多建议和想法也都是很有创意的。作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多的从学生能做到的方面予以引导,使他们的行动能富有成效,而避免停留于口头上。如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而开展的“无车日”活动,宁波市去年开展此项活动时,在我校召开的现场启动仪式,学生印象还是较为深刻的,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无车日”的意义,意识到并不是9月22日那天才行动一下,平时随时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些贡献。再比如讲“白色污染”问题,可以结合当前国家号召的“6月1日起超市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这一活动,鼓励学生不但自己做到,还要向家长宣传,使用环保袋,拒绝使用塑料袋,从而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此课教学,课堂上是轰轰烈烈,激情飞扬,学生通过讨论都能意识到当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都表示要改变自己的行动,要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些贡献,这是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但同时,我又很担心,课堂外,校园外,我们的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在社会大环境中不知是否真能做到课堂上所说的?当然,人的行为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只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在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影响,哪怕是一点点,也算是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些努力吧!
TOP
23#

 《宇宙》单元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后记: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因为有着课前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开展地较有为效,大部分学生交流了各自搜集的资料。结合学生的交流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①懂得如何处理信息。学生找的资料可能较多,虽然课前已要求处理成一张A4纸,信息量仍较大,如何照本宣读,无法使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因此交流前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简洁地表达自己获得的信息,这是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意识训练。②在交流过程中,应关注人类月球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肉眼看,到后来用望远镜看,再到探测器探测,最后到登月探测,认识到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秘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使学生经历人类几千年来对宇宙的探索历程。③了解中国探月的进程,关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的前前后后,认识到中国也在为探索月球探索宇宙而不懈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④了解有关月球的简单情况,如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更多地补充一些图片和视频,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效果较好。最后,我没有让学生制作“月球卡”,而是将部分学生搜集的资料及教师提供的资料粘贴于教室供学生阅读。因为我想,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准备工作比较认真,已经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就不再重复了。当然,如果能安排学生制作一张有关月球资料的科普手抄报就更好了,但考虑到六年级学生课业负担也较重,就没有付诸实施了。如果学校正常有相应比赛活动,能够结合开展,那倒是挺不错的选择。
TOP
24#

我校科学组制订计划时,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于是实际教学是把单元顺序进行了调整。
1、《物质的变化》单元
2、《微小世界》单元   天气转暖,学校里出现了很多蚜虫。
3、《环境和我们》单元


4、《宇宙》单元

TOP
25#

《宇宙》单元之《月相变化》教学后记:
 

     关于月相,学生只有模糊的印象,却不曾深入了解过,因为从不曾认真而持久地观察过月相,所以对月相变化的规律知之甚少。别说学生了,就是教师,又有几人观察过月相,熟知月相变化的规律呢?所以,教学这一课,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一个过程。


     教学初,先让学生回忆印象中的月相,在教师提供的圆纸片上画下,然后剪下来,按时间先后贴到黑板上。这个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已有的印象,以此入手来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在活动中,在贴月相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诸多错误,通过后续活动,学生将会自己发现错误所在,并懂得如何纠正。这样的活动才更有意义。在剪月相贴月相活动中,有几个需要注意:①剪月相前的指导,怎样的月相是对的?②黑板上贴月相处,用同样大小的黑色圆纸片先定位,这样即便于学生贴,又能明显表示月相形状。③用较小的吸铁石,方便学生贴月相。通过这一活动之后,面对黑板上几十张剪得各异,粘贴不同的月相,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月相贴的对吗?月相的变化应该有怎样的规律?让学生发表见解,但教师并不做评价,不进行判断,引领学生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来自行判断所贴月相的对错于否。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对于学生正确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而模拟实验前的操作指导更是重要的,不然方法有误学生将无法看到正确的月相,也就无法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无法判断自己所贴月相的对错与否。在指导中,应强调:①白的半个球,不管在何方位都应朝向黑板(太阳);②月相是地球上的人所见到的,月球要绕地球(观测者)自西向东转动;③设计提供实验记录纸,要求记录下八个方位上所见月相的形状(即黑白半球的形状)。指导后可以让组学生上来示范一下,以加强印象避免操作失误而影响实验效果。通过模拟实验,大多数学生正确记录了月球在八个方位时所产生的月相,通过分析讲解,肯定正确的记录,引导学生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圆缺变化的规律,亮面朝向的规律。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学生贴在黑板上的月相,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些月相是贴错的,错在哪里,应该怎样纠正。活动效果较好。

      课堂教学之后,布置学生在课外进行持续的观察活动,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设计了一个月的月相记录单,还要给学生一些激励,以促使能有更多的学生能坚持,能认真进行这一个月的观察活动。效果如何,一个月后见分晓。
TOP
26#

奇怪,好多帖子怎么都没有了?

TOP
27#

《宇宙》单元之《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后记:
  
  “环形山”是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好比是月球的名片,在第一课交流月球资料时,学生就多次提到过月球的环形山。此课,将通过“造环形山”的活动来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过程。

  “造环形山”并非随意乱造,这是一个模拟实验活动,得有科学依据,得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活动之前的讨论分析是很重要的。通过让学生看有关环形山的图片、录像等资料,讨论交流环形山的特点:圆形,分布不规则,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的,有大环套小环的;大小不一,深浅不一。了解这些信息,对于后续活动是有指导作用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造环形山”的方法,要求所造出来的环形山符合上述特征,并能够说出这些方法的依据。学生在交流中主要也是提到了“撞击法”和“火山喷发法”两种模拟方法。方法是否可行,不是教师说了算的,要实践。因此,将学生带到沙坑边,分组通过各自的方法和相应的材料进行模拟“造环形山”的活动,学生兴趣浓郁,积极性高。各组活动之后,看着满沙坑星罗棋布,大大小小,分布各异的环形山,再现了月球的地貌特征,效果明显。

  在活动后的交流中,有学生提到,用石块撞击沙坑所造出的环形山不够圆,不像;只有用铅球等球形物体撞击所形成的坑才像环形山,但月球的环形山大多是由陨石撞击而成的,可陨石并非圆球体,这是什么原因?通过同学或教师的补充,应向学生说明,陨石是不规则的,并非都是圆球体物质,陨石撞击月球之后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圆形的环形山主要是陨石撞击后,在冲击波作用下形成了圆形的坑洞而形成了环形山。

  最后,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科学家对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解释,认识到月球环形山的形成主要是“撞击说”,“火山喷发”的理论没有充足的证据。这样,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推测——模拟验证——资料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再一次重温科学探究的方法。
TOP
28#

《宇宙》单元之《日食和月食》教学后记: 

     日食,月食,学生也许听说过,但很少有学生亲眼观察过这些天象,顶多从电视中看到过片断,更谈不上了解有关日食、月食的知识了。本课教学主要通过模拟实验,通过引导学生借助逻辑思维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时间等相关知识。作为教学手段,模拟实验再现日食、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成因,这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回忆曾亲眼所见或从电视中看到的日食现象,讲述日食发生时的现象,包括从哪边开始被遮掩,这些现象细节的正确描述,对于后续分析日食现象很有帮助。通过交流,学生统一认识到日食发生时是太阳被某一圆形或球形物体自西向东遮掩了,这个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小,可能是月球。在推测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相应器材做模拟实验再现日食情景。这个实验中,应强调月球绕地球的方向,应关注太阳(手电筒)圆面被遮掩时的变化,关注“地球”上阴影区域的变化。在分析日食现象时,可联系月相一课,认识到发生日食时,从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排列中知道是农历初一。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是不是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就会有一次日食?这里就要强调发生日食时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日地月三个天体要处于一条直线上。教师可通过模拟演示或借助多媒体,使学生理解到由于月球绕地轨道和地球绕日轨道存在一个夹角,因此不可能每个月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就会成一直线。关于日食的种类,可通过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总的来说,通过学生的分析、模拟、推理思考,学生对于日食形成原因及发生过程还是掌握不错的。

      因为有了模拟日食活动的基础,月食形成的原因、发生时间等内容就不需要教师再详细介绍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通过推理验证,通过分析,从而掌握相应知识。事实也证明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活动开展较好,了解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发生月食的时间、月食从哪个方向开始缺、月食的种类等知识。

      最后,向学生补充了一些多媒体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重温日食、月食发生时的状观景像,以增加印象,激发兴趣。并提供了中国地区最近十年来会发生日食、月食的时间,特别介绍宁波地区可观测到的2008年8月1日的日偏食,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这是极其难得的观测机会,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学生的探知欲望显的更为强烈,对这两次日食的观测充满了期待。
TOP
29#

发生日食时, 从国际空间站拍地球的照片.
图中阴影区域, 就是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6 9:11:03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