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思坐想之二(修订版六下教学后记) [复制链接]

31#

《宇宙》单元之《太阳系》教学后记: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置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
    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
    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活动中应好好利用科学工具箱里的八大行星模型,使学生有直观视觉认识。如果没有这些模型,可以借助精典的几张图片给学生说明。知道了大小,知道了远近顺序,就想着按实际距离排列太阳系。各大行星放在哪个位置?将太阳缩小到14CM,通过计算,各大行星分别要缩小到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1.4厘米、1.2厘米、0.5厘米、0.5厘米,而排列,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要放在5.8米处,地球要放在15米处,八大行星中最远的海王星要放在450.4米处!而这个距离还远不是太阳系的边际!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发现在教室里,哪怕学校操场上都无法完成这个建模活动,由此也认识到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太阳系是如此辽阔。这个认识对于后续教学中认识宇宙的浩瀚无边有铺垫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6 9:11:40编辑过]

TOP
3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6 9:12:45编辑过]

TOP
33#

《宇宙》单元之《在星空中(一)》教学后记:

      星空,对于学生而言即熟悉又陌生,尤其如今城市的孩子,更是难得一见满天繁星了,也许学生对星座的认识更多的来源于和他出生有关的十二星座,能够说出几个星座名称,但对于星座更多的认识可能是一片空白的。通过此课教学,希望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星座的理解,并能认识几个常见星座。修订后的教材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与原教材大同小异,但课时拓展为两课时,可见有所重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仰望天空的民族是大有作为的民族。我们要努力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仰望星空,使学生对宇宙产生兴趣,去探究更多的未知领域。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认识星座,知道为什么要有星座。借助PPT,先出示满天繁星,然后用虚线分割为数个区域,再用线连接区域内的亮星,从而构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形状,这便是星座的由来。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了星座,效果很好。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借助北斗七星模型使学生认识到组成星座的星星在宇宙中的实际位置高低不同,离地球的远近不同。这个活动,光说是不好理解的,一定要借助模型建构。利用科学工具箱里的北斗七星模型,按一定顺序进行装配,然后利用手电筒的照射投影在白纸上,通过不同角度的照射,看到所产生的在一个平面上的不同影像,使学生感知到我们所看到的星座其实是由一些距离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宇宙中的排列图像,而这些恒星离地球的远近也不同。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星星的亮暗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①活动前教师应先检查一下星座模型,按一定顺序进行开列,以便于学生开展活动。②因为这个星期模型是平放在桌上的,不同于教材是悬挂着的,因此实际的高低排列有所不同。③如果没有这些模型,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较大的星座模型,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幕布中让全班学生看清,也能说明问题。
    由活动二“认识北斗七星”,拓展到教学的第三个活动“认识星座”。北斗七星并不是一个星座,而只是大熊座的一部分,认识星座就从认识大熊座开始。出示大熊星座的完整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个著名星座,知道北斗七星在大熊座的位置。认识了北斗七星,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寻找北极星。因为北极星并不是一颗很耀眼的亮星,而北斗七星较亮,又有一定形状,被人们所熟悉,所以认识星空应该从找北斗七星开始。然后在北斗七星勺口两颗亮星的连线方向延伸约四倍距离处的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座。按教材要求,本课就是认识大熊星和小熊座两个星座就可以了,下一课认识夏季星空中的主要星座。但我还是在本课补充了春季星空中的常见星座(牧夫座、室女座、狮子座)让学生认识了解,并利用PPT示意图,介绍如此利用北斗七星去寻找这三个星座,以激发学生探寻星空的兴趣。在介绍寻星方法时,应详细指导,结合数学方法(数学和天文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效果较好。再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了解夏季星空的常见星座的知识,以便开展下一课教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0 7:55:25编辑过]

TOP
34#

《宇宙》单元之《在星空中(二)》教学后记: 

      本课承接上一课继续向学生介绍有关星空的知识。交流会,我并没有按教材要求让学生介绍月相等,因为一则我布置学生观察一个月的月相(从初一起),才过去了十来天,信息还不多不全;二则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由于灯光污染,由于高楼林立,确实也很难看到什么星座,这个交流的条件还不充足。我让学生交流的是上一课布置的“搜集资料了解有关夏季星空的知识”,个别学生较认真,进行了课前的资料搜集工作。
    在学生交流介绍的基础上,本课首先向学生介绍夏季星空中的主要星座,及如何辨认的方法。夏季星空中为学生所熟悉的,又易于观测到的是天琴座、天鹰座、天鹅座,尤其对于其中的两颗亮星——“牛郎星”、“织女星”学生更是知之甚详,也非常感兴趣。可以让学生讲讲相关的神话故事,以进一步激发探究兴趣。要找这三个星座,同样可以借助北斗七星,还是通过PPT演示,通过线条、数字等数学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去寻找这几个星座。我想,让学生认识星座的特征,能叫出名字,这只是初步的要求,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实际夜空中寻找到这些星座,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材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了最后一个“制作活动观星图”的活动。其实,制作并不难,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使用观星图的方法,使他能够利用观星图来辨认星座和星星,而教材对于活动星图的使用介绍甚少,有些介绍甚至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操作的,教师在这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我校实验室有很多原来自然教材时配套使用过的活动星图,数量较多,我给学生人手一张。然后教给他们使用的方法:①旋转星图外圈,将观测的日期与时间对应;②举过头顶;③将星图上的“北”与实际地理方位相对应。这时在星图椭圆形区域内所见的星空便是观测当时的星空。在教学生使用过程中,我还让学生每两小时试验一次,从而发现星座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规律;让学生操作再现五、六、七、八四个月中的同一天晚上8点的星空,从而发现不同季节星座的升落规律。使很难表述讲清的事情,在学生的活动下,在直观的星图中迎刃而解。最后,为了激发学生课外观星的兴趣,我还找来了制作活动星图的模板,供学生课件制作使用。必尽学校的活动星图是不可能供应给那么多学生课外使用的,而课外如果他们没有可供操作使用的星图,那课堂上培养起来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马上就又消散了。期待着学生在夏天,在暑假里,有机会去农村,有机会看到迷人的星空时,能去找找课堂上曾介绍过的星座……
TOP
35#

《宇宙》单元之《探索宇宙》教学后记:



  本课作为宇宙单元的一个小结,将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太阳系拓展到茫茫宇宙,认识宇宙的浩瀚无边,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激发学生对宇宙,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在认识宇宙的教学环节,我通过众多的图片、录像等媒体资料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一系列数字,震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边。除了教材中介绍的“银河系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发现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这些资料外,再补充一些前两堂课星空教学中提到过的星座距离地球的距离,如天鹰座的牛郎星距离地球16光年,天琴座的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这两颗星之间也距离16光年。学生听了感到无比惊讶,没有想到看上去近在咫尺的星星相隔却是如此遥远,一下子深深感受到太阳系的渺小,宇宙的辽阔无边。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教学内容是修订后教材新增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除了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应该重点介绍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机会,应好好把握。学生对于中国发射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的事情有所知,但了解并不多,应结合此次教学机会,通过大量文字、图片、视频让学生重温中国探索宇宙的巨大成就,并展望未来,了解中国将在今年发射“神舟七号”,将首次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课外,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探索宇宙的历程以及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7 8:56:40编辑过]

TOP
36#

《物质》单元之《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后记:


 


     本课,是物质单元的起始课,铺垫课,掌握本课的科学概念,尤其对于下一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课要掌握的核心科学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变化的,有的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因为下一课要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关键就是看物质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个概念在本课中就应不断灌输。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学生对于实实在在的物体或东西是物质是肯定的,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空气、电、火、声音这些虚无的东西也是物质。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物质的产生来分析,这些物质都来源于某种物质,它也就是一种物质。


      物质在变化,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世间万物都在发生变化,虽然变化的程度、速度不同,但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也是哲学上所说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借助书本中例子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无新物质产生,只改变形态、大小而实质不变的变化;实质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这里,只需要描述两种变化的特点,而不需要说明这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强化学生对于这两种变化的认识,可以教师举例,可以学生举例,多多益善。本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这一活动,学生也许能凭印象说了一些变化,但这是建立在以往模糊的认知基础上的,他们不曾很认真很专注地观察过一支蜡烛燃烧时的一系列变化。课堂上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经历这样的观察活动,他们会发现很多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证实这项活动的意义。蜡烛的燃烧过程,即可以看到物质发生了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烛芯变黑、有烟上升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为下一课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TOP
37#

  《物质》单元之《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后记:

 


  此课,我前前后后共上了七课,因为要上两次公开课,所以准备也较充分而用心了。第一次试教后感觉不好,再思考并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程序上的修改,第二次试教后渐渐有了感觉,之后在“浙派名师教学展示活动”和“区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中均执教了此课,受到予会者好评。


  此课,是在上一课认识物质变化的两种特点基础上,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必须建立在探究活动基础上,因此,安排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成了本课的关键,而教材中所设计的每一个探究活动又有其意义所在,需要执教者认真领会与把握。


  混合沙和豆子的活动并不难,一则操作简单,二则六年级的学生曾接触过(旧教材四年级混合单元)。此项活动的意义应该追求思维层面上的两个深入,一是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要取样?”,这是作对比观察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为第二个活动作好铺垫。(在本课教学中,我省略了对黄豆、沙子、白糖的单独观察、汇报活动,即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也使教学结构更整体化,教学活动更有序。我认为,对比观察,不应割裂观察比较的两个对象,取样是为了对比,先取样,然后实验,将实验后的物质与取样的物质进行对比观察这就达到目的了。)二是让学生明白“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本课的重点活动还在于“观察白糖的变化”,这是一个令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活动,而活动中的很多现象又是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更是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考虑到白糖实验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学生加热观察时凑太近,白糖颗粒溅入眼睛就出事故了!),也为了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特地买了防护眼罩,实验时,学生人手一副戴着,感觉很好。对教材一个较大的改动是将白糖加热实验分两步,第一次让学生观察到白糖有了一点点明显变化就停止,第二次让学生观察到白糖不再有新的变化了就停止。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一阶段中颗粒状白糖融化成液体,但本质没变,这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第二阶段中白糖受热成糊状并变色直至燃烧成炭,产生了新物质,这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这样分阶段操作,更易于学生观察认识到物质变化的特点。


  科学概念初步形成之后,还需不断地验证和实践。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就是再一次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由于上一课仔细观察过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再结合今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这个现象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资料阅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知道蜡烛受热融化成蜡烛油是一个物理变化,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有碳,这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然后回顾今天实验中的每一个变化,回顾上一节课讲过的物质的变化,对其变化种类进行判断,学生就非常容易了。


  在教学此课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要求。本课要求在实验活动中进行细致观察,进行详细汇报。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观察的要求和汇报的要求应有所强调,观察应更仔细而深入,汇报应更完整而有序,而非停留于三四年级的水平。同时,这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学科学中也讲到物质变化,也分析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起点不同,要求不同。作为小学科学课,不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太深入的理解,而应该建立在活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 9:20:12编辑过]

TOP
38#

 《物质》单元之《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后记:

 


  此课,引导学生结合常见的生活实例:淡而无味的米饭咀嚼之后会变甜的现象,来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在教学这一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基础,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就已学习过此内容(未修订教材在四年级),对实验现象有所了解,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把“制作神秘信件”的活动提了上来,当作一个魔术表演了一下,然后将本课学习活动设计为寻找魔术奥秘的形式。


  会变味的米饭。仅仅回忆一下,口头说说比较无趣,应让学生再次体验实践。下午的课还好办,中午吃饭时留一些米饭,上午的课就难办了。准备了一些面包、馒头,让学生体验一把,也是可以说明问题的。滴碘酒,碘洒应稀释过,这样颜色较淡,能和反应后产生的蓝紫色有明显对比。至于这个蓝紫色的物质是什么,是不需要向学生说明的,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就可以了。


  为了让此课能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现象吸引学生,课前应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实物,或是教师准备,但种类一定要多样,要丰富,以帮助学生认识日常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但在检验中,应引导学生注意:①应滴在食物切面上,不要滴在食物表皮上;②切割一小块食物试验,避免造成浪费。检验之后,可以围绕“含有淀粉的食物为何滴过碘酒后所反应的颜色深浅不一”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明白食物中所含淀粉的含量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饮食中如何选择。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科学课的目标。最后,再回过头来解开魔术的奥秘,真相大白,学生也恍然大悟。再简单演示一下制作神秘信件的方法,让学生有兴趣课外尝试体验,表演给家人看看。总体感觉,本课相对较为平淡,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到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4 8:57:26编辑过]

TOP
39#

  《物质》单元之《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后记: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会产生有趣的现象,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虽然六年级的学生在旧版教材中曾接触过此实验,但教学目标不同,那时是《混合》单元,认识到物体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即可,而今天是在《物质的变化》单元,引导学生再次经历这一有趣现象,除了观察描述变化时的现象,更要分析其变化时的特征,认识到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因此,出发点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同,这是我们上课前应重视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材料易于准备,应该让每组学生都亲历,亲眼看到物质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做这个实验前,多大的杯子,多少醋,多少小苏打?这些量的控制,教师应在课前操作体验一下,便于课堂实验中控制好数量,即避免浪费,又能使实验现象明显。在活动中,学生往往只关注“产生很多气泡”这一有趣现象,而忽视其他的变化,教师应加强引导,如关注玻璃杯壁的温度变化,关注杯中反应后物质的特征等(实验后留下的物质是什么?不需要追究,课后让学生从资料库中解决疑问)。为了防止学生观察时倾倒杯子而使气体跑出,一定要盖好玻璃片,不然会影响后续实验。

      修订的教材,新增加了“产生了什么气体”这一教学内容,应该把这个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通过实验——分析——资料阅读,来探究这是什么气体。对于教材中安排的两个验证实验,顺序不能颠倒,因为第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气体比空气重,所以才可以在第二个实验中用“倒气体”的方法去灭火。学生对于这两个实验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第二个实验,看着杯中无形的物质“倒”出来后蜡烛的火焰立即熄灭了,感到很惊奇。为了保证第二个实验效果明显,不能用集气瓶,因为集气瓶口小,气体倒出来效果不明显,实验常会失败,用普通杯子如一次性杯子效果就很好。通过两组实验,证明此气体即比空气重,又不支持燃烧(能灭火),学生很快就得出一致结论:这是二氧化碳!也许以前我们会就此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今天不可以了,本着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教师要特别向学生强调:这两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判断这是什么气体,科学家又经过大量研究,才确定这是二氧化碳。这并不是多此一举,这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21:29:20编辑过]

TOP
40#

真的好感动,百度蛇向你学习!
TOP
41#

《物质的变化》单元之《铁生锈了》教学后记: 

      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但本课是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铁锈,去寻找证据来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从而认识到“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之前几课,在分析实验现象时,通过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来区分是不是化学变化,而此课“研究铁生锈是不是一种化学变化”则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因此,应更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思维分析的过程。
    要寻找证据证明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物质,关键是将铁与铁锈进行多方面的比较,证据充足而鲜明,结论才更可信。所以,要准备好材料,以便于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铁好准备,准备一些铁片铁皮,再不行,铁钉也行。铁锈的准备就难一些了,因为平时所见的也就是一些铁器表面上生了上点点锈,而很少是锈的很严重的铁。我们可以在校园中找一找,很多地方的栏杆锈的很严重,到废品回收站找一找,或许会有一些发现。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检验这两种物质多方面的特征,如光泽度、光滑度、颜色、导电性、软硬度(脆性)等。在导电实验中,铁锈是不易导电的,小灯泡不会亮,但应注意这是在电流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向学生说明。有的学生也提到用磁铁检验两者的性质差异,我们所找来的铁锈,哪怕外表看上去锈的一塌糊涂的铁锈,还是能被磁铁吸住的,这里应该向学生说明,这是因为铁还没有被完全生锈,里面还有铁的成分,所以能被磁铁吸住,纯铁锈应该是不能被吸住的。(如果科学工具箱中能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那么教师准备材料也不会太累,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帮我们解决某些材料的准备问题。)通过实验,通过种种比较,学生发现铁锈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铁的物质,它是一种新物质。那么,铁生锈自然是一种化学变化了,问题很容易得到了解决。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是将科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将通过自己的实验亲自得出结论,从而指导生活实践,理解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方法的原因所在。探究实验的开展安排在课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之前的实验设计非常重要。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因素,并讨论交流,教师讲解补充,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实验方案,同时应努力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实验证据。学生的讨论中,较多地关注着铁生锈与水、空气两个因素的联系,也有学生想研究铁生锈与清水、盐水、糖水的关系,种种方法都是值得提倡的,我们也希望学生研究的内容和类别多种多样,这样才会有更大更多的收获。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在实验室里演示布置几组实验,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这样即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也使学生平时来实验室上课时随时予以关注。待三五天后,交流汇报成果,这便是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个实验所需时间至少三五天,因此教师在编排课时时应事先予以考虑。
TOP
42#

  《物质的变化》单元之《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现象,使学生再次关注物质变化时所伴随的现象,寻找证据区分是否化学变化,并对本单元的各项实验活动作一小结,使学生之前对化学变化直观、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


  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实验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关注。①出于安全考虑,硫酸铜溶液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制作,而是教师投影展示让学生认识硫酸铜,并演示制作溶液,同时特别强调了实验室的安全事项:不能直接触摸任何化学药品!这种故弄悬虚,希望能引起学生重视,在今后中学的学习中做到安全第一。②各组实验用的硫酸铜溶液用什么盛放?放多少?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如果只给各组一枚铁钉,又希望学生能对反应前后的铁钉有所比较,那么建议用合适的试管,溶液量控制在铁钉长度的一半,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比较;如果有两枚铁钉,可以用准备较为方便的一次性塑料杯,溶液量能盖没铁钉即可,不用太多。③要想现象明显,包括铁钉上的附着物和溶液颜色的变化,这两种物质的反应时间要稍长些,两分钟是不够的。但时间太长,又不利于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我先让学生浸泡两分钟,然后取出观察一番,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交流阶段仍将铁钉浸没。待几分钟汇报交流之后,引导学生再次关注铁钉,发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而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和之前相比也显示变淡,甚至有点接近蓝绿色了。学生亲眼所见,一次比一次印象深刻。通过分析这个变化过程,发现了新物质生成(铁钉上的附着物是铜,这一点只能以告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从而证明这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又一次经历了寻找证据来判断变化特征的思维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对本单元众多实验活动的一个小结。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学生回忆概括,作业本第八课的图表比较适合学生概括、分析、归纳,可以拿上来用。在分析过程中,应该要让学生明确:化学变化会伴随很多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可以依据某一种变化来判断发生的就是化学变化,判断是否化学变化的本质还在于看这个变化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个要特别强调,很多学生理解上往往会以一概全。

TOP
43#

  《物质的变化》单元之《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后记:

 


  本课是第五课《铁生锈了》教学中对铁生锈原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基础开展的。通过三四天的实验观察,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有了较多的发现,我们的教学就从汇报交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展开。要尽量让学生多汇报,将他们在实验中的记录和发现与全班共享,即是为了肯定他的发现,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说明问题。原本担心课外的实验,学生是否能认真完成,在交流检查中,发现每个班均有2/3左右的学生认真进行了实验,还是蛮值得欣慰的。通过众多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寻找不同实验各种结论中的共同之处:在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之下,铁最容易生锈。这个结论对于后续的探究活动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有的学生会单纯的认为:铁钉接触水越多越容易生锈;铁钉接触空气越多越容易生锈。这种片面的认识应该帮助其纠正。


  研究铁生锈的快慢,其实在学生的对比实验中已有所发现,比较生锈的速度,也是为了说明:怎样环境中的铁更容易生锈。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第五课之后,应该在教室里安排几组对比实验,供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观察思考,尤其是增加“盐水和空气”这一组实验,能使学生对铁生锈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有这些认识还不够,学生并未在思想对“铁生锈”这事产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媒体和数据向学生说明:铁生锈的速度虽然较慢,但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使学生在思想上震撼,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他才会明白为什么要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以?”,才会想着“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从而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科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讨论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时,学生较多的是想到“涂油漆”,对于其他更多的方法知之甚少,教师应多补充,比如电镀,比如刀具、锅要擦干摆放,比如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擦拭某些金属电器或家具,因上手上有汗,汗里有盐份会使金属更快生锈等等。在介绍交流中也应了解“其所以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细节和道理,他才会在生活中予以关注和应用。

TOP
44#

  《物质的变化》单元之《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后记:

 


  本课是对单元活动的小结,其实在第六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已就本单元的重点进行了小结,就当复习,再重温一下物质变化的各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区别。不过此课小结时,应补充强调一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这是之前没有提到过的。


  关于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感觉没什么太多好讲的,说说书中介绍的,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所认识的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的实例。不过在讲述中,要引导学生最终认识到,物质变化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弊端,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总之,不管是好是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明确的。


  本课最让学生兴奋的,感兴趣的活动,还是现场制作饮料。搞个榨汁机,再准备个工具箱里的手工榨汁器,弄几个橙子、葡萄、西瓜,调制几杯饮料奖励给学生。遗憾的是,没能买来柠檬酸,无法制作柠檬汽水,效果差了很多。还有榨汁工具有限,不然让学生分组玩一玩,该有多好。以后教学,可以课前了解一下,让学生自带手工榨汁器和水果,这样效果会更好,不过家庭多是电动榨汁机,这个让学生带到教室里来分组用不太现实,如果工具箱中能有12个手工榨汁器就好了。


  总之,本课感觉很难上,很平淡,没什么讲头。也许是因为教学到期末了,人也疲了吧……



  六年级下册教学――OVER!

TOP
45#

难得!向你学习!
TOP
46#

      学期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了两项评估,


  1、要求学生上交一个月前布置的“观察一个月的月相”记录表。上交情况令我满意。虽然每个班不是100%的学生能认真去完成,去记录,但平行的五个班,平均有80%的学生上交,上交学生大部分均进行了认真记录,某些同学还非常认真地注明了日期、记录时间,有的还记录了天气等信息。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部分学生对下半月的月相也进行了一定的观察记录,可见其兴趣之浓郁。相信这些认真参与活动的同学,这一个月的观察活动一定能让他有很多收获,不管是知识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2、检查有多少学生带着手帕。自从教学<环境和我们>单元后,我就曾建议学生少用餐巾纸,多用手帕,少用一次性物品,以节省资源。并说期未时会有另类评估。但检查结果令我遗憾,每个班带手帕的同学是个位数,有的甚至只有两三人,更多的都习惯于用餐巾纸。看来,教育归教育,真要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还任重而道远的。也希望老师能够以身作则,而不是嘴上说说。我倒是多年来都习惯随身带手帕用的,也不知是什么情结,倒也不是刻意环保那么高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