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8年5月23日上虞小学科学“活力科学”拓展课程课例活动课后反... [复制链接]

1#
《红糖去哪儿了》教学反思
《红糖去哪儿了》这一课是基于教科版《它们去哪里了》融合小学科学拓展课(融合版)的教学内容,是既顾及到教材又有一定的延伸拓展,是对学生拓展课程的有效探索。
备课、磨课是痛苦的,从接到通知要上这节课,整整一个多星期,精力都用在了备课、准备教具教学素材上。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比以前有了长进,在备课上会思考这个环节教材的编排想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觉得主要有两点:1.如观察三样物体,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盐、红糖、小石子是固体的颗粒,为接下来的教学与水混合会不会溶解,会出现什么的情况有了直观的对比观察埋下伏笔。2.把盐和水的混合观察实验采用微课教学,明白活动操作步骤,同时在学生看完微课之后再进行复述,以期使操作了然于胸。既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有教学效果。对于接下来的红糖与水、小石子与水的混合活动起到铺垫。
自己很想改进“粗犷”教学风格,能在课堂上春风化雨,但事与愿违,“hold”不住课堂,这节课中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课堂交流技巧亟待提高,导致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不畅。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回答,“你的回答我没有台词”很经典的概括了今天的课堂师生交流。正如林师父后来指导我的你要读懂学生的回答,一个学生在观察三样物体之后说盐和红糖是软的,学生认为他的软不是我们成人所认为的软,他考虑的是整盒盐按下去很软,并不是单颗的盐。再如在学生说小石子和水混合不会发生变化,居然随口说了你乱猜的吧,这种无心之言要避免,尤为在平时课堂上要避免。
2.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教学机智。一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本无法预测,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具备良好的课堂反应能力或者科学素养,是真的hold不住的。今天城东小学13班的同学课堂上表现出很高的科学素养。如:一个学生他一直沉浸于情境中的三只青蛙,学了这一课后在他认为1号青蛙和2号青蛙是会同时到达终点的,但是课件是一前一后展示。我却把明明考虑到的问题却不处理。其实这时应该及时表扬肯定学生,再加一句不同的物体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地方,观察盐溶液,这是课前我调好的,没想到过了30多分钟会产生气泡了。当问盐去哪里了的时候,学生观察到了气泡,都说变成了气泡。这里我可以在搅拌一下,气泡不见了再让学生来说一说。也就没有无法继续问答的窘境了。
像这样的情况在本节课中还出现过几处。这就告诉我,在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的同时,备课也要更充分,需要更多的预设。
分享 转发
TOP
2#

每一次磨课都是历劫,都是为自己的提升奠定基础!有自己的教学思考,有自己的反思,相信发展的会非常快!赞!
TOP
3#

上虞的活动有创意啊,活力科学
TOP
4#

低段学生的思维和中高段确实不一样,而且他们不管听课不听课的
TOP
5#

课的设计有创意
TOP
6#

每一次上课,每一次反思都会使得下一次更棒,加油,不断进步!
TOP
7#

回复 2楼酸牛奶的帖子

谢谢朱老师的鼓励,这是你一直对我们的嘱咐
TOP
8#

回复 6楼曹文佳的帖子

是的,上一次课就是一次劫难,也是提升自己的动力。
TOP
9#

回复 4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的确,中高年级有时会揣测教师心里的答案,但低段学生完全是说自己想说的。
TOP
10#

回复 3楼谢勇波的帖子

朱老师将带领上虞科学再一次新的起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