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31#

9月28日,在新街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也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收获满满。首先是胡立平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新一年级的精彩课堂《观察叶》。新的教材和初上一年级的幼孩,胡老师直接通过让学生描述一片叶子的特点引出观察的内容。精美的PPT图文结合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手,眼,鼻等感官直观感受到了叶子的特点,并用小组轮流交流和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观察结果,观察完后是贴叶,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五种植物胡老师又采用了不同的交流方式,前面两种植物是让学生来直接口头描述叶片的特点,后面三种又分别采用了让小组的同学上来描述、画、比划本小组的观察结果,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据台上小组的描述推测是什么植物的叶片,更加加深了学生对叶片特点与叶片的整体认知。胡老师对孩子观察器官和小组交流的指导很细致,值得学习。胡老师幽默大气的教学风格也值得我学习。另外课堂内容侧重做了部分调整,课堂中胡老师将课文中的两个活动缩减为一个活动,将观察叶子的特点的活动做深,最后出示了一个大大的芭蕉叶让孩子们更清楚了不同植物的叶是不同的,同时胡老师舍去了同一种叶子不同时期的观察活动。总之胡老师的课学到了很多,也很吸引我,让我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年级真的不容易。
中午是实验培训活动,我们参与了折纸蛙和测长度两个活动,很轻松,很开心,让我学会了制作青蛙,做了学生似乎也更能理解学生了,有材料就想摸摸,做完还是在那一直按按青蛙的兴奋,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让纸蛙跳的更远,集思广益。测量活动又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与小科们一起体验、讨论孩子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很多之前没考虑到了在自己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
下午展示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做一个生态瓶》,正好我也在上5年级,条理清晰,方老师的材料、工具一张图,丰富、细致、明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TOP
32#

    9月28日,有幸参加了2017年第一学期的第一次区级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先是胡立平老师带来的《观察叶》一课。胡老师从描述银杏叶入手,让孩子们逐步了解观察叶子的方法有看、摸、闻。让孩子们明白了可以从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去对叶子进行观察。接着,胡老师给了孩子们五种叶子进行观察,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法来加深孩子们对叶的认识。
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接着,徐春建老师带来了关于《一年级教材解读》的讲座,徐老师的讲座生动诙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这学期,我也上一年级四个班的科学课。面对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怎样调控好课堂纪律,怎样帮助孩子们理解一些科学词汇,怎样保持好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怎样引导他们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都是值得我深思的。
    午休时间,大家进行了一年级科学实验的体验活动。从折纸青蛙到用纸青蛙来进行测量,再到用多种材料来进行测量。自己动手之后,才明白简单的实验也蕴含着很多技巧。平时应该多琢磨多思考。下午方琼飞老师带来了《做一个生态瓶》,方老师细致的指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位班长的两年研修总结和杨老师提出的新学期研修目标,让我对未来有了新的方向。
TOP
33#

今天参加了萧山小学科学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收获颇丰。胡立平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观察叶》。学生经历观察叶、画叶、说叶、贴叶、猜叶、演叶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植物叶是多种多样的,认识到植物叶的不同之处。课堂中胡老师大胆将课文中的两个活动缩减为一个活动,将观察叶子的特点的活动做深。
第二节展示课是方琼飞老师为大家展示的《做一个生态瓶》。课堂上,学生经历了从设计到制作生态瓶的过程:评价,完善,制作,再评价,再完善,感知了设计产品的方法。
徐春建老师的一年级教材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徐老师从解析新教材内容来源、学习目标定位、教材编写思路等方面为大家梳理了新教材的脉络。
午间培训是一年级测量单元中的活动:折纸青蛙和测量桌子长度和高度。小小活动,大大琢磨。怎样折的青蛙跳得远,怎样测量更精确,其中所含的科学道理都需要思考与研究。
TOP
34#

  2018年1月9日, “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教材”暨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年会在萧山区北干小学隆重举行。省、市、区教研员,萧山区科学名师以及全区100多位小学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年度盛会。
  会议在主持人邵亚华的开幕词介绍下隆重开始。上午的内容是2节一年级的课堂展示课和市教研员的讲座。第一节课是来自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带来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在让小朋友测量小圆筒一圈长度的任务驱动下,发现用小方块测量不再准确的问题后,顺利引出了纸带,并通过微视频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最终完成纸带的制作并测量了小圆筒的周长。第二节课是由东道主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曾老师还是一位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但是曾老师的课堂看不出一点怯场,她的课堂还是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紧接着,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对2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一年级课堂提出了3点建议:1.一年级的课堂要善于运用随堂评价,应该评价到“人”。2.一年级的活动设计,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即要有趣味性。3.一年级科学课要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指向,但教学目标要有主线,即要有核心目标。最后徐老师也对在场的所有科学教师提出希望,要多研读教材,多研究学生,真正为了孩子科学素养的养成而努力。
  下午的活动在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STEM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讲座中开始了,喻老师从STEM教育的6个特点,STEM的前生今世和对STEM教育的认识和启示这3方面让老师们对今年的大热词语STEM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喻老师还指出,STEM教育≈技术工程领域的教育,作为我们来说,可以将STEM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与拓展性课程融合,可以乘着STEM教育的热潮,真正得投入到研究中去。
  接下来是2个观点报告,劲松小学的徐韩红老师分享了观点报告《把脉一年级课堂,会诊小屁孩特质》,徐老师从5个方面分析了小屁孩特质的原因所在:自我意识强、模仿能力强、理解表达能力弱、自控能力弱、规则意识弱,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高桥金帆实验学校的胡立平老师分享了观点报告《一年级学生科学测评策划案》,胡老师从课堂科学星、作业小达人、实践我先行、植物对对碰、全能小画家、超级跳跳王和测量小能手等7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测评的内容、目标、方法与标准。2位老师的观点报告,给在场的科学教师对如何优化一年级课堂,如何更好的评价一年级科学课起了很好的指向性作用。
活动的收官环节,萧山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分享了《科学行》年度总结报告,杨老师对2017年萧山小科人一年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回顾,一张张照片的呈现,无不展示出了萧山小科人勤劳,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也相信,萧山小学科学的2018年一定会更加辉煌。
  2018年,我们砥砺奋进!
TOP
35#

产假归来,第一次参加萧山区骨干教师共同体的活动,很荣幸听了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曾招瞎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陆老师先出示一个圆柱体让学生利用前面一课学过的小立方体来进行测量,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小立方体测量所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要做一个纸带来进行测量,陆老师是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如何做一个纸带,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讨论如何做,然后动手试试,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制作成一个正确的精致的纸带,并利用纸带来测量圆柱体的周长。这样的话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仅限于如何做一个纸带。课堂中利用随堂评价来激励学生,不仅有个人的评价还有小组的评价,这样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既满足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强喜欢得到表扬的特点也在逐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曾老师的课堂中先回顾了本单元我们中所使用的测量方法,从用手掌到用小棒来测量,再到用回形针测量,再到用立方体小方块测量,再到用纸带测量,以及到本节课中所使用的直尺和软尺,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尺子的发展历程和越来越精细的过程,课堂中让学生比较纸带和直尺的异同,再比较直尺和软尺的异同,并教会了孩子们怎样使用直尺和软尺进行测量和读数。课堂中,曾老师在有些做法上未能体现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比如当学生测得的数据不同时,曾老师是以自己测量的数据为标准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很多年轻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改进。总之,一天的年会活动充实而又收获满满,希望自己在2018年也能更加努力,砥砺奋进。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36#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萧山区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的活动,听了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以及几位专家的讲座和评课。对于第一节陆祝林老师上的《做一条测量纸带》,陆老师的随堂评价非常到位,不仅评价到组也评价到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元认知。活动的设计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但其中的圆柱体感觉加大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和操作的难度。本节课的目标意识比较强烈,是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确立的。建议采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入,并减少导入环节的时间,可能会更多的时间的让学生做测量纸带。第二节课是曾夏招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本节课的环节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建议将开始的导入环节放到最后,让学生去总结,因为科学结论应该是学生自主研讨形成的。而且科学课堂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教材及教学还是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更加吸引学生。
TOP
37#

        又是一年一度年会到,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学习的良机。第一节课是由陆祝林老师带来的 《做一个测量纸袋》。陆老师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学情情况,在课前与学生一起制定上课的分级奖励制度,利用不用的小奖品针对小组与个人的进行不同的评价方法,既体现了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也鼓励个人的积极表现。上课时陆老师从前一节课学过的用小方块测量中的小方块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小方块去测量一个圆筒的周长。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方块测量圆周长会出现方块与方块之间不能贴合在一起,会出现很多裂缝的地方,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由此联系课题学生提出可以用纸带测量,先用纸带围绕圆筒一圈再将测量完成的纸带用小方块测量长度。在讨论中学生发现其实我们可以先将小方块的大小画在纸带上,然后再用纸带测量可以直接知道用小方块测量圆筒的周长。陆老师在学生实验过后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其他数据处理也非常精细,总结出了学生在制作测量的纸带过程中和在利用测量纸带测量圆筒长度时出现的数据差时由于学生制作的工艺问题会出现测量误差,也有一个小组由于测量时测量方向相反,导致数据相差很大。如果时间充裕的话,陆老师可以在讲解完之后让小组重新制作一个测量纸带,提高数据精度,然后再次测量长度。最后陆老师出示了集中不同的物体让学生选在用小方块测量与用测量纸带测量哪个方便。学生的选择很有意思,认为规则物体用小方块测量更方便,而遇到不规则物体时则应该使用测量纸带。这样的选择也恰恰为下一课做了铺垫。
        紧接着第二课就是由北干小学的曾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在课堂中曾老师总结了不同纸带一格所代表的意义,当我们用相同的纸带测量可以得到相同的数据但是当我们使用不同的纸带时所得出的测量结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第一反应既是我们需要一个标准一样的测量纸带,对与生活中格子大小一致的测量纸带学生提出了尺子就是一种标准一样的测量纸带。曾老师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观察纸带与尺子的不同与相同的地方。纸带与尺子都有数字,都有空格。纸带上一格代表一格小立方体,而学生在回答中提到一格代表一回形针,曾老师直接揭示的答案一格代表一厘米,没有对学生这个进行回应,可以导致学生认为一回形针就等于一厘米。曾老师在揭示答案后,对于学生该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活动中学生对铅笔进行了多次测量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曾老师还设计让学生用不同的尺子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
        市教研员徐春健老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徐老师不仅对上课的两位教师做了详细点评,让我受益良多,还对课改后的新教材做了详细讲解,小学科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能力和兴趣。下午俞伯军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如饮甘露,俞老师再次在小科年会中再次强调了STEM的重要性,引导我领略了未来科学课程的发展发现。从人工智能开始说起,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才是我们科学课应该培养学生的关键。这其中,课前与课后的问题让我深思。是解决了所有问题再让学生动手做还是,让学生动手做再解决问题。
        最后在萧小科教研员杨老师的总结中结束了一天满满当当,收货硕硕的年会之行。2017年已经过去,获得的成绩已成过去,我更应该着眼未来,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厚积才能薄发,砥砺前行,在2018年将会收货更多。
TOP
38#

感谢班长发给我听课记录,让我有机会学习陆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曾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两节课,《做一个测量纸带》这一课陆老师通过要测量圆筒一圈的长度来引出本节课的活动——做一个测量纸带,并通过活动后的交流“为什么每个组的答案不一样?”使学生关注自己做测量纸带的过程,“测量纸带可以去测量其他东西?”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测量不同物体选择的工具不同。曾老师通过出示四条不同物体做的测量纸带开始《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节课,通过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的不同,软尺与直尺的不同,以及测量铅笔的长度和桌面的长度,体会尺子的发展历程。
TOP
39#

2018年1月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在北干小学隆重举行。由于长期在高段,对于一年级教学其实是很迷茫的。所以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第一堂陆老师的课,很老练,不仅评价到人,还评价到组,而且评价到人是有内容的,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就能得到,无形中让学生意识到要多思考。就是我觉得黑板上出示的圆柱形的图没有必要,直接让拿实物图讲解可以免去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转换。第二堂课曾老师的课,作为新教师,我觉得曾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很好,从这个班级两节课的表现来说,曾老师平时的教学很扎实。就是我觉得贴小红花的次数太频繁,好像只要回答了都有贴,有些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回答。比如课堂中有三个孩子都是回答一样的内容,然后三个人都贴了,无意识中加深了学生错误导向的模仿。
TOP
40#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我萧山区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区2017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的活动,第一节课是由陆祝林老师带来的 《做一个测量纸袋》。上课时陆老师从前一节课学过的用小方块测量中的小方块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小方块去测量一个圆筒的周长。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方块测量圆周长会出现方块与方块之间不能贴合在一起,会出现很多裂缝的地方,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由此联系课题学生提出可以用纸带测量,先用纸带围绕圆筒一圈再将测量完成的纸带用小方块测量长度。第二节课是由东道主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中学生对铅笔进行了多次测量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曾老师还设计让学生用不同的尺子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课后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让每一位在坐的老师感受到了新课标和新课程带来的变化,最后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回顾与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布置了2018年的任务,展望了更好地未来,一天的活动,充实而富有失效!
TOP
41#

新学期开设了一年级科学课,不巧刚好在这个时候休了产假,这次产假回来 ,刚好赶进年会,让我有机会可以好好学习落下的功课。这个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实在让我学习了很多,如何巧妙的设置生活情境,如何对一年级的孩子提问,如何组织一年级的孩子进行交流汇报这些困扰我的问题在陆祝林老师和曾夏招老师的课堂中得到答案。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低,经常答非所问,对材料的利用和控制力比较弱等等,这些在科学课堂中遇到的新问题在之后徐春健老师和喻伯军老师的讲座中也有了思路。徐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让老师们对一年级课堂的探索有了新的思路。胡立平老师和徐韩红老师的观点报告看得出来可以说是凝聚了自己的点滴心血,让我可以一年级的科学评价方式有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徐韩红老师整理的小屁孩的特质确实真实有效,点滴方案记录在案,以便于日后遇到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决。年会最后是杨老师给我们进行的一年总结,2017依然结束,2018砥砺前行。
TOP
42#

2018的1月9日,在北干小学迎来了我们区小学科学一年一度的年会。活动内容超级丰富,是杨老师送给我们每个骨干班成员的一份新年大礼。两节一年级的示范课,陆老师的《做一个测量纸带》以及夏老师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省市专家的精彩点评,通过超级有高度的视角来解读课堂,原来测量纸带也是一个工程学问题,可以通过小方块测量、纸带测量,制成测量纸带再测量。改进工艺等方面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省教研员喻老师以及市教研员徐老师两个专家的讲座,让我们了解科学学科最为前沿的理论知识,一下的教材内容,stem教学的前世今生。而后徐老师和胡老师对于把脉一年级小屁孩儿,通过平时的教学策略以及期末的测评方案,为我们指引了一年级教学以及评价的方向。最后杨老师对我们一年来的成长进行了点评,也为2018再出发为我们加油鼓劲!相信2018,我们继续携手前行!
TOP
43#

2018年1月9日,在萧山区北干小学举行了2017年小学科学年会,主题是“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教材”。这次年会省、市、区教研员,萧山区科学名师以及全区100多位小学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年度盛会。上午2节课和一个讲座,第一节课是来自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带来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带着很多小徽章,小朋友看到小徽章立刻更加表现出了学习的兴趣,陆老师拿出来一个圆筒,让小朋友来量一下,发现很困难,最后顺利引出纸带,在自己画纸带前先看微视频,让孩子们最终完成纸带的制作并测量了小圆筒的周长。第二节课是曾夏招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曾老师还是一位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但是曾老师的课堂看不出一点怯场,她的课堂还是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后来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对2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一年级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
  下午的活动在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STEM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讲座中开始了,喻老师从STEM教育的6个特点,STEM的前生今世和对STEM教育的认识和启示这3方面让老师们对今年的大热词语STEM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喻老师还指出,STEM教育≈技术工程领域的教育,作为我们来说,可以将STEM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与拓展性课程融合,可以乘着STEM教育的热潮,真正得投入到研究中去。接下来是2个观点报告一天的活动安排的满满,收获满满,  2018年,我们砥砺奋进!
TOP
44#

     2018年1月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气温仍然较低但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感觉从前几天的阴雨寒风中复苏过来。2017年度小学科学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的活动在北干小学举行。在报告厅外早早地摆放了学生学习成果展览和萧山科学团队展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节课是陆祝林老师的 《做一个测量纸带》。首先陆老师的课非常精彩,教学铺陈得有条有理,层层递进,尤其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学情情况,设置了评价个人为主,评价组为辅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非常适合一年级自我意识为主的孩子的心理。分析实验数据时,陆老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了一些测量和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作时线条画斜了、留有缝隙了;量的时候纸带放斜了、读数读错了、等等),导致数据出现偏差,这样的分析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是有效的。但对数据的误差怎么处理?陆老师还应明确指出测量中总会有些误差,但误差比较小时,有一点偏差是允许的。比如今天的数据中21+~19+都是可以的。但太大的误差的数据是错误的,问问学生“哪个数据是有错误的?”因为其中一个小组由于测量时测量方向相反,导致数据相差很大,只有4+。学生是能选出来的,但是这个4+为什么读错了,怎么纠正,读数到底是怎么读的,在这里还应该投影放出怎样量的并详细指出,而陆老师这个错误分析过快了,可能只有聪明的学生才能get到陆老师的意思。最后如果课后让学生重新制作一个更精确的测量纸带,指向精确化测量。也能让学生将今天所学所反思的问题内化,同时也为下一课做了铺垫。
     第二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曾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很好,刚刚入职的新老师课堂风格从容自如,非常值得学习的一堂课。但教学设计环节还有待推敲。重新组织课堂环节,更能体现出学生主动的学。
     接下来是后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精彩讲座,还有徐韩红老师和胡立平老师的报告分享。正如最后杨春晖老师总结时说的那样,一年一度的年会一天的活动总是不舍得浪费,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想我们都当感谢如此充实而有效的安排!

TOP
45#

2018年1月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在北干小学隆重举行。由于学校安排教高段,没有面对过一年级这帮“小屁孩”,对教学一年级的孩子很是佩服。第一堂陆祝林老师 《做一个测量纸袋》的课,陆老师先让孩子们用小方块测圆筒一圈的长度,让孩子们测量起来不方便,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用纸带,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另外,陆老师将自己作为移动“奖励墙”,让孩子们自己挑奖品,给他们选择的权利。第二节是曾老师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非常佩服曾老师作为一名新老师,对课堂有如此强的掌控能力。另外,三位教研员和两位老师的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
                                                        
                                                                                                                                                                                                                                                                                                       新街小学 方琼飞
TOP
46#

久雨初晴,冬日的阳光总是格外的让人心情大好,小学科学一年一度的年会就在这样美好的一天里举行。科学的年会总是令人期待,也总能令人心满意足。陆老师和曾老师分别带来《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两节课。对于我来说,这样的课堂展示即是一种示范引领,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从中让我找到平时教学中同样存在的问题。陆老师的课设计层层递进,老师用测量圆柱形的物体一圈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纸带测量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从小方块这样的相同物体测量纸带长度想到在纸带上画格子,接着提出制作任务,最后用自己制作的测量纸带测量物体。陆老师在引导的教学部分和制作前的指导比较细致,所以时间安排的比较多,这样提高学生制作成功率,但是也减少了他们感受失败,反思改进的机会。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会在学生实验前过多的指导,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需要反思。两堂课的课堂常规也都是值得学习的。有序的课堂是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有效的控制课堂纪律,各种评价和一定的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究的主动性,也对学生科学课堂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年会上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和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讲座更是科学路上指引方向的明灯;徐韩红老师和胡立平老师的观点交流也是观点清晰,策略实用;教研员杨老师的年度总结令身为萧山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一员的我骄傲和自豪;正如杨老师说的,2018继续砥砺奋进!
TOP
47#

2018年1月9日,对于我们萧山的小科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年会在北干小学举行。两节课、两个讲座、两个观点报告和杨老师的工作总结,展示萧山科学团队优秀的形象。陆祝林老师带来的《做一个测量纸带》,很老练,不仅评价到人,还评价到组,而且评价到人是有内容的,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就能得到,无形中让学生意识到要多思考。曾夏招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天的活动很充实,学到的知识也很多,更需要进一步的内化和吸收。2018,砥砺前行!
TOP
48#

1月9日,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一天的活动紧凑而充实,有课堂展示,有专家引领,还有经验介绍。课堂展示的是陆祝林老师的 《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曾夏招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陆老师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显得驾轻就熟,运用合理的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让课堂氛围有条不紊,带领孩子们层层深入,开展了科学探究的奇幻之旅,每个孩子都经历了探究,心中都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曾老师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稳重大气,很好地把握住了课堂,如果能更放开一点,把课堂更多地留给孩子们,或许会更出彩!课后省教研员喻老师和市教研员徐老师分别对课进行了点评,并就stem教学等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些前沿信息向全体与会老师做了介绍。徐韩红老师和胡立平老师就一年级科学教学的经验向大家做了观点报告!最后教研员杨老师总结了过去,也展望了未来,为萧山小学科学的明天指明了新的方向!
TOP
49#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萧山区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年会。第一节课是由陆祝林老师带来的 《做一个测量纸袋》。陆老师在让小朋友测量小圆筒一圈长度的任务驱动下,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小立方体测量所带来的不便,顺利引出了纸带,并通过微视频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最终完成纸带的制作并测量了小圆筒的周长。但是在用小方块测量小圆筒一圈长度的任务中花费较长的时间,这个环节可以更简单点,直接让学生测量一个水桶一圈的长度,发现测量不了引出测量纸带,将重点放在纸带的制作和测量上。另外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学情情况,设置了评价个人为主,评价组为辅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非常适合一年级自我意识为主的孩子的心理。紧接着第二课就是由北干小学的曾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曾老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测量纸带与尺子的不同,软尺与直尺的不同,以及测量铅笔的长度和桌面的长度,体会尺子的发展历程。课后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让老师们对一年级课堂的探索有了新的思路。希望自己在2018年也能更加努力,砥砺奋进。
TOP
50#

2018年1月9日,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在北干小学举行。首先是陆老师带来的《做一个测量纸带》,第二节课是北干小学曾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之后徐维建教研员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让我明白了教学目标在课中的重要性,还有就是利用课堂评价来激励学生,评价不仅要评价到组,一年级的小屁孩更要评价到人。下午喻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生动的例子和视频,让我听了以后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俞老师告诉我们科学老师的重要性,承担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的使命。之后是两个老师的观点报告。最后杨老师进行了一年的总结,2018,奋往直前,加油!
TOP
51#

2018年1月9日,萧小科的年会在北干小学举行,参加了一天的活动内容充实而收获满满。上午聆听了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陆老师的课堂设计了简单的实用的教学材料,塑料圆形直筒进行测量圆筒周长探究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制作一条纸袋,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评价制作了一根纸袋。2人分组进行测量塑料桶的周长,关注学生自己的想法,测量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出现测量情况的理由。第二节曾老师的课,内容环节设计也挺不错的,但是个人感觉课堂教师讲话过多,提示过多。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表达和探究时间可能会更好。接下来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健老师评价了两堂课,同时对一年级的科学单元整理教学内容中核心概念和聚焦问题方面展开了自己的想法,建议我们开展一些趣味性、有价值、生活化、有价值的科学活动,需要我们转换教学行为、教学情境。下午,聆听了省教研员喻老师带来的有关STEM在科学课程中的实施与建议,以及如何实施STEM和实施的建议等,很实在很有实践价值。后来还聆听了区内两位老师对一年级教学的分析及评价实施方案,最后以杨老师的回顾17展望18结束。              
              金山小学   杨米君
最后编辑大米 最后编辑于 2018-01-11 09:59:21
TOP
52#

年会,既是收获季,又是学习季,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间。 今日,有幸参加了2017年的最后一次区级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科学年会,看着众多老友新朋,心中自是十分感慨。这次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先是陆祝林老师带来的 《做一个测量纸袋》。课堂上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个人素养,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为下节课做了准备。第二节课由东道主北干小学的曾老师执教,顺延教学充分展示了曾老师的教学能力,也更体现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着,徐春建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徐老师的讲座生动诙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怎样调控好课堂纪律,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科学词汇,怎样保持好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怎样引导他们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下午俞大师的讲座充分体现了作为萧山科学教师的骄傲,每年俞大师都来萧山,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收获。最后杨老师的总结告诉我们忘记过去的束缚,才能取得新的成绩。
TOP
53#

2018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小学科学年会在北干小学举行,同时也是特级教师工作站的活动。上午的活动是听课和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讲座。第一节课是陆祝林老师带来的 《做一个测量纸袋》。陆老师的课总是很有吸引力,记得第一次见到陆老师是在杨老师安排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的课上,那时就已经喜欢上陆老师的教学方式,这节课陆老师从前一节课学过的用小方块测量中的小方块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小方块去测量一个圆筒的周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逐渐感悟出这种方法的不足,紧接着陆老师就顺势引导学生可以用纸带测量,课上的很顺利,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的课第一次听,相信以后会经常能够听到曾老师的课,听徐老师说曾老师是第一年教书,但是在课堂上一点都看不出紧张,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能够做到如此已经很了不起了!上午最后一个活动是徐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徐老师的讲座总是能够有很多的收获,而且最重要的是徐老师会把我们难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很轻松,也从徐老师的讲座中学习了如何评价一节课!下午俞伯军老师的讲座更是精彩,俞老师再次在小科年会中再次强调了STEM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的课程建设也是引导了很好的方向,最后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回顾与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布置了2018年的任务,相信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能从中收获满满!
TOP
54#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一年,又是一年年会,听了两堂课,感触颇深,让我对一年级的科学课更加向往,更加渴望,也许这就是老人说的“越是得不到的越渴望”。首先,感慨北干的孩子,虽然是一年级,但是那个应答能力,思维能力都非常不错,也可以看出平时曾老师的常态课上功底非常的扎实。其次,对于两堂课的感觉,我觉得陆老师的课堂要比曾老师的轻松,但是曾老师的课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怕孩子没懂,怕孩子的回答会跑出自己的预设,所以总会替孩子说,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课堂的流程,条理都非常清晰,结构完整,教态也非常自然,都值得我好好学习。陆老师呢,更是显得老练,从前一节课学过的用小方块测量中的小方块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小方块去测量一个圆筒的周长。导入没啥问题,但是我觉得是不是缺乏“童趣,一年级的孩子是不是可以设计更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特点的导入。课后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最后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回顾与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布置了2018年的任务,展望了更好地未来,满满的一天,满满的收获,加油!
TOP
55#

1月9日,在北干小学举行了2017年小学科学年会,主题是“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教材”。这次年会省、市、区教研员,萧山区科学名师以及全区100多位小学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年度盛会。首先是陆祝林老师带来的《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曾夏招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两节课。接着是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带来的专业点评,非常精准的剖析了两位老师上课的优缺点,让我们受益匪浅。
下午是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让老师们对stem教学等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些前沿信息的探索有了新的思路。接下来是徐韩红老师带来的研究一年级学生心理的专题报告和胡利平老师带来的学生学业评价的专题报告。
最后是教研员杨春晖对这一年来的年度总结,让我们总结了2017,展望了2018。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小学科学的科学教学会越来越好,小学科学老师会越来越有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TOP
56#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在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2017年会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既有课堂教学展示,也有省市专家引领和观点报告。一天下来,可谓收获满满。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城东小学的陆祝林老师和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分别带来了一节一年级的科学课。陆老师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们明确了评价到组的概念,陆老师的评价不仅到组,也到人,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曾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一步步体会了尺子的发展历程。徐春建老师的评课,让我们对这两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下午,省教研员喻老师就STEM教学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受益匪浅。徐韩红和胡立平两位老师,针对一年级科学的评价作了观点报告。杨老师的发言,不仅总结了萧山小学科学2017年的历程,也对2018年提出了希望与要求,愿我们都在求索的路上携手前行。
TOP
57#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在萧山区北干小学举行的2017年小学科学年会.两节一年级课让我印象深刻,但也感到一年级科学课确实难上。徐春健老师在讲座中对上课的两位教师做了详细点评。还对课改后的新教材做了详细讲解,让我深刻了解我们的科学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能力和兴趣。喻伯军老师在讲座中再次强调了STEM的重要性,对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讲到了很多。但是喻老师讲到中国的制造业和中国人创新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其实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中国了,中国创造已经在替代中制造,而且中国智造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机器人行业、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无人化码头等等都是现在中国的张张名片。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致辞中已经提到很多,我也让学生看了他的讲话。我觉得我们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创新;没有自信,只会跟在人家后面做个跟随者。
TOP
58#

2018年1月9日, 以“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教材”为主题的年会在北干小学隆重举行,一天的活动很充实饱满,一天下来受益匪浅。
上午听了两节一年级的科学课以及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专家讲座。第一节课是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的《做一个测量纸带》,在之前的教研活动中,我也听过陆老师几节课,对陆老师的印象相当好,他有着一股钻研的劲总是会想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点子新创意。陆老师在让小朋友测量小圆筒一圈长度的任务驱动下,发现用小方块测量不再准确的问题后,顺利引出了纸带,通过微视频指导制作测量纸带。微视频指导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另外贴纸进行的小组和个人评价也很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激励特征。我觉得其中一个环节是否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讨论如何做,然后动手试试,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再制作成一个正确的精致的纸带,这样会不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在学生出现数据差异时直接引入教师的数据。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带来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作为新老师,气场强大,在这么大规模的公开课上毫无怯场,让我印象深刻。通过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课桌面长度这2个活动,让学生认识了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之后是市教研员对两节课的精彩点评讲座,给所有科学老师指引了一年级教学的方向,需要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下午一开始是省教研员的专家点评和讲座,喻老师关于《STEM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讲述了STEM教育的6个特点,STEM的前生今世和对STEM教育的认识和启示这3方面让我对STEM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着是劲松小学的徐韩红老师分享了观点报告《把脉一年级课堂,会诊小屁孩特质》,徐老师从5个方面分析了小屁孩特质的原因所在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然后是高桥金帆实验学校的胡立平老师分享了观点报告《一年级学生科学测评策划案》,胡老师从课堂科学星、作业小达人、实践我先行、植物对对碰、全能小画家、超级跳跳王和测量小能手7个方面阐述了具体评价方法。最后是萧山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分享了《科学行》年度总结报告。这一天收获颇丰,2018年,砥砺奋进!         靖江二小  高霞
TOP
59#

1月9日,年会又至,行程匆匆,收获满满。课堂教学展示,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和北干小学曾夏招老师分别执教一节一年级的科学课。其中,陆老师的课堂逻辑紧密,评价到位:从上一节课《用小方块测量》中的小方块入手,承前启后,引导学生思考用测量一个圆筒的周长,在实践中感悟出这种方法的不足,从而引出《用纸带测量》;用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能性,评价到组、评价到人。徐老师的评课让我对课有了更高的体悟与解读。喻伯军老师的讲座有很强的实践价值,他提出的有关STEM在科学课程中的实施与建议,以及如何实施STEM和实施的建议对我们拓展性课程的规划与建设有者指导性的意见。
TOP
60#

2018年1月9日,我参加了小学科学年会。上午学习了陆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曾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两堂一年级示范课。陆祝林老师对于怎样引导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参与学习有妙招。衣服上贴了很多小徽章,奖励给小朋友们,表现棒的小组可以获得笑脸,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推动课堂有序进行,值得我们学习。曾夏招老师作为一名新老师,上课比较从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作为新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少讲,让学生多说。接下去是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精彩讲座和点评,徐老师指出要善于利用随堂评价,教学设计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上课要有一定的目标意识等,喻老师《STEM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让我们对STEM有了更深的认识。徐韩红老师和胡立平老师的观点报告会诊小屁孩特质和评价策划,值得我学习。最后,杨老师回顾和总结2017年的工作,布置了2018年的任务,2018,砥砺前行。一天的活动,满满的收获。(浦阳镇小高莹燕)
最后编辑我是高高 最后编辑于 2018-03-30 08:19:2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