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61#

2018.03.27  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 银河小学

    今天在银河小学聆听了章鼎儿老师的评课与讲座。章老的讲座总是不负期待,佩服他滔滔不绝2个多小时依然中气十足。章老从来都是直面问题而不绕弯,分析深入而表达浅显易懂,今天跟我们分享的实例中,发现问题后分析的原因都经过特意听课的调查实证,不也正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方法范例,我们研究教学问题就该有实证意识,这也是一种科学素养。

    说说自己最大的两点收获与感想。第一,不管新教材也好新课程也好,科学老师所做的事总是不变的,先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的课,发现问题然后研究、解决直面的问题,改革自己的科学课,把书上的课变成自己的课。第二,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研究,把研究的重心从“教”的研究转移到“学”的研究上来,才是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的解决方向。

    毫无疑问,章老是一直走在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一线,并一直走在最前沿的,才有不断的新的思考。金钱有价,思想无价,感谢章老无私的分享。

TOP
62#

今天在银河小学参加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中午聆听了特级教师章鼎儿关于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讲座。他让我更正了几点认识:1、科学是一门大学科,如语文、数学一样,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分伯仲。2、科学的教学内容有点像语文需要自己研制,而不是照着教材教参海讲一通。3、科学与其他科目共通,并且需要其他科目的支持就较多。5、科学课不一定要一次性解决问题,不一定要得出正确答案,不一定要完成教参的目,但一定要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点提高,一定要激发或保持学生的兴趣,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见解(特别是常识认为错误的见解),一定要尊重感性认知,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他的研究能左右课堂的结论(这点很难)。科学老师要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然后把这种态度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这种态度笼统的说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细化后就是课堂上对待 “不和谐之音”,不是宽容,而是认真,要想到有可能是一个新发现的契机呢,有可能是孩子新能力提高的契机呢。这里不需要科学老师修炼到多高的修养程度,只需要转变观念就可以。科学老师要到学生中去,要到自然中去,而不仅仅到课本中去,不仅仅到教参中去。
TOP
63#

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声音充满力量,内容指引方向,听着让人有种忽然顿悟的感觉,所提及的一些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好像就是在给我量身诊脉。确实有时候我的学生也在“察言观色”的配合着我上课,当学生回答出了我预设的答案,可以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流程进行下去时,我会觉得课上的很顺利。真正的把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于课堂的实际教学,而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学设计如何流畅、如何精巧。作为老师,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该更多的该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动。研究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操作等等都是一个个的信息,老师及时的发现、收集信息并以此进行研究,反思并提炼用于更好的教学,服务于学生。今天章特的讲座内容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实践和内化,还做不到像章老师那样有一针见血的功力,不过愿意从章老师的三个案例的依样画葫芦开始,尝试研究学生的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素养立意出发,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科学老师!
TOP
64#

    昨天在银河小学的专题研训活动,很可惜因为学校的春游安排,无法参与活动,对没能听到科学界大佬章鼎儿老师的讲座深表遗憾。但是从几位老师的回帖中可以感受到,章老师的讲座非常的精彩,帮助老师深入浅出的答疑解惑。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在配合我们老师呢?学生的一个正确答案如同救命稻草般的死死抓住。我想,我们应该听听更多孩子的声音,多听听他们的想法,比如我们平常的 实验前预测环节,可以问问你为什么是这么认为的,或许孩子的思维方式,会让老师都大吃一惊。作为教师,抱着服务学生的态度,我们的课堂或许会更加的有意义!
TOP
65#

2018.3.27日参加了银河小学的课程改革的研训活动,聆听了两位老师上的一年级课,收获很多。下午听了章鼎儿老师对于科学课的一些看法,针对自己的科学课也有了一点想法。现在的科学课太多都是让学生来配合老师上课,而不是老师为学生上课。很多课很好看,内容很充分,材料很齐全,但是学生是否真正都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知识或者发展。因此,科学老师更加应该回归课堂,回归学生,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从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活动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目标,进而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改善措施,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学校效率,那才会是一堂真正好听的课,真正能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好课!
TOP
66#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有聆听大咖章鼎儿教授的讲座。章教授讲到“教”应该服务于“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点中了我在教学中的“软肋”。在教学中,我经常只会想着这节课我应该教孩子哪些知识点,而忽略研究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如何学。章教授提到《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关于导线的用处,我曾想当然的认为学生知道它的用法,结果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导线。近年来,教育部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谨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不做想当然的猜想。
                                                                                                                                       新街小学  方琼飞
TOP
67#

2018.03.27  在银河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收获满满。下午章鼎儿老师的《说说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讲座很有激情,也充满了思考。尤其是章老师说到,去年有很多新热点和新观念等等让我们应接不暇,但是实际教学中,课还是老样子的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那些问题。我自己也觉得平时上课的时候很多问题的解决随着新东西的增加反而更加困惑。比如月相,虽然新课标里教学目标的难度下降了,但是从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还是要按原来的方式,详细地讲授。后来章老师从空气的轻重、点亮小灯泡等几个课例中出发,分析了我们学生的学,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出了有哪些要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真正解决我们课上的一些问题。虽然不大熟悉三四年级的课,但是也受益匪浅。
TOP
68#

        听章鼎儿老师的讲座,是一次思维的洗礼,审视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章老师首先拎出一年级的教材,他对教材的解读,站在了一个制高点,让我领略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教材”!章老师的解读直白而深刻,但是我转念一想,突然觉得这样的解读下,我就不会教了,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像是迷失了方向,那么这个方向就是我平时教学时该去思考和摸索的。结合他“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中的理念,日常教学中,我应该在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学的基础上,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活动目标,从而去解读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改革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教”建立在“学”的研究之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了章老师的讲座,下图)                                                                                                                                           所前二小  赵海芳
TOP
69#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科学专题研训,上午听了2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科学课和西湖区教研员吴利坚老师带来的关于实验测评的讲座,受益匪浅。下午,因为单位有事,临时回去,错过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虽然没能听到章老师的讲座,但是通过其他学员的跟帖,我学习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回答、活动过程和思维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来。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70#

昨天,萧山银河实验小学开展了“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下午非常有幸聆听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章老师从两方面做了讲座:评价上午展示课和小学科学课学习活动的探究。章老师分析教材的角度非常独特,很多地方都是自己平常上课觉得很正常的地方,听章老师一分析,确实存在问题,让我觉得自己备课确实应该有很多细节需要去思考和关注。章老师的学习活动探究讲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与学生的学的,章老师从很多的教学案例中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服务于学生的学,也间接的告诉了我们,我们的服务还没有落实的实处,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努力的地方。章老师的讲座总是能够激发我的教学兴趣,也能鞭策着我前进!感谢章老师!
TOP
71#


3月27日,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下午有幸听到了章鼎儿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章老师首先对上午两堂课做了一个评价,从一年级的教材,他对教材的解读,阐明了他对两堂课的看法,让我领略了大咖的“研究教材”!之后,他结合《点亮小灯泡》和《空气有重量吗》等案例,阐述了要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研究,把研究的重心从“教”的研究转移到“学”的研究上来,要亲自下水带领学生做科学实验,目标明确,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活动目标全程监控,形成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等问题。章老师的还在不断的鼓励我们一线老师要多研究、多想、多问,争取走在时代的前沿。
TOP
72#

3月27日,在银河小学参加了本学期的第一次科学活动——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下午有幸听到了章鼎儿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就像章老师说的那样更多的是局限与“教”的教,章老师指出课堂应从学生的角度,从科学学习活动的角度,从学生主体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章老师通过几个案例的呈现,怎样的课堂才是从学生主体出发,才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是学生在课堂真正的有所收获。再看自己的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TOP
73#

3月27日,在银河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活动紧凑,内容充实。下午特级教师章鼎儿为全体人员做了讲座,章老师老当益壮,言辞犀利,颇有愤青气概,对于科学教学中出现的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章老师对科学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提出“教”要服务于“学”,“教”需要建立在与“学”的研究和“教”、“学”的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章老师还给出了教学研究的方向,研究什么?从那几个方面去研究?深入浅出,以实例来说明问题,值得深深体会。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要牢记“教”是要服务于“学”的,让自己的科学教学少点套路,多点本真!          益农镇小    王飞
TOP
74#

      3月27日,在银河小学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聆听了特级教师章鼎儿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章老师从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研究、研究现状以及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可以如何开展学习学习活动展开讲座,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不是也是让学生在配合着自己上课,而不是学生自己真正在参与呢!很多课很好看,内容很充分,材料很齐全,但是学生是否真正都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知识或者发展。真正的教学,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关注他们的回答、活动过程和思维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来。
TOP
75#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有幸 聆听了章鼎儿教授的讲座。章老师对于一年级的教材有独到的见解,他对上午的两节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评,他的点评对我有很大的启示,让我知道科学课应该怎么上,怎么样的课比较适合学生。的确,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章老师从一个个的案列中让我知道了怎么样去落实,这样的讲座受益非。那么,2018,让我们砥砺前行。
TOP
76#

今天参加了2018年萧山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给我们进行讲座,让我们听到了最前沿的信息。
章老师针对上午两位老师上的一年级科学课《谁轻谁重》和《认识物体的形状》进行点评。章老师直接指出问题,并对于新出版的一年级科学教材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课堂不是老师展示的舞台,应该是学生真正有所发展,有所思的平台。指导我们要基于一年级学生认知出发,开展相对有效的科学教学。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研究,把研究的重心从“教”的研究转移到“学”的研究上来,才是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的解决方向。 注重学生的基础上,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内容、学习活动目标,从而去解读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改革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讲座足足持续了2个半小时,章老师讲得毫无保留,我们听得酣畅淋漓。
TOP
77#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小学举行的2018年萧山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活动中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教育的三剑客之一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给我们进行讲座,让我们听到了科学最前沿的信息。科学课上的学习活动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设计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还结合典型的案例,结合学生在当堂课上的表现,逐一阐明了章老师自己个人对整个教学环节的认识和建议,都是实在的点评,让我们收到了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下的不同处理方法,更多的是从学生角度看待他们的想法和思路,从孩子的角度设计活动、关注活动过程及记录的思路、想法。一个讲座听完,思维碰撞,收获多多。
TOP
78#

3月27日,听了章老师的讲座,又一次刷新了我的科学教育观。在孩子们的想法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孩子们的改变的是我们教育的终点。他们的思维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不用接收很多的“知识垃圾”,真正发展自己的科学素养,掌握更多的科学探究技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重点和难点。要有这样的设计,我想需要更多的接触所任教的孩子们,利用各种手段,知道孩子们的前概念以及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个知识点所相关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研究、实践!
TOP
79#

        缪老师从篮球和气球开始比较,学生通过日常经验判断篮球重,气球轻。然后出示两块橡皮,同一种物质不同大小的物体比较轻重,学生能判断出大的比小的重。然后从两个大小一样材质不一样的物体比较轻重。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比较物体轻重的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得出物体轻重的比较。其中最重的的集中出现在结果,大橡皮,木块和乒乓球三样物体中;最轻的集中在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将学生所得数据均列在黑板上,然后进行二次比较然学生通过排列实物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尽可能排除因为从轻到重排列和从重到轻排列出现的数据不同。经过掂一掂后基本可以达成共识最轻的物体是乒乓球,而最重的物体集中在塑料块和大橡皮之间。推出简易天平,着重比较最重的物体。对中间物体的轻重比较,则引入用回形针为标准量的标准化测量。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最重的和最轻的物体。对中间三样物体则还有不同意见。通过对有争议的排序再次经过天平两两比较得出清晰轻重排序。
        第二节课是张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认识物体的形状》。张老师从简单的袋中摸物开始让学生根据提示摸出老师所说的物体。从学生对物体形状的基本认识开始,引导学生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思考。设置问题将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一个方盒中有几种放法。由学生演示平铺的方法,然后出示几种错误的铺法,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错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了几种不同的铺法。物体的不同铺法会使小盒中铺物体的个数产生差别。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铺法对小盒中摆放物体的个数都会产生影响。
两位老师在课堂中都实用了精巧的实验器材,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沉浸在实验学习中得到了理想的效果。胡老师带来的实验测评讲座则进一步讲解了实验操作测评优点,并介绍了西湖区的实验测评工作,让大家都耳目一新,并对下阶段的实验测评工作如何开展给出了方向与指导意见
        下午浙江小科届的泰山北斗章鼎儿老师更是从新课改开始,教导来时要及时将一年级的教材依据自己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从而开展出有自己特点的科学课,这才是自己的科学课,才能更好的往前走。章老师由生活经验出发,详细讲解了一下单元中容易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又通过对三节不同的科学课例出发分析了在新课改下更应该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中心。
        经过一天的学习,收货满满,既学习到了上课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也见识到了银河小学可爱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还接受了章老师的尊尊教诲,最后教研员杨老师布置了下阶段的工作与作业。为我在下阶段的工作中的重心把握了方向。
TOP
80#

          3月27日,我在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参加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聆听了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的讲座《说说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章老师在讲座之前,对上午两堂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醒我们不要让所有的教学活动成了学生配合老师的活动,指出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堂科学课要适合自己的学生。章老师通过3个案例分析了我们日常教学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想到自己平时上课,感觉大家都是这么上的,好像没有多少问题,听了讲座,发现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研究这方面很是忽视。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研究碰到问题,怎么办。章老师说,看似有难度、有难处,其实是难遇的机遇。我想,只有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研究,只有用心去研究了,才能做到“教”为“学”服务,才能让我们的科学课有新的一面,才能有自己的上课特色吧。(浦阳镇小高莹燕)
最后编辑我是高高 最后编辑于 2018-03-30 08:20:33
TOP
81#

3月27日,参加了在区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本学期第一次研训活动。下午,聆听了章鼎儿老师所作的题为《说说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讲座开始前,章老师首先对上午的两节一年级科学课作了点评。在讲座中,章老师指出了当前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重视学生科学活动的研究现状、学生学习活动研究碰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从学生学习活动的现象入手,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容和目标的关注,进而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改善与改革。章老师用翔实的案例阐述了“教”应该服务于“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用心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的学有所获,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TOP
82#

2018.4.17参加了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研讨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分别聆听了专家的两个报告和四位老师的一年级科学课。其中对于戴军方校长的观点报告收获很多,这个报告的题目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观察探究课教学》,通过讲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观察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观察教学等内容进行讲解。知道了精准定位活动的目标、精妙地设计观察活动、精彩演绎活动的展开、精心制定评价的措施都可以提高观察课堂的探究效率、观察效率、学习效率。再者四位老师的一年级科学课也给我了很多启发,靓汤观察探究课精彩演绎了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过程中,习得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力、增进观察品质。
TOP
83#

4月17日参加了高桥金帆举行的第三届新蕊、骨干、联合体及特级教师工作组活动,一天的活动内容思维碰撞很深,科学的未来可以都多元化。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午沈阳给我们带来的“一起趣科玩吧”------小学低段科学“1+x”教学策略试水。沈老师从科学素养、课程性质、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他自己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及自己的思考,提倡大家动起来,有动就有变化就有情况就有事可做。实在贴地气。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可以把自己的24小时变化为240小时这个比喻非常的贴切。因为我们身后我几百个强大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不可小觑的。比如沈老师说的一课一玩,我也在做,有心的家长都会主动来像我要资料要求,时不时的来询问各自的想法对不对等。这就是我们走出第一步后紧接着是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我们一年级孩子的有些科学成长手册内容做得出乎我的预料的好。其实,只要做个有心人,科学做起来会非常有趣。
TOP
84#

昨天参加了在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听了四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科学课,聆听了两位名师的报告和刘特的精彩点评。满满当当的活动安排让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刻地是戴军方老师的观点报告《指向观察与描述的课堂教学设计》。戴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让我对观察描述有了更新的认识。戴老师指出观察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戴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阐述了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观察探究教学中首先要精准定位活动目标,然后要精妙设计观察活动,在精彩演绎活动中展开,最后要精心制定评价措施。感恩每一次精心安排的活动,感恩每一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收获满满。
TOP
85#

4月17日,满满当当的一天活动,也是满满收获的一天。四节课,两个观点报告,刘特的评课让我对小学一年级的科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徐瑶老师执教的《谁轻谁重》让我对这一节课又有了新认识。前面自己也研究过这节课,很明确的三个活动,猜一猜、掂一掂和称一称。徐老师上课一开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目的非常明确。课堂中让孩子每个孩子一张学习单,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对于课堂中的几个点,我也产生了一些疑惑:1、在猜一猜的环节是否可以适当加快节奏?因为整节课差不多用了55分钟,可以说是严重超时,而徐老师在处理猜一猜的环节中用了大量的时间,猜的活动,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的,可以说没有明确的依据,让每个孩子都说理由,他们其实并不能说准确,这里花的时间太长了。2、在掂一掂和称一陈的环节,徐老师都是自己选择了5个同学的数据进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么处理?如果要展示数据,不是应该吧孩子们的数据都拿出来吗?如果是老师自己选择,那老师可以只选择正确的,其他同学都是这个答案吗?应该不见得吧,这样处理老师的作用是不是太强势了?

(新塘小学 :富燕飞)
TOP
86#

2018.4.17参加了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研讨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分别聆听了专家的两个报告和四位老师的一年级科学课,同时还非常难得听到了刘特的点评。收获满满。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的观察鱼,从绘声绘色的绘本阅读引入课堂,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胡老师整堂课语言很丰富,对学生的掌控能力也很好,很值得我学习。就是有两点想法,一个是在讲台上展示的那条大的鲫鱼,是不是有必要出示,不仅是后面的活动没有用,而且学生观察的是自己小组的鱼,低年级的孩子应该只对自己组的鱼认知强烈,不会喜欢去关注别人组的。同时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拿走,很多孩子都看不清大屏幕和黑板。另外一个是观察鱼的内部结构。我感觉外部结构东西已经很多了,一年级的孩子是否有消化完,值得商榷。
TOP
87#

这次参加高桥金帆实验学校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收获很多,充实的一天,需要静心好好消化。戴军方名师的观点报告《指向核心素养的观察探究课教学》让我对科学观察探究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教学中自己对观察探究课也有一些思考和实践,却很碎片化。戴老师更系统更科学的对观察探究课教学进行了梳理,从精准定位活动目标、精妙设计观察活动、精彩演绎活动开展、静心制定评价措施四方面对观察探究课如何教学进行了说明,很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尝试以此指导自己上好观察探究课,也希望自己也能做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TOP
88#

4月17日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参加了“第三期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活动一开始是由戴军方老师带来的讲座《指向核心素养的观察探究课的教学》,戴老师主要从精确定位活动目标,精妙设计观察活动,精彩演绎活动开展,精心制定评价措施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来阐述观察探究课的教学。观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关键,设计怎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愿意观察,会观察,持久观察,以及在观察中培养学生怎么的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深思。
TOP
89#

4月17日参加了高桥金帆举行的第三届新蕊、骨干、联合体及特级教师工作组活动。听了四位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科学课,聆听了两位名师的报告和刘特的精彩点评。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午沈洋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起趣科玩吧”------小学低段科学“1+x”教学策略试水。沈老师强调行动起来就会有收获,这点我深有感触。我们学校的科学同事们早在新课标提出“技术工程课”之前已经在对stem进行试水,我们让学生设计制作了小赛车、弹簧测力计、太阳能热水器、小杆秤等产品,在拓展课程“景观模型”课上制作水陆缸、园林模型等。我们发现,越是深入实践,可以做的事情越多。另外,沈老师说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仔细想来我们身边的资源缺失很丰富,如果能合理利用,一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街小学     方琼飞
TOP
90#

有幸又一次听了《谁轻谁重?》的课例,徐瑶老师又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徐老师的教具利用磁铁,将实验物品直接板演,孩子通过实物更容易基于证据的推测。孩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第一个孩子想表达: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连掂一掂这种方式都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而后又有孩子说:比较后留下重的,轻的换掉。可以看见,我们一年级的孩子虽然表达上不够完全,但思维深度上已经有所体现。听了刘特的点评,我们发现有时候当孩子表述不清、但思维上十分清晰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在语言上协助孩子组织一下,帮助孩子较为有条理地表达孩子的观点?在选取标准量的称量中,是否还需要孩子更多的体验,也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