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一起进步 [复制链接]

1#
开学三周不到一直忙忙碌碌,开个帖子记录下我的成长足迹,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今年教学一年级和五年级,第一单元都是有关植物种植、观察、研究的。一年级的材料也都要重新准备起来,买起来。
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们知道的植物》,选择了红掌作为真假植物让学生进行观察。


分享 转发
TOP
2#

学校的条件不错,这红掌是学校现成的,还是临时买来的?
TOP
3#

这个植物好,辨识度难的。
TOP
4#

红掌选的号,考验学生的时刻到了。
TOP
5#

回复 2楼金亚军的帖子

临时买的,好怕死掉
TOP
6#

回复 5楼吴suo喂的帖子

从这里足可以看出学校对科学的重视!赞!
TOP
7#

一年级1.2《观察一棵植物》,到马路边溜达了一圈选择了萝摩作为每组观察的植物,小小的很适合每组一盆,路边免费的教学资源,而且植株比较简单,适合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和描绘。
TOP
8#

还是假的漂亮
TOP
9#

回复 8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养得好的话大概会和假的越来越接近吧
TOP
10#

感觉课堂很扎实,加油
TOP
11#

值得学习
TOP
12#

认真对待每一课,赞一个!
TOP
13#

观察一棵植物,每个小朋友画画的能力不同,有的画的非常棒,连叶脉都画上去了,有些画的快的还给它涂上了颜色。而一个班里有两个小朋友不会画叶子






TOP
14#

五年级的种子发芽实验,空气因素还需研究。发现一点点的空气都能让绿豆发芽,不得不感叹植物的生命力之顽强,鼓励学生学习这种顽强的精神,积极向上。看它如此顽强的想要生长,那就解放它,给它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TOP
15#





这个是101班的在观察中比较
TOP
16#

五年级蚯蚓的选择,在实验之前其实孩子们都心里有自己对蚯蚓习性的想法。当有蚯蚓往明亮去时,孩子们纷纷说:这个蚯蚓脑子有问题。
两个对比试验我选择了同时进行,四组做明亮还是黑暗,还有四组做湿润还是干燥。
湿润和干燥的实验,大部分蚯蚓都选择湿润的土壤,而明亮和黑暗的实验,有些会出现3条到明亮、1条在中间、2条到黑暗处,这就是为何做三次实验,排除偶然因素。



TOP
17#

回复 15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前车之鉴
TOP
18#

真假放在一起比较,效果应该不一般。
TOP
19#

想请教一个问题 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就是让他们绘图的时候应不应该上色呢
TOP
20#

很不错的红掌,如果没有花放在一年级课堂里更好
TOP
21#

把一年级和五年级对应起来上课,很有意思。一年级画植物,是用示意图记录的一种方式,还没要求上色。
TOP
22#

这样一看,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光打上去,假的反光很强
TOP
23#

加油
TOP
24#

真假红掌上演真假美猴王,厉害!一年级的植物观察、三年级的植物单元、五年级的植物生长有联系、有区别。
TOP
25#

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TOP
26#

回复 22楼影随心动的帖子

是的,假的太美
TOP
27#

回复 25楼罗海军的帖子

看一看一小部分孩子能区分,再摸一摸大部分能摸出来
TOP
28#

回复 19楼努力努力再努力的X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小朋友能够把主要的植物结构画下来就可以了,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部分小朋友画画速度比较快,画完之后个别小朋友自己上色了,或者有些小朋友直接用水彩笔画,小朋友也喜欢对自己的画精益求精。
TOP
29#

为了方便之后的教学,今天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进行分组编号,大部分小组1-4,个别小组1-5,在分组时我用标签纸给每个小朋友贴在书本第一页上,今天的科学课先请一号小朋友当组长,组长要管好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不能随便走动、说话。然后反复强调今天是1号小朋友当组长,以后2号、3号、4号小朋友都有机会。但是,还是有个别小朋友很较真,甚至有一个小女孩直接哭了。然后,通过简单的“大风吹”游戏,让小朋友快速熟悉自己的组号和自己在组里的编号。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我还给反应特别快的小朋友和小组画上了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让2、3、4号小朋友拿材料、还材料、代表小组回答问题等,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不是1号也能做很多事情。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训练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作为老师也要时刻关注细节,及时奖惩从而让他们养成比较好的习惯。接下来要关注的就是在小组合作的时候,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员交流、讨论。
TOP
30#

我们学校开展的新教师展示课:
2.1在观察中比较
周王庙小学 吴曾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3、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二、教学准备
每组四只恐龙模型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ppt】
师:这两个恐龙谁比较大,谁比较小呢?
预设:那条恐龙大(此处强调倾听的习惯:闭上小嘴巴、竖起小耳朵,用你的小眼睛看着回答问题的小朋友。  鼓励:这个小朋友很棒,眼睛亮晶晶的,特别亮。)
师:哪条?为了能够说清楚,我们给他们标上号码。现在能说清楚了吗?
预设:1号大,2号要小。
2、新课教授
(1)【实物比较】
师:接下来咱们进行小组合作,比比看到底谁大谁小,还记得自己的小组吗?(再次强调分组)你们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要一起做、一起说。小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动手比比看,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说说看,你是怎么比的,怎么看出来的。
这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坐的很端正,老师先把材料发给他们。拿到材料就可以开始小组合作了。
(进行材料分发)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比较的方法。上来摆一摆,能边说边摆吗?
预设1:能
预设2:不能。(那你摆,老师来帮你说,后面的小朋友要自己说了哦,把小耳朵竖起来)
(把两个恐龙放在投影板上,靠在一起,把头部排在一起,一号的尾巴在二号的后面,所以一号比二号要长。)
师: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吗?能自己说了吗?
预设1:能
预设2:不能。有其他同学愿意来帮她说说看吗?(没有的话,老师再帮他说一下)
师: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吗?能自己说了吗······(多问几次,如果没有同学提到高矮/长短,可以提示:那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呢?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上来给大家看看你是怎么比的)
师:把它们放在投影板上,并排靠在一起,1的头比2的头更高,所以1更高
师:那如果老师这样放不就2号比一号高了吗?是不是2号比一号高呢?行不行?
预设:不行,因为你放在高的地方和它比······
师:那你能说说应该怎么放吗?
预设:······
师小结:所以要放在一样高的地方再比是不是?
预设:是
(2)【操作训练】
师:接下来还是小组合作,请小组里面的小朋友一个一个轮着用不同的方法来比比他们的大小。小组里每个同学都试过之后就举手,老师会来给你们奖励大拇指。
(等小组举手后,贴大拇指,并且给他们三号恐龙,问:你们再比比看,3号恐龙是大的还是小的)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3号恐龙是大还是小?
预设:中的,因为他比1号小,比2号大。
师:非常棒,他用3号和1号、2号比较,发现他排在中间。

(3)【恐龙乐园】
师:今天呀是恐龙乐园开放的日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乐园门口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排排队吧,老师把4号恐龙发给大家,每位小朋友和组里的其他小朋友说说看,你是怎么排的。
汇报:请小朋友到投影下演示


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真棒,用你自己的方法给小恐龙们排好了队进乐园。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鼓掌)





《在比较中观察》教学反思
周王庙小学 吴曾婷
通过本次课,从比较两只小恐龙到四只小恐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个人认为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小组合作关注细节。一年级的小朋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小组合作要求他们学会分享材料、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有小朋友在小组合作时,在自己的座位上不知所措或者依然端正地坐着。
(2)教师语言需改进。一方面是语速,语速太快,导致个别孩子跟不上老师讲话的节奏,听不懂意思。另一方面是说话方式太过成人化,应当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交流,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3)引导语言需斟酌。在学生理解达不到预想时,太过着急地想要引出预设的要点,应该循序渐进,在前面有所铺垫,帮助孩子们理解。
(4)聆听习惯需养成。在课堂中出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或是处于兴奋状、或是被其他事物吸引。应当巧用奖惩,不断训练孩子们聆听他人回答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都会久远的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