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赛区授权组织机构: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赛区由香港青少年科学院统一召集和组织。
大赛和论坛主题:科技创新 放飞梦想
比赛地点:美国波士顿
比赛日期:2017年9月30日——10月6日
赴美参赛时间:2017年9月29日香港出发,10月6日波士顿返程,10月7日或8日抵达香港
参赛对象:
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及大学生等在校青少年。本届大赛以华裔学生为主,参赛学生可以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来自全球的华裔学生,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学生参与。
参赛组别:
按照年级,大赛将分为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及大学组;按照学科,大赛分为生命科学组、环境科学组、物理及工程科学组、人文科学组。
参赛作品:
1. 以学生为主完成的科学发现数码影像作品。
2. 学生们以数码影像的形式记录自己小组完成的科学探究项目,以5-8分钟的科学微电影(纪录片)分享科学发现的成果。
3. 幼儿组、小学组作品可以由老师或家长指导学生并协助完成,中学组作品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大学组作品要求小组独立探究、拍摄和编辑制作完成。
参赛作品申报:
1. 作品申报方法
(1) 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形式申报作品;
(2) 填写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报名表;
(3) 将报名表、获奖证书(如有)及参赛作品视频文件、作品脚本、活动照片等文件的电子版文件上传至云盘,并将相关文件夹的链接及提取码发送至iristsui@hkysa.org。联系人:徐辰阳,联系电话:852-69218134(香港)、86-13266991337(内地)。我们在收到参赛作品文件后会发出确认电子邮件。文件上传方法请参照云盘使用说明。
(4) 起止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8月1日。
2.作品要求:
(1) 原创:作品由作者自主完成,无著作权争议;
(2) 科学探究:学生们以数码影像的形式记录自己或自己小组完成科学探究项目的过程,并分享科学发现的成果;
(3) 作品形式:以数码影像的形式申报;
(4) 作品学科分类:分为生命科学组、环境科学组、物理及工程技术组、人文科学组;
(5) 本赛主办单位拥有出版作品集、公开展映展示、宣传推介等作品使用权;
(6) 作品时长:5-8分钟;
(7) 作品格式:MP4格式,画面比例为16:9,建议分辨率为高清格式:1920X1080(2013至2016年的作品如为标清格式:640X480也可申报)。
参赛语言:
英文或中文(粤语或普通话均可),每部参赛作品要求必须有英文简介,并要求提供英文字幕。
地点:中国香港
形式:组委会收到申报作品后,即刻安排评委对项目进行初评,并在一周内通知该项目是否可以入围终评展示。入围作品将获得赴美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终评展示的邀请函。
免于初评的资格:
2013-2016年获省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科学影像作品凭获奖证书可免于初评,直接进入终评展示,并可获得赴美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发现影像大赛”的资格。
2.终评
地点:美国波士顿
时间:2017年9月30日至2017年10月6日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1日
终评展示形式:每个项目一个展位,学生利用展板和视频进行展示和交流,评委和观众将到展台前观看视频、进行面对面交流。
(幼儿组、小学组和中学组作品在终评展示时,如果学生无法亲临终评展评现场,可以由辅导教师到展评现场负责布置展板、播放视频、交流指导过程。)
详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Q2NjY2OA==&mid=2649316720&idx=1&sn=c5bd3175a1a65ce9ece35f324c037ca6&chksm=bed7b87389a03165b421b1e29537c6e1e59a4121e1d95af1e54a0f2d2dd094b4f2b93170762f&mpshare=1&scene=23&srcid=07146rNkLLgf4i7Cut45Mbk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