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2017年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专贴 [复制链接]

31#

项目主题:一触即发


(多米诺骨牌触发装置设计、制作)

浙江嘉兴•平湖市乍浦小学 姚利明

【内容标准】——见2017《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18.1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

18.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5——6年级: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根据现实需要设计简单的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根据设计意图,分析可利用的资源;简单评估完成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可行性,预想使用效果。

【学习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原理,能根据项目内容,与他人合作,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可利用的材料,设计简单而有创意的触发装置。

2.通过测试、调整、完善设计方案,并制作触发装置模型,完成项目任务。

3.经历同伴合作、相互交流,不怕失败,愿意不断改进的实践,感受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米诺骨牌、木条支架、弹珠、棉线、双面胶、烧杯、浓盐水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镜,激发兴趣

1.播放多米诺骨牌视频。了解多米诺骨牌原理及要点。

2.提出任务:要求运用已学的力学知识和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触发装置,成功触发12块多米诺骨牌。

3.展示材料、工具等,明确使用规范、设计要求、注意事项等。并集体讨论、明确“触发装置评价方案”。(附后)

二、合作设计,完善制作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的材料,共同讨论、设计触发装置。

5.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触发装置模型制作、并经过反复测试、调整后,完善设计方案。

三、成果展示,评价改进

6.成果展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完善作品。

四、拓展延伸,激情再探

7.拓展延伸。




附件1:

多米诺骨牌触发装置

评价表



最后编辑杨君 最后编辑于 2017-04-20 14:14:28
TOP
32#




TOP
33#

31楼的教学设计显示有些问题。
TOP
34#

嘉兴-姚利明《一触即发》  课堂实录
课前观看视频
师引导:有技术的玩,有智慧的玩,有创意的玩

导课
师:如果给你几块骨牌,你打算怎样玩?能不能给第一块骨牌做一个触发装置,不用手去碰,想一想。
生阅读提示:运用科学课学过的知识、原理,合理选择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触发装置,一触即发,成功触发,10块多米诺骨牌
师:你觉得完成这次任务,有什么关键点?
生:需要一定的力量
生:力从哪里来
生:从材料
生:触发方式不能把第一块触发
师:怎么触发
生:用一些其他的力量
师启发,PPT播放:摆、杠杆、热气球、斜面、电磁铁、磁铁、弹力
师:现在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四人小组讨论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只能触碰一次
生:弹射的话,骨牌往后倒了,就失败了,一定不能斜了
生:合理的使用材料
师:其实,我们要完成一项工程,设计很关键。在设计时,用图画的形式、数据的形式画一画触发装置。你觉得要用怎么的方式评价?
生:使用效果,创意,多个原理,
师总结:我们可以关注这5个方面:设计、制作、效果、技术、创意
20分钟时间设计
展示我们的作品,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点小组没有成功
成功的小组现场展示
师:用了什么原理
生:杠杆、水,一端浮起来
师总结:我们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让设计变的有创意,如果没有成功,可以进行一些改进。如果有更多的骨牌可以有更多的设计。
最后编辑我予我乐 最后编辑于 2017-04-20 14:06:30
TOP
35#

《求真实验室之乌鸦喝水》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
陈苑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知道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求证“乌鸦喝水”原理的真实情况;在不断猜测与实验中,巩固物体会占据空间的已有知识,并拓展认识到空隙大小和空隙数量是影响空间占据情况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先猜测再实证,不断求证乌鸦喝水的各种不同情况;2.通过猜测和设计→操作和观察→交流和分析,逐步发展和运用已学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看待事情要有质疑的精神,懂得科学实证是了解真相的理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求证乌鸦喝水的各种情境,并做出合理的分析。

三、教学材料

教师:沙子、水1瓶

学生:实验一材料(小石头1份、水一瓶);实验二材料(大、小石头各1份、水1瓶、设计单1张)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介绍拓展课程《求真实验室》。

(一)微课引入,抛出问题。

1.微课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

2.提出问题一:故事里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3.提出问题二:石头放进去后,水为什么会升高?

(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乌鸦喝水”的各种情境。

1.师生利用大石头初试喝水,提出模拟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提出猜测。

(2)交代实验要求,学生演示。

(3)分析与交流实验发现。

2.探究利用小石头进行喝水。

(1)任务驱动,提出问题。

(2)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3)分析与交流实验发现。

3.设计探索大小石头组合来喝水。

(1)任务驱动,提出问题。

(2)尝试利用记录单画出小组的设计,并交流设计图。

(3)学生实验,展示成果。

(4)展示与评价研究成果,师生综合分析现象中的奥秘。

4.判断和验证能否利用沙子来喝水。

(1)提出问题,学生做判断和分析。

(2)教师演示验证。

(3)再整理分析。

(三)课堂小结,素养提升。

主要交流:现在你对乌鸦喝水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

TOP
36#

温州-陈苑  三年级《乌鸦喝水》  课堂实录

师:欢迎来到求真实验室,今天的课,我们要玩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生观看视频,乌鸦喝水
师提问:故事里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放石头,石头放进去,水就满出来了
师:为什么水会满出来呢
生:重的东西加进去,轻的东西会上来
生:石头会占据空间,把空气挤出来了
生:石头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水就满出来了
师:是真的吗,我们来试一试
为了更好的观察,老师加了一点颜色,请注意:用手模拟嘴,实验中不要晃动瓶子,
一生上台演示
师:乌鸦喝到水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有空气
生:石头放太多,水放太少,石头把空间都占完了,水升不上来了
生:水放的太少,石头太多,石头又太大了
师:水到哪里去了
生:跑到石头和石头的空隙里了
师:怎么办?
生:放小石头,大石头水上不去,小石头水还能上去
生:大石头空隙太大
生:放沙粒,空隙小,水就能上来了
生:石头放少一点,
生:先把小石头聚集到一个地方,水聚集到一个地方,水慢慢露出来了,水就出来了,就是把瓶子放斜一点
生:我觉得应该放小石头
师:咱们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喝到水了,每组的材料员去领取小盒子里的材料,大家试一试。
生小组实验,整理器材(约5分钟)
活动结束
师:这次喝到水了吗?
生:没有
还不行,怎么回事?
生:小石头放多了,还是会满出来
生:小石头里也有缝隙,水留到缝隙里,就上升不了,还是满不出来
生重复
师补充:原来小石头也有缝隙,空隙还很多,
所以要让水漫上来,不仅要考虑空隙的大小,还要考虑多少。
生:大石头和小石头一起放,大石头的缝隙小石头可以填上
师:你们觉得呢?
生:大石头和小石头一起放,大石头的缝隙小石头可以填上,水就漫出来了
师:怎么放,大石头放多少,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好?
生:大石头放少一点
生:大石头多了,小石头也会增多
生:大石头放少一点,空隙就少了,小石头就能填上
小组讨论下,说说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记录单上(图文结合)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不断鼓励:有些小组的小乌鸦实在师太厉害了
交流,上台展示
第2小组
生:大石头里面有很多的小石头
生:小石头也又缝隙,怎么办?
生:放些比小石头还小的小石头
生:还有空隙
……
第3小组
生:大石头有空隙,再用小石头补充
生:小石头放进去,还有一些缝隙补不上,怎么办
师:你们组下面放了一层小石头,为什么?
生:下面也有缝隙
第5小组
生:大石头放到上面水位的位置,其他用小石头放满
生:石头超过了目标水位怎么办?
生:试一试就知道了
师引导:我们再试一试,看清楚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方式放石头,再数一数叼了几次(手一抓算叼一次)
生领取材料,实验
师巡视,鼓励
汇总,展示各小组的成果
8各小组,6各小组成功,2各小组暂时没有成功
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生:先放小石头,如果先放大石头,小石头进不去,下面空隙很多
生:大石头放少,小石头放多,小石头会聚在一起,缝隙会很少
师:其他同学的想法呢
生:先放一块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把缝隙填满。
师总结:就是要把大石头和大石头之间的缝隙填上,水就会漫出来
提问:你现在觉得乌鸦喝水靠谱吗?
生:靠谱
生:不靠谱,人有手,直接用手喝
师强调:乌鸦喝水靠谱吗?
生:靠谱,毕竟乌鸦没有手
师再次强调提问:乌鸦用石头喝到水靠谱吗?
生:乌鸦找石头要消耗体力,还要很长时间,还不如直接倒出来。
师总结:看来,乌鸦要喝到水真的不是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世界真奇妙,假的真不了,我们这期的求真实验室到这里结束了。
最后编辑我予我乐 最后编辑于 2017-04-20 14:57:06
TOP
37#







TOP
38#

紫甘蓝的妙用

金华市永康市民主小学
周敏

【设计说明】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有些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化学变化。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现象,除了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杯壁变凉,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等这些比较明显的现象之后,对杯中仍显无色的液体中有什么,尚停留在无法探知的阶段。

“剩下的液体中还有小苏打吗?还是白醋吗?”这个问题的指向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存在过量的问题,研究还有小苏打吗或者还有白醋吗?其本质是一样的,考虑到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产物醋酸钠也是弱碱性物质,今天的检测方法更适用“还有白醋吗”这个问题的探究。教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拓展探讨是引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良好载体。

教者设想以“剩下的液体中还有白醋吗”为锲机,第一个活动:通过白醋使紫甘蓝汁变色这一性质检测反应后的液体中是否含有白醋,用紫甘蓝汁检测不同比例混合的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液体,让学生初步体验紫甘蓝汁的显色特点。通过实验观察与资料阅读,知道紫甘蓝汁遇到不同物质的变色规律,理解紫甘蓝汁可以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第二个活动:将紫甘蓝汁的性质应用于生活,检测不同饮用水的酸碱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变化,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紫甘蓝汁遇到不同物质的变色现象,知道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2
通过实验知道紫甘蓝汁可以检测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液体中是否有白醋;

3、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提取紫甘蓝汁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加入小苏打和白醋的数量来改变反应后的液体成分;

2、利用紫甘蓝汁检测饮用水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进行大胆猜想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紫甘蓝汁遇到不同物质的显色规律

【教学难点】

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液体成分
【教学预设】

一、问题引入

ppt展示小苏打和白醋】

【提问】

1、还记得这两种物质吗?混合后有什么变化?

2、反应后的液体中还有白醋吗?

3、怎么去检测?(加小苏打)什么现象说明有白醋?认同吗?

【导题】今天老师将给你们带来一种神奇的物质,它能帮我们检测出液体中有没有白醋。

二、变色

【出示紫色液体】

1、
它遇到不同的物质,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是不是很神奇?

2、
想不想自己去试试?

【任务布置】

1、
只给你们提供小苏打、白醋,是不是只能呈现两种颜色?

1.小苏打,2.白醋)演示

2、
还可以把他们混合(3.小苏打和白醋),就三种吗?

3、
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不同也能使里面物质不一样。

4、
往相同的白醋中加入不同量的小苏打,

往相同的小苏打中加入不同的白醋。

5、
具体怎么加?

【设计方案】

1、
给你们2分钟,在记录单上写出具体的方案,小组内方案要统一

2、
交流:

你们小组的方案派代表来与全班交流

【学生实验】10分钟

那我们就动手试试看吧,需要帮助请举手示意

1、
温馨提示:滴管的正确使用

2、
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1、组内交流:请整理好你们的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形成你们小组的共同意见,派选代表上来与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预设)

a.
规律:

相同小苏打,白醋越多,越红,白醋减少变紫色,蓝色,白醋越少,偏绿色

相同白醋,小苏打越少,越红,小苏打增加变紫色,蓝色,小苏打越多,偏绿色

……

b.
偏向红色说明还有白醋

能检测出液体中是否还有白醋,

真好,把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谢谢你们!

【过渡】

1、
同学们观察都非常认真,方法很科学,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三、生活中的应用

(一)检测水质

【提问】

1、有没有白醋,你们会检测了,其他物质你们会检测吗?    

2、(出示水)给你们准备了常见的几种水,我们来推测一下吧

【观察活动】

【学生汇报】

哇哈哈是弱酸性的,农夫山泉是中性的,昆仑山是弱碱性的。

【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水质好坏关乎我们的健康,健康水有很多条件,其中一项,要求水呈弱碱性。

四、拓展提升

【揭题】

1、
除了水,你还想检验生活中的哪些物质?为什么

2、
这个液体这么有用,想不想拥有?

3、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

【提取方法】

l
把紫甘蓝切碎,放入碗中。

l
往碗里加入适量水(或加入酒精),直至液体变成深紫色(冬天可加热)。

l
将上述混合物通过筛子过滤,收集滤液。

【结束】

今天学习了这些,你的收获是什么?

你回家愿意继续去做更多吗?


TOP
39#



TOP
40#

拓展课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特色啊!有的拓展知识,有的拓展能力,有的拓展思维。从前面几节课的实录来看,个人觉得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够。
最后编辑陈荣林 最后编辑于 2017-04-20 15:25:14
TOP
41#





TOP
42#

拓展课真是八仙过海,各有特色啊!有的拓展知识,有的拓展能力,有的拓展思维。从前面几节课的实录来看,个人觉得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够。
陈荣林 发表于 2017/4/20 15:23:18

看明天的魔杖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

期待更多精彩资料
TOP
44#

这次是乐乐和杨总联手啊!辛苦了,让我们这些没能在现场的感受了一下,弱弱的问一下,此次的课题是自选的还是规定的呢?
TOP
45#

规定拓展,课程应该自选的吧
TOP
46#

回复 44楼影随心动的帖子

拓展课,根据要求内容自定。
TOP
47#

谁有会务安排的资料,课表发一下哦
TOP
48#

不能到现场,期待视频
TOP
49#





TOP
50#

安排表


TOP
51#

丽水-柳良敏
三年级《色彩传送带》
课堂实录

导课

T: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杯黄颜色的水,一杯蓝颜色的水,如果在空杯内导入同样多的黄颜色的水和蓝颜色的水,水会是什么颜色?

S:紫色

S:绿色

S:黑色

T:老师想增加难度,把两杯水放在空杯边上,手不碰,有什么办法让水自动的留到空杯里?

S:需要吸管

生上台动手演示

T:不行,还有什么办法?

S:滴管

T:怎么使用?

S:把红色水吸上来,滴到空杯里

T:不是自动流

T:还有什么办法?

S:用勺子,把蓝色的水舀一勺出来,倒进去

T:也不是自己流进去

T:老师要用面巾纸让水流到空杯里,信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流过去,空杯里的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观看视频,有什么需要提醒

教师演示:三个杯子放好,留点间隙,轻轻的放下去,刚好要碰到的时候,手拿着的另一端放掉。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生领取材料,实验(10分钟)

实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

师提要求:如果同学记录下来的你没有记录,你把它补充完整

生汇报

S:纸巾慢慢变色,水滴下来的时候比较慢,水变成了黑色,水流动的慢,原来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空杯子的水越来越多

T:有什么要补充的

……

T:刚放进去的时候怎样?

S:颜色一直在上升

T:上升的速度一样吗?

S: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快,后来越来越慢

T:把没有写的补充上去。

S:颜色流动的非常快,用长的箭头表示,在最高处的时候流动的慢,用了短一点的箭头

T:在刚才的实验中,红色的水和蓝颜色的水会不会自动的流到空杯子里?

S:会

T:纸巾起到了什么作用?

S:将水吸到空杯子

T:我们也可以说传送过去,板书“色彩传送带”

T:你还有什么问题

S:纸巾为什么能传送水?

师重复

S:我听说过毛细作用

T:是不是毛细现象?

S:一滴水滴到毛巾里,水会慢慢的扩散

PPS总结

T:混合后水是什么颜色的?

S:黑色

S:有些蓝、有些红

S:黑色

S:有点紫、有点黑

T:到底什么颜色,有什么办法看的更清楚?面巾纸可以吗?

生上台实验演示

T:看到了吗?什么颜色?

S:黑色

T:可能投影不清楚,是紫色

S:黄颜色的水和蓝颜色的水混合是紫色

T:如果提供给你更多颜色的水,你还想怎么做?

S:我想红色、绿色混合

S:我想混合紫色和绿色

S:我想混合红色和橙色

S:我想混合绿色和紫色

T:如果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S:橙色

T: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S:毛细现象

S:颜色混合会变色

T:下课后你还想研究什么

S:另一种颜色变化

T:老师这里有一盆花,放假的时候不能浇水,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想想办法?

S:用面巾纸把水吸进去

S:用毛巾帮它连接起来

T:用了什么原理

S:传送

T:为什么毛巾也可以让它流过来

S:毛细现象

T: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回家试一试



最后编辑杨君 最后编辑于 2017-04-24 08:27:26
TOP
52#

怎样喷得更高

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中心小学
李华君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自编拓展课程《喷泉的研究》第二课。“喷泉的研究”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引导学生研究热胀喷泉、希罗喷泉、水压喷泉、气压喷泉等有趣的喷泉。《怎样喷得更高》可以用三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喷泉的高度和烧瓶里水量的多少、烧瓶里水的温度、烧瓶外部水的温度、烧瓶外部热水的多少、导管的粗细等因素都有关。希望能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探究一系列实验现象,发现科学原理,然后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是五年级下册学生。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初步具备控制实验变量、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完成实验的能力。在知识储备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了解水和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了解受热后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得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喷泉的高度与烧瓶里水量的多少有关。

2.喷泉的高度和烧瓶里的水量的关系可以用一些线来描述。

3.合适的水量能让喷泉喷得最高。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并经历一个探究和论证的过程,培养学

生整理数据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继续挖掘问题切口进一步研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研究喷泉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喷泉的欲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水的热胀冷缩装置,提问:可以用来研究什么现象,怎么研究?

2.倒掉一部分的水,变成喷泉装置,演示喷泉。

3.提问:为什么能形成喷泉

二、提出问题,聚焦问题

1.思考:喷泉的水柱为什么能上升那么高?

2.交流碰撞: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明显得多。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能让喷泉喷得更高

4.集体论证碰撞

5.梳理观点,聚焦问题:喷泉的高度与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

1.思考:怎么研究水量和喷泉高度的关系

2.观点碰撞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加入定量的水

②要控制好其他变量:外部的水温和水量、加入的水温等

③测量出水柱的高低,进行比较分析

3.补充指导研究细节

4.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收集数据

5.梳理数据,寻找规律

6.交流展示,观点碰撞

7.小结,形成共识

四、展示拓展

1.引导学生提出新的研究切口。


2.展示其他形式的喷泉,激发学生研究喷泉系列的兴趣。

TOP
53#

太给力了!非常全面的资料,好好的学习了。
TOP
54#










TOP
55#

台州-李华君
五年级《怎样喷得更高》
课堂实录

T:考考大家,我把烧瓶的水倒掉一部分,放入热水里,会有什么现象?

S:应该还会上升,上升的没有那么快

出示量杯,提问:这是什么

T:我在里面倒热水,150毫升,把烧瓶放入里面,会怎样/

师演示,现象:水出来了

T:为什么

S:空气的热胀冷缩更明显

T:怎样把喷泉喷的更高

S:水更多,吸管更细

师重复

S:用更烫的热水

T:你的理由

S:水越烫,热胀冷缩约明显

S:把烧瓶里的液体换掉,碳酸饮料

S:吸管的水柱高一点

S:吸管更粗

T:你们觉得喷泉的高度和烧瓶的水量有什么关系

S:水越多,喷泉喷的越高

S:水更少,空气就越多

师重复,还有不同意见吗?师板书,梳理

S:我觉得也是水越多约明显

S:我觉得没有变化

师:水多水少不会影响,

S:我觉得也是没有变化

T:水越少喷的越高,如果我加12滴水,可以吗?

……

T:到底哪一种正确,怎么办?实验怎么做?半分钟时间思考。

S:对比实验,第一种水放的多,第2种水放的少

T:你觉得放多少

S: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S50-100ml

T:两组比较就可以了吗?

S:我觉得应该用三组,第一组少,第二组多,第三组中等,同时放入

T:你注意到了,要逐渐的改变水量,我们10ml10ml的加,要注意什么?

S:热水的水温不变

T:怎样让水温不变

S:第一次做了,把里面的水倒掉,第二次再到

T:量瓶里的水温能不能变

S:不能,每次要换水

师补充:每次要把烧瓶放冷水杯里冷却

T:喷泉的高度怎么测量?

老师已经在量杯上贴好了尺子,有刻度

师演示过程,并讲解

烧瓶里加水,10ml10ml的加——塞紧盖子——在量杯里倒入150ml的热水——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按到底——观察并记录喷泉的高度

PPS讲明实验要求

生实验(10分钟左右)

生汇报

S:我们组10ml
喷了38cm高……一定的水量可以使喷泉喷的更高

T:其他组的发现

S:你们组比我们高出很多

S:每组的水温不均匀

S:我们20ml25cm

S:保温瓶里的水温不一样

S20ml24cm,你们的是42cm,怎么相差这多?

S20-30相差太多了

S:水温没有调整好

S20ml的水位太突兀了

S20ml水就这么点,不能只看一点点

师干预:也许他们组就这么高。我们再来看一看全班的数据,折线图

从折线图,有什么发现?

S20ml最高

T:回到刚才我们的预测,你觉得那一组正确

第四组

T: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统计图——曲线统计图,能更好的反应出变化,从曲线图看,如果5mL,会是多少,

S:大约15cm

S:大概18cm

T:你们是怎么预测的

S20cm,因为先升再降,

T:烧瓶水量和喷泉高度是什么关系,你们怎么描述

S:大约
20\30 mL喷的最高

T:怎样的水量喷的最高

S20mL
左右

T:怎样的水量喷的最高

S:合适的水量,喷的最高

T:还有什么的问题

S:如果换细管子,是不是会喷的更高

我们下课研究



最后编辑杨君 最后编辑于 2017-04-24 08:30:21
TOP
56#




愤怒的小鸟 —投石机的探究
教学设计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黎作民

教学内容:

投石机是古代的一种攻城武器,可把巨石投进敌方的城墙和城内,造成破坏。弹力投石机,又称床弩、射箭机,依靠弓弦的弹力来抛射,除了发射大型箭也可以发射石弹。《愤怒的小鸟》是《投石机》拓展性课程的第三课时,学生在经历了认识投石机,制作投石机模型的基础上,探究投石机投射的活动。本课结合五年级橡皮筋弹力知识和六年级杠杆原理,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体验和探究,发现影响投石机投射精准度的因素,并尝试改进投石机模型装置,完成投射任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投石机是利用杠杆和弹力组合的一种机械。

2.弹力投石机投射的准度和弹力大小、支点位置、投射的角度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投石机投射的活动体验,发现影响投射准度的因素。

    2.在调整改进投石机装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技术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冷兵器时代工具的发展,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

2.体会到各种机械的优势,将优势进行组合,放大他们的优点,服务于人类。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分组材料:投石机模型、橡皮筋、沙袋、米尺、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古代战争利器

1.播放战争视频,了解投石机的运用。

2.出示投石机模型,了解制作方法。

二、初玩投石机投射活动

1.运用投石机模型,进行投准活动。

任务单一:


(1)在规定的起点,尝试将沙袋投进指定区域。


(2)记录投射的具体情况。

(3)反思投射方法的改进。

2.反馈交流


投射的精准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你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小结:改变杠杆的支点,橡皮筋缠绕的圈数等方法,可以改变投射的精准度。

三、再玩投石机投射活动

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调整投石机模型,进行投准活动。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投石机投射的精准度不仅与弹力有关,还与投射的角度即抛物线有关。



TOP
57#





TOP
58#



TOP
59#

湖州-黎作民
六年级《愤怒的小鸟》
课堂实录


课前听愤怒的小鸟的音频,什么音乐,谈论游戏

1007

老师带来的游戏装置,这是老师湖州的学生带来的

看视频——制作过程

7

T:制作完成了,该怎么玩呢?我们一起读一下

阅读文字资料

T:组装愤怒的小鸟,试一试,并找一找里面运用的科学知识

完成后领取小鸟,到活动区进行闯关游戏,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生组装

音乐响起,整理材料

T:组装好的小组,到老师这里领取小鸟,并看一下记录表,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记录单文字较小,老师讲解

T1、以黄色线为起点,

2、使用装置将小鸟投到红色区域,将每次落地位置用123……

3、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尽量投到红色区域。

T:现在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S:记录时以第一次落地点为准

T:落到同一位置怎么办?

指导学生记录

学生到互动区域活动(约6分钟)

1021

整理组内的记录

老师做个调查,闯关成功的小组有哪些

都成功了

T:第一次就成功了吗?

S:没有

S:第一次没有成功,可能打在这个区域,投远了

T:就是这样的投掷实验,结果都成功了,经历都不一样,请同学们来分享你们的经历,怎么一步步成功的?

S:我们发现,勺子越往前,越远,勺子越往后,越进,跟橡皮筋的弹力有关,

T:往前往后什么意思?

S:往前挪时勺子在后面,小鸟在前面

T:不是这样,那是怎样

一同学演示,调整橡皮筋的位置

教师板书简图

T:调整这根橡皮筋,是调整了支点,我们发现这是杠杆

往勺口调,弹的比较远,往勺柄,比较近

T:为什么

S:力不一样,

师演示,板书弹力

S:橡皮筋离勺口近,崩的很紧,橡皮筋离勺口近,崩的很紧

T:小鸟要投出去,力是谁给的?

S:橡皮筋

S: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跟投的距离有关系

S:缠的越多,投的越远

S:勺子越往下,投的越远

T:勺子这里越往下按的越深,弹的越远,

师板书

T:还是什么再变?

S:弹力

S:竹签也可以调整

另一小组汇报

S:改变橡皮筋在底板的位置,离底板近,投的……

师总结:不要看这个小小的装置,它蕴含了杠杆、弹力等很多的原理,不断的实践,会有跟多的收获,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会怎样?你认为你有新的方法去完成吗?

S:调整橡皮筋的弹力

师重复:用多种方法

闯关升级版

生调整装置,将小鸟投入更小的区域(约6分钟)

觉得这次的命中率怎么样?统计打进框的小组

分享经验

S:我们一次一次的试,如果射中了,按照那个方位继续

S:我们每次把角度改一下,如果近了,往上弄一下,如果远了,往下弄一点

T:一项技术,要真正熟练,技术很重要,我们还要不断的实践。其实这个装置,我们在古代就开始使用——投石器

观看视频

T:投石器如果要击中敌人,还有什么要求和方法,让它投的更准。

师总结



最后编辑杨君 最后编辑于 2017-04-24 08:32:18
TOP
60#

金华周敏《紫甘蓝的妙用》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出示一朵花,老师魔术得吧紫色的花变成蓝色。试话筒。你可以对它提问。

S花瓣的材质

S花瓣是染色的吗?

S为什么花会变成蓝色吗

【导入】

T上课之钱看一下老师给你带来的物质,小苏打和白醋,它们混合会有什么变化,还记得吗?

S混合后,产生气泡。杯壁变凉

T把白醋加入小苏打,反应后的白醋里面还有小苏打吗?有没有同学办到?

S往这个里面再放小苏打,如果冒气泡

【提出问题】

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液体,眼睛看过去是蓝色的,这种液体能帮助我们检测物质中是不是有小苏打。因为紫色液体遇见不同物质会变色。

T小苏打一种颜色,白醋一种颜色,就两种颜色吗?

S还有混合后的颜色

T可能还有更多的颜色。物质不同会变出不同的颜色。

T如果烧杯都加小苏打和白醋,怎么改变。设计方案,怎么样使烧杯所含物质不同。,讨论一分钟。

T完成活动设计单,给你们15分钟。

【实验】学生实验并进行记录。

【汇报】

T一分钟时间整理我们的发现和我们的汇报,可以拿上我们的实验材料说说我们看到的现象和发现。

S往相同的小苏打里面,呈现绿色的是加了1勺子小苏打,第三种是加20毫升白醋,第四是加了30毫升白醋。

T后面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S我们可以通过颜色辨别烧杯中的白醋,红色到紫色是白醋的一个情况。

   234是带有紫色的是含有白醋的。

T8个烧杯有8个颜色,8个小组64个烧杯每个烧杯的颜色都不同。是什么使得烧杯里的液体呈现不同的显色呢?

S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使紫色液体变色。

【紫色液体的深入研究】

1T这个紫色的液体看来蛮有用的,这个能检验出液体的不同

还有很多其他物质能不能也用紫色液体检测。那就试试看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其他材料,材料员,把烧杯架拿起来,到材料去换取一个新的烧杯架。提示:需要用到的紫色液体还是需要的。

3、学生继续试验

4t给你们的水,(液体)它们的酸碱度你们检测出来了吗?

S:农夫山泉


苏打水和直饮水和昆仑山是多碱性。

T看来用紫色的液体也能检验我们的水。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我们需要弱碱性的水。

那么我们还能用紫色的液体来检验日常生活相关的我们身边的物质呢?

S我们的食物,花草,植物,化妆品之类

T牙膏可以吗?洗涤剂可以吗?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这个紫色液体你想要吗?那我们怎么用?用什么用?

老师出示图片,紫甘蓝。

那么怎么做?

S:可以用压。捣烂的方法。

T出示另外一种方法:1、切碎,放入碗里2碗里放一些水(或者酒精)直到液体变成深色(冬天可以加热)3


大家可以用我们自制的紫色液体检验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

最后编辑杨君 最后编辑于 2017-04-21 10:59:3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