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的沉浮》教学设计
杭州市青蓝小学
王雯雯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通过对《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课的记录单数据分析,
得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的结论;通过小瓶的沉浮实验,明白瓶子中的水超过某一限度,瓶子才会下沉,并初步了解物体沉浮与排开水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改变小瓶沉浮的实验过程中,懂得运用各种操作方法来减
小实验的误差;通过对改变小瓶沉浮这一实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验证同体积物体中,重的物体容易沉这一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各种能够减少实验误差的操作进行讨论的过程
中以及通过一滴一滴加水得到小瓶悬浮状态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性;通过对潜水艇沉浮原理的推测及潜水艇视频的观看,明白科学与技术是共通的,科学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改变小瓶沉浮这一实验的分析,进一步验证同体积物体中,重的物体容易沉这一结论,同时也能对物体沉浮与排开水量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准备材料
小组材料:迷你秤、小瓶、量杯、滴管、装有红墨水的烧杯、记录单、抹布、镊子
四、教学环节
1.
导入(5分钟)
(先将一组实验记录单拍好照片在Ipad上)
T:上一节课马老师带着大家完成了有趣的沉浮实验,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再对照自己的看一下,从实验1中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T:还有不同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把这个结论再完整的说一遍。
结论1:轻重: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板书)
T:前提是体积相同的物体(在半板书上加着重号)
T:从实验二中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T:同意吗? 我们再把这个结论完整地说一遍?
结论2:体积: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板书
2.
小瓶实验(20分钟)
(在讲台上放一张凳子,放一个量杯,用镊子将封口小瓶小心的先浸入水中,再慢慢放开)
T:上节课的实验中,我们用的是水槽,这个容器我们换一下,换成一个小个子的量杯,如果将这个封口小瓶轻轻放入水中,封口小瓶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沉下来吗?仔细思考一下(板书:改变物体的沉浮)
绝大部分孩子会说在瓶子里加东西,加东西其实就是运用了哪一个原理?是因为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还有孩子可能会说将小瓶的塞子塞进瓶子,是因为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T: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红色的水,这样大家可以看的更清楚
T:哎?想一想,再一次一次给小瓶加水的过程中,,什么东西没变?(小瓶体积、量杯中的水量);什么东西变了呢(小瓶的轻重、水位的高低)
T:对!我们就是要将这些变化的数据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思考1:你觉得引起小瓶沉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与比较,你觉得小瓶的沉浮与水位读数有什么关系吗?
PlanA
(如果学生说有问题,那就解释一下。(这里准备悬浮图片,2ml滴管的放大图)
T:我们干脆从头再来,第一次怎么做?第二次呢?(学生一边说一边动作演示)
PlanB(如果学生说没有问题)
T:看着这张记录表,你觉得第一次要怎么做?第二次呢?(学生一边说一边动作演示)
先称出小瓶的轻重,用镊子夹住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水位。加入2ml水,称出轻重,用镊子夹住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水位。哎?好像一开始你还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第一次完成后小瓶在哪里啊?(水里)拿出来第一步要干什么,(先在瓶口轻轻甩一甩,再用毛巾擦干)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第二次怎么做?那怎么取2.5ml水呢?王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诀窍。(展示2.5ml滴管放大图)
T:第三次和第二次差不多,哦,加的水不一样,是2ml。哎?第四次好像有点难度,谁来说说看可以怎么操作?
先加两滴,放入水中看看,如果没有悬浮,擦干之后,再加两滴看看,直到小瓶在水中悬浮,再称出小瓶重量,读出水位。两滴、两滴……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悬浮啦?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判断悬浮。(展示悬浮ppt)这一步是我们整个实验最难的地方,前面有好多小组都在这里失败了,所以如果哪个小组成功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哦,我要给你们拍照留念。
T:第五次,是在第四次的基础上再加2滴。好,实验过程中完成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写。开始实验。
(到每个小组观察其实验情况,用手机拍下一些影响实验数据的错误操作的视频、拍下每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
T:小组长收拾实验材料上交到讲台,其它组员安静思考实验记录单上的思考题。老师已经把第五组的试验记录单展示在大屏幕,仔细看一看他们的数据,再对比自己的数据,有没有什么问题?注意哦,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哦。
T:你觉得引起小瓶沉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软件展示记录单)
T: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与比较,你觉得小瓶的沉浮与水位读数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呢?难道水变多了?
T:对啊!整个容器的水量从始至终没有改变,瓶子越是下沉,排开水就越多。
T:你们还有其它发现吗或者有什么困惑吗?
T:王老师也有一个困惑,不是说在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吗?那第一次加水后,小瓶不是重了吗?它怎么没沉啊?
(让孩子说出,物体的轻重是要到达某一限度后,才会下沉)
T:这个限度你可以在记录单上找到吗?为什么你觉得它是啊?
(瓶子前面一直是浮,可是突然加了两滴水后,就下沉了,说明瓶子的轻重要达到这个数据)
T:嗯,看来这个数据很重要,意义非凡。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再碰到它。
3.潜水艇(5分钟)
T: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到了这个原理?(潜水艇图片,重点由水舱)这是什么?看得懂吗?说说看?请你推测一下,潜水艇是怎么改变沉浮的?你为什么这么想?
T: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T:看懂了吗?潜水艇的沉浮其实就是运用了什么原理?对,其实改变小瓶的沉浮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你们在上节课其实已经接触到了。瞧,这两个小瓶,它们两个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它为什么能下沉?其实就是我们黑板上的哪个原理?我们在下节课再对它继续进行探索。
4.作业本
第一课课堂练习题第2题,第二课课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