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周王庙师 撸起袖子加油干 [复制链接]

61#





浙江永康飞神赛车三天的比赛流汗比平时训练加起来还要多
551E9582D5CFDD609ABC4AC3D42F1229.jpg (, 下载次数:0)

(2017/7/24 6:59:25 上传)

551E9582D5CFDD609ABC4AC3D42F1229.jpg

TOP
62#




收获
TOP
63#

恭喜。满满的收获
TOP
64#

支持,关注,加油
TOP
65#

贵在坚持,赞!
TOP
66#


七月七别人看到牛郎织女相会,我拍到了2只单身狗抢骨头
TOP
67#

今天学生报到,9月一日正式上学,22周的一个学期有点长,是不是考虑下学期的课提前上一个单元 。本学期4个毕业班的科学+科技拓展课
TOP
68#

2017年嘉兴市中小学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课例评比
1、市级决赛办法:各县(市、区)选拔推荐的普通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及拓展性课程教学人员,以课例视频评审的方式进行市级比赛。
2、视频要求:参赛视频时长为一个标准课时。每节课例前可加3~5分钟关于学科教室或创新实验室总体情况的介绍。视频稳定性:全片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视频流畅。色调:无明显偏色,多机位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音响效果: 声话同步,无交流声或其它杂音等缺陷。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双(多)机位拍摄。视频采用MP4封装,H264编码,高清节目分辨率1920×1080、标清节目分辨率720×576 、每秒帧速25,码流1M。
3、时间安排:各县(市、区)装备负责人,在2017年10月25日前将视频材料数据光盘统一邮寄上报至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丛老师处。后经市装备中心聘请专家评审后,再确定上报参加省级比赛人员名单。
开学就接到一个任务,也不知道要怎么搞。没有方向,没有提示。
TOP
69#

听话的乒乓球
一.导入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在乒乓高手的手中可听话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听话的乒乓球。
二.研究过程
1.出示材料
乒乓球、塑料瓶、装水的水槽、秒表等
2.乒乓球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那么老师把去底的塑料瓶罩在乒乓球上,乒乓球是沉还是浮?
3.小组实验
说说你们看到的现象,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进一步探究
1.现在来看看老师的实验,乒乓球能够下去,也能够上来。(边说边演示)
2.你的乒乓球能够听话吗?试试看。
3.揭开听话的秘密,说说原因。
4.你能让它上升的快一点吗?怎么办?你的猜测是什么?
次数    小孔瓶盖上升时间    大孔瓶盖上升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试着解释原因
四.拓展延伸
你还能让乒乓球下去吗?
TOP
70#

想了一周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来自三年级的空气占据空间吗?
后面继续完善中。。。。。。。。。。。
TOP
71#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有三个,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和“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活动环环相扣,重点在于通过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不断寻找证据,判断其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培养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白醋是学生对较为熟悉的物质,所以采用猜一猜来进行认识强化。小苏打曾在溶解单元中出现过,但对两种物质全面的细致的进行观察是以往并未进行过的,对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则知道得更少。可以说学生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没有经验的。但这一过程反应速度很快,现象明显,对学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至于用火柴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可以打破学生已有的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让他们认识到原有的知识可能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会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确认小苏打和白醋会产生新的物质。
初步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它是一种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初步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
完成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确认其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对于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想和论证。
【器材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火柴等
教师演示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火柴、蜡烛、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
通过逐步出现证据的方式推断烧杯中是什么。
(获得的证据越多结论就越可靠)
(2)认识小苏打
请你观察桌上的小苏打,你观察到哪些特点?
预设:白色固体、颗粒细小……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如果将这两种物质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1)出示装有白醋的杯子。里面有什么?(白醋)还有呢?(预设:空气)
(2)先把点燃的火柴伸进放有白醋的杯子中
(3)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充分调动你的感官观察,记录下你的发现。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
三、验证产生气体
1.引导研讨:在混合之前,杯子里是什么?预设:空气
追问:空气有哪些特点?(无色透明、无味、有重量、帮助燃烧……)
2.现在杯子里面还是空气吗?
3.启发引导:怎么证明这杯子里装的不是原来的空气?
4.将点燃的火柴伸进杯子里。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引导得出:这种气体和空气不一样,是不帮助燃烧的。
不是空气那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来看资料。
5.现在能确定是什么气体了吗?看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让我们继续寻找它的特点。
6. 将收集的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刚才的实验告诉我们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引导讨论: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7.根据实验所得信息,现在能判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了吗?

四、研究剩余物质
1. 提问: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你认为剩下的物质是什么?里面可能含有哪些成分?分组观察:用看、扇闻等方式再仔细观察
预设:(1)白醋和小苏打的混合液
      (2)白醋
      (3)有一部分是白醋,还有一部分是其他新的物质
       ……
2. 为剩余物质的身份寻找证据
(1)在小苏打、醋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添加白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但气泡不多,继续加白醋直到没有气泡位置。(引导得出:一开始有气泡,说明里面确实还有小苏打,但气泡不多说明小苏打的含量已经很少,最后没有气泡了,说明小苏打已经和白醋反应完了。)
没有气泡,说明里面不含有小苏打。
(2)在小苏打、醋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添加小苏打,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液体中并不全是白醋,还有其他的新物质。

五、总结延伸

                      
【记录表】
                       观察一
把点燃的火柴伸进放有白醋的杯子中

观察二
记录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三
把点燃的火柴伸进混合后的杯子中
观察四
把杯中的气体倒到燃烧的蜡烛火焰上
TOP
72#

一节海宁市的公开课。论证式的教学为主题。
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后面慢慢试试调整。以学定教。
TOP
73#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试教601班。总体流程问题不大。设计活动太多,动静转换要5次,拖慢了课堂节奏学习效率不高。启发学生的引导语组织不严谨,容易引起学生的歧义。实验的要求没有讲清楚,学生凭想象做实验。指导不到位。
把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明天604班改进继续。
TOP
74#

进来逛逛
TOP
75#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有三个,分别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和“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活动环环相扣,重点在于通过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不断寻找证据,判断其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培养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白醋是学生对较为熟悉的物质,所以采用猜一猜来进行认识强化。小苏打曾在溶解单元中出现过,但对两种物质全面的细致的进行观察是以往并未进行过的,对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则知道得更少。可以说学生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没有经验的。但这一过程反应速度很快,现象明显,对学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至于用火柴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可以打破学生已有的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让他们认识到原有的知识可能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会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确认小苏打和白醋会产生新的物质。

初步认识二氧化碳,知道它是一种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初步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

完成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确认其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对于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想和论证。

【器材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火柴等

教师演示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火柴、蜡烛、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

通过逐步出现证据的方式推断烧杯中是什么。

(获得的证据越多结论就越可靠)

2)出示装有白醋的杯子。里面有什么?(白醋)还有呢?(预设:空气)

3)先把点燃的火柴伸进放有白醋的杯子中,观察。

4)认识小苏打

请你观察拿到的物质,你观察到哪些特点?

预设:白色固体、颗粒细小……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如果将这两种物质混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充分调动你的感官观察,记录下你的发现。看到这个现象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

三、验证产生气体

1.引导研讨:在混合之前,杯子里是什么?预设:空气

2.现在杯子里面还是空气吗?

3.启发引导:怎么证明这杯子里装的不是原来的空气?

4.将点燃的火柴伸进杯子里。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引导得出:这种气体和空气不一样,是不帮助燃烧的。

不是空气那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来看资料。

5.现在能确定是什么气体了吗?看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让我们继续寻找它的特点。

6.
将收集的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刚才的实验告诉我们这种气体有什么特点?(引导讨论: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7.根据实验所得信息,现在能判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了吗?

8.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并说说理由。

四、研究剩余物质

1. 提问: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你认为剩下的物质是什么?里面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2. 为剩余物质的身份寻找证据

五、总结延伸

板书:

冒气泡-----产生气体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TOP
76#

试教和修改稿,后天就要上课了。自己的教路清晰了,学生的学路不一定,因为是借班上课,到时候随机应变吧。
TOP
77#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ppt (, 下载次数:109)
这个是修改好的课件
TOP
78#

这一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把下册的内容提上来上,前面的铺垫没有,学生不好理解化学变化。试教时学生卡壳后急于求成,没有想好引导语,直接代替学生说出来。学生的思维没有发展。
TOP
79#

六年级滑轮







TOP
80#

回复 79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这套材料比较大啊
TOP
81#

公开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这个有点特色,当然最好的是白板技术的运用,学生可以上台拖动组合相貌
TOP
82#

这套滑轮的材料不是爱牛的,也不是新地的,是什么地方的呢?周王告知一下。
TOP
83#

这套滑轮的材料不是爱牛的,也不是新地的,是什么地方的呢?周王告知一下。
丫儿 发表于 2017/10/9 10:00:5

这个真不知道,仓库里整理出来的
TOP
84#

回复 83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你们学校的科学老师也挺会藏宝贝的,这些都是我们上课的好东西呢!
TOP
85#





TOP
86#

周王庙镇中心小学第十二届科技节





2017. 9




周王庙小学第十二届 “科技伴我行”科技节
组委会成员
     主  任:陆国伟
     副主任: 朱振明   沈浩东
成  员:顾国文  周勤 夏敏芳 朱亚良  郁志敏  王芳莉
丰海洲  魏丽   严燕萍  吴曾婷 宋建斌 王建达 各班班主任
安全后勤:总务处
摄影:浦诗意



周王庙镇中心小学
2017-9

    














科技伴我行
                 ——周王庙小学第十二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志趣,引发小学生更积极的投身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利用科技节形式, 充分的让爱科学的学生享受到了科技活动带给学生的喜悦,让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关注科学的学生享受到了比赛的愉悦。在学生中开展以“科技伴我行”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倡导创新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海宁市科技教育协会的各项活动,特举办周王庙小学第十二届科技节。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主题:“科技伴我行”
四、活动时间:2017.9——2017.11
五、活动主办:周王庙小学第十二届科技节组委会
活动承办:周王庙小学教导处、科学组、美术组、体育组及各年级组
六、科技节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发动宣传(9月下旬)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9-11月)
第三阶段:总结颁奖(11月中旬)
七、科技节活动内容: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一
举行第十二届“科技伴我行”科技节开幕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组委会、各年级组)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二
七彩泡泡秀(吹起七彩泡泡 放飞童年梦想)竹蜻蜓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三
科学幻想画比赛。(美术组)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四
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观察日记大赛(科学组)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五
鸡蛋撞地球(四、五、六年级3男3女参加)。(科学组)
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六同叠纸飞机,共飞科技梦(体育组)
TOP
87#






纸飞机远度比赛
TOP
88#




TOP
89#

不错,值得我们学习
TOP
90#



科技节闭幕及颁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