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舟山市小学科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暨优课听课有感 [复制链接]

1#
       2016128号,我们科学组有幸参加了在朱家尖小学举办的舟山市小学科学教学分会第七届年会暨优课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听取了四堂优秀的研讨课,台下的老师可以在科学交流群里对四堂课的亮点和不足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后由袁优红和周燕娜两位名师对四堂课进行评课。四堂课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对教材的自己的理解及处理以及科学课中融入的新的科技元素,我们发现小学科学课有了从“科学探究”课向“科学实践”课转变的趋势,现我将科学组本次活动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教师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工具,而我们常常会过于依附于教材,按部就班。而四位老师对这四堂课有自身的理解,郑磊老师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将研究材料的沉浮环节贯穿到一个童话的故事情境中,将原先机械的实验探究变成了帮助蜗牛解决难题的任务,增添了童趣,抓住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很自然的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徐晓红老师的《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更是改变了原教材中环节安排的前后顺序,由原先的先从火山和地震的成因让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的运动再探究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壳运动及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变成了先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地核运动再让学生推测及模拟实验地球内部运动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影响,最后才引出火山和地震。其实不能很武断的说这两种环节顺序哪种更好,但是徐老师的安排遵循了由里及表的认识顺序,对于地球内部运动对地形影响既有像火山及地震那样猛烈而迅速的地形变化和像喜马拉雅山脉那样缓慢的地形变化的知识点的落实显得更加的自然。教师对教材有了自身的理解并能轻松驾驭教材,这才能算一堂真正的优课。

二、小学科学课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科学推理、思维、批判质疑的能力

     现在的科学课的理念是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带领孩子,学着像科学家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和精神”来学习科学,几堂课都很好的体现了这几点。俞凤老师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面对六年级下册提前上的内容,在学生的前概念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能很好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记录,通过三个问题:1、你们觉得放在水中的小苏打和放在水里的小苏打还在吗?怎么证明;2、你们觉得放入小苏打以后白醋还有吗?怎么证明;3、如果小苏打和白醋都没有了,那这杯剩下的液体又是什么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在推理、批判质疑和实验验证的过程中进行化学变化实质的探究。徐晓红老师的《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注重严谨性的培养。通过学生的模拟实验徐老师并没有草率的得出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而是继续提供了一些证据,“科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喜马拉雅山每年还在继续升高”,并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继续升高可能会产生什么现象,继续拓宽学生的思维,很好的将学生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教师能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才算一堂真正的优课

三、小学科学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天的几堂课中,处处有亮点,比如课堂上最后的课堂作业用电子书包代替了纸质的作业,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实时批改、统计和反馈,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比如对于白板的手动记录及保存的功能的应用,虽然只是很小的细节,却很好的解决了课堂上的学生预测和实验后反馈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想法及时的记录在白板上;再比如3D建模的应用,很直观的模拟板块相互碰撞平移产生的地形变化及解释喜马拉雅山的是怎么形成的。所以现在的小学科学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还用到了各种科技的手段。教师能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解决教学重难点,这才算一堂真正的优课。


一堂优课应该是有意思,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的;存疑问,保持学生好奇的。科学教师该建构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课堂,课堂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丰满学生的心性,滋润学生的心灵为第一要旨。而我们也会努力致力于将小学科学课从有模式束缚的、静态的科学探究类课程慢慢转变成更加自由开放的、动态的科学实践类课程。

psb (2).jpg (, 下载次数:0)

电子书包实时统计(2017/2/17 9:51:12 上传)

psb (2).jpg

psb (3).jpg (, 下载次数:0)

白板(2017/2/17 9:51:12 上传)

psb (3).jpg

psb (4).jpg (, 下载次数:0)

(2017/2/17 9:51:12 上传)

psb (4).jpg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17/2/20 20:52:3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动手动脑协同推进,多维互进,体系教学效率更高!
TOP
3#

有些东西放三次有必要 吗?
TOP
4#

新的一年,新的目标。在这里踩下一个个深刻的脚印,见证成长。
TOP
5#

回复 3楼朱斌的帖子

不同的实验,不同的要求!
TOP
6#

去年的年会,感受上来有点晚了。看出来学到不少
TOP
7#

现代多媒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TOP
8#

感想不错,加精鼓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