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题】三上科学参考资料集 [复制链接]

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师用书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师用书.doc (, 下载次数:670)

三上科学教学设计(2007年9月)
三上科学教学设计(2007年9月).doc (, 下载次数:791)

三上科学教学计划参考(2008年9月)
三上科学教学计划参考(2008年9月).doc (, 下载次数:808)

三上科学概念汇总(教参中的第一个目标)
三上科学概念汇总(教参中的第一个目标).doc (, 下载次数:1001)

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2009版)
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2009版).doc (, 下载次数:642)

其他资料链接:
三上期中、期末试卷(发帖:杭州李)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1481.aspx

【综合】“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收集http://lt.zjxxkx.com/showtopic-17873.aspx

分享 转发
TOP
2#

专家讲座:
201508,吴利坚:《三上科学教学分享——把握本质 微课助力》
https://yunpan.cn/cMAc99b8NEZ7I  访问密码 95da

以前的资料:
TOP
3#

三上教材释疑(喻伯军)

《植物》的一些困惑及专家的答复

1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第5页,教材上有个小男孩说:“应该还有树的根”。树根埋在地下,学生观察不了,那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树还有根呢?

答:树是有根的,这一点不需要观察,学生已经知道。“应该还有树的根”提醒学生:在观察树木的时候,不要忘了观察树木的根部。这句话既是学生观察之前的计划,也可以看作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想法。在实际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树的根裸露在地面上,学生能够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观察过程中看不到树的根,也不能说明学生观察不了,应提醒学生还可以观察树木的根,这样观察的内容会显得更全面。


2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第7页,教材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是不是就根据他们观察到的来回答?但教材上相同之处的表中有“一般是多年生的”,这并不是学生能观察到的阿。

答:“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基本上应该根据他们观察到的来回答的。也不排除运用原有经验。从教科书的编排结构来看,第7页上部的“树的观察记录”指的是本次的观察记录,不带有以前的经验。而接下来的讨论,应该基于本次观察的成果为主,但不排斥学生原有的经验,所以教科书上说:“根据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请注意“思考”一词,这是调动原有经验的地方,把观察结果与原有经验结合起来。


教材中的记录表,是模仿学生的观察记录,不一定是标准答案。因此“一般是多年生的”不是本次观察的结果,是学生的经验。这里也提醒我们,教师要明白哪些是本次观察现象,哪些是学生原有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基础。



4
在教学时能否把第五课《植物的叶》移到第三课的后面?因为叶也是树的一部分,在比较树的不同点时学生自然会关注到叶的不同,如果这时进行第五课的教学不是更适合吗?

答:叶是树的一部分,也是草的一部分。在这课里专门是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因为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教科书课文前后顺序的编排是有逻辑关系的。

  本课对叶的生命现象的认识是重点。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过程,所以不仅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其局部的器官也具有生命特征。


5
第五课《植物的叶》有这样三个内容:(1)怎样才是同一种叶(2)认识叶的结构(3)通过对比新鲜叶和落叶,认识叶的生长变化过程。这三个内容有关联吗?还是独立分开的?

答:这三个内容肯定是关联的,不是独立分开的。本课设计了3个教学活动:(1)捡落叶;(2)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3)观察叶的生命现象。其中“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环节既是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又是观察叶的生命现象的开始,从这个环节开始,学生转入对“叶的生命现象”的观察。


6
新修订教材把认识叶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删去了,但在第五课《植物的叶》第12页,要回答“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这个问题,学生就很难表达出叶的各部分的准确名称。

答:原版教材也没有先认识叶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回答“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这个问题。
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不需要首先教给学生叶的各部分名称,恰恰相反,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结构,发现叶片上都有叶脉这样的结构更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教材接下来安排了“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这个环节。


7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第15页,旧版教材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新修订教材是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不知道编者为何要改变比较的方法?“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比较同一种叶的大小。

答:教材的意图就是“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这种方法比较同一种叶的大小。


原版教材“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是一个好方法,课堂上操作起来,所花的时间需要很多,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

TOP
4#

三上教材释疑(喻伯军)

《动物》的一些困惑及专家的答复

1、教材安排了四种动物:蜗牛、蚂蚁、蚯蚓、金鱼。前三种动物是生活在陆上,金鱼是生活在水里。前三种动物都是从身体形态、生活、运动等方面去让学生观察,并且是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在观察三种动物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吗?为什么不增加天上飞的动物呢?

答:天上飞的动物,学生观察起来,难度非常大,所以不选入。而蜗牛、蚯蚓、蚂蚁、金鱼四种动物,观察比较方便,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活动。

动物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主要的来自于对动物的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6)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动物单元的学生涉及1――5条,第6条的特性很少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年级中再进行学习。

观察蜗牛,不仅仅观察它的外形,而且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甚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观察蚯蚓的侧重点落在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上。

观察蚂蚁的侧重点落在解决观察困难上。

观察金鱼的侧重点落在吃食和排泄上。

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的代表,蚂蚁是昆虫的代表,金鱼是鱼类的代表。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生活习性的多样。而多样性的背后,仍然隐含着动物的共同特点,体现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但是为什么动物的应激性和它们的物质基础这几方面都不突出?

答:动物对外界的反应就是体现它的应激性,动物的形态结构,指向它们的物质基础。在三年水平上,讲物质基础不是讲组成他们的元素,也不是讲细胞之类,只能讲到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上,应激性的道理也一样,新陈代谢只讲到吃食和排泄,这就是所谓的深入浅出。


3、在教学时有没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蜗牛是软体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蚂蚁是昆虫这样的分类?

答:不一定要求掌握这些概念,如果学生能够用这些词语来表达,就非常理想了。


4、本单元前六课是并列的关系吗?课与课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
前六课不是并列的,教材中课文的前后顺序还是有逻辑关系的。

 
从观察的内容上看,先观察陆生动物,后观察水生动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而且各课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从观察的技能难度上看,观察蜗牛最容易,观察蚯蚓次之,观察蚂蚁有点困难,用实验观察金鱼的呼吸最困难。

TOP
5#

三上教材释疑(喻伯军)

《水和空气》的一些困惑及教材编者的答复

  1、
修订后的教材删去了“比较水和沙”这个环节,但在《谁流得更快一些》这课中有固体和液体的比较,教材并没有出示具体的固体让学生去观察、对比,这样的难度是不是高了点?并且在《谁流得更快一些》这课出现固体和液体的比较,和教材上述的内容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学生思维突然跳跃了。



答:本单元第一课——水,让学生经历了水和其它物体(包括固体)的初步比较,然后建立初步的液体、固体、气体概念。第二课——水和食用油,通过它们多方面比较则帮助学生认识液体的多种属性,包括一些与固体的区别性属性。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则进一步聚焦在液体的流动性上,这也是与固体的较本质的区别。学生在进行这些比较时,并能建立起更为丰富的水的概念体。如是,教材则提供机会让学生重新反思原有的固体和液体的概念,让他们再次进行比较(其实就是根据前三节课中有关水的属性与固体代表如石头等到进行简单地分析判断)。所以其实是有联系的,与三节课中所学的液体概念相联系的。这种理性的判断与反思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我的理解:《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的比较固体和液体是帮助学生把前两课对固体和液体零碎的认识整理出来,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水特点的认识。


2、在上一个单元的第四课《它们吸水吗》一课中比较纸的吸水性,是学生第一次

接触控制变量实验,教材以文字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对比实验。这个单元的《谁流得更快一些》则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这比《它们吸水吗》要求提高了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时应该掌握怎样怎样的度呢?

答:实验设计的难度其实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的内容实质。1、我们相信学生在经历了三单元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之后,应有一定的经验。故在《谁流得更快一些》这一课中尝让学生进行较为简单的实验的方案设计。2、该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较为简单。3、在设计时,并非要学生写出完整的方案,而是让学生对如何做实验,保证实验公平交流他们的看法,这个设计更多地让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最终仍需教师对实验的方法进行规范。这其实就是初步的进行实验设计。



我的理解:《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的对比实验并不需要学生一步到位的形成完整的对比实验方案,但需要学生掌握对比实验核心的公平条件,实验方案的完善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


3、《比较水的多少》教材中有这样的话比较水的多少有多少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呢?“各小组测量的结果相同吗?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选择简便方法和使用统一的方法就指向了使用量筒?不知道这两句话是这样理解吗?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量筒是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的历程,让学生认识量筒是怎样被人类发明出来的。


答:学生比较水的多少有多种方法,如果仅仅是比较出三瓶水谁多谁少,量筒量只是较为简便方法中的一种。如不让学生进行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反思,学生可能只关心比较的结果,而忽视了比较的方法。故前一句话,要提示学生关注比较的方法,如你所指出,如果学生发现量杯或有刻度的杯子量是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就揭示了量筒发明的第一层意思。让学生再比较自制刻度线后测量结果,学生会发现刻度线的差异会带来比较结果的差异,这正是量筒发明的第二层意义所在——统一的标准。


我的理解:这节课应该分成三层。第一层比较多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较水的方法进行反思),第二层选择最佳方法,第三层理解量筒统一刻度线的意义。


4、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介绍量筒的文字中,新修订的教材增加了这样一

句“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教学时“体积”这个词需要学生运用吗?也就是说在需要学生按“液体的体积是5毫升这样来表达吗?液体的多少是5毫升这样的表达可以吗?


答:“体积”一词作为科学术语被加以应用。希望学生能使用规范词语。学生当然不太明白体积的真正含义,但学生会在以后的多次使用和运用中逐渐去建立它的概念。你所提及的两种表达方式我认为都是可以的,但我们希望学生能选取第一种进行表达。


我的理解:让学生初学科学就使用规范的科学用语,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语言要规范。

TOP
6#

感谢二姐的资料整理,开学了正是大家最需要的好资料!
TOP
7#

很及时
TOP
8#

学科资料专题化归类整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做得好!
TOP
9#

谢梅姐
TOP
10#

梅姐这样的整理给老师们一个很系统的参考,更方便新执教的老师,以往的内容太多,太丰富了。
TOP
11#

一楼已增加:三上科学概念汇总(教参中的第一个目标)
TOP
12#

【分享】我收集的公开课视频

2012年的杭州市优质课活动中:

杭州下沙-林波-三上《空气有重量吗》https://yunpan.cn/cMFFRf9tnBDzV 访问密码 8c42

杭州下城-余燕-三上《空气有重量吗》https://yunpan.cn/cMFFEtpTBtDEP 访问密码 c5cd

杭州拱墅-张明臣-三上《空气有重量吗》https://yunpan.cn/cMFFezNf6HbzP 访问密码 73bc

杭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春建对三上《空气有重量吗》教材的讲解https://yunpan.cn/cMFFMTGPKBGVX 访问密码 cb62


2012年的全国年会中:

黄贤群:《我们周围的材料》https://yunpan.cn/cPImM9GcvbsIS  访问密码 bcd8

孙江波:《空气占据空间吗》https://yunpan.cn/cMFLJAF9m9H6W  访问密码 d92c


2010年杭州市优质课中:

《空气占据空间》杨雷勇https://yunpan.cn/cMFLrAFkfXzx2  访问密码 66c8

《空气占据空间》吴晓https://yunpan.cn/cMFLYgpweqGjd  访问密码 5c2c

《空气占据空间》李愉均https://yunpan.cn/cMFLPyBPfaT5s  访问密码 eff5

《空气占据空间》精彩点评姜向阳https://yunpan.cn/cMFLR3rzf8JUk  访问密码 639c


TOP
13#

占位(放练习卷)
TOP
14#

谢谢梅姐,,,又一个开学前的大礼包。
TOP
15#

再次学习啦
TOP
16#

啥都不说了,感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