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省“百人千场”学科名师送教活动暨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复制链接]

1#

浙江省“百人千场”学科名师送教活动暨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培训活动

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骆宇婷

  5月27日,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下乡暨小学科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培训活动湖师附小教育集团余家漾校区举行,吴兴区50多位小学科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湖师附小黄君健老师、东风小学陆志浩老师和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小的顾剑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堂风格不同、精彩各异的课。课堂上,黄君健老师带来的《我国的地形》,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美术中的泥塑造型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地形的认识认识中国地形的丰富和广博陆志浩老师带来的《做红绿灯》,结合信息技术中虚拟实验室的手段,在虚拟状态下先进行设计和检测,再用实物进行实测,成功引领学生利用高科技信息化设备学科学顾剑锋老师带来的《我们来造“环形山”》,利用两种方法模拟环形山的形成,更是用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挖掘学生前概念,师生对话颇有张力

  下午,全体参训教师聆听了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钱金明老师关于《有结构的单元教学策略》的讲座,钱老师单元课程结构出发将其划分为起始课、探究课和交流评价课等不同性质的课程对师生探究而言有不同维度的需求。钱老师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例和互动活动,使老师们在课堂观摩的基础上有了一次理性的提升,更是给一线教师们理清了教学上的困惑与思绪

分享 转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

我国的地形

执教老师:黄君健

实录人:王伟兰

课前谈话:

我们401班来大舞台上课,紧张吗?深呼吸。今天我们要展现401班的风采。我们今天的教室很大,试试看能不能听到声音。

学生发言,试一下声音。

课堂:

上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视频)

看的清楚吗?

——清楚

这是一个地球表面的视频,是从太空拍摄的,你有什么发现呢?

——陆地少,海洋多

——海洋约占70%

——有地壳

——地壳运动会发生地震

继续观看这段视频。

(播放视频:越来越接近地面)

这是一个平视图,从上往下拍的。

看了刚才的视频,你觉得地球表面是怎么样的

——凹凸不平

——有些草原是辽阔的

我们把刚才这些凹凸不平的叫做地形,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形。

【板书:地形】

我带来了一些资料卡片。看一下,

(ppt展示:

读一读,想一想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卡片,根据卡片文字提示:

1.想一想,图片所示的5种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地形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完成《地球表面的地形研究记录表》)

在我们的信封袋里有五张卡片,我们每个人都要仔细阅读5张卡片,然后完成这样记录表格。

(学生活动记录,完成记录表)

(教师巡视指导:写一下主要特征,简单一点。好了可以交换一下)

差不多了,我们请个同学来展示一下。请其他同学停一下笔,停一下。

学生汇报1: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面积大,地形阔

            平原:辽阔

            山地:起伏大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起伏小,分布广


学生汇报2:高原:在1000米以上

            平原:在海拔50米


同学们的回答中强调了海拔,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就是海平面多少米以上

我们来看,通过画简图的方法,高原画的很好,平原平的,丘陵连绵起伏,盆地像个盆一样。

(教师一边讲解,一遍在投影上修改学生的简图)

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区别啊?

——山地起伏大,丘陵变化不大

刚才说到海拔,海拔是判断地形的重要依据,我们一起读一下

(ppt展示:海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展示垂直高度、展示高度尺)

这是一幅中国的地形图,我们继续来研究中国的地形,你觉得方便吗?

——不方便,只有一种颜色

把它变成彩色呢?能看清吗?

——能

看一下,你们小组分到的是哪个地形,就对那个地形进行分析。同学们开始。

(学生活动,找地图上的地形)

同学们看好了吗?

A组的同学说一说

——看到盆地

B组呢?

——有山地、高原

C组?

——高原

D组呢?

——很高的,高原,还有盆地

E组呢?

——都在1000米以上,是高原,丘陵

——不是

——主要是平原

F组?

——都是0——1000米左右,是平原

还有丘陵

还可以把地形图作成3D模型,想不想试一试

——想

我们来造一个地形,就是刚才你分到的地形。

(ppt展示:造地形)

(学生活动:造地形)

做好的小组可以拿上来了

(教师帮助在黑板前进行黏贴,贴在中国地图上。)

好了的小组看看中国地形的特征,没好的小组抓紧时间了。

我们来一下,我们一共做了两幅中国地形的3D模型。谁来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A小组介绍一下。依次介绍。

——这是盆地

——是高原,它很广阔,又是海拔比较高,捏的比较大

——捏了矮的山峰,还有两个盆地

——海拔是中等的,中间有一些盆地

是什么盆地?

——四川盆地

——是平原,凸起来的是丘陵

是什么?

——长白山

长白山是山地。

——我根据地图来的,这些是山地

山地的特征是什么样的?

——山地起伏很大

——我们这个是平原,上面有丘陵。

我们中国的地形图,通过3d模型,把他横过来看,有什么特征?

——西部有高原,北部海拔也比较高,东部平原。

也就是说西高东低。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也已经有人做好了中国的3D地形图。至于为什么产生这些地形呢?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06-02 08:14:06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

做红绿灯


执教者:东风小学  陆志浩


课前谈话:请同学们检查自己的上课材料,包括桌子上的小电脑,电脑界面有没有颠倒。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些小电脑,我们来熟悉一下它们吧!

取出触屏笔,遇到黑屏可以与老师说,电脑会自动保护。

注意使用的方法。老师检查电脑等情况。

开始上课:

T: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红灯停一停,绿灯才能行)

T:你认识它吗?它是什么?

S:红绿灯

T:对,就是红绿灯。它是道路上重要的信号指示灯。它帮助我们指挥交通,那么红绿灯是通过什么装置,来控制红黄绿三盏灯的亮和灭呢?

S:开关

T:今天就让我们动手做一个受我们控制的红绿灯(板书:红绿灯)

T:老师这里有红、绿2个小灯珠,你们想想看,你有什么办法,通过小开关的控制,让它们像红绿灯一样:红灯亮时绿灯灭,绿灯亮时红灯灭

S:同电线和小开关

T:用几个小开关呢?

S:用一个小开关

T:那你的小开关和我们平时的不一样吧!

T: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S可以用2个小开关控制2个小灯

T:这样我们就有了两个方案(方案一:两个小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方案二:一个小开关控制两个小开关)

T:我们该选哪种连接方式来控制红绿灯呢?方案一和方案二,我们思考一下,可以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学生讨论

T:有想法了吗?如果两个普通开关,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电路。

S:并联。

T:为什么用并联呢?

S:连通一个开关,红灯亮,连通另一个开关,绿灯亮。

T:很好,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流过的路径是“互不牵连”的。

T:那么刚才那个特殊的开关,是一个怎么样的开关呢?

T:你能上来设计一下吗?

两位学生上台设计小开关。

T:来介绍一下你的开关怎么用

S:一端连接红灯,红灯亮,一端连接绿灯,绿灯亮。

T:那你这里的材料是什么?

S:导体

S:一个点连接红灯,一个点连接绿灯,第三个点连接电池。

T:在我们的实验室里,也有这样的开关,称为单刀双掷开关。(老师出示单刀双掷开关)我还有一个问题,三个接线柱应该怎么连?

S:左边连绿灯,右边连红灯,中间连电池。

S:红线连电池的正极

T:很好,你还特别注意了正极和负极。

T:我们还需要哪些电器元件。

S:电池和导线。

T:说的很好,你们是不是很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别急!老师今天还要给大家介绍一款软件,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设计红绿灯的电路。

(微课介绍)

T:了解了吗?会用吗?我们在画导线的时候连到最后怎么办?

S:要双击

T:用点读笔点两下就是双击,那画导线的时候你们能不能随心所欲呢?

S:不能。要画得美观。

T: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方案,利用电路虚拟实验室完成红绿灯电路设计。如有时间,还可以完成另一个方案的设计。设计好的方案要保留,我们等下要展示。明白了吗?

S:明白了。

学生设计

T:好,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操作,点读笔放回电脑内。刚才老师看到有些组先完成的是方案二,而有些组在挑战方案一,都做的很好,但是有些组遇到了麻烦,谁能来介绍方案一?来向我们演示一下。请看大屏幕。

S演示方案一的连接方法。

T:他成功了吗?他的电路使我们常见的并联电路,没有成功的小组用了串联。还有没有别的组也是这样的?

S上台演示方案一

T:有没有小组上来演示高难度的?

S上台演示方案二。

T:这时候有没有出现都亮或者都不亮的情况?

S:没有

T:哪个组再来演示一下

S上台演示方案二

T:陆老师发现,刚才很多组遇到了困难,你有怎样的好方法吗?你能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吗?

S上台讲解连接的方法:将单刀双掷开关的连接点一个连到红灯上,另一个点连到绿灯上,中间的点连到电池上,再将两个小灯泡的其他点连接到电池上。

T:这位小老师说的清楚吗?

S清楚了

T:刚才我们用个两种方案,那现实中的红绿灯是用哪种开关控制的?

S:方案二,生活中的红绿灯不会出现都亮或者都不亮的情况。

T:恩,方案二中的红绿灯颜色交换更加自然。那你们觉得哪种方案更好?

S:方案二。

T:请同学们修改或订正你们的设计图,要利用单刀双掷开关控制红绿灯。小组完成设计后,可以拿出材料,动手做一个红绿灯。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红绿灯。

T利用ituns软件向大家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

T: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工具,由于时间关系有些组完成了,有些组还没有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往往是红、绿、黄三中颜色的,老师在纸板中间还留了一个孔,你能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一个这样的开关,并控制红黄绿灯吗?请同学们课后再去做一个真正的红绿灯好吗?

S:好!

T:那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

板书:
做红绿灯
方案一:2个开关控制2个小灯     并联电路
方案二:1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2个小灯
学生开关设计图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

我们来造环形山

执教:顾建锋

实录:潘敏敏

课前:看图片(PPT展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

这是什么?

——陨石坑

对,这是我们月球上的陨石坑,这本来要给同学看的,电脑拷盘打不开。

有谁知道月球上的陨石坑怎么形成的?好,你说。

——陨石撞地球

有谁知道这个陨石坑有什么特点吗?

——不是很深

你说呢?

——像一个碗

你真会看。

好,那再来看第二幅图。这是什么?

——火山

对,火山,火山喷发之后留下的两个火山口,火山口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说说看。

——还有岩浆,岩浆喷发后才形成的。

上课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星球,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第一站,那么有关月球你知道的哪些特点?

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环形山的照片和一段关于环形山的视频,请仔细观看,看的过程中请你留意一下,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有些什么特点?(PPT展示)

再来看一段录像,来看看环形山有什么特点?

这是我们航拍所拍下来的月球的环形山。

好,看完了。

好,结合刚才的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将环形山的特点记录在表格中,并围绕以下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前后四人为一组。

(学生讨论)


再围绕右侧的问题讨论一下。

通过刚才的讨论,谁来说说环形山有什么特点?好,你来说。

——大小不同,深浅不同,形状不同

有什么意见吗?都是什么形状的?

——环形的,圆形的

——有的重叠的

我们把这种叫做大换套小环。

那老师想知道这样特点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讨论下

刚我们讨论了,你来说一下。

——陨石撞击形成的

还有吗?你说。

——火山爆发形成的

你能不能说的更具体一点?

——火山爆发,岩浆有收进去的地方,变成圆的,然后凹进去。

就像我们课前看到的火山口一样吧?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吗?你说。

——外星人光顾过的。

光顾过,他挖的吗?

——

挖得这么大?刚才看到直径1000米以上的有多少个?

——3万多个

外星人真了不得啊。还有吗?你说。

——我觉得是月球内部的运动形成的。

很好的想法。

那老师让同学们来造环形山,你需要什么材料?

——橡皮泥,粘土

你的要求挺高的。你说。

——沙子

沙子代表什么呢?

——沙子可以代表月球的表面。

好的,今天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沙子,这个是沙盘,得会我们可以用。还需要什么?

——还需要石块来当陨石。

这样的石块行吗?

——

对石块有什么要求吗?

——要大小不一

为什么?

——因为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

你这么说什么意思?大的呢?

——能砸出大环形山

小的呢?

——能砸出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是由大小不同的陨石砸出来的,老师那也给大家准备了石头和大小不同的圆球。这些是这么一种方法,是吧、那还有一种,你需要什么材料?你说

——火山爆发的话可以在上面浇点水

火山爆发上面浇点水去,火山爆发哪里上来的?

——从下面上来的

那怎么做,你说?

——找一个针管,从下面往上喷出来。

要求很高啊,还好顾老师有准备。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么一个小管啊,上面给你们做了几个管子,你们得会儿可以用针管来实验。岩浆有没有?

——

水到处都是,待会随便拿。

现在你们想到这些方法,是不是?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那么下面就要有请我们来造环形山了。但是做之前顾老师有要求(PPT展示),我们来看,看明白的坐端正。

谁来给大家来解释一下,说说看顾老师有什么要求?你说

——我觉得造好环形山还要记录造环形山的方法。

各位怎么记录啊?用简单的话,用一个球的就画一个球,下面就是月球表面。你怎么投的,假如你是这么投的,那就这样画,然后在这里画上环形山(板书边画边说),听明白吗?

如果那个小球呢?

——就画的小一点

如果拿个石块呢?

——就画个石形状。

从哪个角度,等等思考一下啊。

还有吗?顾老师还有哪些要求?

——还要讨论和真正的环形山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造完之后是有任务的,要去思考,和我们所观察到环形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的方法到底能不能造出来,是不是?还有吗?你说

——找证据看看我们今天的想法能不能造出来。

明白了吗?今天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八个沙盘,四个小盒来做火山喷发的方法,这样选择一下好不好?

学生上去领取材料。

【学生模拟造环形山】

好,造的差不多了,你们小组没有保存下来,你们得重造。

好,刚才我们做了并且进行了小组讨论,我发现这边的小组做得特别好。

围绕老师刚给你们提供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撞击的力度要比地球小很多,所以我们撞下去的时候,原来是这样,撞出这么点坑,但是我们离月球越远,到月球上也会消耗力量,所以也是这么大小的坑。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我想表达月球上陨石撞击的速度和撞击的坑的大小是无关的

为什么?

——因为月球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很多,它撞到月球表面的时候引开会小很多,然后它就慢慢的下去

你们有没有造出大小的环形山?

——有

怎么造出来的?

——比如说:用这个球和这个球对比,这个小球砸出小的,这个大的球就砸出这么大的。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大小不同的环形山是由大小不同的什么造成的?

——陨石

好,还有吗?除了陨石大小不同,还有什么原因?

——月球表面的土质松软

你今天有没有模拟出来呢?今天都是沙盘,这个软硬是不是一样的?

——是的

但你今天找到证据没有?

——没有

这是你脑袋里的想法吗?

——是的

好的,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掉下来的轨线,远看是斜着的,斜着的话大一点。

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他其实讲了个什么问题?

——角度问题

角度,就是落下月球的角度可能会导致它落下的大小不同,是吧?

——好的,你说。

——可能跟距离有关

说说你的理由

——陨石落下的距离远的话,会大一点,距离近的话,会小一点。

你说。

——跟重量有关

刚才有关大小不同的环形山,我们通过模拟造山,我们同学们发现了可能跟距离、大小,还可能跟角度等有关的。

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的

你们怎么造出圆形的环形山来的?你说。

——它是这种球掉下去,岩石就是让它旋转起来形成的。

你们拿什么造出岩石特征的?

——就是如果是球的话,这样掉下去,石块的话,让它旋转起来的。

如果不是圆形的能不能造出来的?

——能

你们本事这么大,怎么造的?你说。

——(学生上台演示)方块,让它先转起来再掉下去。

你为什么想旋转?在茫茫的宇宙当中,星体落到月球是不是都是这样直线下去的?

——不是

有没有可能就像陀螺一样旋下去。

——有可能

所以你们有没有发现不规则的能不能造?

——能造

不规则的可能是这样造的,也可能跟形状有关,对吧?

刚才在用陨石在造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大家刚才找到支持你猜想的证据,那有没有发现一些觉得这个方法不对的依据呢?

——我们用球砸,砸了之后不会像山一样边上鼓起来的。

顾老师用简单的话,把你的意思表达一下,对的话告诉我。

(板书呈现)刚才看到的是这样的,边上是隆起来,那你们造的过程中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这样的?所以你想表你的什么观点?

——有可能不只是陨石砸出来的,可能是别的观点变成的环形山。

还可能跟其他因素有关,可能是今天老师的材料,如果今天换成其他的材料,可能会不会隆起来?你说。

——我用我们的实验猜测中的大小划掉了,就是把猜测中的大小划掉了,因为有一个大的求比小的重的球砸出来的还要小得多。

听懂他的意思没有?那顾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陨石落到了月球表面,你看见了吗?陨石在月球表面吗?

——没有

现在我还看到很多沙盘上都留着啊!是不是?这些你们怎么去掉的?你告诉大家。

——我们小的是用镊子给拿起来了。

在茫茫的宇宙当中,谁把这些拿掉了?

——风把这些慢慢地,像风化一样。

有意见吗?

——月球上没有风,可以是陨石的速度太快了,弹飞了。

好,你说。

——撞向月球月心了。

你说。

——沙把陨石埋起来了。

蛮有想法,你还想说。

——陨石撞上去,然后滚下来了。

好的,刚才同学又找到了很多的疑问,是不是?到底那些去哪里了?今天我们把它拿走了,到了宇宙到底谁把它拿走了呢?是外星人?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

同学们,刚才我们模拟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陨石撞击说。

好,我们还有其他几组用其他方法做的,你们来介绍下,好吗?你们组

(四人小组上台展示说明)

——我们是先用针管把水吸入吸管中,然后把它插下去,然后多少水出现的环形山大小是差不多的。

你们没有造出大小不同的是吧?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问题?

——可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

为什么你们没有造出大小不同的?

——吸管的大小一样大。

好的,老师不好,我很喜欢听到这样的声音。

——应该把针管加水的速度快一点,会变大。

为什么?

——因为火山熔岩在运动的时候膨胀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了更大的口子。

他已经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好的,你说。

——他们水量不够,或者更深一点。

还有吗?

——压力的问题

那么同学们也找到了一些证据,也提出了一些想法,非常棒。

那我们来看一下在科学家眼里面它们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请仔细的阅读科学家提出了什么观点,他们是用什么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呢?(PPT展示)

你来找找看

——是由有些流星或者陨星撞击而形成的。

大家跟他们想到的是一样的是不是?你们真了不起。那他们提出了哪些观点呢?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大气的保护,那些陨石撞击得更多。

他们从月球的环境来考虑这个问题,还有吗?什么学说?

——还提出了有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他们提出这种说法,他们有没有找到支持这种学说的证据?

——没有

他们找到了什么证据?

——否定的证据

科学家找到了这两种观点,他们找到了支持自己的证据,同时也找到一些否定的证据。那么关于月球环形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其实作为科学界来说,还一直是一个迷,还仅仅停留在猜测中,如果顾老师给你这么一个机会,让你去月球考察,你觉得哪些证据是你要寻找的?

——陨石的残骸

找到了能证明什么?

——是陨石落下形成的。

还有呢?

——找火山喷发的熔岩

证明什么?

——证明陨石坑是火山造成的。

还有吗?你说。

——在月球上把一个石头往下扔,看看会不会弹开来。

到月球上真正地去造一次,是不是?

好的,还有吗?

——看看有没有大的火山口。

同学们很好,大家想到很多,顾老师希望,我们希望大家把这种猜想变为我们今天在不断地求证,是吧?希望我们同学在探月之旅上,顾老师希望咋们510班,咋们湖师附小每一个小科学家们,好吗?有没有信心?

——有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0#

没有打包好的资料吗?
TOP
11#

好资料!
TOP
12#

好资料!!如果可以打包下载就更好了
TOP
13#

好资料!!如果可以打包下载就更好了
海豚阁 发表于 2016/6/2 9:19:12

支持
TOP
14#

错过了精彩的培训,网上学习一下 黎黎辛苦啦
TOP
15#

回复 10楼爬爬虫的帖子

有打包好的资料。直接打包上传论坛可以么?
TOP
16#

做红绿灯课堂实录.doc (, 下载次数:102)
TOP
17#

我们来造环形山课堂实录.doc (, 下载次数:108)
TOP
18#

《我国的地形》实录.doc (, 下载次数:163)
TOP
19#

黎黎精彩报道!分享!
TOP
20#

回复 10楼爬爬虫的帖子

有打包好的资料。直接打包上传论坛可以么?
夏日蒲公英 发表于 2016/6/2 22:16:59

太大的话不可以
TOP
21#

钱老师从单元课程结构出发,将其划分为起始课、探究课和交流评价课等,不同性质的课程对师生探究而言有不同维度的需求。
TOP
22#

好活动!我们区有一个学校收到通知有老师去听的,我们没有
TOP
23#

让四年级的孩子建模祖国的地形非常有意义
TOP
24#

各种培训,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收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