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里是科学小论文的家 [复制链接]

121#

                                                      小石头历险记(二)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中心小学    504班   金心怡          指导老师: 韩良

    话说小男孩把小石头“卵石”拾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小洞里,男孩找呀找,就是找不到,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小石头掉进了洞里,他多么想回家啊!可是这个愿望似乎很难实现,因为他没有脚,不能自己回去,他只能想家,想爸爸,想妈妈,想小伙伴……越想越难过了。
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小石头无情地遭受着烈日暴晒、风吹雨淋,风婆婆刮在他身上,雨公公不时将雨滴打在小石头身上,太阳公公则一次又一次地把金色的阳光洒在小石头的身上,小石头简直痛苦死了……
    渐渐地,小石头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他害怕,他恐惧,却无能为力,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变成了一粒粒细沙,随风飘扬并遍布各地,重新了自己新的人生历程……
    现在呢?噢,小石头已经跟大地妈妈自然地融为了一体,他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小石头又回到了从前那样开心,自由自在地和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说不定有一天,你随手拾起的一粒细沙,就是小石头的化身呢!


注:《小石头历险记(二)》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第三单元练习阅读材料中“小石头历险记”的续集,学生根据最后一题的“我认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作而来。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22#

无意中的发现——那是桂花果实吗
义乌市前洪小学  502班 万敢超 指导老师:冯向龙

今天上体育课时走在跑道旁,看到桂花树上有几串绿油油的东西挂在树枝上,那是什么呢?那是桂花的果实吗?通常我们在农历八月左右桂花开花,花很快就谢了,很少看到桂花结的果实。
桂花果实整串长在叶腋上,椭圆形,大豆般大小,看上去像没有成熟的樱桃绿油油的,果实表面绿色带点黄斑,摸起来比较光滑;还有几颗应该是成熟了,果实表面的颜色变成了紫色。这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真是桂花的果实吗?校园里的11棵桂花树,只有2棵有果实,桂花为什么会结果呢?通常情况下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桂花的果实呢?
我们带着疑问询问了科学老师并且上网查阅了资料,那真是桂花的果实。在通常情况下桂花很少结果,开花后很快就谢了,桂花树结果一般从八月桂花开后开始,开始很小,以后逐渐慢慢长大,果实逐渐变紫色,开始掉落。对桂花树长果实的原因解释:第一,有的专家说结果的桂花树培育方式是种子培育而一般的桂花树大多用扦插方式培育,所以能看到结果的桂花的树不多。但是我在搜索的报道中看到有别人说自家的桂花树长了几十年只开花不结果,后来突然开花结果了;第二,有的专家解释,桂花树结果与气候变暖有关;还有其他很多的解释。科学老师说学校里的这几颗桂花树已经连续两年结果了。桂花开花后结果不像桃子、梨那样呈现出有规律的特点。
对于桂花开花结果的原因也还是一个迷,希望以后科学家能培育出每年都开花结果的桂花。

TOP
123#

今年全面涉足科学教学,也想试试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向大侠们学习了
TOP
124#

谢谢分享  学习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从你的思维空间跳出来……简单便是快乐!!!!
TOP
125#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行走泰顺---小学科学老师张一平: http://blog.163.com/zyp19830103@126/!
TOP
126#

                水 真 的 能 烧 到 100℃ 吗 ?
                    杭州市卖鱼桥教育集团文澜校区 三(2)班 喻桐铃 郑琴珠老师指导
     有人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找来了烧杯、酒精灯和温度计亲自测量起水温来。
     酒精灯点燃了,25℃的冷水迅速升温,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就像火箭一样在10分钟内串到了90℃,才渐渐慢了下来,一点一点地升高。咦,到了98℃以后温度突然不再升高了,反而降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温度计坏了吗?我赶紧又拿来了一支温度计测量。没错啊!水温确实下降了。难道是火小了?低头仔细看看,还是跟先前的火苗一样旺啊!是门口的风吹进来把水吹凉了?我已经用盒子把火四面都围住了呀!……我心里疑云密布。
     水真的能烧到100℃吗?我把温度计带回家,给它装上线和钩,测量电茶壶和菜锅里沸水的温度。电茶壶红灯刚跳掉的时候水温超过了100℃,而菜锅怎么烧都没有超过96℃。我更加想不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煤气灶上的火这么大,可沸水的温度怎么连酒精灯都不如啊?
     我开始救助我的老朋友——电脑。让人欣喜的是,我在网上查到水的沸点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才能达到100℃。虽然我不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是什么,但是,我查到了杭州今天的气压是1020百帕,超过了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那么,杭州的水应该是可以烧到100℃的。会不会是菜锅和烧杯的口子太大,热气很快跑走了?又或者风把水吹凉了?
     我把菜锅换成了汤锅,测量水温的时候特意盖上盖子,只留出一条够放温度计的小缝,这次,水温果真烧到了100℃。我高兴得跳了一起来!
     没想到烧水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那天用酒精灯烧水为什么烧不到100℃,真的是因为酒精灯的杯口太大了?还是火太小了?又或者是因为杭州夏天的气压底?我真想赶快再找老师借实验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啊!
             联系电话:18958102202

[此贴子已经被羽化中的蛾于2011-12-16 19:19:03编辑过]

TOP
127#

抱歉!初来咋到,排版不会操作。
TOP
128#

吃山竹吃出来的学问.doc (, 下载次数:144)

TOP
129#

捡 钱.doc (, 下载次数:111)

TOP
130#

我能分辨黄瓜花的雌雄.doc (, 下载次数:135)

TOP
131#

可乐喷泉(熊增兵3).doc (, 下载次数:131)

TOP
132#

四季影子各不同.doc (, 下载次数:125)

TOP
133#

楼上的劲草朋友,学生的小论文写得真不错,可以试着向编辑们投稿。


 


建议你还是把文本直接贴出来,字号大一些。

TOP
134#



是“什么”使绿豆种子生长更快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2    吴曼茜   


 


科学课上,韩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种植绿豆种子,这不,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放学回家后,我便在门前的花坛中挖了些泥土,放在塑料杯子中,然后把绿豆种子放进去,倒了些水,种植绿豆就完成了。


“一天,两天。。。。。。五天”,直到第五天,绿豆芽才长高了六厘米。这时,我的心中便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绿豆芽长得这么慢呢?难道是我照顾不周?那也不会呀,我每天给予它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阳光,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心中的疑惑,做起了实验:如果换个生长环境,会有怎样的变化。我边准备实验器材边猜想:既然这种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环境不适合它,那么,难道它喜欢生活在阴暗用餐巾纸制成的环境中?那一定是这样了。


 


餐巾纸VS土壤


我的第一个实验:把三颗绿豆种子种在放有餐巾纸的塑料杯中,把另三颗绿豆种子种在放有土壤的塑料杯子里,看哪个杯子里的种子先发芽。实验开始了,我把种子放在各自的容器中,洒上水,然后把它们放在阳光下,每天仔细观察。第一天,餐巾纸上的种子没什么变化,而土壤上的种子却暴开了,露出了浅黄色的皮肉;第二天,餐巾纸上的三颗种子也暴开了,而土壤上的种子已经开始扎根;第三天,餐巾纸上的种子也扎下了根,而土壤上的种子已经发芽了。土壤赢了!实验证明:在土壤中的绿豆种子发芽更快。


 


阴暗VS阳光


我的第二个实验:把三颗绿豆种子分别种在放有泥土的塑料杯中,接着把一个塑料杯放在阴暗处,另一个则放在阳光下,看看第六天哪个地方的绿豆芽长得高。第一天,区别不大;第二天,两个地方的绿豆芽都开始吐芽长高;第三天,两个地方的绿豆芽都长高了些许,但阳光处的绿豆芽的茎明显粗壮一些;第四天,阳光处的绿豆芽身高大概有七厘米,而阴暗处的绿豆芽身高已超过了十厘米;第六天,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阴暗处的绿豆芽的身高竟达二十厘米,而阳光处的绿豆芽却只有十三厘米。看来,阴暗处的绿豆芽比阳光处的绿豆芽长得更快哩,而且阴暗处的绿豆芽转眼成了黄豆芽!


 


 


在这次实验中,我发现:种在泥土中生在阳光处的绿豆芽的茎略粗,而生在阴暗处的绿豆芽略细,但长得更高。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那是因为在阴暗处的绿豆芽缺少阳光,所以它的茎长得既长又细,而在阳光下的绿豆芽有充足的阳光,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十分肥壮,所以它的茎既短又粗。我们家吃的豆芽菜就是绿豆芽在温室中培养的产物。


 


                                                                                                                  指导教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01编辑过]

TOP
135#

兔子的长耳朵有什么用?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503  沈忻怡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呀跳。”你们猜这是什么动物?对了,这就是活蹦乱跳的小白兔!小白兔长着长长的大耳朵,一双红珍珠般的眼睛镶嵌在脸上,可爱极了!可每次看到小白兔,我都不禁在心里产生一个疑问:“小白兔的长耳朵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边,吸引着我去弄个明白。


    我猜想:“兔子的耳朵那么长,应该能听得更远吧?”但是,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作用呢?


     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你去问问电脑“老师”吧!”我急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我在一个网站上知道了。兔子的长耳朵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它:一个功能是可以帮助兔子听到微弱的声音(像食肉动物悄悄接近时发出的声音),并确定声音来自何处;另一个功能是帮助兔子散热。兔子的耳朵中有许多血管,当耳朵周围的空气流动时,温暖血液的温度就会有所下降。这可以帮助兔子调整其体内的温度。人类是通过出汗来达到这一目的的。狗通过喘气来散热,兔子则竖起它的耳朵。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又可以降温。


     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可我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平常跳一下就停下来,竖一竖耳朵再跳一跳的兔子。在奔跑时,速度出人意料地快。据说野兔在被人追赶时,时速可达70千米,比腿细长的长颈鹿要快得多。奇怪的是,全速奔跑时,野兔的耳朵是竖着的。”如果是为了探查敌人的住处和判断敌人是否接近自己,当然是竖起耳朵更容易探明。但在被追赶时,既然已经明确知道自己的处境,就不那么需要耳朵的收音功能了。长长的耳朵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大,反而会影响奔跑的速度。
  “那么兔子为什么此时还要竖起耳朵呢?”
   我又去请教电脑“老师”。原来,对兔子来说,正是做全速奔跑的激烈运动时才需要竖起耳朵来。人是通过出汗,狗是通过伸出舌头喘气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而兔子则要靠耳朵散发热量,来使体温不致过高。当然,长耳朵作为集音器的功能也很优良,但只用作集音器就不必非要是个长条形了。长长的形状是为了使热量能从上部尽快散发出去。


      这下,我心中的疑团一下子全解开了。通过这次查询,我不仅知道了兔子耳朵的用途,还弄明白了奔跑中的兔子为什么要竖耳朵,让我收益匪浅。


                                                        指导教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13编辑过]

TOP
136#

 


报纸为什么能擦干净玻璃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4 倪佳颖


今天我们班大扫除,正好是我擦玻璃。


起先我用湿的布擦,就算我用最大的力气,也不曾想居然什么也擦不掉,还把我累得直喘气。后来还是老师帮了我一个大忙。老师帮我们找来了些旧报纸,让我们用报纸来擦,窗户竟然被我们越擦越干净了。


当我再次值日时,我用报纸慢慢地擦,我一边擦一边仔细地看着窗户的变化,我越看越入神。咦!窗户怎么就变得这么干净了呢,我看了看报纸,上面的墨都分散开来了。心想难道和这有关?!这让我有些纳闷,回家后一直在想为什么报纸就能擦干净玻璃呢?我用了一份湿些的报纸在家里的玻璃上试了一下,结果玻璃被我擦得干干净净,可是我并没有找到其中的奥妙。我皱着眉想着,决定再用布和报纸做一次比对,一边是用布擦的窗户,一边是用沾了水的报纸擦的窗户。结果发现被布擦过的窗户很湿露,而被报纸擦过的窗户却有些黑水,我又用干的纸巾除去了黑水和白水珠,那扇除去了黑水的窗户变得非常干净,而那扇即使擦掉了白水珠的窗户依然是不干净的。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报纸上的这些墨可以除去玻璃上的污渍,而且报纸上还有些油份,这样更容易把脏东西带走。就像我们在看报纸后都会去洗手,不然报纸上的油墨就会贴在我手上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需要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认真观察,多多思考,就会懂得更多,知道更多。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25编辑过]

TOP
137#

 

塑料之谜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4 沈吴琪


如今,地球气温不断上升,人人提倡“低碳生活”,我也是!矿泉水瓶我重复利用,当作水杯,可是……问题来了。


话说那天我胃不太舒服,拿起矿泉水瓶把刚烧好的开水倒下去,“呲——呲——”瓶子发出了一串怪怪的声音,我被吓坏了,伸手去拿这瓶子,可是盖子没盖上,我把盖子旋紧,它居然变形了,我的脑袋里产生了好多问号……  “耶!水凉了!”我拿起瓶子,喝了一口“唾——唾——’’怎么变苦了?好难喝啊!我的脑袋里又冒出了一堆问号,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词——热胀冷缩。我捧起一堆问号,去问科学老师,韩老师笑了笑让我自己去寻找疑问之锁的钥匙。我拿了3块同样的塑料瓶的塑料片,没错!我要做一个对比试验。那3块塑料“兄弟’’的“职业”是这样安排的:大兄弟在100℃的高温里“泡温泉”,而二兄弟要在零下的冰水里享受“冷冰浴”,三兄弟最舒服,它只要来认认亲就行了,然后开始实验。放在同样的玻璃杯里,十分钟后我把两位“兄弟”请了出来,那位大兄弟完全变了样,一点也不像三兄弟,二兄弟还好,或是一点也没变,像极了三兄弟,可是“冷缩去哪了?“ 我背起一筐问号去请教电脑博士。哦!原来如此,当瓶子还没有盖上盖子时瓶里的空气也受热了,但是体积不变,可是一盖上盖子就有一部分空气被挤了出去,然而当你盖好盖子,里面的水冷了,瓶子里的气压也低了,瓶子里的气压小于外面的气压,瓶子就变形了。可是瓶子里的水还能喝吗?我又问了电脑博士,它告诉我不能再喝了,因为普通塑料超过70℃就会散发出有害物质,如果长期食用或大量食用会导致中毒死亡……哎呀妈呀,快扔了吧,怕怕哦,“且慢!”老妈一声喊道告诉我可以回收或做一些其他有用的小东西……  这个塑料可真有趣,这“白色魔鬼”可真有学问啊!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46编辑过]

TOP
138#

 

怕冷的花生油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402班 莫亦然


妈妈做晚饭的时候,我跑进厨房,忽然发现我家的花生油变成了奶黄色的固体,就象我吃的奶酪,我奇怪地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呀?”妈妈让我自己仔细观察,我把油壶拎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


过了一会儿,我又进厨房,却发现那瓶花生油又发生了变化,上面一小半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变成了透明的金黄色,中间部分是奶黄色和金黄色相结合,下面还是奶黄色的。我再把油拎起来看,终于发现,原来那些奶黄色的部分是花生油凝固了,仔细看能看到有很多小颗粒,妈妈烧饭的时候,热气让凝结的油又重新溶解了。


花生油怎么会凝结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花生油与豆油、菜油等其它油脂相比,还具有自己的一些固有的理化特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和明显的特性就是在低温状态下会凝固。花生油中含有20%的饱和脂肪酸,并含有丰富的有益物质单不饱和脂肪酸,花生油的此类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12℃左右)会产生浑浊甚至凝固。另外,花生油的凝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温度降至某一临界点下后,最先开始凝聚出絮状沉淀,随着温度的降低,进一步结成漂亮的奶油黄,凝结状态为细小的结晶体聚集一起。


我打开妈妈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一看今天只有010℃,难怪花生油会凝固。哈哈!花生油也怕冷呀!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7:57编辑过]

TOP
139#

 

乌龟冬眠吗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404 曹怡盈


我家买了一只小乌龟,前几个月他天天吃食,可是过了没几个月它总是不吃东西,到现在了它也总是缩在壳里,我很担心,怕它会死。


   我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乌龟也会冬眠吗?于是我匆匆的跑去找妈妈,问她到了冬天乌龟为什么不吃东西,妈妈告诉我:“小乌龟是在冬眠,许多动物在冬天都会冬眠,它们是为了适宜冬天的环境,如果冬眠了,它们就不会吃东西,一定要把乌龟放在一定的温度下,等到春天了,它们才会慢慢的醒来…..”听妈妈说了那么多话,我半信半疑,便去请教了最可靠的老师“电脑”,果然,如妈妈所说的一样,我还了解了如果乌龟生病体质差的话一定不能冬眠,低于0℃将会冻伤乌龟,甚至冻死乌龟,所以一定要小心翼翼的照顾,知道了那么多的知识,我也照做了,我在乌龟的上面放了点儿湿厚沙,保持着温暖……乌龟冬眠可真是麻烦,难道那么多冬眠的动物都是像乌龟那样,需要那么多的条件吗?                         


    希望小乌龟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为我的好朋友,也希望小乌龟在这次冬眠里睡一个舒舒服服的觉。


指导老师:韩晓鸣

TOP
140#

 

地板上的彩虹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404 汤睿都


彩虹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可今天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在今天中午我家地板上出现了彩虹!


于是我开始了钻研了。我得先把彩虹从地板上消失,说罢我站在每个角度站一下看看彩虹有没有变化,过一会结果出来了,我发现在我身后太阳公公在身后,可在“他”前面有一面镜子。好奇心让我想解开这个密,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一块玻璃放在太阳前看是否会出现彩虹,过了好一会,并没有出现彩虹这是为什么呢?我又好好看了看玻璃,惊奇的发现,我家的玻璃是两边凸起的,于是我又用放大镜来带替玻璃做实验。我把放大镜放在正对太阳的地方,不一会一道彩虹出现了!


    经过这次的实验,我知道了彩虹不但可以在天空中出现,还可以出现在地板上,不过要用放大镜等凸面的东西。可为什么呢于是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大家都知道雨过天晴吧,其实在空气中还有一些小水珠,而阳光从小水珠中穿过被反射到了各个角度从而产生了彩虹,这个地板上会有彩虹也是这个道理,光透过了两面微有凸起的玻璃从而有了彩虹。


这就是彩虹的小秘密。


指导教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8:58:50编辑过]

TOP
141#

 

口香糖有危害吗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4 沈烨枫


你知道口香糖对人体有害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很想解答。


当天,我上网查了资料。医学专家不主张将嚼口香糖作为一种时尚来倡导,尤其是过多、过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大部分口香糖都是以蔗糖为甜味剂。咀嚼口香糖时,糖分会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口腔中的致龋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产生腐蚀,致使牙齿脱钙,从而诱发龋齿。 
其次,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瑞士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水银含量超标,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 
另外,嚼口香糖对于儿童也不利。因为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整天把口香糖含在嘴里,有可能吞食或者误入气管,危及生命。另外,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睡梦中磨牙的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医生建议,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有胃病的人更不宜过多地嚼口香糖,因为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这在空腹状态下,不仅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长期下去还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呢!
许多胃肠专家认为,空腹时嚼口香糖,会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容易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用餐后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否则咀嚼口香糖时分泌的消化液会损伤胃粘膜。 
另外,口香糖中所含萃取物可能会与药物起过敏反应,患有严重的传染病的患儿不要嚼用口香糖。
凡事有利也有弊,口香糖也不例外。据调查资料,一些演员和歌唱家因面部经常运动,面部老年斑的发生,至少比普通人要延缓810年。美国洛杉矾神经科医学中心主任福克斯发现,每天咀嚼口香糖1520分钟,会有助于美容。若持续几个星期,还会使面部皱纹减少,面色逐渐红润。
所以,嚼口香糖既有好处又有害处,要适宜的去嚼,不可多嚼,也不可不嚼。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8:59:02编辑过]

TOP
142#

 

红了脸的月亮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402  莫亦然


20111210      星期六     


晚上九点,我和妈妈在店里正准备回家,这时爸爸激动地推门进来说:“奔奔,快出来,快来看。”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快跑到店门外,看到爸爸正仰着头看着天,还用手指着天空,我边抬起头,边不解地问爸爸:“怎么了?天有什么好看的?”爸爸说:“你看月亮!”“咦?刚刚我和妈妈来店里的路上还看到圆圆的月亮,现在怎么缺了个角?白白的月亮怎么会有一块黑黑的颜色了?太可怕了!”爸爸说:“这是十年一遇的月全食,等下还有更好看的。


慢慢地,月亮缺的角越来越大。我看到月亮的变化,赶紧拿了一张纸记了下来,九点半的时候,月亮剩了一半,但是被吃掉的那一半不全是墨黑墨黑的了,靠近中间的地方就象墨汁被渲染了一样,有点淡淡的黑晕,又象是披了一层黑纱。


九点四十七分,月亮只剩下一道弯弯的眉毛了。十点整,黑纱慢慢变成了咖啡色,眉毛也不见了。然后,月亮身上的颜色开始有浓淡层次了,平时看到的象圆盘一样的月亮,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立体感十足的球。


天气很冷,我一会儿跑到店里取暖,一会儿又跑出去看月亮,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却不再看到月亮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只是颜色越来越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妈妈说。


快十一点了,爸爸提议我们回家继续看。刚下车,我抬头一看,“月亮居然变成橙红色了!太不可思议了!”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地球与月亮都是不发光的天体,靠反射太阳光显示出自己的美丽。太阳中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可以通过大气层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红月亮。


没想到,阳台上竟然看不到月亮,我爬上了防盗窗使劲地把头往外探,才费力地看到越来越亮的月亮,这时的月亮有三层颜色,一大半的橙红色变深了,另外那部分居然象个煮熟的本鸡蛋一样,里面红,外面白。月亮终于又慢慢回来了!


我脑中顿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月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韩老师,他朝我笑了笑,让我自己去查阅百科全书。原来月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把我的发现和收获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他们都夸我是个小小科学家。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8:59:35编辑过]

TOP
143#

 

彩虹的秘密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4  李萧瑜


   大家都知道彩虹是一个很美丽的东西,如果在雨过天晴时能见到它,那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你看大雨过后一道鲜艳的巨大的彩虹出现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中,它像一座五彩缤纷的拱桥横跨在山林之中,一直插进那山谷,从地上往天上看它离我们那么高那么远,从山顶上抬头往上看又离我们那么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它一样。


我对美丽的彩虹充满了幻想,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我们知道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时候,前进的方向就会发生偏折,而且把原来的白色光线分解成红绿紫各种颜色的光带,下雨时或者在雨后空气中充满着无数个小小的能偏折日光的水滴,当阳光经过红、橙、黄、绿、蓝、青、紫等色光。如果角度适宜,就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一般说来,只有夏天才有彩虹,因为夏天多下阵雨,有时东边日出西边雨,雨的范围又不大。而冬天干冷,很少下雨,降雪是不会形成彩虹的。我还做了一个实验,先剪红绿、青、紫七片圆形色纸板,在纸板圆心部位挖一个洞,再从纸板外缘至圆心剪一条缝,然后依前面的顺序将七片圆形纸板从切口交叉重叠并固定在铅笔上,最后调整并旋转彩色圆盘直到转盘在我们眼中成为白色,这样就能看见彩虹了。


    彩虹真是太奇妙了呀!   


                             指导教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6:22编辑过]

TOP
144#

 

蜜蜂嗡嗡嗡的声音来自哪里呢


南浔南方锦绣实验学校 404  周依莹


一天早上,阳光明媚,白云慢悠悠地飘着,我正在上学的路上。突然闻到了芬芳扑鼻到花香,看到了蜜蜂正嗡嗡嗡地采着蜜,十分勤劳。不过这蜜蜂的声音也让我的心中挂起了一个小小的问号---蜜蜂嗡嗡嗡地声音,到底来自哪里呢?这一个疑问,缠绕着我,使我久久不能忘记!
      
到了学校以后我翻阅书籍,询问同学,问老师,可还是无济于事。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学习电脑查找了蜜蜂的声音是哪里来的呢?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把答案找到了,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是这样的呀!蜜蜂嗡嗡嗡的声音具体位置在翅膀上的两个芝麻般的黑点发出的声音。为什么这么说呢?可是有证据证明的哦!有一位科学家叫聂利,在他读小学六年级时曾问过他的老师一个问题---蜜蜂的声音来自哪里呢?老师回答说:来自于翅膀上。他又问:在翅膀的哪一个部位呢?老师一脸难为情地说:你自己去寻找答案吧!聂利听了,他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翅膀每秒的振动次数在200次左右。证明老师说的话是正确的,当他看见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会没有,他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做了一个实验:拿出两只蜜蜂,第一只用绳子绑上,不让翅膀振动,另一只让翅膀振动,结果两只都发出了声音,聂利反复做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可是蜜蜂的声音到底来自于哪里呢?这个疑问他跟我一样苦苦冥想,经过他一年里来的细心观察,终于找到了答案。他用放大镜观察时,发现每一只蜜蜂身上都会有两个芝麻般的黑圆点,于是他把蜜蜂的黑点去掉,结果声音变没有了反复几次结果依然不变,虽然这个疑问用去 48只蜜蜂的生命,可也值得,因为聂利的论文得了奖。现在,我终于知道蜜蜂嗡嗡嗡的声音来自于哪里了。你们也应该知道了吧?你们看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能给我们带来疑问----蚂蚁为什么力气那么大;蝴蝶为什么还没张大时是一条毛毛虫呢?这些问题都要靠我们自己找到答案。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6:35编辑过]

TOP
145#

 

没根的植物怎么还能活


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504  朱家欢


小时候,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没根的植物怎么还能活呢?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是妈妈的生日,于是亲戚朋友都送花来,祝妈妈生日快乐!妈妈一向都不喜欢花,于是花被我和姐姐拿来赏玩。我分到的花中都有百合花,而这花正是我最喜欢的花,也是我见过最香的花,而且也很美丽。我时不时会伸过头去闻,有一次我还摘了一支下来,我惊奇地发现花竟然没根,根被割断了,只有茎,这朵花怎么还能活?


第二天,我去问老师,但老师却对我说:“这是秘密,你用实验证明吧!”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让我用实验证明,那我就做实验喽!首先我要证明没根的植物是不是真能活,说不定是花店的老板在花上做了手脚。我将一棵植物的根割了,放入瓶中在瓶里灌上些水,过了几天我再去看看植物没有死,反倒长出了一些嫩叶,没错,植物在没根的情况下也可以活些日子。我想这根也一定是用来输送水分的,根连通叶、茎,当中应该有输送水分的管子,虽然根没了但管子应该还在,一样可以输送水分的。我用割断了根的植物放在红墨水里,如果出现了红色的话就说明真是我想的那样有管子,如果没有红色就是说明我猜错了得重来。一天过去了,我取出植物。擦干边缘的红墨水,观察了一翻,果然有红点,我欢欣鼓舞,耶!我成功了。


那时我解开了谜,后来科学也学了这个,我可以想象我就是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


指导老师:韩晓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5 19:06:47编辑过]

TOP
146#

 

                                        好玩的静电现象



      今天的科学课堂上,张老师带我们玩科学游戏。把气球在头发上擦来擦去,然后可以吸在手上,很神奇。吃过餐饭后,我还想玩,就拿出气球做给妈妈看。妈妈说我真厉害。爸爸说,还有好玩的,就拿出一张纸,撕成小碎片,然后,把气球在头发上擦,然后去吸碎纸,居然可以吸起来。我和爸爸又来到水笼头前,开了一条细细的水流,然后把气球在头发上擦后,靠近水流,奇妙的事又发生了,水流居然被气球弄弯了!!


      我问妈妈,这也是静电现象吧,妈妈说,你可知道的可真多!



                                       浙江省教科院附小一(1)班:张歆雨

享受教育
TOP
147#

 

                              测量学校最高的树


     在我校的操场南边有一排树。其中左数第四棵是我校最高大的一棵,我很想知道它有多高,正好今天科学课上学习了利用阳光影子测量物体高度的办法,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上午第三节课下课,正好阳光明媚,我就和本组同学小鑫找体育张老师借了卷尺,到了大树旁。我们先用一米长的木尺竖直在地上,测量了它的影子长为30厘米。然后立刻测量大树的影子为6.34米。木尺的高与它影子长比是100:30,那么大树的高与它影子长比和木尺相同。通过计算大树的实际高度约为21.1米。哈哈,我们成功啦!


                                                                                     浙江省教科院附小三(3)班:张昊

 
享受教育
TOP
148#

我有很多可爱的孩子们,写的观察日记棒极了。可以吗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49#

行,可以帖在这里,观察日记也是科学小论文的一种。


也可以直接找少年科普杂志的编辑们联系投稿。

TOP
150#

 

白糖加热后的变化



张训 实验学校六(7)班 9号


白糖经加热后逐渐融化——变成透明液体——变成淡黄液体——慢慢变成深黄液体——接着液体上起泡——变成淡红色液体——突然冒烟——液体变深红色,有股香味——紧接着变成褐色——变成黑色如墨汁一般——又逐渐凝固形成焦稠状态——有气泡爆裂,爆裂时有烟升起—— 部分成焦碳状,气味恶臭——开始燃烧——燃烧后完全成炭状,变得很脆。将燃烧后的物体打开,内部中空,十分附有光泽,但很粗糙,将此物体捣碎后却无法融入水中, 并不属于晶体。




2012-3-11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