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又见马铃薯——教学随想
去年,我曾经花了不少心血研究马铃薯,参加了县科学优质课比赛,当时拿了县一等一.后来省教研员 喻老师来缙云,我的马铃薯作为县科学现场观摩会的三节课之一进行展示,只是有点遗憾,因为当时我过于随意改动教学方案,结果导致自己的材料准备跟学生的探究活动没有很好的配套,(因为我原来有的活动设计和需要的材料是预先准备好的.)而且又因为其他的因素,当时课上的不好(我自我评价,有史以来公开课上的最差的一节了),所以后来也就没有心情继续整理,现在想起,有点遗憾.因为一节精心准备但失败了的课也许能让自己醒悟更多.附上以前残留在论坛上的的教学随笔:[原创]兔子系列三:马铃薯能走多远
http://chat.pep.com.cn/lb5000/topic.cgi?forum=43&topic=681
今天,又在2个班上了<马铃薯>一课,因为是家常课,所以没有向以前那样精心的准备,在第一节空课匆忙买了2元钱的盐和糖,还有3个马铃薯,然后,赶紧调制好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水.(这时候想起来学生肯定要说是盐水,我偏偏不让他们如愿,弄杯糖水.)
到教室了,我拿出2个马铃薯,一大一小,2杯水,糖水满清水浅,然后问,把这马铃薯放到杯子里,有几种放的方法?(4种).然后我让学生表决怎样放(其实我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导到大的沉小的浮的放法).
在放前,让学生完成我们的<学习与评价>上的题目,猜测马铃薯的沉浮,然后做给学生看,结果是大的沉小的浮.看着这个结果,学生的兴趣来了.是什么原因的?马铃薯大小?水的多少?对3不是,有的学生已经说"盐水,是盐水."
早知道学生会这样说,我就不限制,按他们的思路,你认为是盐水,你有什么根据吗?为什么你认为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有的学生说到比重(因为在他们的语文拓展资料上有鸡蛋浮起来的实验,说到比重,还有一学生拿着那资料给我看.)呵呵,我故意装傻,比重?比重是什么呀?
学生被我弄闷了,是呀,他们只是知道书上说比重,但不知道其所以然,于是,我就可以开始下面的活动了.
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了盐和糖,要不,我们来做杯盐水或者糖水来试试,看看能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谁来帮忙?
学生2个分别来制作,这时候,我看见放盐的同学放的商量比较少,灵柩一动,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把2个马铃薯放入,结果糖水浮盐水沉,学生一纳闷,怎么盐水没有让马铃薯浮起来?
还是同学们自己来解决,是不是盐放的太少了,好,继续放,果然,成功了, 学生明白必须放入足够数量的盐.
我还拓展,放了盐和糖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现在我这里还有沙子,放入能不能让穆马铃薯浮起来呢?
学生也有说能,实验,不能.为什么同样是放入东西,盐和糖能让马铃薯浮起来,沙子不能呢?
学生思考,但是有难度,我就引导,盐和糖,到哪里去了,然后做加热实验_可惜上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因为前面不是很遵守纪律,浪费了一些时间,结果已经下课了.我问学生,要不要把老师最早带来的水加热?
学生都兴趣很高,于是,下课继续加热,然后学生闻到一种焦味,又夹杂着甜味,然后_学生说_好象棉花糖的味道_我说:是的,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