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德“环境教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资料进程帖 [复制链接]

1#


中德“环境教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资料汇总

第一次会议(杭州)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01-12 16:20:08
本主题由 管理员 海风 于 2016/1/17 21:00:2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TOP
4#



TOP
5#

2015/4/25会议记录

陈晓萍老师讲座:
《中德“环境教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规划》
德国:从一个点,可以做得狠细很深
2015.1.1~2017.12.31

选择主题:生物多样性(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目标定位。
认识生物多样性——以蜜蜂为例

喻伯军老师建议:
1.学校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要珍惜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2.有些学校有系统性,已经像课程;有些学校还是活动;一些设想,跟项目有关。要明确目标:做相应模块的课程。有明确的目标,有内在逻辑体系
生物多样性(高桥小学)
气候变化(爱山小学)
环境保护(长江实验 东风小学)
生态系统(求是小学)
资源管理(天地实验小学)
环境和健康(学军小学)
生产和消费(绍兴轻纺城)
城乡发展(海宁实验小学)
……(嘉兴实验小学)

三点建议:
1.要与学校整个发展融和进去,自己负责的一部分,还要找切入口。不要只以科学老师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实施这个问题。各个方面都要考虑,既当科学老师,又当校长。牵头落实时,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学科。要发动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
2.根据学校特色和优势来选择、做这个模块。先不要跳出自己的模块想人家的。集中精力把自己的模块先做好。确定年级和课时量。
3.确定人员,选好人员,组建团队。是学校项目,是整个学校的项目。领导小组:校长;分管校长;教研组。整个组织系统建立起来。微信群:联系;QQ群:资料共享。

几个时间节点:
1.要向校长汇报会议精神。
2.组建的团队的名单(5月8日前发给陈晓萍老师)
3.下次交流各个项目的方案,写出提纲,交流提纲。(5月23日。求是小学或者长江小学集中讨论方案。2~3位。9:30~15:00)

吴卫东
为什么?
共赢的项目(课程的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大家活动能力已经很强了,但课程的意识可能还需要加强,这是个契机);对学校来说,提升到课程的层面来思考;构建了一个高校的项目合作团队;项目缘起者(德方):希望是长效的,能有成果性的东西。
怎么做?
专业支持(高校专家:陈晓萍;倪婉敏;姚明);资源支持(胡亿军);经费支持(有经费,主体是用在各个学校上的;今年:1万4欧元)


2015/4/25
TOP
6#


TOP
7#

中德环境教育第二次会议(杭州长江)

中德“环境教育”项目第三次研讨会在杭州长江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2015523日周六,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会议室异常热闹,在这里举行中德“环境教育”项目第三次研讨会,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李敏强、浙江省师训干训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吴卫东、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李文婷、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陈晓萍、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校长丁杭缨及浙江省十所中德“环境教育”项目基地学校的校领导及负责老师等参加此次会议。

中德“环境教育”项目是以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德国帕绍大学等多方合作的形式,关注“气候—环境”这一热点全球化话题,共同探索培养中国小学生的环境气候意识的中德全新教育合作项目。

在会议中,浙江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长李敏强提出,此项目为外事项目,要求有外事的纪律;同时要求要将合作的内容进行本土化挖掘;胡卫东教授进一步指出要从整体思考各个模块,同时有课程的理念,两位领导很好的为试点学校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根据会议议程,上午浙江省十所试点学校介绍了十个模块的实施设想,并提供了一个主题的具体实施方案,下午则有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对各个模块进行点评,俞老师高度赞扬了十所学校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为每所学校提出了改进性建议,各学校受益匪浅。

相信通过中德“环境教育”项目逐步实施,一定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郑建华


2015523日星期六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01-12 16:21:26
TOP
8#





TOP
9#

中德环境教育第三次会议(湖州爱山)

中德“环境教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会议安排

一、
会议报到

10月19日下午浙江省内学校代表15人 ,省专家5人,德国专家3人,翻译2人。

10月20日德国专家2,翻译1人。

10月21日下午上海各学校代表7人,德国专家及翻译5人,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项目专家4人。

二、会议时间

10月20日——10月22日,会期三天。

三、会议地点

爱山小学教育集团仁皇校区一楼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

l
德方代表(6人):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环境教育”项目主管雷诺先生

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学法中心行政主任福克斯博士

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学法中心约翰女士

德国帕绍大学玄茨教授

德国帕绍大学普朗克女士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主任邵贝德博士

l
浙江省教育厅(1人):师范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李敏强

l
浙江外国语学院(6人):

副校长曹仁清

教务处副处长姚旻

教师培训学院院长、省师训中心副主任吴卫东

省师训中心教师陈晓萍

中德项目办翻译胡亿军、李家丽。

l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项目专家4人

l
上海各校代表7人

l
浙江省内各实验学校代表15人

l
市、区教育局领导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01-12 16:18:04
TOP
10#


TOP
11#

中德环境教育培训笔记整理

1019~23日  湖州爱山小学  黎作民

10.19

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第一天培训)

培训流程:

Tag 1 第一天

1.致辞,介绍

2.可持续发展教育: 目标和现状

3.研究项目概况

4.模块研发操作层面导论    

PAUSE (11:30 13:30) 休息 (11:30 13:30)

5. 自我架构能力导论

6. 分能力阐述

7. 巩固反思

Tag 2 第二天

1.复习

2.环境教育教学方法概论

3.教学方法领域阐述

PAUSE (11:30 13:30) 休息 (11:30 13:30)

4. 环境教育教学媒体

5.巩固反思

Tag 3 第三天

1.复习总结

2.评估框架条件导论

2.1
结果评估

2.2
教育辐射成果评估

2.3
时间计划

2.4 发放调查问卷

3.  前景展望

可持续发展教育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有能力

破坏环境——我们的生活基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所长)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01-12 16:24:23
TOP
12#


TOP
13#

研究项目评估

成果评估

辐射评估

模块研发操作层面导论



TOP
14#


TOP
15#

示例:气候大使

工作任务

1) 以小组为单位(大约35人)

2) 哪些模块内容将在HLS项目中落实?

3) 哪些分能力将在HLS项目中涉及到?

4) 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被投入使用?

   请用到为您设计的表格及环形示意图

目标和内容

理解气候变化

了解气候形式

理解气候变化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认识传统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的差别

能够区分并评价有机标识

了解气候保护小诀窍

要做什么?

成立一家气候股份公司

检索和宣传工作

举起拾到物

编写课堂材料并用于GS

拍摄电影” CO2警察局“

参与“Tu´s Day

为星球种植小组

与校外伙伴合作

工作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大约35人)

2)哪些模块内容将在HLS项目中落实?

3)哪些分能力将在HLS项目中涉及到?

4)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被投入使用?

  请用到为您设计的表格及环形示意图

TOP
16#


TOP
17#

自我构建能力概念

生物必要性   发展政治因素   年代和地狱公平

自我构建能力作为环境教育的目标

可持续环境教育目标

形成相关能力和行为,来有能力有意识地参与并进行可持续发展过程

能够在复杂的过程和联系中反应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该过程中自己的责任

自我架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和行动能力,是指通过改变经济、生态社会领域的行为,能够有能力有意识地参与并进行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能够运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认识到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以从对现状的分析与对未来的研究中得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结论

作出决定,并能够从个人层面、合作层面和政治层面进行落实

具体分能力

TK I: 全球开放性感知

TK II: 前瞻性思考与行为

TK III:
跨学科工作

TK IV:
理解与合作

TK V:
计划与行动

TK VI:
公正与团结

TK VII:激励自我和他人

TK VIII:反思生活方式和榜样  

练习任务1:  

1)请自己分成8个小组

2)熟悉列举的分能力并讨论

3)用自己的话阐述分能力

4)如何将分能力融入环境教育?通过举例来解释

5)设计一个学习散步的情境(并设计海报作报告)

TOP
18#

练习任务2:学习散步

观察学习散步的情境

用思维图的方式列出分能力概况图

反思

采访伙伴:

请相互交换问答如下问题: 自我架构能力是指….

请相互交换问答如下问题:

1)自我架构能力是指…

2)
我认为8项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因为…

3)
我认为8项分能力中不重要的是…,因为…

4)
分能力的渗透,我在课堂上会这么设计…  

TOP
19#


TOP
20#

与同伴交流答案。


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第二天培训)

昨天:

致辞和介绍

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和现状

.研究项目概况

.模块研发运营层面导论  

5. 自我架构能力理念导论

6. 分能力阐述

7.反思

今天:

复习

环境教育教学方概况

教学方领域

环境教育教学媒体

反思

复习:

相互轮流提问如下问题:

属于自我构建能力的8项分能力分别为……

分能力„前瞻性地思维和行动“所包含的指标有……

分能力”反思生活方式和榜样“所包含的指标有…

分能力„计划与行动“所包含的指标有……

根据分能力找到对应的指标

从学生行为,谈话找到分能力掌握程度

例子:多元化合作

      学生要做好多元化的工作,需要各个学科不同的方法,如访谈、水治理工作。每一个分能力,都能找到相应的指标。

找到分能力,前瞻性地思维和行动:自己的行为态度对未来的负责。(反思层面的活动)

计划与行为:更多的体现在具体项目的(操作层面)

举例:

学校边上的池塘,周围居民乱扔垃圾,污染厉害,拯救河流和孩子一起做事,和学生一起,带学生做,保护和宣传。

检测指标:

什么是指标?学生知道扔垃圾可能会被鱼吃掉,导致死亡。

因为知道原因,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知道是不对的。

昨天借助内容,培养能力,今天借助方法,培养能力。

(体验,郊游,被动参与,没有自己计划)

气候宣言后,要求学生自主参与环境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参与其中,需要新的方法和媒介,促进孩子网络化思维,反思自己,反思他人。

主要思想:

方法之间过度流畅,顺利,这样对概况了解。

这样方法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使用,如情境操作,相互结合,方法之间有机结合。

TOP
21#

环境教育教学方法概况



TOP
22#

专业性的工作方式(学科性的工作方式)

以客观事实为主的工作方式,主要依据相关学科的学科研究方法

工作的方式

在某一项解决复杂问题策略中的明确的被加以表述的运营操作

特定结构过程

保障自然科学领域客观事实的工作方式


TOP
23#

观察和观测:

观察是静态物体的观察,观测是动态物体,如流水,鱼在水里游,也存在短时间观测,长时间观测(河流的生物变化)

收集、比较、归类:

收集叶子、根据外形、边缘,进行不同的比较,让学生归类,知道有多少类型。

确定命名:

设立学习站,先设置材料,如鱼的种类信息。

研究和实验:

孩子自己动手实验,孩子自己找假设,找重复方法去证明假设是对的。假设后做出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的结果需要梳理和讨论,在河流案例中,做水质检查,根据水质检查推测原因。

做工作前提,多元化跨学科工作,需要其他工作方法形式,才能得出结论。社会行动能力,会做访谈,比如孩子跟不同利益群体交谈,农民,企业,周边人们。

成人知道周边环境生物丰富多彩,成人知道保护周围生物,如果知道神力河里多种鱼类,就会想到保护河流。

为了研究实验,先掌握i前面方法,才能整理,如果在自己环境教育,可能会设计专业学科,社会行动能力。

TOP
24#

情景型教学方法

情境设计经验性方法:

表演形式展现,如表演不同利益团体的冲突,培养孩子应付冲突能力,培养孩子,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前瞻性思考和行动的核心,就是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

如果能站在农民角度,农民的意愿。可以通过角色游戏。



TOP
25#

角色游戏:

案例:森林和我(校外环境教育)

老师带领孩子到环境教育中心,在专家指导下,开放出来,给孩子分角色:停车场员工,市民休息度假。

孩子相互交换角色,继续扮演,体会每一种角色冲突,换位思考。

计划游戏:

例如:面向未来的林业经济

模仿游戏:

现实生活接近的游戏,也有在电脑里面做的,别人做过的事,我模仿游戏,模仿游戏可以解决困难的事。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模仿游戏:  林业经济,在游戏里种植,在游戏里理性收效益和维护。

行动指向性教学方法

“《行动指向性课堂》这一概念指的是一种课堂理念,让学生能够和学习对象与内容有行为互动。” (Gudjons, 1987)

学生指向性的、完整框架下的学习过程

 行动作为某个主题经过反思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改编

 选取一个包含问题的真实情境

引入必要的方法

与模仿阶段共同落实的计划阶段

分析阶段(反思)

学生什么时候做活动,人在做,眼睛没有盯着看,学生活动是否从内心出发,是否真实体现自己真是想法,如果想让他们真实体现,我们需要外部好的框架,不应该让老师讲,让孩子自己去操作情境。

保护河流,让孩子自己计划,自己制定,自己承担责任,给孩子创设空间,做事后进行反思,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环节,做完项目,向公众展示成果。

TOP
26#


TOP
27#

项目工作:

服务工作结合在一起,孩子在过程中不仅是学习计划和反思,反思社会影响。

学生为主的活动角度,在环境教育中非常重要。

沟通与合作教学方法

与他人合作,为了讷讷感共创环境,需要他人合作,一个人无法做到。前者需要学会表述自己想法,怎样说服别人跟自己一起承担,遇到利益冲突时,如果处理,达成可持续发展。

TOP
28#

宣传工作:

做好后如何去展示,成果不保留,有机会去外界展示,如报纸发表,网络开专栏,展览,相关报道。

反思型教学方法

用于对学习过程反思,相互开展工作,遇到问题,然后在很多问题中反思进行。

有专门的反思环节,做活动过程中,反思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反思体系,得出结论。

很多人缺乏反思的方法,提供反思表,提供指标进行辨别,需要反思工具指导反思。

与孩子们,谈话哲学,讨论问题。

什么叫公正:

可持续发展对地区而言,什么是公正,如何做。

老师展示蛋糕。蛋糕分给大象和老鼠,讨论中使用方法,提供空间,反思自己想法。

反思阶段作为行动指向性、交际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将反映在学习过程中

行动可以被用于经验

示例:与孩子们探讨哲学

TOP
29#

开放学校

吸引周边社会力量

与校外专家一块进行互惠合作 

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

理解个人的自我社会责任

示例

服务型学习项目

在校外学习地点学习

新闻箱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TOP
30#

创意比赛:

通过戏剧比赛,摄影展,诗歌,PPT展示,创意放在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展示创造性,针对外界,能做研究,做实验。

练习任务:

思考~结对~分享

思考:将环境教育示例归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举出其他例子,可以将一个示归入多个教学法。

结对交流

分享四人小组

骨干任务和专家任务(活动)

专家小组阶段  

à 开始动起来

请按照为大家分好主题的专家小组坐在一块

 充分运用为您提供的材料

为该专家小组做一个简短的展示报告  

骨干小组阶段

 

   请按照为大家分好主题的骨干小组坐在一块 (按照颜色!)

   互相阐述报告您所在专家小组的讨论结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