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帖,如果有不到位的,希望谅解,并予以指出!五下第三章的第三节《用水测量时间》,这节课先是认识古代用水钟记录时间(受水型,泄水型)为接下来的滴漏实验做了铺垫,然后主要就是学生在滴漏实验中体验受水型和泄水型滴漏!一个是漏出100ml的水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是以流出10ml的水为基础,推测流出300ml的水需要的时间。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就会认识到水流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然后再次关注到古代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节课对于古代水钟的设计进行了解分析,学生可以清楚两件事1:用巧妙的方法保持水位不变;2:让水一滴滴往下漏。
如此一来,我的疑惑就来了。😅既然学生在第三节学生就弄明白了这些,在第四节《我的水钟》教材中让学生设计水钟,是不是就不应该存在试误的过程啦?我看到教参里说到是分成两个部分,先设计,再计时。当在实践过程中,水钟出现误差时,学生思考误差出在哪儿(⊙o⊙)??? 可是这个问题不是在前面一节课就解决了吗?😩
教参说是让学生经历(思考方案—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成果)的科学探究。我就觉得有点矛盾。因为笔者还未正式参与教学,所以可能提出的问题很不专业,希望能够得到解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