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馨苏湘科韵组:熊小婷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1#

桂馨苏湘科韵组:熊小婷成长档案

大家好!我是“苏湘科韵”桂馨二组的成员熊小婷,现为湖南一师科学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崇尚乐观豁达的生活式,喜欢与孩子们相处,2014年暑假,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组建“悦快乐”团队赴湘西龙山开展悦读周活动,并与桂馨结缘。在求知的路上,我深信“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非常开心能与伙伴们在科学教育这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1 20:09:0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欢迎小熊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

晓婷加油!
TOP
4#

恩恩!
TOP
5#

小婷是个可爱、认真、负责的好女孩
TOP
6#

哈哈。。
TOP
7#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探究是什么?如何让去探究?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科学探究”这个词的反应,对于科学探究,我是带着敬畏感的。看完这本书才发现科学探究原来也可以这么轻松地走进科学课堂。
      曾有幸听过本书作者之一的章鼎儿老师的讲座,如今看着记录在书上的讲座内容,当时的情景再现眼前,对于讲座内容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章老师的讲座内容重在讲,今日之科学课需要改革,而改革之内容又重在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接下来还在讲座中为我们讲了好几个案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师,耐心热情的为我们讲解着科学教学改革和科学探究直至晚上10点半,到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咱们在学校接触不到的却又极其重要的科教观念!


明天再续!
TOP
8#

想听你多说一说,下集一定更精彩!
TOP
9#

续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由于寝室网络原因,读后感一直拖到今日才延续。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设计一个课堂活动”的思考。 科学探究离不开学生的课堂活动,所以设计好一堂科学课的课堂活动,对于科学老师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章老师曾在讲座上谈到过这个问题,老师说其关键是在于对“学生活动空间大小”的“度”的把握。这个度过大,学生的探究没有目的,过小,学生的探究就会受到限制。当时,我明白章老师的意思,但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上,缺乏实践上的理解与尝试。看了这本书后的教学案例及各位专家的评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似乎又更深了一层。 以周向鹏老师的《磁铁的磁性》一课为例。这堂课的在教科书上的安排是:把磁铁分成了三段,两端及中间,这样的设计,最后的教学效果会达到科学概念的目标,但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就不明显了。周老师把磁铁分成了六个面让同学们分析,这样做学生就不会马上感觉到磁性与磁铁的中间两端的直接联系,需要经过一番探究,才能发现自己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说不定班上有好几种答案,这样探究、讨论、思考的程度加深了很多。老师确定了6个面这个范围之后,其他就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了,并引导学生思考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去探究,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浓很多。一样事白样做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书上类似的案列还有很多,总之作为科学老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一定要去考量这个度的把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30 18:42:02编辑过]

TOP
10#

小婷加油!
TOP
11#

多给孩子自主思考的空间
TOP
12#

 

一起长跑的人


                      桂馨2组线下活动感受


                                                                         桂馨2苏湘科韵熊小婷


       2015年11月7日,我们桂馨二组的小伙伴们终于在一师校园相聚了!


       11月7日中午,大家围席而坐吃中餐,相遇的欣喜和重逢的热络,一下子拉近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距离。


下午2点,全体成员在一师实验楼107正式开始我们的线下活动。快速而有效的开幕式后,10个学员相继做了自我总结,回顾自己几个月来的成长与收获,总结中,大部分小伙伴讲到对桂鑫的感受是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把大家聚在了一起。我一直认为青春岁月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认真地做一件事.一起去坚持,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幸运,我找到了!


      实习以来,我深感科学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的尴尬地位。每位老师,都可以意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但大家还是不由自主的追着语文、数学的成绩跑,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现状。在这种时候,需要一群充满热情、不惧艰难的科学爱好者去坚持、去改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我们,不去理会身边的各种各样诱惑坚持做一件事是很难的。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做支持,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给自己打气的平台。在这此线下活动中,能感受到,我们是有后盾的,有魏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小伙伴们的相互支持,我们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还有彼此的帮助。遇到困难了,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有了挫折,可以相互劝慰、打气。


下午4点左右,魏老师做了全组的总结,指出了我们组前段时间做的好的地方与仍需努力的方向,让全组队员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一期计划的培养方向与目标。接着,杨淑琴、肖爱玲向大家分享了她们的襄阳之行,从所述内容中,我们受益匪浅。如:科学课应不应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这样有何利弊?科学探究是否必须要做实验?这些都引发了小伙伴们的深入思考!


      11月8日上午,我们全组人员聆听了魏老师的精彩讲座,讲座分为三部分:1、上好科学课的几点思考,2、说课的方法与技巧3、怎样搞好科技活动。第一部分,老师让我们提了关于管好课堂纪律的疑惑,就此,老师展开了讲座内容,给我们讲了许多接地气的方法,还举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是《爱是教育的第一智慧》,关爱孩子,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法宝。接下来还讲了,用高超的教学水平去吸引学生。这点我深有体会,一堂站在孩子的角度精心准备的课,孩子们一定喜欢。最后,魏老师,给我们全体组员提出了要多看书的建议,确实,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老师分别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让我们大开眼界!


      8日上午,即魏老师讲座后,从南京来的朱玉洁,给大家分享了她的科学第一课,以及他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她的讲话内容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女教师,考虑问题已经相当全面,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一份淡定和从容。


      小学科学改革是一个长跑,这次的相聚,更加坚定了我参加长跑的信念,因为在跑道上的我们并不孤单!


TOP
13#

                                                                                                                 《沈从文传》读书笔记
                                                                                                                                          苏湘科韵熊小婷
         看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我对他和他的故乡都充满了憧憬。于是将这本书淘来一看。初读这本书的前几篇感觉颇为乏味。可坚持看到后一篇——沈岳焕登场时,趣味就来了。毫不夸张地说,我是越看越想看。当看完整部书的时候,我感慨万千故提笔写一些我主要的感受。
        当然,顾名思义,从这本书的标题我们就知道是以第三人称来详叙沈从文从生到死的一生。沈从文在我的眼里本是一位文质彬彬的才子,可看完这本书后文质彬彬可能就不适合于他了。但是,他的才华横溢,他的坚忍不拔,永不可磨灭。沈从文是沈宗嗣的第二子,原名叫沈岳焕,后来在部队当兵,因表现优异和长官们混得好。在一次与与叫尚选青的军法官聊天时人家问他名字。他说叫“沈岳焕”军法官说“焕乎,其有文章我看你以后就叫从文吧。”自此沈岳焕改名为沈从文。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从小天资聪颖,但也很顽皮淘气。上学时,刚开始表现优异,后因墨守陈规倍感无聊,经常逃课。他逃课去张家园子里玩,到城外玩,到各种野孩子堆里混,下河游泳和人家打架到杀场去敲击污秽的人头或拿一根木棍去戳尸体或看人家杀牛。或捉蟋蟀。当被家人惩罚时亦或撒谎圆谎。此外他还说脏话自称“老子”之类的话习听为常。不管在那时还是现在看来这就是坏孩子不被人看重反而被指指点点。可是沈从文却用他一生证明坏孩子也有前途可以实现蜕变。当然了我提及此事并不是倡导大家从小就当个坏孩子,我只是想说明一下,我们应该改变对人、事的看法,不能有一点瑕疵就否定那人那事,就早早断言人家前途。我们应该采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当沈从文年老时那张戴着眼镜并且微笑的照片是他给我们的是一种慈祥温和平易近人的感觉。可谁曾想到他的顽童生涯。我想大概每个人了解他的顽童生涯或多或少有点吃惊吧可现在想想比起当代这些从小就被父母禁锢于书海之中的小朋友来说,沈从文也真的很幸运他的童年充满乐趣活力十足惊险不断令人羡慕。同时对于当代小学生重压的问题我们也该陷入沉思在自己的脑中画上问号“这样做对吗?该怎样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社会的变迁,沈家没落了。他从少爷变成普通人。的确,从少年和想象中的将军向现实的士卒的跌落在沈从文心里产生了心理和精神的巨大落差。这使得他从天真的想象中惊醒过来,从温柔富贵乡里惊醒过来,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在此首转。在种种环境压力下,沈从文决定去当兵,他做事严谨,深得人们称赞,他结交了好多朋友,由于他字写的好,是在闲于之际练出的一手好字。在军队里做一些文秘小抄之类的工作。他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宗师是与他坚持不懈的热爱研究书籍有关。我们无法想象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个日夜汗水与辛酸挫折才有今日辉煌。沈从文不仅是一个书圣才圣也是一代痴情圣。他在上海中国公学校担任授课老师时,因爱慕他的学生张兆和于是开展了长达四年的马拉松求爱历程。终于,后来与张兆和结为夫妻。生从文一生不仅对文学贡献巨大,在研究历史文物上也功不可没。在他近年老时,他的文章被指为过时,人家要求他在博物馆上班,看守文物。心碎的他与文学脱离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片领域他又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凭的是他那永不言败,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的心。他当时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引起国内外文学界的轰动,很多国家出钱买版权,都被他一一回绝因为他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任何时候,不论发上什么事情。都要爱即自动国家…

        沈从文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从顽童生涯到当兵青年到一代文学宗师、文物研究大师实在让人佩服。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坎坷,遭到多少非议。然而,这位坚强固执的老人咬牙一直走了下去。是的,既让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此,我要向沈从文老先生深深鞠上一躬,以此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TOP
14#
TOP
15#
TOP
16#
TOP
17#

在求知的路上,我深信“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总能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非常开心能与伙伴们在科学教育这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TOP
18#

回复 3楼冰雪消融的帖子

加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