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苏湘科韵组:朱玉洁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1#

[原创]桂馨苏湘科韵组:朱玉洁成长档案

           大家好!我是桂馨二组苏湘科韵的成员朱玉洁,我来自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是一名大四毕业生,现在已经通过南京四城区教师编制考试。大学期间我主修化学师范专业,但我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更加热衷没有应试压力却能够传播科学教育本质的小学科学教师职业。大学里,我参与了导师开创的职前科学教师工作室,我作为2011级备课组负责人,主持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在此过程中熟悉小学科学课标和教材,我领导下的学习共同体共制作21份科学课程教案和课件。详情请戳:http://blog.sina.com.cn/u/3873661838 同时,我积极开始科学教育研究和论文撰写训练,《果冻,我该怎么放心地爱你》发表于《中学生数理化》(2013.7-8);《因特网上的趣味科学实验资源述评——以澳大利亚优秀科学实验网THE SURFING SCIENTIST为例》发表于国家级期刊《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1);《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教材知识衔接例析——以南京地区所用教材为例》发表于核心期刊《化学教学》(2014.7)。 另外,我作为成员参与201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科学备课组实践与反思项目,已结题。合作主持2013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技术支持的科学学习的案例开发与实践反思”。独立主持2014年度校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小学科学备课组的职前教师学习的行动”。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做一名研究型和终身学习的科学教师,一方面和大学导师密切联系、寻求指导,另一方面和同事、同行紧密合作,在五年内申报与本方向有关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融合一体,从而确立教师发展方向、积淀职业情感、锻炼专业技能并形成个人风格。 我热爱、关注、并投身于教育,很高兴能参与到桂馨的活动中来,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科学教育的大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33:45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浙江小学科学网总群415日网络研修记录和反思




桂馨二组苏湘科韵成员
朱玉洁




 






  
  


  
  


  
  


  
  


  
  


  
  


  

时间:


  

  

2015415日日星期五晚730-9:00


  

  

地点:


  

  

浙江小学科学网总群:166745060


  

  

主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分享与交流


  

  

网络主持:


  

  

浙江小学科学网张旭老师


  

  

嘉宾及个人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海小学袁优红(yyhdh2002@163.com):


  

省特级教师,省课程改革指导组成员,省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委员会成员,舟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先后创建了市首届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曾经荣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等奖项,出版专著《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探索》。她把小学科学教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从大量的课堂原型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取其中最能体现一般教学规律,再构建有序的经验系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研修记录及反思:


  

  

今天有幸观摩了由浙江名师袁优红老师主讲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分享与交流活动,收获颇丰,现做如下记录和反思:


  

1.袁优红老师的座右铭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道破教学的真谛,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喜欢,才是好课,学生喜欢,才是好教师。高效的课堂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让学生做到五动的,即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动耳。


  

2.袁老师将学生喜欢的科学课归纳为活动自主建构科学概念三点。科学的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亲历探究,将错误的科学前概念重新建构整合形成正确的概念、知识体系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在玩中学,才能得到深刻的感悟,体会科学的本质。


  

3.教科版四下的科学教材分别包含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和《演示和矿物》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与南京所用的苏教版截然不同,并且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每个方面教材编写的内容也不一样。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的学习,因为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相通的,重难点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4.袁老师分析了三、四、五三个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能力,其中由三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转变还是比较大的,逐渐具备学习的方法和意识,了解一定的探究步骤。


  

5.首先,第一单元《电》,在苏教版教材中是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电对于孩子们来说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直接接触和了解。在实验中,学生容易被灯泡的亮暗吸引而对其背后隐藏的电路概念思考不够。教科版在讲电路时还介绍了静电,这是苏教版教材很少涉及的。但静电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有切身、直观的体验,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适当添加这一环节。而静电的本质——电荷我觉得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可能教科版挖得比较深,而教学是要根据各个地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定的,这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袁老师提出要使学生的视角从灯泡亮暗提升到电路的工作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在苏教版教材中,《简单电路》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先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再加入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暗,最后用串联和并联的方法探究小灯泡的亮暗,而教科版未涉及电源,但在最后加入了电路的分析,讨论了电流在小灯泡中的流动情况。但苏教版未提及教科版中所提到的电池的串联和并联。袁老师提出教科版中《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是复习灯泡的串联与并联。这让我想到苏教版《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课虽然是教授学生“解暗箱的方法,但是也同样涉及和巩固了电路的串并联原理。


  

6.老师提出的家庭实验室这个点我觉得非常棒,本身我的大学导师也时刻提醒我们这一点,不仅让学生回家找器材,就连课堂的教具我们老师也应试着用生活中的用具来制作,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


  

7.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在苏教版教材中是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中。苏教版对于这一单元是这样的安排顺序: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讲解植物对教师的生物知识底蕴要求很高,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花和人工培育花的结构存在区别,这是新教师容易忽略的。袁老师根据《油菜花开了》这一课进行讲解,提出观察说名称解剖粘贴观察的研究顺序,并提倡两次解剖,细致观察。对于花的准备,不能随意采摘花朵融入了生命教育,为花做好标签也能帮助学生识记花朵。花的雌蕊柱头粘液的观察时常会被新教师忽略,而粘液明显的百合花、桔子花和文旦花则是很好的范例选择。《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在苏教版中位于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两课的学习光靠教师的教授是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的,只有带领孩子一起经历孵蛋、养青蛙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悟。尤其孵化蛋仪器让我眼前一亮,直观地观察比任何讲解都来得有效率,而且通过图片能看出来所出的效果也很好。教科版中将动物卵的观察与作用分析和植物种子各部分作用相联系、相对比,从而使学生明白动植物相关联的地方,并能够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总观和整体体验,这是苏教版教材所没有并且可以借鉴的。


  

8.第三单元《食物》在苏教版教材中是被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中。老师指出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了解食物后,学会主动分析食物,激发学生健康饮食的实质性行动,从而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从老师的讲解中我还获取了学生的一些前概念:学生认为糖类食物就是小糖果、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等甜的食物。食物本身就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从学生的肥胖、瘦弱、龋齿等情况入手,抓住学生的偏食和在日常生活中爱吃小摊小贩食物的现象进行引导讲解。另外,可以加入食物安全问题,例如垃圾食品、添加剂、吃零食、转基因、如何对待食品保质期等。《营养要均衡》这一课和苏教版中的《怎样搭配食物》相关,教材中都给出了食物宝塔,老师指出要从宝塔各层面积、占据位置、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这三个角度来认识。对于这一课,我和大学的备课组成员们曾经讨论过,可以借鉴国外直接用区域划分好的、适当分量比重的餐盘来给学生直接进行饮食的分配,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食物的均衡摄入量。《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是苏教版中没有的,但霉菌知识点被安排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所以教材不一,但知识点都是相通的。


  

9.老师提及每一年级都有对比实验,所以实验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实验的方法,即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10.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在苏教版教材中是被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中。这一单元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少而岩石与矿物的鉴别所需的专业性知识较强,所以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单元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关于岩石与矿物的研究兴趣并提高一定的研究能力。老师推荐的《岩石与矿物》这本书据说很不错,可以买回来好好学习。老师也启发了我们要将岩石与矿物的内容放到地球研究的范畴中去,挖掘内涵,拓宽视野。之前在实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曾上过一节《岩石与矿物》,我觉得整体的构思非常好,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出示一些岩石风景图片,提问这些风景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询问岩石的所在地——岩石能做什么(岩石的用途)——介绍石雕石刻,出示学校的立诚石,问别的学校也想要做这样一个石刻,要用什么岩石制作——学生自己说出方法,制作这样一块石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考虑(颜色、结构、耐腐蚀性、软硬程度)——用什么方法研究这几方面的性质(看、放大镜观察、滴盐酸、用钥匙划)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小组实验汇报几种石头的性质——出示几种石头的性质,学生对照石头性质选择制作石刻的石块材料。整节课用制作学校的石刻串联起来,让学生们当学校的主人,为学校的石刻制作选材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


  

11.袁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为大家指点了很多教学中的难题,教导我们要学会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在行动中研究,在科学教学上走得更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0 11:35:34编辑过]

TOP
3#

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TOP
4#

谢谢老师 我会好好努力的 和大家一起前进!
TOP
5#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序)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一些话写在前面 :

感谢桂馨! 感谢章鼎儿老师和路培琦老师!感谢带来精彩课堂展示的老师们!感谢四川雅安!有一种缘分注定会相遇,就像我走进桂馨,来到雅安,敲开科学的大门。其实,科学早已融入你我他。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掀起过“扫盲”热潮,而现在,也是时候了,“扫科盲”热潮应席卷全球!

科学是时时刻刻存在我们身边的,科学素养更是应该被人们藏在兜里,捧在怀里,揣在心里的。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科学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一个发展迅猛潜力无穷的领域;

我很庆幸我能够和桂馨共成长,拥有这么宝贵的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我很庆幸我认识了那么多热爱科学志同道合的伙伴,科学路上常相伴!


2015年4月21日下午3点10分我乘上了从南京出发到四川的火车,去听教育界的名师章鼎儿老师和路培琦老师讲科学,观摩科学研究课,感受一场科学盛宴。3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仍无法掩盖我到达雅安那一刻的欣喜之情,雅安是个美丽的城市,而雨城站的雅安四小更是个充满欢声笑语位于山脚下的小学。听桂馨的管老师介绍,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雅女”。而四小的教学宗旨也是围绕一个“雅”字:学生博雅,学雅习雅,生成万雅。


其实,学科学也正是生成万雅的必要途径,科学素养是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举措当中的。什么是雅?雅就要正确、合乎规范的,高尚且不粗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雅,从而生成万雅?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生活常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在日常生活的哪里?在你淘米准备洗几次的决策里;在你吃苹果先是否削皮的决策里;在你一日三餐吃什么的决策里......人的一天要做多少次决策,就有多少次呈现你的科学素养的时刻。小学的科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科学,喜爱科学,想要了解科学。


在三天的时光里,我听章鼎儿老师谈了《小学科学课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了四小的李佳妮老师和高桂花老师带来的《蚕的生长变化》和《点亮小灯泡》;丁建国老师和陈惠隆老师所上的《滑动与滚动》和《空气有重量吗》,参与了路培琦老师带来的《参与式科学探究课堂活动和讲座》,学习了章鼎儿老师讲解的《教学工具箱使用培训》。每一节课,每一个讲座,我都受益匪浅,后面再娓娓道来。


据我了解,四川雅安并没有很多的科学专职教师,这次带来展示课的两位老师还是数学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可见,科学教育并没有受到和主科一样的重视,虽然科学已逐渐上升至“核心课程”的地位,但“教教材”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让人着急的。如果老师都不重视,学生又怎会重视?如果老师都不愿意用心上好科学课,学生又怎会喜欢上科学?


感谢桂馨!感谢桂馨用科学把我们聚到了一起,感谢桂馨让科学的种子向上发芽开花,感谢桂馨让科学教育界的名师们带领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感谢桂馨让学生们的世界更添科学色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9:30:24编辑过]

TOP
6#

“如果老师都不重视,学生又怎会重视?如果老师都不愿意用心上好科学课,学生又怎会喜欢上科学?”有任重远的感觉!
TOP
7#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1)



——听章鼎儿老师谈小学科学课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感



 



桂馨2 苏湘科韵 朱玉洁



 



 

一.科学是一门发展态势迅猛的课程




科学课的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常识课自然常识课→自然课义务教育自然课小学科学课,25年来小学自然科学的周课时一直呈现直线增长,这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企及的。科学课在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并且还将持续发展,从辅助课程到支柱课程再到基础课程最后逐渐上升为核心课程,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的即将公示,从年级的教学上我们也能看出科学课地位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科学素养的具备对人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不仅为了孩子们更好地生存,更为了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何孩子们要进行科学素养的提高?因为科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科学可以让人们识别和避免身边潜在的危险。例如遇到火灾的时候应该如何逃生?仅仅是弯腰行走还是贴在地面上爬行?在楼层的中央四处找出口还是顺着墙壁爬行?入住宾馆的第一件事你是否关注了安全通道或者逃生路线?你是仅仅看了一眼还是按照路线的指示完整地走了一遍?坐飞机或者开车时你是否会自觉地系上了安全带?老人坐自动扶梯时为何会频频摔倒?这些生活中的常见小事都是科学素养的体现。只有懂得了科学,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世界万物的运转之理,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去改善生活。



 



二.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新一代科学老师必须经历与完成的任务



世界变化之快前所未见,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科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科学课,而前提条件是科学教师自身也要喜爱科学。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精心准备的一节科学课或者是一个科学活动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从传统的科学课堂转变为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需要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尝试。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只能承担与完成教学一些科学知识与方法的目标任务,而不能承担与完成今天所提出的“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任务。当今的科学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教学,而应是方法教育,因为孩子们在未来会遇到怎样的困难,面临怎样的情况,我们无从可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章老师谈到了对改革的认识、对认识的改革和对改革的尝试三个方面。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要把原先又累又苦、效率低下的课堂变为轻松快乐有效的课堂。对认识的改革,课堂教学应建立在对学生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之上。对改革的尝试,是要勇敢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三.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句话出现次数之多,对于科学老师来说是耳熟能详,但实际认识上仍然存在不足。这里章老师又谈了一些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用实验材料的发放控制课堂纪律,在一堂课的开始,如果直接将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很快被吸引过去,时不时看一看摸一摸,思维不再跟着老师走了。我们可以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把实验器材藏在讲台下面,并通过回收活动一的材料来交换发放活动二的材料,从而使科学活动有序地开展。在活动中,交流汇报的倾听也是一大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忽略了这一点。有时发言的同学声音小,别的同学听不见,老师就再重复一遍,这样便作罢。但章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当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时,再进行汇报交流;坐在前面的同学转身向后汇报,左边的同学转身向右汇报,右边的同学转身向左汇报,后边的同学发言,前面的同学可以集体往后转,这样,不仅可以使得交流环节更高效,也教会了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尊重。另外,在现在的学校里还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同学却越来越少,很多教师见怪不怪,但这是很反常的。学生们可能认为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只需要等着别人和老师的答案就可以了,这是不可取的。章老师也提出了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没有举手发言这一规矩,老师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们可以举手也可以不举手,但是老师点名不看这位同学是否举手,而更多情况下老师喊不举手的同学发言,这样,大家的思维都会紧张地跟着转起来了。章老师还讲了之前他教“啊,瓢虫!”这一节课的故事,这是一节在学生们语文课上学习过瓢虫之后的瓢虫观察课,但是学生们在学习过语文课文后见到瓢虫实物却叫不出名字,而是叫它“小包车”,章老师由此提出了知识的学习应以直接认识为基础,学习离开具体事物之后是困难且容易遗忘的。章老师所说的另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是他早年听一位老师上“各种各样的花”这一课,老师用了实物、花名、拼音以及简笔画来带着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花,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的热情也都很高涨。但是在老师拿出杜鹃花时,孩子们都说它叫做映山红,老师反复强调这种花的学名叫做杜鹃花。在反复识记、认识各种花之后,学生们再次看到映山红却怎么也叫不出花的名字了。这节课老师的失败就在于太依赖于教材,教材上写的是杜鹃花,老师就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是杜鹃花,但学生原有的认识和叫法其实是可取的,老师未充分认识到自己教师的主体地位,“教教材”的做法让人遗憾也给我们以警醒。



 



章老师在这节讲座中反复强调了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培养,这是当今科学课堂改革的核心和方向,也是我们前进的风向标。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尝试着先迈出第一步,未来的高效探究课堂就不会太遥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22:14编辑过]

TOP
8#

谢谢你的分享!


 

TOP
9#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2)



——观《蚕的生长变化》和《点亮小灯泡》有感



 



桂馨2 苏湘科韵 朱玉洁



 



 



雨城四小的李佳妮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蚕的生长变化》一课,大致思路如下:

小组交流养蚕的收获、心得

      ↓



学生讨论发言

      ↓

学生上台汇报养蚕的记录情况(学生事前制作了幻灯片)

     

使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外形,记录、画一画

      ↓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观察情况(头、胸、腹、尾角、足)

      ↓

老师讲解气孔、比较蚕咀嚼式口器和蚊子刺吸式口器

      

再次观察蚕身体两侧黑点的数量和所在部位

      ↓

讨论猜想蚕以后的变化,结题蚕的一生

 

思考讨论如下:

1.老师在讲解蚕的气孔所处位置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如果把蚕头放入水中,蚕会死吗?”当学生意识到蚕不用头部呼吸不会死时,便加深了对蚕的气孔在身体两侧的认识。

2.通过蚕的咀嚼式口器和蚊子的刺吸式口器比较,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蚕的口器构造。

3.本节课的重点并不在于获取蚕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养蚕技能,学会记录蚕的一系列变化。

4.老师在上这节课时使用的是一龄蚕,蚕太小,学生无法很好地观察蚕宝宝的身体,材料的准备无法很好地承载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

5.学生在观察记录蚕宝宝之前,老师需要明确观察记录要如实,需要观察记录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观察记录。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自己的想法与实际的观察记录是有一定距离的。例如学生把蚕的一些活动形容成“蚕在跳水”、“蚕宝宝有了新的伙伴很开心,所以吃得更多了”、“蚕是奇葩”等等,对实际的观察加入了自己的形容和内心的想法,这些不是科学所期望的实实在在的记录。这时如果老师不加以说明和规范,反而会误导孩子们。

6.老师在让学生们数蚕宝宝有多少只脚时,因为蚕宝宝过小并且蚕容易抱在桑叶上,学生较难直接观察,这时我们可以把蚕宝宝放在玻璃片上,从玻璃片的下面数,清楚直观。

7.让学生认识到尾部也有脚这一点比较困难,老师可以介绍能抓住桑叶的便是脚,把蚕宝宝的前半部分从桑叶上挪开,只留下尾部,拿起蚕宝宝,看桑叶是否能被蚕宝宝抓住。

8.养蚕这一课重在让学生经历养蚕的过程,教学应建立在孩子认知基础之上,可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养蚕困难交流,更好地针对实际进行教学。




 

雨城四小的高桂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点亮小灯泡》一课,大致思路如下:

出示雅安亮了灯的桥的图片,引出小灯泡

      ↓

先认识一个小灯泡,介绍玻璃泡、内部灯丝、金属架和螺纹连接点

      ↓

PPT展示一个小灯泡,巩固小灯泡的结构

      ↓

画一个灯泡(圆表示玻璃泡,M表示灯丝,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表示连接点)

      ↓

引出点亮小灯泡还需要的电池、导线

      ↓

小组开展点亮小灯泡比赛(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

学生上台展示连接方式

      ↓

解析正确的连接方式,讲解电流,通路、短路和断路

      ↓

学生验证断路情况是否能亮

      ↓

回顾,总结




思考讨论如下:

1.老师对细节的处理相当好,例如在讲解电池的正负极时,指明“+”、“-”这两个标注点并非正极和负极,而是电池两边的凸出一端和凹陷一端是正负极。老师在出示导线时也强调了导线外的橡胶并不导电,而是内部的金属丝导电。

2.在小组活动前,老师用了很好的引导语“电池有两极,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是否有关联?”。这也启发了我们,是否可以在教学中分发两根导线,让学生进行电池两极、灯泡两个接点、两根导线的连接。

3.老师把灯泡、电池用卡纸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让学生上台连接电路,省时又直观。

4.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并未强调每位同学都要动手画一画电路连接图,有时一个小组可能只有一位同学进行绘画,别的同学就缺失了锻炼的机会。

5.在活动环节,有的小组的灯泡不亮,孩子们找出了原因,例如灯泡坏了或者导线坏了,老师可以牢牢抓住这一个细节进行提升,讲解断路。

6.活动比赛结束后,学生上台绘出电路图,有的路线是正确的,有的路线是错误的,老师可以分析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开整理,看电池与连接点是否分别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7.电流是看不见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电流的含义,老师只需通过小灯泡亮了的实际现象向同学讲解通路,从操作中找定义。就像左右两只手各两个手指碰在一起,闭合才有电流,此时灯泡就亮了。

8.在学生上台展示电路连接的环节,老师是请同学一个个上来画,后上来的同学要和前面的画法不同,这种做法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要做到课堂的高效,可以请多个同学同时上讲台来画,把相同的擦掉然后再请同学上来,或者请小组同学一点亮小灯泡就上讲台来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22:57编辑过]

TOP
10#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3)



——观《滑动与滚动》和《空气有重量吗》有感



 



桂馨2组苏湘科韵朱玉洁



 



 



绍兴市河桥区实验小学新校区的丁建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滑动与滚动》一课,大致思路如下:



出示物体滑动与滚动的图片,引出滑动与滚动摩擦力



      ↓



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相同重物的基础上)



      ↓



学生上台填表汇报实验结果



      ↓



学生亲身体验推动装了轮子(滚动摩擦)和不装轮子(滑动摩擦)的箱子的用力大小



      ↓



学生亲身体验推动装了大轮子(有滚珠轴承)和装了小轮子(无滚珠轴承)的箱子的用力大小



      ↓



学生观察有滚珠轴承和无滚珠轴承的轮子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



课题总结



 



思考讨论如下:



1.老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再用科学实验获取数据,并让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推箱子活动,从实际体验中感受滑动和滚动摩擦,最后利用这节课获得的新知解释大小轮子的构造和其中涉及到的运动方式,一气呵成,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老师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利用材料来辅助教学,而不是让教学被材料牵着鼻子走。



3.老师在进行轮子有无装轴承比较时,准备了带有珠子的八宝粥与薯片盖子的组合体,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改动就成了学生可以直接观察的材料,教会了我们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创造。



4.老师在让学生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大小时,强调了是建立在相同重物的基础上,体现了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5.学生在推动有滚珠轴承的大轮子时老师特地强调了松开手试试,为的是让学生发现带有滚珠轴承的轮子运动的持续性更强。



6.老师在学生进行拉动小车实验活动前提醒了要选择平稳的桌子进行,并且要反复多做几次,但是却未让学生记下多组数据比较遗憾,并且学生上台填表时可以更多地通过学生的数据,横看或者竖看展开比较教学。



7.老师在让学生进行推箱子实验时,采取了一人来回的方式,后来章鼎儿老师提出可以让学生两人同时来回,交错进行,更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8.学生在课堂上推着盛满书包的箱子只行进了几米,推动没有装轮子的箱子时大家是明显感觉到吃力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想推这个箱子行进500M的感受,从而比较体会滑动与滚动摩擦。



 



 



杭州天水小学的陈惠隆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大致思路如下:



猜同学有多重,一位男生与一位女生



      ↓



猜老师多重,不知道的情况下引入称量的办法



      ↓



岩石,水等有重量,讨论水是否有重量,说出依据



      ↓



通过实验判断空气是否有重量



      ↓



用回形针的重量模拟代替空气的重量



      ↓



回顾总结,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



 



思考讨论如下:



1.老师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利用钩码和量角器的组合直观地观测出天平的倾斜,显示空气重量的存在。



2.老师让学生先把西瓜球放一部分气,观察天平倾斜情况,
再把西瓜球的气放光,观察更加倾斜的情况,说明空气有重量。但这两个步骤想要验证的结论是一样的,所以第一步可以省略,直接让学生放掉气观察即可。



3.老师在给西瓜球放气后又借回形针这个有重量的物体给予学生空气有多重的感性认识,从而表明空气有重量,但是很轻,是个很好的方法。



4.老师在评课环节为大家进行了讲解,介绍了他对这一节课的不断改进过程,我觉得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停地对一节课进行打磨,才能更有效更快地提高自身。



5.老师说他曾经借助数字仪器测量空气的重量,从而直观地向学生们进行讲解,但是老师的指导老师指出用数字仪器测量虽围绕了主题,但并非科学探究,这中间缺乏了学生亲身活动探究的过程,就失去了科学教学本身的意义。老师的这一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也有做手机APP辅助科学教学的一些开发研究,但是数字化的手段可能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是最终的一个答案,此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过程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就被忽略了,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6.老师在下发实验器材的时候,缺少了给学生进行细致地实验演示,例如天平两边的螺丝已经调平衡就不能再动了,这是我们所有教师在教学中要细致的地方。



7.章鼎儿老师指出在给学生出示实验提示时,应注意用词,例如统一与谁统一取下怎么是“取下”?右边学生面对面坐,从哪边看是右边? 西瓜球里的气放“瘪”,“瘪这个字学生是否认识?这是教师都容易忽视的一点,未从学生主体进行考虑,会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知所措。



8.为了课堂的高效,章鼎儿老师也提出西瓜球放气验证空气有重量的实验和别上回形针看空气有多重的活动可以一起交代一起进行,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23:39编辑过]

TOP
11#

 

桂馨苏湘科韵组会议记录

记录人:南京晓庄学院朱玉洁

                                                  
  

会议时间

201554日星期一 20:00-20:45

会议地点

QQ群:桂馨2

主持人员

组长杨淑琴

参会人员

魏红春老师 彭文静 朱玉洁 张玉莹 肖爱玲 杨淑琴 虞相如 石银芝 熊小婷

会议内容

1.  点到

2.  工具箱使用学习

1)张平柯等教授,老师指导使用,共组织八次学习。

2)教学工具箱的学习非常重要且必要,感兴趣的同学向杨淑琴报名。

3)工具箱的学习资料进行群共享,实现网上分享。

3.  论坛建设

小组专帖情况:

昨天和今天一直在第一页

上周在发帖的同学有: 4.27:虞相如(会议记录)

                     4.28:周翠(读后感)

                     4.29:熊小婷(自我介绍)

                     4.30:彭文静(读后感)

                     5.1:杨淑琴(研修记录+研修感想)

                     5.2:杨淑琴(培训感想)

                     5.3:石银芝(读后感)

                          杨淑琴(培训日记)

上周个人专帖情况:

发帖同学:杨淑琴、熊小婷、肖爱玲、彭文静、朱玉洁、石银芝

4.  进科学课堂学习

每周二、周三没课,想去小学听名师科学课的同学可以私聊杨淑琴。

5.  辅导员老师总结:

1)组内互助:马颜青由组长和宣传员帮助,积极到会,积极发帖,共同进步!

2)简报完成情况:表扬张玉莹做的简报非常棒!

3)表扬杨淑琴在四川活动中写了很多感想,发到个人专帖中!

4)周一例会应该是总结上一周工作,石银芝对论坛发帖情况总结很好!

5)石银芝发五月份工作计划,大家熟悉应该做的事。

6)大家补齐《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7)我们作为一个团体要团结协作,避免小帮派的出现。

8)再次熟知执勤表,执勤人员每天九点半汇报发帖情况。

       周一:杨淑琴&石银芝       周二:张玉莹&周翠

       周三:彭文静&熊小婷       周四:朱玉洁&肖爱玲

       周五:马颜青&杨淑琴       周日:石银芝&虞相如

9)下周一的会议主持人:肖爱玲。

10)五月份简报负责人员:石银芝,大家积极投稿。

11)大家要注重个人专帖建设。

12)随时开展读书交流,由值班同学主持。

13)肖爱玲在本周要关注组员发帖及小组交流情况。

14)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

6.   散会

TOP
12#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4)



——观路培琦老师的参与式科学探究课堂活动和讲座有感



 



桂馨2组苏湘科韵朱玉洁



 



 



路培琦老师的参与式科学探究课堂活动和讲座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老师让我们都充当了一回排排坐的小学生,四人一组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此时老师是导演,我们是表演者,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事情亲身经历过才知晓其中的动人之处,重新做回小学生的别样体验也给予我很多的思考。路老师带着我们一共做了3个实验:跳青蛙,测量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以及探究黑盒子的秘密。




跳青蛙这个活动我是亲身参与的,老师请了我们3位女老师坐到讲台的右边,3位男老师坐到讲台的左边,再在讲台我们的中间放了一张空板凳,让我们用最少的步数使得男女老师的位置调换过来,移动的规则是只能左右移一张板凳或者隔着一位老师跳一张板凳。路老师请我们自己商量着移动,并鼓励下面的老师也给我们出谋划策。在大家的指挥下我们第一次是用了17步完成位置变换的,但是离正确答案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又尝试了几次却以比第一次步数还多的结局告终。后来路老师分发材料,让我们两人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看哪一小组最先找到最少的跳跃步数。老师们都热情高涨地比划,计算步数,不久就有老师们找到了15步的答案。路老师向我们演示了15步的跳跃方法并随即揭示了其中蕴涵的数学模型,15= 32+2*3,两侧各有人数为n ,则一共所需要的步数为n2+2n。这个活动启发了我看事物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善于研究现象背后隐藏的奥秘。另外,科学活动应像路老师所做的这样,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调动所有人的注意力和热情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




测量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关系这个活动是我们苏教版教科书上所有的,但我从未做过这个活动,虽然是老师作为小学生来完成这个活动,但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处测量失误。这启发了我在教学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动手做一做,老师也会出错,在出错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提前预知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同时这也是对我们教师自身技能的提升。通过这个活动我还明白了在15S内摆动7.5次的绳长应为1米,这与1米长度的划定来源密不可分,可见很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在这个活动中路老师还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对器材进行了改进,这也启发了我们学具,教具的设计要简单,越省钱越好。另外,让学生认识到在相同时间内,摆线越短,摆动越快的知识点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探究黑盒子的秘密这个活动是苏教版教科书上的解暗箱一课,同样一个箱子,老师们却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尤其是电池的正负极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弄错。所以在教孩子们之前我们老师的科学知识一定要掌握牢固了,并且要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有的时候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多解的,就像黑盒子的一种亮灯现象内部却可能有多种线路连接方式一样。




路老师的三个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老师也用幽默的话语表达了他对科学教育的专注和期待,老师说他之所以是专家就是因为他这么多年来只教自然科学这一门学科,之所以是特级教师是因为特别着急,诙谐中也道出些许无奈。在老师看来,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必是之前学生觉得模糊的,错误的或者不知的知识点,探究活动应当是让学生从模糊到清楚,从不知到知过程。很感谢路老师的参与式探究活动给我带来的启发,我觉得科学课就要老师玩科学,学生们玩科学,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玩科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24:20编辑过]

TOP
13#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5)



——观章鼎儿老师的教学工具箱使用培训有感



 



桂馨2组苏湘科韵朱玉洁



 



 



 “有教科书,没有教学工具箱,你上不出一堂好课,但是没有教科书,有教学工具箱,你的课也一样能上得很好。这大概是章鼎儿老师的这堂教学工具箱使用培训讲座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感受了。章老师说曾经的科学教科书,美国是三斤重,中国是三两重。然而在中国开始逐渐重视科学教育,开设科学课堂,编写科学教材的今天,美国的脚步却不再停留在使用教科书了,而是转向了更加有意义的工具箱的开发利用。



 美国不使用教科书了?刚听到这个信息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但是随即我又想通了。美国不使用教科书,但是每位科学老师都人手一本非常厚像词典一样的教师指导用书,学生有的是一套工具箱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说明书。老师可以借助指导用书,围绕工具箱器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会操作实验器材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远远比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要。所以,学好教学工具箱的使用对每一位科学老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为了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更是为了教学观念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章老师展示的工具箱里有几个器材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例如像手枪一样的显微镜,小巧、方便、容易携带,可以满足学生的野外观察需求;例如磁力非常强的强磁性磁铁,借助它们无法直接用手分开的特性可以让学生们切身体会磁铁磁性的强大。



 章老师还针对几个实验材料向我们传授了一些课堂活动经验,让人大开眼界。在之前,如果要上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材料的准备肯定是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等,让学生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中知晓动滑轮省力但是不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章老师却是让学生们在一个体验性活动中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方式的。章老师首先把一根绳子的一端绑在一位男老师的身上,请另一位看上去很壮实的男老师拉着钩码一端,然后让我(个子小巧力气小)拉绳子的另一端,当章老师喊开始后,我和强壮的男老师就开始用劲拉绳子,看谁能拉过对方,出人意料的是没多久强壮的男老师竟然投了降。这个活动在老师们看来显而易见的是动滑轮省力,但在学生看来,绑着绳子的男老师虽作为固定点,但对于强壮的男老师来说却是一个男老师和一个女老师两个人在拉他一个人,拉强壮男老师所需要用到的力被分担到了两股绳子上,自然女老师能轻易打败强壮的男老师了。这个活动让我感到很欣喜很有趣,我相信如果学生们做这个活动,也更加能理解动滑轮省力的奥秘。



 此外,章老师还提及了几个科学知识点,例如使用雨量器,形状不同的雨量器盛的水量不一样,但是测量的雨量是一样的。物体的软硬指的不是它的抗弯曲能力,而是抗刻划能力。在研究树木,讲解树的年轮时,可以教孩子们通过观察年轮的形状分布判断阳光朝向,引导孩子们对年轮上的黑点进行猜想,是小动物们咬的?汽车撞的?还是人类破坏的?从树木年轮上深深的印记对学生进行感性的环境保护教育。



 章老师在讲解教学工具箱的使用时依旧强调了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科学素养,老师对工具箱的多次强调和改进无不是在促成教师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充分利用实验材料,发挥工具箱的用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才能展现科学课真正的精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1:24:59编辑过]

TOP
14#

8.在学生上台展示电路连接的环节,老师是请同学一个个上来画,后上来的同学要和前面的画法不同,这种做法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要做到课堂的高效,可以请多个同学同时上讲台来画,把相同的擦掉然后再请同学上来,或者请小组同学一点亮小灯泡就上讲台来画。



 


请不同学生一个个上来画是有意义的,否则会发现很多相同的电路,而且一下子呈现那么多电路,学生的思维无法全盘接受。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5#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5-5-6 11:54:00的发言:

    
    

8.在学生上台展示电路连接的环节,老师是请同学一个个上来画,后上来的同学要和前面的画法不同,这种做法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要做到课堂的高效,可以请多个同学同时上讲台来画,把相同的擦掉然后再请同学上来,或者请小组同学一点亮小灯泡就上讲台来画。



 


请不同学生一个个上来画是有意义的,否则会发现很多相同的电路,而且一下子呈现那么多电路,学生的思维无法全盘接受。


    

确实,把所有的资料都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不好,毕竟学生没那么多时间去筛选,也需要给学生一个过程,一段时间,这时需要老师先安排好所有需要展示的内容及展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先小组--大组--全班。
一直努力中……
TOP
16#

多谢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别样的启发,就算一个个请同学上讲台画也有同学会画重复的连接方式,应该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

TOP
17#

 谢谢老师的指点,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我明白了可以让学生组内先罗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对照别的组的答案,比较、筛选,再逐一呈现在班级中。
TOP
18#




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




——雅安培训有感




桂馨2组苏湘科韵朱玉洁





与科学相伴,我们在路上。

章鼎儿老师和路培琦老师,早已不从事教学工作,但仍在传播科学教育的路上。

来自江浙展示科学课的两位老师,不远前来,他们在钻研科学、不断前行的路上。

来自雨城展示科学课的两位老师,虽是兼职,但是她们在更深层次地理解科学的路上。

来自各地的桂馨小伙伴们,满怀对科学的憧憬和对教育的热情,朝气蓬勃地出发在路上。




通过这次的雅安之行,我对科学、对教育、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章鼎儿老师反复强调的科学素养、路培琦老师提倡的参与式科学探究无不影响着我。正如NGSS反复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中使用的科学实践科学探究科学技能不同,实践更强调实实在在的亲手操作,这与章老师所提倡的科学素养是相通的。科学素养正是在科学实践中锻炼习得,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同时,科学素养也影响着科学实践,良好的素养是实践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参与式探究就是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敢于探索。




学习回来后,从伙伴们的读书笔记中得知,章老师和路老师的讲座就是《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中的内容,但是这本书较难购买很遗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手捧这本书再完整品味一番,顺着章老师和路老师的思路再往科学大道的远方走,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以上是我这次雅安学习的所见、所思、所想,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老师们的优点是我们学习的方向,不足之处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祝愿桂馨的小伙伴们一起前行,我们在路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7 13:36:22编辑过]

TOP
19#

朱玉洁同学是我们组涌现出的优秀学员,她爱思考,爱学习,到雅安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其它学员也积极学习她的文章,积极跟帖,加油!
TOP
20#

前几天抽空去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听了两节科学优质课评比,整理如下,边记录边学习边反思。


《摆》


引入

观察一个摆,探讨摆的组成(摆线 摆锤 摆角)

 ↓

讨论如何数摆在规定时间内的摆动次数(摆回原位)

 ↓

老师带领学生数一次

 ↓

学生在10s内数摆的摆动次数,分组汇报

分析同等时间摆动次数不一的原因(摆的快慢与摆角、摆绳长短、摆锤轻重有关)

老师带领学生研究10s内摆的摆角在45°和15°时的摆动次数

得出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角无关

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和摆锤轻重的关系(先讨论变量的控制、填实验记录表、学生自己讨论注意点)

学生分组研究自己想探究的变量、实验汇报(摆的摆动快慢只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荡秋千)

寻找生活中的摆



1.在讨论摆的组成时,“摆线”、“摆锤”学生能很快说出来,当说到“摆角”时很多学生起名为“摆度”,因为是摆的“角度”。

2.在做摆的快慢与摆角关系实验时,老师说要将摆角控制在45°以内,这里是否也有一定的原理呢?

3.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明确变量的控制,实验填表,在所有都明确并且老师已演示过一个变量如何探究之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有利于学生有序的动手操作。

4.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出示两个小朋友荡秋千的图片,根据小朋友的轻重、秋千的绳长短、荡秋千的幅度分析相同时间内哪个小朋友荡的次数最多,将这节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趣的食物链》


视频导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生说有关食物链的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

角色扮演(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

讲解食物链,画食物链

讲解食物链各部分的名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讨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将食物链交织成食物网,铺垫下节课



1.这节课老师采用科技辅助教学,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台小电脑,在让学生画食物链时将学生的完成情况投影到大屏幕,使得学情更加可观。

2.在讲解分解者时,首先播放了屎壳郎动画,之后提到酵母菌、灵芝、猴头菇等,联系了学生在生活中常吃的猴头菇饼干。

3.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注意到的,但是分解者容易被学生忽略,所以老师还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分解者,会出现什么情况,强调在食物链分解者的重要性。

4.在介绍食物链时老师强调了箭头的画法和指向,将箭头想象成吃豆豆模型的嘴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过渡到食物网,老师先让学生将塑料片盖在生物图上,然后在塑料片上画出许多条食物链,再将各个小组的塑料片盖在投影仪下的生物图上,无数条食物链汇聚在一起,最后抽离生物图,一张食物网就水到渠成了。

6.老师在讲课时还回顾了之前学生饲养过的蚕,问蚕属于食物链中的哪一部分,因为蚕的发育要经历好几个时期,学生可能一时答不上来,老师再启发学生判断一个生物属于哪一类要从它吃什么,它的营养来源决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1 17:00:26编辑过]

TOP
21#

 

桂馨苏湘科韵组会议记录

记录人:南京晓庄学院朱玉洁

  

会议时间

2015511日星期一 20:00-20:45

会议地点

QQ群:桂馨2

主持人员

石银芝

参会人员

魏红春老师  石银芝 虞相如 朱玉洁 杨淑琴 熊小婷 周翠 肖爱玲

会议内容

1.  点到

2.  汇报上周专贴情况

1)发表小组专帖:

   5.4:朱玉洁(会议记录+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序))

   5.5:杨淑琴(培训日记两篇)、朱玉洁(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1))、石银芝(桂馨2组“苏湘科韵”小组五月份学习计划)

   5.6:朱玉洁(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2))、杨淑琴(培训日记)

   5.7:朱玉洁: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3)

   5.8:杨淑琴(桂馨科学教师培训(四川雅安芦山站)研究课心得)、朱玉洁(苏湘科韵之雨城记忆(4)

   5.10:石银芝(长师附小听课日记一)

2)发表个人专帖:

     朱玉洁、石银芝、杨淑琴、熊小婷

35.11今天发帖情况:

目前我们小组专贴排在第一位

个人专帖:朱玉洁、石银芝

3.  学习分享

1)石银芝:我上周看了《中科未来科学家成长电子报(第3期)》,跟大家分享下,加群,科学与创新是分不开的,以后我们肯定要带学生搞创新比赛、制作创新作品的,可以多了解下。大家可以加“中科院未来科学家成长群244722213,很多优秀的中科院及小学老师会分享资源,有创新案例、书读书分享等等。

2)肖爱玲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汉博科学教育。

3)朱玉洁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中国科技教育。

4.  辅导员老师总结

1)本月的大组活动由我们组承办,主持人杨淑琴,内容是交流庐山站学习情况。杨淑琴要先当导演与各位芦山站学员(例如娇娜、志鹏等)沟通,与会每人都要发言。雨城站朱玉洁做简要发言,杨淑琴16号将初稿写好,活动时间约20号以后。

2)群值班情况上周表现不好,再次明确执勤表,执勤人员每天九点半汇报发帖情况。在群值班当天,值班的两个人必须发一篇文章到小组专帖。成员们要看别的小组成员的帖子,并去帮助他们顶帖。

    周一:杨淑琴&石银芝       周二:张玉莹&周翠

    周三:彭文静&熊小婷        周四:朱玉洁&肖爱玲

    周五:马颜青&杨淑琴       周日:石银芝&虞相如

3本月十五号有网络研修,请大家积极参加写感受。

4读书交流活动,每人至少写一篇心得体会,没有《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书的联系管美艳老师购买或借阅,在此之前可以看《科学究竟是什么》,二选一。

5)下周会议主持人:虞相如。

6)悦读周将以小组身份申报一次,想参加的同学找石银芝报名。

5.  最新公告

2015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资料册下载,请扫描浙江小学科学网官方微信进行下载!
   6.  明确本月任务

桂馨2苏湘科韵小组五月份学习计划

1)专帖建设:补齐《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积极发帖,共同进步!

2)执勤:每周按执勤表执勤,每天九点半汇报当天发帖情况。

     周一:杨淑琴&石银芝       周二:张玉莹&周翠

     周三:彭文静&熊小婷       周四:朱玉洁&肖爱玲

     周五:马颜青&杨淑琴      周日:石银芝&虞相如

3)工具箱使用学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平柯等教授、老师指导使用,共组织八次学习。感兴趣的同学到杨淑琴处报名。学习资料、感想共享到小组群和专贴。

4)进科学课堂学习:每周二、周三没课,想去小学听名师科学课的同学可练习杨淑琴,感想记录共享到小组群和专贴。

5)名师进高校:桂馨针对组织优秀的学员,将名师请进其所在大学高校,结合高校特色组织活动、讲座、观摩课、互动交流等。具体内容包括专家名师讲座、名师(辅导员团队+外邀嘉宾)根据各自专长有主题的交流分享。 20155月计划在杭州、上海举办两场,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大家多关注。

6)网络研修:本月主题网络研修具体时间再通知,望积极参与,记录及感想发表在个人及小组专帖中。

7)五月份简报:石银芝负责制作,大家积极投稿。

7.  散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1 22:28:44编辑过]

TOP
22#

 

是专业,让你又贵又受人尊敬着,这种感觉,想想都觉得帅的不得了。为自己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2 8:14:53编辑过]

TOP
23#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STEM课程,STEM课程是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要素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STEM教育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跨学科的、体现合作与团队工作的、运用科学的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同时也是关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连接抽象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教育。

STEM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的是过程,其所带来的探究氛围也更加浓厚。确实,跨界思维应从小学科学课开始,重视实践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散发出来的能量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对于师范生来说,STEM科学教育理念也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们的视野不能再局限在科学这一领域,要全方位多方面地学习,做到“一专多能”,更快地适应科学教育的师资需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4 16:25:50编辑过]

TOP
24#

            STEM教育的提出,给我们这些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真的要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
TOP
25#

我也是南晓毕业的,学妹加油!思考多了,进步就大了!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6#

朱玉洁同学爱读书、爱思考,非常用心,祝你进步!
TOP
27#

玉洁很有灵气,愿你忙完毕业的事情,更多精力投入到研修中来!
TOP
28#

  

 

桂馨苏湘科韵组会议记录

记录人:南京晓庄学院朱玉洁

                                                  
  

会议时间

201561日星期一   20:00-21:15

会议地点

QQ群:桂馨2

主持人员

肖爱玲

参会人员

魏红春老师  石银芝 虞相如 朱玉洁 杨淑琴 熊小婷 周翠 肖爱玲 张玉莹 彭文静

会议内容 

1.点到

2.《走向探究的科学课》问题探讨

1)通过阅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请谈谈你对“探究”的新认识?

 杨淑琴: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发现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朱玉洁:探究首先是学生要有兴趣,即书中所说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要想学、乐学、践学;教师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后还需要有交流讨论的环节,碰撞思维,上升高度。

 肖爱玲:通过章鼎儿老师们他们的讲解,我知道了,第一,探究是学生主动和自主参与的活动,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而不是老师把所以的事情设计好,只要学生做即可;在这以前我就是这样设计课,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足。第二,对于探究活动中交流部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重视起来。第三,老师要有探究意识,要通过自制创新教具;开拓学生的思维。第四,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科学知识才能在儿童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

 杨淑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魏红春老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探究。

 周翠:给学生多一点主动性。

 杨淑琴:老师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

 魏红春老师:这个是我们每节课努力做到的,可能不一定把探究的全过程都去贯穿,但是一定要树立探究意识,哪怕做到一点两点。

2)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在哪里?

 杨淑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动手,动脑,经历探究过程。

 熊小婷:老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学生探究空间的度。

 肖爱玲:我们重点要关注:第一,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二、获得对身边世界的理解;三、培养一些科学思维的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方面,如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而不必过分强调某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如滴定管的使用。

 朱玉洁:我觉得重点在于从学生的日常观察入手,找到孩子们兴趣的突破口,逐步推进,顺着孩子们的行为、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思路去教学,在关键的时候给孩子一臂之力。

 杨淑琴:顺应学生发展状况及需求。

 熊小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周翠:我觉得第一重要的就是改变老师自己的观念,探究两个字说得很轻巧,真的要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如何保持自己的一颗初心。

 杨淑琴: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很重要!

 熊小婷:教育的大背景很重要。

 朱玉洁: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就应该有所改变,要落实探究理念。

 周翠:不是说我们让学生怎么做,首先是自己应该怎么做。

 虞相如:学生是主体。

 周翠:有时候自己明明知道应该要注重探究,做起来还是会受到很多影响的,首先我们要想办法让“探究”两个字在心里生根,不断强化观念。

 杨淑琴:比较郁闷的是,假设我们的科学基础教育做的很好,可是一到初中,高中,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能力被扼杀的可能性太大了。

 朱玉洁:首先我们要学会提问题,对身边的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

 虞相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养,科学的思想观念。

 张玉莹 :能给孩子们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给孩子们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习惯的养成。

3)你们认为在探究中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

 张玉莹:我觉得章鼎儿老师的一个案例说得好,关于沉与浮的。即使孩子们探究结果错了,老师也没有硬性纠正过来。而是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问题,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朱玉洁:产生认知冲突自然就发现问题从而构建正确的科学概念。

 肖爱玲:我也认为老师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活动,只有当学生活动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提示、点拨即可。

 朱玉洁:引导思路,启发式教学。抓住学生的提问,抓住学生的疑惑,抓住学生的错误回答。

 魏红春老师:关于探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实现?并不是袖手旁观,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设计提问非常重要。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是伙伴关系。

4)大家提出对《走向探究的科学课》的疑问与看法,以便于与其他小伙伴交流。

 张玉莹:我有个最大的疑问,这个探究活动怎样才能用最少的实验材料,开展最高效的探究课程,尤其针对实验室缺乏的小学。

 虞相如:利用身边的资源,校本活动等,灵活对待。

 张玉莹:我希望这个探究活动也要在农村小学开展起来。

 魏红春老师:自制教具很重要。

 熊小婷:章老师曾说,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比如说生物方面。

 杨淑琴:工具箱是个很好的东西,另外,有个老师曾经跟我说过:科学老师一定要记住,任何材料都是可以代替的。

 魏红春老师:科学老师就要善于收集破烂,变废为宝。

 彭文静:可以整合出一套专用的农村工具箱。

 朱玉洁:之前在雅安学习的时候,路培琦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跳青蛙的游戏活动,大家在书上一定也都阅读过。当时揭晓答案的时候路老师说了这个游戏的背后是个数学模型。其实我当时心里是有点纳闷的,我没有弄懂路老师做这个活动的用意。起初我从这个活动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发现事物表面现象背后蕴涵的本质,正如这个游戏背后的数学模型。但是回来之后再看一遍视频,我恍然大悟,我觉得这与STEM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是可以整合在一起的。大家觉得呢?这个活动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内涵?

3.学习分享

 肖爱玲:分享了关于科学探究的课件与一篇题目是《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的文章,请大家自行下载学习。

4.上周研修汇报

 杨淑琴:出席研修的有杨淑琴,马颜青,虞相如,肖爱玲,熊小婷,张玉莹,朱玉洁,彭文静

5.辅导员老师总结

1)石银芝,小组简报做好了没有?

本周完成。

2)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大家先备备课,下周一每个人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我再上传自己的录像课,大家进行炮轰,先准备点子弹。  

3)加强群值班制度,每天要进行群值班。

4)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虞相如做个微课,下周一展示一下。

6.散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2 15:29:22编辑过]

TOP
29#

 谢谢学姐!我会加油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