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苏湘科韵组:朱玉洁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31#

 后面我会好好加油哒~!
TOP
32#

最近一直在一年级带班,今天出了一个小问卷随机给一年级的两个小朋友做。收上来的答案天真又有趣。

一共有三个问题。

问题1 画出(或写出)所有你认为发光的物体。

学生答案:太阳、月亮、电灯、星星。

问题2 用图画解释你是怎样看见一本书的。

学生答案:眼睛要离书近一些。

          我在书柜旁边转来转去看有没有好看的书。

问题3 用图画展示食物在身体里去了哪些地方。

学生答案:人要消化。

          食物先从嘴里吃,然后从食管到胃里,再到小、大肠,然后排出体外。


问题1学生把月亮和星星归为发光的物体,是从他们的主观来看,没有光的直接发射和反射的观念;问题2学生是从自己如何看清书上的字和如何找到一本书读的角度进行描述,一年级的孩子头脑里可能还没有形成看见一个物体要考虑到光线以及光线照射、反射的概念;问题3同学知道要消化,以一年级的水平能形容消化是从嘴到食管到胃再到小肠、大肠,最后排出体外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两个学生的调查问卷不能概括出整个一年级的前概念水平,今天只是试做,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后面我还会多发些问卷,了解学生的一些小想法,毕竟了解学情才能因材施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4 16:53:38编辑过]

TOP
33#

关于浮力、关于电、关于地球的知识都可以做前概念问卷。
TOP
34#

 谢谢老师 后面我会根据课堂内容分专题设计问题的~
TOP
35#

 

2015.6.15网络研修有感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昨天,王伟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自然,领略自然,敬畏自然,开启了一场自然之旅。

“左手技术、右手自然”,这八个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手技术,技术与工程息息相关,工程是人类为实现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的开发、加工、生产、建设的实践活动。工程师运用他对科学的理解,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系统或工作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是天生的“工程师”,孩子们在观察世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历着疑问——问题——需求——设计——新问题——改进——应用一系列过程。工程与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关键是工具。王伟文老师提到现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中国制造”要想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右手自然,在科学课中,垃圾问题和污水问题已成为环境教育研究主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研究逐步深入,在发现自身局限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产生对自然越来越大的敬畏之情。

 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微小世界》,这里的微小世界指的是微细的观察领域,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植物的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等。昆虫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之一,王伟文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昆虫发烧友,精彩纷呈地向我们展现了他拍摄到的华星天牛、萤火虫和蝴蝶,也使我开始为昆虫世界情不自禁地着迷起来。

 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宇宙》,人们对遥远世界——宇宙的观察建立在望远镜等技术工具的基础上。聊起宇宙,自然就会联系到几大星球,在教学这一课时,王老师提示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各个星球的直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摆一摆,从而给予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可视化的感受。这一单元讲解星球还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例如方法1:可以到操场上,完成模型;方法2:可以利用多媒体,完成模型。例如在南京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太阳系大家族》中,在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时,使用不同长度的细绳拴上橡皮塞,通过计算、比较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来获得结论。而在国外的科学启蒙太阳系探究实验中,把这个问题以探究“行星的轨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式提出,发散学生们的思维,但同样运用建立模型的探究技能。该活动是要把一张贴有“太阳”标签的椅子放在教室中央,在这把椅子和一面墙壁之间的地面上贴一条胶带,在胶带上标出数字18并请8个人并排站在8个数字上。在这个轨道模型上,每个人用相同大小的步子绕着中央的椅子转圈,并数出自己转一圈的步数,然后对这几条轨道进行比较。把个体的探究活动团队化,并把学生当成运动的行星进行参与性探究是国外在这个活动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值得借鉴。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我又记住了八个字,“心灵手巧、手巧心灵”,就算简简单单地用木棒和橡皮筋制作一个立方体,都要讲究其中暗藏的手法技巧。我知道了在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选取稻田里的水样比较好。老师还推荐了几款观星软件,例如Walk star 、模拟星空、谷歌星空、google星空、立体星图软件和星空精简版。关于星空的观察,真的讲100遍还不如亲自去看一遍,也是再次回归到了主题:走进大自然。

TOP
36#

 

《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研讨活动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上周,在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进行了研讨,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教科版和苏教版对于这一内容的讲解有何异同,你怎么看?

异:在教科版中,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分为了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和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金属条侧重于热在一条线上的传递方式,而金属片展现了热在一个面上的传递现象。由线到面的逐步进阶易于学生接受,并且面上的传递更加能够凸显热在同一时间内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在概念的定义上,教科版的定义比苏教版的定义更加详尽,不仅指明由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更突显了两个物体间和一个物体不同冷热部分的热传递情况。

同:教科版和苏教版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展现热的传递过程。教科版运用了金属条和金属片,苏教版运用了金属汤匙,金属汤匙也就是金属条在生活中的模型。实验展示的方式使热的传递更加直观化、可视化。

 

 

同时,魏老师也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课堂实录,学习完之后我对这一课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一堂课不仅仅要注重教学,更要注重学情和课堂管理,启发引导和随机生成同样重要,以下是我学习了魏老师的课后得到的收获:

1.利用温度变色杯导入,贴近生活,也充分激趣。

2.将火柴棒改为处理过的蜡环,易于操作,现象也很明显。

3.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非常必要。

4.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小组活动环节会提醒学生细致记录、仔细观察等,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领路人。

TOP
37#

 

2015.6.27网络研修有感



                           ——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科学老师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要想成为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科学老师,首先你得是个孩子王!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玩。作为科学老师,就是要教会孩子们怎么玩,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让孩子们玩出花样,玩出境界。



 在我看来,小学科学老师是一个充满新鲜感和挑战力的职业,因为它给予了老师们无限的空间和可能。科学专业的应试压力相比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小,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设计一些贴合教材、符合学情的小实验,在教中玩,在玩中教。当然,要做到“用教材教”不是那么简单,老师得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苦中作乐,良好的心态和执着的追求至关重要。



 那么,怎么做好小学科学老师?阮老师提及了在校学习和踏上工作两个阶段。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大四毕业生,我深有体会。在校期间,很多同学都扒着自己的专业课程不放,抓成绩,刷绩点。但书呆子老师是没有学生会喜欢的,我相信每一个大学生也不喜欢只会在讲台上一本正经上课的老师。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必须学识渊博,多读书,不仅仅是专业课,甚至是一些杂书你也可以去读。文科老师读理科类的书,理科老师读文科类的书,都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在精通专业课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漫画、音乐、演讲、写作等。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儿童视角,试着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等真正踏上工作阶段了,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真心喜欢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看孩子们喜欢看的影视作品,玩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玩具等等,例如现在在课间,我就会和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魔方,相互挑战。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孩子们一起善于观察,勤于发现,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切学习过程的着手点和落脚点,科学起源于生活,学生本身就可以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观念。从生活出发,开展孩子们喜欢的科普活动,关注身边自然现象,例如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和月全食,或者常见的彩虹和月相变化。关注时事政治,关心重大科技进步,例如20131215日“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就可以作为素材在科学课堂上引用。



 在讨论环节,我向阮老师请教了第一节科学课应该怎么上才好。阮老师说可以用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先对科学着迷,同时还要制定一定的规矩,避免课堂实验环节的混乱,例如材料的收放问题。另外,还有老师推荐了“趣味科学课”研讨活动专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收获多多,网络研修,每月都有新惊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28 21:22:28编辑过]

TOP
38#

 

桂馨苏湘科韵组会议记录



记录人:南京晓庄学院朱玉洁





  
  


  
  


  
  


  
  


  
  


  

会议时间


  

  

2015710日星期一 21:00-21:40


  

  

会议地点


  

  

QQ群:桂馨2


  

  

主持人员


  

  

魏红春老师


  

  

参会人员


  

  

魏红春老师
  朱玉洁 周翠 虞相如 马颜青


  

  

会议内容


  

  

1.  点到


  

2.  布置暑假作业


  

1每人每月个人帖更新三篇,小组帖两篇。


  

2)每人每月两篇读书笔记,围绕《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和《科学究竟是什么》。


  

3)围绕阅读周活动投稿,主要是周翠,马颜青等三位同学,至少要一篇高质量文章,提倡每天记日记(阅读周期间)


  

4)积极参加网络研修。


  

5)每周一例会要开始了,请组长主持,宣传员每周公布跟帖情况,研修三分钟热度的提出批评。


  

3.  本月简报布置


  

周翠负责制作,大家在20号以后把稿子发给周翠。


  

4.  辅导员老师总结


  

1)阅读周期间如果不方便上网,批准周翠等三名同学不参与例会,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阅读周过后,三位同学把感受与小伙伴分享!


  

2)暑假到了,研修不能放松。祝同学们暑假愉快,阅读周成功,研修有所得!


  

5.散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7-23 21:34:42编辑过]

TOP
39#

 

为什么雨滴砸不死蚊子?



夏天到了,蚊子大军又开始骚动了。从来都觉得蚊子很讨厌尤其是到了阴雨天,在外面站一会就被蚊子咬得浑身上下都是疙瘩。但是前几天看到一则微信分享,有关菠萝科学奖,没想到小小蚊子为了生存还是有两下子的,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分享一下:



水的密度很大,它的质量是蚊子的50倍,再加上下落时的加速度,一滴雨水掉到蚊子身上,就相当于一辆中型大巴全速撞到你身上的感觉。最惨的是,如果是一场大雨,意味着一只户外的蚊子每 25秒就要被撞一次。每25秒就被大巴撞飞一次啊朋友们,一场雨就是一部灾难片。但实际上,这些勇敢的小精灵们,到了雨天不仅不躲,还特别乐意在雨中欢快地玩(被)耍(撞),而且根本不care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这时候它们最多会在空中被撞翻,但以它们高超的飞行技术,百分之一秒内就能恢复平衡。但天有不测风云,蚊有旦夕祸福,也有某些倒霉蛋会好死不死被雨滴直接命中身体中央。但好在,蚊子实在是太轻太轻了,雨滴对它根本无法形成冲撞力,而是直接把它包裹住,带着往下坠了。这个时候的蚊子,就像我们坐过山车时一
样,它的内心是崩溃的。虽然没被撞死,但如果跟着雨滴落到地面上,跟绑着石头跳楼也没两样了。好在它们身上长着防水的细毛,只要来几个简单的瑜伽动作伸胳膊伸腿,它们就能很优雅地从雨滴里脱身而出。就像一个小学生从飞驰的校车上跳下来那么优雅。当雨滴落到地面时,它们早就飞到别的地方蹦跶了。因为太轻,而能在车祸现场般的大雨里欢乐玩耍——蚊子们早在九千万年前就学会了以柔克刚。



TOP
40#

嗯,利用暑假好好读书。反思!
TOP
41#

 

2015.7.31网络研修有感



                           ——考编心得交流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在731日的网络研修中听袁老师介绍了很多有关教师招聘考试的准备事项和心得技巧。一边听着讲座,一听回忆自己刚经历过的考编历程,酸甜苦辣,心中自知。有些事情别人说什么、怎么说都是假的,唯有自己走过那段时光,才知道风景如何。教师招聘考试过去快半年了,作为过来人,还是有话说,谈不上成功经验的分享,旨在于交流,因为经验都是个人的,心得在别人身上好使,到自己身上或许并无太大效果,所以还是应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有规划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准备教师招聘考试,首先要弄清楚考什么,怎么考,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江苏南京的教师招聘考试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笔试,二是面试。笔试考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公共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南京人文、时政和常识;第二部分是中学的物理、生物、化学、地理考点;第三部分是教案设计。面试主要是即兴演讲和说课或上课。南京的笔试各个区是统一的一张试卷,面试则是说课或者上课各不相同了。当然,不同的省份区域考查的内容肯定会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像教师基本功,包括粉笔字、语言表达、教师礼仪、专业知识、班级管理这都是必然的考查项目。只要把这些了然于胸,熟练在手,自然稳稳当当,不用紧张了。



 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不然“贵在坚持也不会成为永恒真理。回首我的拼搏历程,我要为自己偷偷点赞。首先我专攻笔试,下面两张图是我为笔试考试读过的书目和做过的试卷。



  



 这里的所有书籍我都看过两遍,重要内容背过多少遍已经记不清了。还有自己悉心整理的公共知识笔记70多页,化学笔记1本,物理笔记1本,生物笔记2本,错题集2本,案例分析集1本。





   



 因为每个省份考的不一样,我就简单说下我的准备步骤,首先我把所有要看要记的资料背一遍,整理出一份笔记,然后开始做题,不会的题目和不清楚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就反复背诵笔记和整理错题集,把不懂的弄懂。每一天我对时间的安排也是有规划的,例如一大早先过知识点,反复背诵,下午的时候做题,晚上整理一天的学习资料汇总再背诵。当然,适当的休息很重要,劳逸结合,效率才能最大化。



 我大概是从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的,到1月底考试,大概准备了8个月大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早出晚归已是家常便饭,和图书馆打游戏的学弟斗智斗勇抢过座位,追着学长学姐屁股后面要过资料。就连吃怎么,怎样吃最补脑最节省时间,这些统统都考虑过。那段日子,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一个安安静静的学习场所。多少次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守在门口,大叔刚打开门大伙冲进去的那个场面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学校的运动会。当你看到别人都在拼命的时候,你自然会燃气斗志,绝对不能让自己落下。我觉得自己对考编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亚于高考,甚至最后的冲刺阶段天天蓬头垢面也无所谓,因为已经心无旁骛了。



 而对于第二部分的面试环节,其实我是没有底气的,因为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并非科学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学教学培训。这个环节的训练全靠学生自发组织的每周二下午开展一次的小学科学备课组活动。我们的备课组主要是由711级的化学中教师范生、411级的生物中教师范生和312级的物理中教师范生组成。小学科学备课组的每一次活动都做到事先定地点、定时间、定主题、定说课或讲课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做到合理分工,有记录、有发言。通过录制成员们在说课、讲课过程中的表现,关注教师技能的训练,并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对成员的教学设计、说课稿、PPT微课录制、活动反思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汇编小学科学备课组资源库。在活动的讨论环节分析同一课题国内外教材编写内容的异同,探讨教学设计的改进方法,记录每一位成员的交流意见和指导老师的建议,活动后提取关键要点进行整理。成员根据所提意见对自己的课题进行修改,对比两次的说课稿或者教学设计,从中关注成员的成长与进步。定期组织小学科学备课组成员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和分析,集体讨论,共享备课、说课心得,提出小学科学备课组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及自身在职前教师成长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虽然我们一直为了科学备课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缺乏一线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我们的备课一直都是不成熟的,还会出现不够深入,走进误区,甚至一场场辩论无疾而终的情况。所以遇见桂馨,拥有桂馨网络研修的这个平台的你们是幸福的,每一次研修,专家老师们都会谈及一些课的教学技巧。其实面试环节的上课和说课都一样,会上课,就会说课,只要吃透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掌握科学教学的精髓,讲好一节课就不成问题。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节课都备到,像苏教版的科学教材是不把结论给出来的,有的时候教材上出示实验也不会把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点直接写在旁边,所以面试环节也考察了你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你的科学理论水平。我想这样一来更加显示出了网络研修的弥足珍贵,如果有教材的解析专题,认真听吧!有心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说不定老师哪天说的一节课就是你的考试题目,到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是亏了还是赚了!另外,要想备战面试就要珍惜每一次的实习机会,把每一次上课都作为一场考试,一次呈现,认真准备,重在平时。之前准备笔试时背诵的各种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内容在说课时也可以拿来用了,说说设计意图,讲讲教学想法,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才能站得住脚。



 绕了一大圈,说了很多废话,其实诀窍只有一个,就是你的决心。如果你认准了科学教学这条路,就大胆奔放地一条道走到黑吧!你会觉得我说的都无用,想必你的心里早已有了打拼的道路。最后,慢慢来,比较快!先对得起自己吧,希望你们以后回首这段奋斗时光,也会微微笑,在心里为自己点个赞!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2 22:25:22编辑过]

3.png (, 下载次数:0)

(2015/8/2 22:24:00 上传)

3.png

4.png (, 下载次数:0)

(2015/8/2 22:24:00 上传)

4.png

5.png (, 下载次数:0)

(2015/8/2 22:24:00 上传)

5.png

TOP
42#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书笔记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我在大三的时候听在职教师推荐过的一本书,说是新教师的必读书目,是新手的学习宝典,是进一步了解科学、吃透科学的渠道。书中结合理论和实践案例,道出了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教学的注意点,细细读来很有启发。



 作为科学教师,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重视有关科学性质的教学内容,教师对科学性质的认识程度比其拥有科学知识的多少更直接影响教学水平。要及时更新科学理论即做到终身学习,因为科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就显示复杂性的走向,即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经典科学理论体系或框架永远走下去。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帮助和改善,还要注重科学对人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科学的作用应该成为以培养未来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普通科学教育的内容。



 执教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呢?书中指出,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过程就是科学。科学要回答两种类型的问题,一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二是为什么如此的问题。而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境准备的,或相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抛出问题前一定要推敲琢磨,思考这个问题的价值,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有没有做到激起学生的思考,有没有做到层层推进,尽量避免假科学问题的无用功。



 问题是激起学生思考的源泉,然而问题又从何而来?矛盾!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当学生的前概念和学生的观察结果产生冲突时,就是最好的教育时机。例如书中提到的“爬行动物”一课,在乌龟、甲鱼和蛇中加入蝾螈,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自发研究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区别。然而关于“问题”,很多人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大多数时间” 并不是如此,何况基础科学教育的定位,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不是培养科技精英,而是具有科学素养的普通公民。



 学生的前概念有错误是正常的,在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概念时要学会循序渐进,不同错误有不同的纠正方法。我们可以对错误的意见不加肯定,而仅仅对正确的意见加以采纳。可以在学生讨论过后,不把讨论中所有人的观点都写在黑板上,而只写正确的、符合逻辑的,也可以先都写上黑板,但在大家讨论时再将错误的删掉。这样一来,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就知道哪些正确,哪些错误。



 正如很多老师所说的,书中也提及活动中的学具要有严密的结构。学具的结构就是学具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结构严密指各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为了学具的结构更清楚,学具的发放可分阶段进行,较后发放的学具为“后续学具”。后续学具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正如学习了爬行动物后加一个两栖类的蝾螈,不仅加深对爬行类动物的辨别,也逐步接触两栖类动物。



 书中说到活动要有情境化的背景,例如学习使用温度计,探究水和沙两种物质哪个吸热快,散热快。给出情境:沙漠地区的恐龙生了蛋,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埋藏恐龙蛋,这种地方温差一定比较小,提供沙丘和沼泽两个选择。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因为在一个需要孩子们帮助着解决困难的情境中,或许更能激发学生们的行动力。一件事情,如果做起来能够帮助到生活或者他人,想必肯定更有意义吧!



 最后我还要分享一个我从书中学习到的教学要点,就是在进行探究的活动中,不能比“谁的车跑得快”,“谁的花长得高”,而是要关注自然规律的本身,是什么因素使这个快,那个慢,这个高,那个矮。慢的和矮的与快的和高的具有相同的科学研究价值,这一点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在科学课堂上进行的所有活动,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不是为了争先恐后地一较高低,而是真实地为了操作的过程,为了过程中的观察、体会和思考。



 第一遍粗读这本书,收获颇丰,但一遍远远不够,还得多读、细读、慢慢品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16 21:57:37编辑过]

TOP
43#

 挖西瓜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夏天切西瓜,一刀下去没对准切斜了,怎么站都站不稳,害得我不好挖。然后我就拼命挖西瓜的右侧,把重心往左下方降,渐渐西瓜就乖乖站稳了。以后要是学生搞不懂重心我就让他挖切斜了的西瓜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22 18:53:16编辑过]

TOP
44#

 

开学第一课小感想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正式入职的科学开学第一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要学会随机应变!



本来我是打算在实验室上开学第一课的,想法是常规课上一节半课,加上书上第一节的部分内容糅合成两节课。



这是我本来的常规课教学计划:



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备课,布置好实验室(包括图书角和科技角)



  1. 分组坐坐好,排排坐,记住各自位置,离开时摆放好椅子,训练3

  2. 老师介绍,学生介绍(选几名自告奋勇的学生),星星奖励

  3. 介绍实验室,学生对实验室的布置提建议

  4. 分大小组,包括组长、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实验员(明确职责,定时轮换)

  5. 分发评价单,讲明要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6. 科学核心

  7. 实验(冰块项链 神奇的巧克力豆 水流偏转)

  8. 共同商讨实验规则,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

















因为我们学校今年才有三年级,是第一年开设科学课,所以在上课前我才得知学校的实验室尚未弄好,只能在班级上课,这就导致了我的教学计划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借鉴了浙江小学科学网上的开学第一课,我及时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



  1. 课前板书:我们第一节科学课    “我们指班级人数+1

  2. 老师介绍,学生介绍(选几名自告奋勇的学生),星星奖励

  3. 学生说说他们之前了解的科学

  4. 学生谈为何要学科学,为何要学好科学

  5. 学生预测我们在科学课将会做些什么  老师指明科学课的核心

  6. 共同商讨实验规则,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

  7. 实验(亲密的漏斗和乒乓球 傲娇的巧克力豆 力大无穷的纸片 霸道的肥皂)















“我们开学第一课这个梗是我从浙江小学科学网上取经的,为的是让学生知道老师和他们是一起的,是一个团体,首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把制定实验规则和做展示实验的顺序颠倒了,为的是更好的掌控课堂时间,当把科学课的要求说明清楚后,做的实验的个数就可以根据所剩时间来调整了。



我的整个开学第一课主要就是忽悠,向学生渲染老师学了科学之后懂的知识有多多,你们要好好学习科学,另外就是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做实验让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



TOP
45#

 苏湘科韵组8月份简报来啦~

太大了上传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13 20:26:25编辑过]

TOP
46#

我也看了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光从读书笔记来看,我们两个所吸收到的东西都完全不同
TOP
47#

读哈姆雷特,各有各的想法!
TOP
48#



从考编前到工作后



                                 ——线下活动分享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Part1
考编心得交流



大学的路上,莫急,做个有心人,柳暗花明总在不经意的转弯处。



大学的学习需要掌握好的方法,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大学的空余时间很多,学会合理利用空余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习惯列出周计划或日计划。大学不患忙而患闲。越忙越能逼迫自己合理的规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越闲越容易懒散,越容易将事情一拖再拖。所以多找些事情让自己做做挺好的,别担心做了某件事情会耽误学习。人生路漫漫,考编只是一个过程一个选择。如果选择了,不能不在意,但也不能太在意,导致大学生活只剩下了考编。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让自己的路多姿多彩,为青春留下些回忆。



用一片真心待人,换日后的一次机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次可能只是去学习,但下一次可能就是你的主场。不经意间做的事情也许是你日后一次机会的基石。就像不参与桂馨的活动今天我就不会在湖南长沙坐在这里和大家聊天。



曾看过一句话说“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所以每一次100%努力我们都无法要求100%的回报,尽力就好。“不求最好,但求尽力”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但换个角度来想,怎知道这一次的失败不会是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呢?就像一堂在打磨中的科学课“今天的实验可能是个遗憾,但可能是下一次课思路的开端。”我觉得应用于人生之事,也同样如此。



关于考编,因为每个省份考的不一样,我就简单说下我的准备步骤,首先我把所有要看要记的资料背一遍,整理出一份笔记,然后开始做题,不会的题目和不清楚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就反复背诵笔记和整理错题集,把不懂的弄懂。每一天我对时间的安排也是有规划的,例如一大早先过知识点,反复背诵,下午的时候做题,晚上整理一天的学习资料汇总再背诵。当然,适当的休息很重要,劳逸结合,效率才能最大化。



我大概是从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的,到1月底考试,大概准备了8个月大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早出晚归已是家常便饭,和图书馆打游戏的学弟斗智斗勇抢过座位,追着学长学姐屁股后面要过资料。就连吃怎么,怎样吃最补脑最节省时间,这些统统都考虑过。那段日子,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和一个安安静静的学习场所。多少次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守在门口,大叔刚打开门大伙冲进去的那个场面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亚于学校的运动会。当你看到别人都在拼命的时候,你自然会燃气斗志,绝对不能让自己落下。我觉得自己对考编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亚于高考,甚至最后的冲刺阶段天天蓬头垢面也无所谓,因为已经心无旁骛了。



而对于第二部分的面试环节,其实我是没有底气的,因为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并非科学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学教学培训。这个环节的训练全靠学生自发组织的每周二下午开展一次的小学科学备课组活动。虽然我们一直为了科学备课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缺乏一线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我们的备课一直都是不成熟的,还会出现不够深入,走进误区,甚至一场场辩论无疾而终的情况。所以遇见桂馨,拥有桂馨网络研修的这个平台的你们是幸福的,每一次研修,专家老师们都会谈及一些课的教学技巧。其实面试环节的上课和说课都一样,会上课,就会说课,只要吃透教材,对教材有自己的理解,掌握科学教学的精髓,讲好一节课就不成问题。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一节课都备到,像苏教版的科学教材是不把结论给出来的,有的时候教材上出示实验也不会把这个实验涉及的知识点直接写在旁边,所以面试环节也考察了你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你的科学理论水平。我想这样一来更加显示出了网络研修的弥足珍贵,如果有教材的解析专题,认真听吧!有心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说不定老师哪天说的一节课就是你的考试题目,到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是亏了还是赚了!另外,要想备战面试就要珍惜每一次的实习机会,把每一次上课都作为一场考试,一次呈现,认真准备,重在平时。之前准备笔试时背诵的各种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内容在说课时也可以拿来用了,说说设计意图,讲讲教学想法,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才能站得住脚。



有些事情别人说什么、怎么说都是假的,唯有自己走过那段时光,才知道风景如何。



Part2
工作感受分享



教学



开学第一课



我的开学第一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1、分组排座,桌椅摆放训练。



2、揭示课题我们第一节科学课



3、老师介绍,学生介绍。



4、介绍实验室,学生对实验室的布置提建议。



5、强调进科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6、组内编号,明确职责。



7、分发评价单,定期组织学生评价。



8、调查学生的科学前概念。



9、学生谈为何要学好科学。



10、点明科学课的核心→玩。



11、商讨实验规则,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



12、用生活中简单易得的材料开展实验。



 



认识液体



这节课是我在参加市里科学新教师培训时上的一堂新教师展示课,在这一次的准备、磨课过程中我深入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口号说起来响亮,但是要想真正做到真的不简单。认识液体这一课的知识点主要是知道液体在颜色、味道、气味、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的性质差异。但在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内,对液体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的研究是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展开的。顺应学生的想法针对一个方面开展预测、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最终得出结论。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3个实验的教学环节精心地设计准备,课上把3份实验器材都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藏好,随机应变。整个展示课上下来后,真的感觉教学不易,且教且成长!



做一名小科学家



这一节课孩子们一个个都变身成为了小小科学家,将一只只纸鹦鹉立在了自己的手上,怎么摇晃都不会掉下来!孩子们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五颜六色的鹦鹉的同时还懂得了鹦鹉站立的小秘密。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鹦鹉的尾巴处藏着一枚小小的回形针,回形针加重了鹦鹉下身的重量,把重心把下移,使得整只鹦鹉上轻下重,这时,纸鹦鹉就能跃然于手上啦!孩子们对自己制作的鹦鹉爱不释手,玩得可开心了!给鹦鹉着色本身是美术课上的艺术熏陶,但我加入这个环节是想加入一点点STEAM中的ART,让孩子们更加喜爱自己的动手成果。



学生



初见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天真烂漫的温馨小天使,时间久了几堂课上下来就会觉得他们是让人头疼的恐怖小恶魔。



小黄同学



小黄同学,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九岁,上三年级。他是学校里让同学、老师、领导都感到头疼的人物。



初见他觉得他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可在日常教学中他往往会使你感觉力不从心。①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间,他都会时不时地扑到老师怀里亲老师,大声地说“老师我爱你,你爱我吗?”②他的座位在老师的讲台旁边,上课有多动的小毛病,不认真听讲、爱自言自语、随便下座位、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乱动电脑。③他不能正常地跟着班集体进行日常班级活动,做操的时候总爱走在班级队伍的外面,不能自觉地跟上队伍或者做广播体操。④考试的时候他需要有老师或者家长在旁督促,不然就无法按时完成考卷。⑤中午就餐时不愿意吃饭,吃不完还多次要求添饭,需要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才能完成就餐。⑥当老师提醒他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的时候,他就会无目的地乱发脾气。



但是,小黄同学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让老师很感动。①每天中午就餐时都会主动给老师送上餐巾纸。②午餐会主动给老师拿水果。③科学课后主动提出帮老师打扫科学教室。



科学课上,同学们在上《认识液体》一课,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纯净水、牛奶、食用油和蜂蜜4种液体进行观察。同学们可以通过看、闻、尝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找出液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品尝,老师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个小勺子。在明确了观察要求后,同学们开始进行分组实验。每个小组都在热火朝天地观察着,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尝一口4种液体后就把勺子放下,但是小黄同学一直捧着盛装蜂蜜的杯子,一口接一口地吃着,实验结束后也未能听从老师的指令放下实验器材。此时,老师说表扬第6小组(小黄所在的组),老师说放下实验器材,他们很快地照做了,并且坐得非常端正。,小黄看到同学们的表现,立即放下手中的勺子,抱臂坐正了。



在命令或者规范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行为的时候。采用榜样示范法或者积极的表扬强化正确的行为,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并以能够获得老师表扬的行为作为标准约束自己。



动物角



这是我设计的科学实验室的动物角,每个孩子都是饲养员,不仅仅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生命教育。图上的这只兔子是第二只,叫做奶糖。第一只绒球一开始我是让有能力、有责任心、表现好的孩子每天带回家养的,但是有个孩子沙宝带回家之后没有把兔子放在家里,而是放在了走廊里,没有保证兔窝的温暖,导致兔子第二天生病死掉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孩子们都看到了生病的绒球就开始纷纷指责沙宝的不是。那天我正好在外参加教研活动没能回来照看绒球。回来的时候绒球已经走了,我立马把它安葬了,并告诉孩子们绒球只是生病了,老师把它带回去休息,过几天它就能活蹦乱跳的回来。这次事件教育了我,在孩子们把动物带回家之前,我务必要把饲养方法打一份文字稿给孩子们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因为有的时候说了孩子们还是会忘记,仍需要家长们的提醒照看。另一方面,我这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是想要保护沙宝,绒球的走已经让她很难过了,我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这只小兔子,没有一个孩子把兔子带回去不会好好照料的。我不希望因为这件事使得她一直受到别的孩子的责怪、冷落。几天后我就把奶糖带到了学校,让孩子们确信兔子还是活蹦乱跳的,而这件事成了我和沙宝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低头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与君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1 14:11:37编辑过]

TOP
49#

做有思想的老师,相信你的实力!
TOP
50#

 

一场注定的相聚

——桂馨2组线下活动感受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2015116日,刚忙完学校准备一周的视导展示课,下午就踏上了去往长沙的路途。

这是一场科学之旅,也是一场心灵之旅。

桂馨2组齐聚一堂徜徉科学的海洋,搭起湖南和江苏友谊的桥梁,实在美好。

116日晚我和魏老师欣喜又相逢,一路聊到宾馆歇息下来。

117日上午,起了大早,来到湖南一师和几个小伙伴们碰面,并布置起开会的场地。

117日下午,全员到齐,2点钟活动正式开始。先是10名组员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总结个人研修情况并规划今后打算。因为湖南一师的小伙伴们现在正赶上实习的时段,所以更多地谈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和感受。由于专业的定向,一师的美女们大多要到长沙的乡下实习甚至工作,并且可能不专职科学的教学,甚至从教英语、语文等。专业的不对接使大家倍感苦恼,但小伙伴们仍一心指向科学,甚至上出科学味的语文课来,很有意思。我还记得有小伙伴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还大力地宣传了科学,通过用橘子汁引爆气球的小活动让全校的老师、学生都了解了科学学科,认识了她是一名专业科学的老师。有的小伙伴对于实习学校不注重科学课,一心专注科学比赛觉得很苦恼,她认为要想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质首先还是要从科学课入手。还有实习学校班级人数多,无法进行实验,将近一半的同学没有座位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困扰着大家,趁着这一机会一吐为快,大家互相交流,互出主意。

紧接着,魏老师小结了我们组4月到10月的表现,鼓励我们戒掉浮躁,潜下心来,坚持坚持再坚持。

后来,肖爱玲、周翠和杨淑琴向大家讲述了她们的襄阳教师培训心得。尤其讨论了一节科学课要不要把科学知识点在课堂上指明这一话题。指明的话孩子们对这节课的中心要点会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但是总会有遗忘。不指明的话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课堂上活动的继续探究,亦可自己查阅资料搞明白。另外,科学课上的探究仅仅是做实验吗?教师更要关注实验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实验时不会的都可以向老师、向同学提问、请教。

118日,魏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讲座:1、上好科学课的几点思考2、说课的方法和技巧3、怎样搞好科技活动。首先,魏老师介绍了她的家乡徐州、兵马俑、她所在的学校和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要想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当好一名科学老师。就如何掌控学生的纪律,魏老师向我们提及了以下几点:1.严格不是严厉,对于学生要重在一如既往的要求、督促和检查。2.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懂得换位思考和表扬鼓励重要性,要让你最不喜欢的孩子以为你最喜欢他。3.学会适时出示实验材料,不同位洞放不同材料,用时拿出,用完及时放回去。4.建立一定的课堂秩序,可以让学生牢记三净三归位。请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使用固定的语句“我同意,我认为……,“我不同意,我觉得……. 5.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魏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爱是教育的第一智慧》:学生观察毛毛虫和十元钱的故事。6.不断提升自己,用高超的教学水平去吸引学生。7.设计吸引孩子的有趣的活动。8.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幽默和博学去吸引孩子们。另外,要多读书,书籍可以润泽人的心灵,使读书人散发由内到外的迷人光辉。书籍对个人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树立终身读书的意识。上好科学课实验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材料不足的时候要学会自己搜集,教师可以自制教具,也可以让学生自带一次性的材料。魏老师说一节好的科学课要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设计,例如《月相变化》一课要注重学生的前期观察;要促进儿童思维的深入发展,例如《摆》这一课可以开展活动设计一分钟摆动多少次的摆;科学课的设计要好玩”,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至于说课的方法与技巧,说课与上课的范畴、要求不同。说课要说教学资源的分析与开发,设定最低、中级、高级目标;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涉及教学器材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说教学内容,包括导入、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动手研究、组织学生汇报、课堂新问题和课后任务都要涉及到。说课要说整节课的直白精妙之处,同时说课时语言还要富有感染力。魏老师作为徐州科技活动办得相当出色的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成绩和要领,大家都听得十分入迷。

时光匆匆,相聚总是短暂,这次相见让我感受到魏老师的平易近人和湖南一师小伙伴们的热情似火,心里暖暖的。

这是一场注定的相聚,并且才刚刚开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6 9:30:00编辑过]

TOP
51#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今天,学习了吴建伟——海风老师执教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很有感触,深受启发,想要聊一聊自己的学习体会

吴建伟老师的这一课是这样展开的:

1.一个科学的问题引入:一个水瓶装了100毫升水,这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师:一袋食盐撒进去,能否全部溶解?

学生猜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学生猜测100毫升水能溶解35克食盐。师: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什么根据?

生:实验过20毫升的水可以溶剂7克的盐,所以100毫升的水应该能溶解35克的盐,通过此推算得来。

3.师:以此为例,要放35克食盐应该怎么放?是不是把35克称好了全部倒进去?

展示勺子3兄弟,学生说发现,分为大、中、小3个,上面的数字从小到大分别是1510g

师:如果有勺子3兄弟帮你,你觉得可以怎么加?

生:先加10g 再加10g 再加10g 再加5g

4.各个小组自己制定计划,学生上台汇报小组方案,汇报的同时同学之间相互质疑、解答。组汇报: 10 10 5 5 1 1 1 1 1  组汇报:5 10 5 10 5

5.结合自己小组的计划和刚刚两组同学的分享,准备做实验。

老师示范勺子挖食盐的正确操作方式:如何取一平勺。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如何加快溶解:振荡或者搅拌。

                  怎样算是完全溶解?瓶底没有盐的颗粒。

                  实验操作之后及时记录下来。

最后多的盐怎么办?不能计算在内。

6.各小组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7.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写下你们组认为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各小组汇报。

8.师:同样时间,同样材料,不同人物,为何有的同学没有完成实验,来不及做的原因是什么?

生:5+5+5+5+10+5+0.5 步骤多,速度慢。

生:一开始加的量少,最初没有溶解过,可以加多些,加10g

师:他们的建议给你们,你们准备怎么修改自己的实验操作?

生:第一次10g,第二次10g,第三次5g,第四次5g,然后1g1g1g1g1g

师:这样加盐的好处在哪里?

生:速度快,最后加的时候可以保守一些。

9.师:实验完成了,我们把溶解的盐水都倒掉,好吗?你觉得倒掉可惜吗?

生:不可惜,做实验要有代价。

生:可惜,我们花了一节课溶解了近35g的食盐,倒掉会浪费。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怎样使盐再回来?

生:晒一晒;过滤。

师:过滤可以吗?盐和水融为一体了,会一起通过滤纸。

10.课后研究作业:记得还我盐。

 

评析:1.海风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比起实验,更加关注学生在实验前思维的引导和碰撞,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

      2.海风老师的实验器材准备得非常好,勺子三兄弟简便好用,适合学生进行操作。

      3.用振荡的方式代替搅拌,不仅可以加快溶解节省时间,还方便操作,符合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

      4.海风老师让学生自己先设计实验步骤怎么样加盐,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反思操作的不当之处,自己总结,自己改正。整个过程海风老师并没有硬生生地教学生怎么做,而是让学生在尝试、思索中自己发现加食盐的正确操作步骤。

      5.海风老师在课上用了很多接地气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课堂氛围愉悦起来,例如用计划不如变化”这句话提醒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要及时记录等。

      6. 实验时学生难免激情高涨收不回来,此时海风老师用表扬的方法使全班同学迅速安静下来,效果非常好。

      7.最后课外作业的布置老师用一句记得还我盐”,巧妙有趣地让孩子将焦点转移到取出盐水中的盐上,为下一节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作铺垫。

         8.整节课分为5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预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分享结果、分析数据和回顾总结、延伸拓展,结构非常清晰,整堂课一环扣一环,老师的语言平易近人,学生也得到了思维上的提升,值得我们学习。
TOP
52#

我也今天看的,还没来得及发
TOP
53#

                                   新教师培训感想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入职以后我参加了南京市科学学科的新教师培训,收获多多,特来分享。

 在培训期间,单老师和我们交流了小学科学课程与科学教师素养,其中包括小学科学课程进化史、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和新教师迷思,让我受益匪浅。

 单老师结合时代发展介绍了小学科学课程地位的逐步提升,包括国际小学科学课程发展、西方现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和进入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从单老师的研究讲解中我进一步地明晰了科学的发展历程。据我之前的了解,科学课的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常识课自然常识课→自然课义务教育自然课小学科学课,25年来小学自然科学的周课时一直呈现直线增长,这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企及的。科学课在中国已经越来越重要,并且还将持续发展,从辅助课程到支柱课程再到基础课程最后逐渐上升为核心课程,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的即将公示,从年级的教学上我们也能看出科学课地位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愿景,一方面是从学生出发,另一方面是从教师出发。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视角和前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体验确定教学难点,因材施教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在教学时,老师要懂得将科学概念还原至生活中的真实面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共鸣。正如介绍毛细现象时,可以联系毛细现象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价值,例如植物如何吸水来谈。只有源自生活的科学,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答案,还应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思考、发挥创造、合作与贡献,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和细腻的感觉,这些都至关重要。在解决新教师迷思时,单老师提到了科学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教学,更应是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教育。

 紧接着,卢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备好科学课,最让我有启发的是成长=经验+反思这条公式。我觉得这里的经验包括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亲身体验,反思不仅指对过程的思考,还要及时记录、改进和跟进反馈。要备好科学课,就要做到与文本对话,把握方向;与学生对话,因材施教;与自己、同伴及社会对话,提高效益。卢老师还给我们的新学期教学开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1.研读课标,把握学科特点2.浏览全册教材,了解基本内容3.结合课标,精读全册教材,制定学期计划4.研读单元概念图,厘清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关系5.梳理主要探究活动,列出器材单6.结合课标,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7.制定科学探究活动公约,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备课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备教材,了解核心概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年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卢老师说科学课应教孩子们如何做科学,这不正是对科学的一种方法教育?在科学课上,老师要玩起来,学生也要玩起来,老师更要带着学生们一起玩起来。将科学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三合一贯穿整个课堂,实现培养学生们科学素养的立体目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8 10:08:57编辑过]

TOP
54#



最近困扰我的问题:



1.“有教科书,没有教学工具箱,你上不出一堂好课,但是没有教科书,有教学工具箱,你的课也一样能上得很好。这是章鼎儿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可见教学器材在科学课堂地位的举足轻重。如何选用或者设计贴合学情、适合课堂的实验材料是我现在比较头疼的问题。



2.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教学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设计的,但是作为新手教师,对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少之又少,调查问卷的发放是一个了解学生迷思概念的好途径,但是针对每一个主题和章节,调查问卷上设计哪些问题能真切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这是让我感到棘手的。


TOP
55#



执教《认识液体》感受

目前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上课走教案,习惯“领着学生们走向我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不能够顺着学生们的思维、想法展开课堂教学。例如《认识液体》这一课,我希望孩子们在认识到液体的不同点之后主动研究液体的“黏稠度”。然而,在试教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在观察之后会提出轻重透明度黏稠度等方面的性质,在汇总学生们的想法之后,为了完成黏稠度这一课堂教学目标,我会主动提出大家一起来研究黏稠度。这样一来,就是老师领着孩子们进行实验探究,而不是学生自发地发现问题、主动地研究问题。经过姚老师的启发,我懂得了要根据学生们的发现和问题开展实验探究,这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们的思维发展。然而,一堂课要从学生出发有效开展实验探究,老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准备好实验材料。正如《认识液体》这一课,当学生提出透明度时,就要围绕透明度进行实验探究;当学生提出轻重时,就要围绕轻重进行实验探究;当学生提出黏稠度时,就要围绕黏稠度进行实验探究。由此看来,课堂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随机展开的,自动生成的。我想,这也就是科学课的难上之处,你无法预料接下来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将要发生的是什么。因此,了解学情,在上一堂科学课之前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至关重要,这是我需要不断积累的。



TOP
56#

今天 带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小橘灯。 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 玩得可开心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3 9:50:41编辑过]

TOP
57#




神奇的水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教材简析:



本课让学生通过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的神奇现象,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这一课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问题——猜测——实验——结论,能较好地训练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够产生有趣的现象——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描述水的神奇之处。



3、会做水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的实验。



4、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难点: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红墨水
画了线的纱布



学生材料:实验记录单
红墨水 玻璃器皿 纸巾 粉笔 玻璃两片 塑料棒 滴管 硬币



教学过程



一.毛细现象——研究会“爬”的水



1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总是往低处流吗?  我们做个实验来观察一下



2  教师演示实验  示范正确的实验动作 



3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红墨水在纱布上往上爬  板书:会的水 



4   这个现象神奇吗? 
板书:神奇的水



5   水在布条上往上爬,很神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问题



6   水能在不同的东西上爬升吗? 研究水的爬升



出示材料
实验记录单预测  板书:猜测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方式



小组实验  板书:实验



7   
为什么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后,水能沿着他们上爬呢?他们有什么特点?观察材料结构的不同。



8   
学生交流:水能沿着像粉笔、纱布等这些有小孔的材料向上“爬”。



9   
刚才我们发现水在一块玻璃上能往上爬吗?(不能)



10 现在你们是小小挑战家,我再给每个小组一块玻璃,你们能否利用两块玻璃使水上爬。



11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小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12  水是从哪里升上去的?两块玻璃板的中间是什么?缝隙



13  小结:水不仅会沿着小孔向上爬,它还会沿着缝隙向上爬。



14  老师不小心滴了一滴水在桌上,纸巾擦干净。发现什么现象? 水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15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板书:毛细现象 板书:结论



16  生活中处处都有毛细现象 



变色花  抹布擦水  酒精沿着棉线上升  潮湿的墙根(土坯或砖头里的细孔将地面积水或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粉笔吸墨水



 



二.表面张力——研究会“团结”的水



1   
播放回形针放入一满杯水中的视频



2   
一枚一元硬币,如果我们用滴管往硬币上滴水,硬币表面能容纳多少滴水呢?



3  出示材料  实验记录单预测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方式 小组实验



4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展示,硬币上的液滴是什么形状的?鼓鼓的
一个个小水滴都抱成团站在小小的硬币上,它们可真团结! 板书:会“团结”的水



5  揭示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板书:表面张力



6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水黾在水面爬行 肥皂泡 草叶上的露珠 水滴



 



三.总结



1    
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板书设计:                           神奇的水



会“爬”的水→毛细现象                                   问题猜测实验结论



会“团结”的水→表面张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3 10:41:20编辑过]

TOP
58#

总会带来一些小制作,学生们肯定非常喜欢你!
TOP
59#



执教《神奇的水》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最近,我在学校公开上了《神奇的水》一课。整节课由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俗语和一个有趣的水在纱布上爬升的小实验展开,引出水可以在哪些物体上爬升的问题,学生预测过后动手进行实验,自主发现水不仅可以通过物体中的小孔、缝隙向上爬升,还能向四周扩散,从而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并探讨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关注身边的科学。接着播放往一满杯水中放入回形针的视频引出往硬币上滴水滴的实验,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讨论,很快就发现了水有会团结的本领,了解了水的表面张力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

课后,全体综合组的老师们对这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从教学设计的安排到课堂的组织管理,都一一进行了点评和研讨。相信在领导的建议下和全体综合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能够更快地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6 10:51:52编辑过]

TOP
60#


27张扑克牌自己设计方案现场搭建高塔 ,激烈角逐,一个比一个高!你能比我更高更稳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2-3 16:42:31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