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微生物,保障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天宁小学 陈建秋
在乡间的田野上,找一个小水洼,用事先准备的塑料瓶装满一瓶水,换个地点,又灌一瓶,如此重复了五次,终于装满了五瓶水。接着,找到一处枯草丛,拔了一大捆枯草。另外,拿个大塑料桶,从某河道里取来半桶自然水域的水。把这些材料都带回学校,将取来的五瓶水全部倒入大塑料桶里,再用剪刀将枯草剪成长约3厘米的小段,放入桶里。至此,准备工作就绪,后面的事情就交给时间来完成了。
这到底在做什么呢?原来,是天宁小学科学组老师进行水中微生物的培养活动。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其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要落实这一活动,首要前提就是培养水中的微生物,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至于为什么要多点采集水样,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微生物种源。
资料链接: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如果要培养微生物,可以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人装有干草的容器里,几天后水面上会出现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水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就是以此为养料大量繁殖。气温合适的话,大约过1—2周微生物就可以大量繁殖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9 13:05: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