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市第二期教研员工作室08号学员江丽红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31#

电和磁》课堂实录(修改版)


 


上课时间: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上课地点:遂昌妙高小学


上课课题: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电和磁


上课老师: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王海花


记录人员: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一、导入


15201.投影出示(指南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


生:指南针。


师:当指针停止晃动之后它总是一端——


生:南。


师:一端指向——


生:北。


师:我们三年级的知识学得非常的扎实。


2.老师拿出一个黑色纸袋,慢慢靠近指南针,问请看,老师这有一个黑颜色的纸袋,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指针发偏转。


师:哦,指针偏转,你请看清楚,它是往左偏转?还是往右偏转?


生:左。


师:哦,是往左偏转,大概偏转了多大的角度?


生:15度。


师:15度,这个角度非常的小。那老师把刚才的现象画出来。


(黑板作图,表现刚才的现象)


3.师:同学们,老师这个仅仅是黑纸袋吗?


生:不是


师:你猜测里面可能是什么呢?


生:铁。


师:同学有不同的猜测,请举手来说。


生:我觉得里面可能是磁铁。


师:说说你的理由,好吗?你为什么说它是磁铁?


生:因为指南针里面一个磁铁。


师:你说的是指针吗?


生:嗯。


师:对,它是一个磁铁。很棒!那磁铁与磁铁靠近时,会--


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师:哦,是由于这个原因,指针偏转了。


4.师:那刚才好像听到有不同的答案,有同学猜测--


生:我猜测它可能是铁的物质。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磁针是磁铁对铁有吸引力。


师:哦,原来磁铁还能吸引铁一类的物质。


师:老师这里还有根铜导线,你看,我把它靠近指南针,猜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与它平行没反应,垂直也没反应,换个方式折一折也没反应(演示)为什么?


生:因为磁铁不吸引铜的物质。


师:磁铁只能吸引铁一类物质,不能吸引铜的物质。


 


二、探究


15251.1820年,丹麦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叫奥斯特,他在给学生的一次演讲时,偶然将一根导线靠近小磁针,在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一个非常非常的现象,后来,他经过许许多多次的研究,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你们想不想经历一次奥斯特当年的发现之旅?


生:想。


2.师:肯定非常想,那这个实验需要一个简单电路(展台出示),那实验前,我们需要先检查这个简单电路是否正常。合上开关,灯泡亮了。说明导线中,有没有电流通过?


生:有


师:做这个实验至少需要2名操作员,我请一位同学帮个忙,你最近,来!你看,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比较长,请你把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导线与小磁针保持平行,靠近但不能碰到。如果不小心碰到,要等到小磁针停止晃动。另外一位操作员现在由王老师担任,当我立即闭合开关的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当然,王老师现在没有闭合开关,这个实验等下请你们来操做。注意观察什么时候小磁针的变化?故请一生上台和老师配合演示实验操作。)


生:闭合瞬间。


师:闭合的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然后断开开关,如果观察的现象不清楚,等小磁针停止晃动后,你们再来试试看。明白吗?


生:明白。


3.出示记录单介绍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如何记录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记录单。看实验方法:电路是一个正常的电路,导线拉直平行靠近小磁针,接下来的现象就需要我们来记录了。老师这里画了一个小磁针,是哪一种状态下的小磁针?


生:静止。


师:没有闭合开关前的小磁针,请你闭合开关的瞬间,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像老师在黑板上一样用画图的方式把它画下来。注意了,这个地方是要用铅笔画的,画在原来的图上。然后把我们的发现通过小组讨论把它填写到空格中,再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测。这个活动结果之后,还有个大挑战,请大家齐读——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能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吗?


师:小组轻声讨论,想到方法就马上开始实验,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方法越多越好。


师:看下面的记录单,电路,刚才是简单电路。现在你采用的是什么电路?如果还是简单电路,那么这一格就不用记,画一条斜线。如果通过导线的摆放方式改变,那请你采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果觉得不好画就用文字。然后,与第一次实验相比较,在相应的方框中打钩。能看明白吗?


15304.生上台领器材进行分组实验。


15405.数据汇总:师在大黑板贴出活动记录单(二)汇总表各组陆续上台记录。


15476.生整理材料,准备交流。


1548)7.师:刚才同学们很激动,在铜导线接通电源的瞬间,你们发生了什么?


生:接通电源的瞬间,小磁针发现了偏转


师:断开电源,小磁针又会---


生:恢复原位


师:恢复原位我们可以说是复位。


师:看到这个现象的请举手。


8.师:很好!那你们有没有去思考过,是什么因素让小磁针发生偏转?举手来说,猜测一下。


生:我觉得是电的因素


师:也就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理由是---


生:发生偏转都是在接通电流的时候。


9.刚才还有些同学做了短路,做了短路的同学举手,有好多组。我们来看下,做了短路,小磁针与导线平行时,偏转角度非常明显。


师:短路时,电流很--


生:强(大)。


师:偏转更大,确实与电流有关。有电偏转,断电,复位。那我可以问了:刚才有好多组同学,电路没变与第一次正常电路一样,他把导线绕成了圈,这一个是哪个组做的?你能不能把材料拿出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绕圈的吗?(生用老师提供的导线演示。


10.我明白了。他们是把导线绕在小磁针外面,小磁针偏转角度非常大。灯泡的亮度没有变吧?电路也是原来的电路,那为什么偏转更明显?是不是好像跟电流有关又好像无关?那你怎么解释?


11.生:我觉得她绕圈的时候通过的电流就多了。


师:绕圈,每一根导线通过的电流是一样的。


生:绕圈,留在那里的就多。


师:哦,很多很多电流就留在的这个小小的区域里。是不是?你是怎么思考的是吗?请坐!


12.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我们课前大家都知道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有2个因素,一个是--


生:磁铁。


师:是因为同极--


生:相斥,异极相吸


师:这一个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小磁针具有--


生:磁性。


师:能吸引--


生:铁一类的物质。


师:那么这一个,你看是铜导线,首先它不是铁,另外它通电,磁针偏转了,没电之后,不会偏转,但是我们的电,你说有没有碰到里面的小磁针?


生:没有。


师:是啊,电外面还有绝缘层,小磁针合上还有这层隔着,但是它还是发生偏转,现在,你能不能进行大胆的猜测?


生:我觉得是电流里面可能有磁性。


13.师:电流产生了磁性,是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电流有磁性。这个猜测很大胆。但是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来看一下,还有同学做了导线弯曲的实验,他们都没有改变电路。但是偏转的又不一样。刚才下面还有好多组做了其他的实验,我们现在不妨也来汇报上来。


师:你们做了什么实验?


生:我们把开关的电路交换一下。


师:这个会不会影响?


生:没有什么影响,实验效果差不多。


14.刚才我好像看到有几个组把导线折叠有没有?(生举手)有好几个组做过,请第五组!你们是怎么折叠


生:我们是把导线对折了几次。


师:对折一次再对折,用这种方式靠近吗?好,这个电路还是原来的电路,没变过,是正常电路。什么现象呢?确定一下, 头是不是在同一个方向


1:差不多。


师:都在同一个方向,差不多。还有其他折叠的小组。说说怎么做的?


2:我们也是将导线对折


师:跟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但是采用的是短路。


师:那对折之后,头在--


生:都在左边。


师:什么现象?


生:更明显。


15.我们来看一下,有个更明显。这个是正常电路,导线绕圈偏转更明显。可能是--


生:磁性很强。


师:聚集在一起,所以更强,是吧?那导线折叠,为什么又是差不多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和这一种,你怎么思考的?我们看一下,这个电流方向是不是这个样子,这边进来,这边也一样,是不是这个样子?(师在黑板作图)如果是电流产生磁性的话,那他们的电流很可能就更强了,聚在一起是不是?那这一个差不多,还做了一个这样的对折,结果怎么样?你直接说!


生:更明显。


师:电路正常更明显。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现在也是正常电路。你们怎么思考?我们也来看图。有什么发现?相邻2跟导线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反,如果产生磁性的话,可能磁性会相互抵消。


对于此问题,学生有些冷场,教师只好自己说明是电流的原因,但学生似乎不怎么理解。)


 


、课堂总结


1559同学们,其实今天你们的表现已经非常棒要是你们能够穿越到1820年,你们今天课堂上的发现就足以让你们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刚才这位同学的大胆猜测,是正确的。奥斯特和许多科学家经过许多大量的研究,确实是通电导线产生磁性,也就是说,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板书:电和磁)那么今天同学们还做了许多实验,虽然没有写上来,你都能用今天的这个来解释这些现象吗?可能现在还不一定能解释清楚,但是你只要认真思考,多去动动手,操作几次,然后联系今天的知识,你也能够把这些现象解释了。


 


四、拓展延伸


1600老师这还有一节废电池,它已经不能使小灯泡电亮了,你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想办法检测它是否还存在微弱的电流?把你们的研究发现交给你们的科学老师。


 


 

TOP
32#

生命里的唯一


——第三次诊断和讲座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城南校区   江丽红


 


2014年5月23日,小青师科学组全体成员在古市小学进行了第三次诊断课活动。本次活动迎来了省指导师李霞老师。此次活动由谢金燕、潘华春、林爱娟、何逢春4位学员同课异构了《相貌各异的我们》,接着由李霞老师以苏教版的教材为版本为我们呈现了别样的《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后由研修班学员先点评,再由县指导师叶雅琴老师点评,最后李霞老师点评。整一天,给在座的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谢老师的课,正如谢老师人一样,给人以温和,但在温和的同时,学生又学得了知识。潘老师的课,就像她的性格一样,大大咧咧,学生的参与度极高,与此同时,潘老师还毫不吝啬她的表扬,在任何时刻,你总能看到她对学生的表扬。林老师的课,教学思路与其他几位完全不同,设计的教学目标关注到了课的本真,让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更高的视野。何老师的课,在一连窜的游戏中开展,呈现了一堂另类的科学课,特别在大游戏环节上的设计,得到了在座学员及指导师的首肯。而李霞老师的课,更似一场戏,欣赏的同时,我们感受到了更多关于情感价值提升上的共鸣,不仅是学生层面的提升,也深深感染到了我们。课后的点评,更让人感受到李老师的细心与随和,她是那么热情的在点评,我想,有她的点评,再加上4位老师的努力,相信提高课一定会大有长进。


 


2014年5月24日上午,李霞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小学3-6年级生命世界的教材分析。从“生命世界”内容在小学课程中的作用、“生命世界”框架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们这些对于“生命世界”这块知识教学不多,了解不多的学员们,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刻的教材分析。也为我们今后教学“生命世界”这一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我们研修班全体学员汇聚进修学校,展开了一次班主任论坛的演讲。每位上台的学员都是经过认真准备,充分结合自己在教学时的经历,时而温暖,时而感伤。班主任的工作,带着千般滋味与一身,听者与说者都是在用声歌唱,诉说班主任的真谛。邱金美老师是本次活动的点评专家,她在认真聆听的同时,更是及时的点评,告诉我们更多更多的班主任该注意该努力该前行的方向。都说班主任只是一种形式,所以专职的我们,也该不忘教好书与育好人。


 


将近3天的活动,感受确实太多,如今唯有化这股感受为力量,带领我们飞更高,走更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3 20:46:05编辑过]

TOP
33#

                   小青师 第三轮提高课及班主任论坛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城南校区  江丽红


 


2014年6月6日,小学科学组全体成员在实验小学城南校区展开了第三轮提高课。本次活动再次迎来了省级指导师李霞老师。活动当天,由谢金燕、潘华春、林爱娟何逢春四位老师再次同课异构了《相貌各异的我们》。这是继上次诊断课后的提高课,4位老师的课,在经过诊断及诊断后的磨课,呈现出不同层面上的提高。谢老师的课,导入新颖,由世界人口这么一个大范围聚焦到个体人的相貌差异,结尾也别出心裁,旨在学生由人联想到动、植物的多样性,将生物的多样性结合在本课穿插教学。潘老师的课,大环节设计紧凑、巧妙,特别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鲜活明了。林老师的课,设计开阔,给予学生广阔的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何老师的课与3位女老师的课独具一格,有着自己一套教学思路,带领学生领略相貌的各异。课后,在省指导师李霞老师的带领下,科学组展开了有效的课堂点评。点评环节先由执教者说课、反思,再有科学组的学员点评,最后由李老师点评。都说听课是一种享受,在这里,评课也是一种享受。大家畅所欲言,有表扬,有建议,这样的氛围是和谐的。而李老师也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给执教者及在座学员更多的是感动于帮助。相信通过这样一次活动,不仅是执教者有所提升,在座的学员个个有所获。


 


6日晚上,在进修学校,李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关于《基于目标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讲座。期间不仅讲到了科学的普通教学模式、教学三要素,更是阐述了教谁、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等内容。为我们这帮青年教师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血液,并且对我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与展望。若干年后,我们可以说,在若干年内,我要使这些孩子达到某某点,我们要用某某方法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知道在何时何处什么东西不要去管,什么东西是我们真正要达到的。


 


6月7日,我们全体研修班成员再次齐聚进修学校,展开了班主任论坛的二次演讲。这次的演讲,仍然请来了实验小学邱金美老师做评委。此次论坛,比上次有了明显的进步,学员们的演讲更加规范,状态更俱佳,再上内容的生动阐述,带领我们品尝了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艰辛、心酸、无奈、幸福等滋味。纷繁复杂的滋味,让我们依然觉得班主任的工作幸福比较多。带着满腔热情的我们,再次起航,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只要认真走过、做过,便足以幸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3 21:07:25编辑过]

TOP
34#

汲取动力,再次出发


                      ——第四轮提高课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1010日,小青师科学组的全体成员们,在进修学校杨柳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城北小学开展了小青师科学组的第四轮提高课。本次活动,请来了市级指导师陈仲品。与此同时,县级指导师杨思伟、王海花、叶雅琴也都参与此轮提高课,为学员们的课堂展示,给予更多关爱与帮助。


 


10日早上,由何逢春、潘慧莉、刘关信3位老师同课异构了《电和磁》。3位老师的课,给在座的我们带来了与诊断课不同的体验。何老师的课,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递进,在整个课堂中,无不体现何老师的缜密思维。潘老师的课,贵在细腻,注重细节。比如,在记录单的设计中,她考虑到学生对记录单的文字阅读不够仔细,她就在记录单上打印了“请认真阅读”的字样,有了这个温馨提示,学生在记录时会更加根据实验要求来记录。再如, 汇报环节,有个学生说自己记录了,并也有发现,但是要上台汇报,他怕自己汇报不来,潘老师就说:“老师和你一起汇报”,这无疑给了学生巨大的鼓励。诸如此类的小细股新生血液,在课堂中蔓延,带给人新的视觉感悟。3堂课,给我们的感受实在节还很多,但给在座的我们却是更多的学习内容。刘老师的课,创新独特,仿佛一太多,一个细节,一个小创新,都足以让你思索久久。


 


10日下午,在进修学校展开了点评活动。由学员们先一一点评,再由市指导师陈老师点评,最后县指导师王海花老师对点评活动做了详细的总结,更是介绍了她自身研究此课数年的所思所想给在座学员共勉。这样倾囊相授的陈老师与王老师,无不让在座在学员们感动。也只有用心多听多学,才能不辜负他们的初衷。随后,陈老师带来了《小学科学纸笔测试命题的实践思考》小讲座。主要阐述了测试的目的、各种题型的编制与设计、命题的几大特点等等,其中最让人触动的是在命题的命制上应该注重基础性、全面性、灵活性、趣味性、创造性,也只有努力做到这样,命的题才能更有效度,切记不要命一些怪题、偏题或超过提纲的题。


 


11日下午,在进修学校,县初中教研员沈伟平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论文点评与辅导。沈老师介绍了论文的题目怎么取,针对太没指向性的题目建议可以加个副标题,摘要更应该努力做到“通过......的方法,阐述了......,论证了......,得出了......”等等问题,为我们对自己论文的再修改提供了宝贵方法,也为我们今后写论文的时候,积累了更多的好经验。


 


我想,短暂的每次培训,就像是给我们这些飞行者注入新的动力般,让我们更无畏惧的勇往前行,感谢那些曾给予我们动力的源泉,正因为有你们,我们的飞行才能更高、更远!


 

TOP
35#

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9月24至26日,有幸参加了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解决学科教学中评价的疑难问题,引导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本次研训的主题为基于PISA思想的教学检测与评价及各县(市、区)提供相关经验进行交流。


 


9月25日上午,由定海教育局副局长应朋志和定海进修学校董良岳致开幕词,随后蔡少军、方张松分别进行了《PISA2015测试编码工作的启示》、《PISA测试的特点和命题规范》的专题报告。25日下午,由徐春建、张建芳、袁和林、陈敏四人分别进行了关于《调查报告:县区抽测的反思》、《基于学科能力测试的考查探索》、《532检测评价机制探索》、《浅谈小学科学纸笔测试》的小讲座。9月26日上午,由10个各县市的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最后由喻伯军老师进行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的总结。


 


满满的研训内容,令人受益匪浅。PISA一词,咋一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听了讲座才知道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周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他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注重于应用及情景化,评估主要分3个领域: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在PISA下的科学素养应该如何达成?怎样的检测既考查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又检测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且还附带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所谓什么样的测试体系能够真正的检测孩子们的三维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为此,我个人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命题更符合实际。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为此命题的拟定则更应该贴近生活、符合实际,切不可命一些与生活实际不符的“伪”情境题。只有真正体现科学来源生活,才能将所学与生活接轨。二是试题的评价更应该多元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尽可能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评价的角度可以多方位,方式更可以是多样化。这样的评价体现更能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是知识走向生活。学习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相关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同时,要更好的引导他们将所学用于生活实际。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给予学生真正的知识本领,孩子们的学习才不是枉然的。也只有真正在教学中努力为培养孩子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老师才是真正有见解的。而我相信,在教学中,每位老师如果真的注重培养这些方面了,那么我们的孩子与世界就接轨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TOP
36#

  等待绽放


    第一次参与“每月研修”,感慨网络的强大!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汇聚了五湖四海的科学人,你一言我一语,虽未成相识也未曾谋面,却因小学科学有缘齐聚,在这里看到的是对科学教学的热爱,这是一支多么具有能量的队伍,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很高兴,我走jin了这支队伍,所以潜下心,多看多学,为小学科学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今晚姜向阳老师的《让儿童慢慢探究》,再一次把视野投在在儿童身上,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呼之欲出。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也千方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主人,如做实验、探究研讨,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流于表面,什么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似乎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然而,今天姜老师的讲座,似乎又给我们带来了更精准的方向所在。学生是主人,但别忘了,他还只是个孩子!既然是孩子,那么,我们就应该细心呵护,陪伴他茁壮成长!要知道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儿童的成长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老师在教学时慢慢来,等待孩子,让他在自然的规律中成长、收获。儿童犹同一株等待开放的花朵般,需要你精心的浇注与耐心的等待。也许此刻你眼中的他在做起某个实验时,稍显笨拙,仰或是在答起某个试题时,差强人意……请你深呼吸,别气别恼,鼓励他,帮助他,等待他。也许有的时候在我们任教期间也未见其开花结果,那也别灰心,也许我们不是他的贵人,或者他的花期还没到!我想,除了等待花开,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教会他如何学习科学、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思考……正如丁立梅的《等待绽放—— 一位高考母亲的陪考笔记》中所说:“等待着你的绽放,或许你只是寻常的一朵小花,将掩没于红尘阡陌中,可是,对我来说,你是唯一的,你的绚烂将无可替代。”(备注:忙于课题结题奋斗ing,敬以此文聊表些许个人感想,望海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5 21:48:39编辑过]

TOP
37#

小江姐感悟多多啊!


继续关注中……

TOP
38#

汲取动力,再次出发


                      ——第四轮提高课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1010日,小青师科学组的全体成员们,在进修学校杨柳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城北小学开展了小青师科学组的第四轮提高课。本次活动,请来了市级指导师陈仲品。与此同时,县级指导师杨思伟、王海花、叶雅琴也都参与此轮提高课,为学员们的课堂展示,给予更多关爱与帮助。


 


10日早上,由何逢春、潘慧莉、刘关信3位老师同课异构了《电和磁》。3位老师的课,给在座的我们带来了与诊断课不同的体验。何老师的课,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递进,在整个课堂中,无不体现何老师的缜密思维。潘老师的课,贵在细腻,注重细节。比如,在记录单的设计中,她考虑到学生对记录单的文字阅读不够仔细,她就在记录单上打印了“请认真阅读”的字样,有了这个温馨提示,学生在记录时会更加根据实验要求来记录。再如, 汇报环节,有个学生说自己记录了,并也有发现,但是要上台汇报,他怕自己汇报不来,潘老师就说:“老师和你一起汇报”,这无疑给了学生巨大的鼓励。诸如此类的小细节还很多,但给在座的我们却是更多的学习内容。刘老师的课,创新独特,仿佛一股新生血液,在课堂中蔓延,带给人新的视觉感悟。3堂课,给我们的感受实在太多,一个细节,一个小创新,都足以让你思索久久。


 


10日下午,在进修学校展开了点评活动。由学员们先一一点评,再由市指导师陈老师点评,最后县指导师王海花老师对点评活动做了详细的总结,更是介绍了她自身研究此课数年的所思所想给在座学员共勉。这样倾囊相授的陈老师与王老师,无不让在座在学员们感动。也只有用心多听多学,才能不辜负他们的初衷。随后,陈老师带来了《小学科学纸笔测试命题的实践思考》小讲座。主要阐述了测试的目的、各种题型的编制与设计、命题的几大特点等等,其中最让人触动的是在命题的命制上应该注重基础性、全面性、灵活性、趣味性、创造性,也只有努力做到这样,命的题才能更有效度,切记不要命一些怪题、偏题或超过提纲的题。


 


11日下午,在进修学校,县初中教研员沈伟平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论文点评与辅导。沈老师介绍了论文的题目怎么取,针对太没指向性的题目建议可以加个副标题,摘要更应该努力做到“通过......的方法,阐述了......,论证了......,得出了......”等等问题,为我们对自己论文的再修改提供了宝贵方法,也为我们今后写论文的时候,积累了更多的好经验。


 


我想,短暂的每次培训,就像是给我们这些飞行者注入新的动力般,让我们更无畏惧的勇往前行,感谢那些曾给予我们动力的源泉,正因为有你们,我们的飞行才能更高、更远!

TOP
39#

《垃圾的处理》诊断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2014年10月24日,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二轮诊断课。接到的课题是六年级下册《垃圾的处理》。虽然任教了一年的六年级,但对于此课的教学还是特别没有底的。于是我又仔细研读了教本,结合其他优秀案例,设计了教案。再请县里的指导师杨思伟、王海花、叶雅琴及组内的学员先听,针对课的不足,提提他们的看法,我细心听取,再做修改。


 


24日,诊断的日子。迎来了学科带头人曹龙根。早上先由潘华春、谢金艳、颜罡三位老师在城北小学同课异构《垃圾的处理》,我则被安排了在下午,上课班级叶村六一班,随后是曹老师。我个人感觉压力山大。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只身一人提前一步来到叶村小学。虽然提早,但是状况仍然有。眼看着就该上课了,我PPT里的视频居然无法正常播放,着实给了我大压力,好在很多帮忙的伙伴,一一帮忙,终于视频正常播放了,我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看着已经进入课堂的孩子们,我深呼吸,调整状态,进入了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上的异常小心,这里的孩子显得特别安静,参与度有所不足。课后,我一直在捉摸,是少了什么?直到点评环节,曹老师的“学情了解不足”才让我茅塞顿开。是啊,高估孩子,确实也很可怕。城里的试教与农村的诊断,截然不同的2班孩子,上出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之前,应该很好的了解清楚上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诸如前概念之类的,有了这些了解,你才能在面对陌生班级上课时迎刃而解,随心所欲。


 


25日,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小学科学漫谈》的小讲座。期间介绍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目标等等。他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他虽已经是市学科带头人,但仍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试问这样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每次与这些专家近距离交流,都倍感亲切。他们的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更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与交流,我们才能更多更快的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也许,期间我们还将经历无数次的磨课、诊断、提高,但是,这路走过的所有风景,都将在我们脑海久久存放,直至成为最弥足珍贵的宝藏!

TOP
40#

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成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2014年117日,在进修学校杨柳芳老师的带领下,在古市小学迎来了我的第二轮提高课本轮提高课,请来了县教研员何慧盈老师、县导师杨思伟老师和市级指导师曹龙根老师。活动分3部分,一是提高课展示,二是评课,三是讲座。


 


先由研修班学员谢金燕、潘华春、颜罡、江丽红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展示《垃圾的处理》。4位老师的课,经过前一轮诊断课的修改,进步不少!当然,感受最深的自然是上课的我,由于再一次最后展示,压力仍旧巨大,特别是坐在台下听了前3位同伴的课,感觉自己更没底,因为他们对课的再修改以及今天的课堂表现无疑都是超越前次的,那我呢?没登上讲台前,一切的不好,似乎都在脑海浮现。好在调整好心态,迎来了我的合作学生,他们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我想,这节课里,最给力的是这帮孩子,他们在课堂中呈现的答题、交流、质疑等精神,足以让我竖起大拇指。整节课,由于巡视他们的设计活动时,我已经感觉到这帮孩子会有好多想法要表达,于是,我果断的将这个环节扩大,把后一个环节砍掉,让这个环节里的交流更加充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当时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这样的交流呈现出良好的交流研讨得到了学员、导师、教研员的一直好评。唯一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他们的研讨只好中断。现在想来,也许这个做法还是稍显不妥的,也许是不是应该让他们继续研讨下去?那样是不是会有别样的风采?


 


评课环节放在了进修学校,匆忙收拾好器材,赶至进修学校,一路奔波,却也难以阻挡学员们进取的热情。评课的热闹足以证明!各位学员一一点评;随后,教研员何老师对学员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做个有思想的老师、二是努力一点、三是课堂干净一点。这期望将是接下去学员们努力前进的方向;之后,曹老师也对4位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的点评,让我们又再一次获益;最后,杨思伟老师做了总结,当然也对4位老师的课做了归纳点评,分别用新颖、激情、缠绵、清爽4个词语概括了4堂课给人的感受,这无疑是对学员们的再度肯定与激励,相信,通过提高课的点评,在做修改,学员们的课将更加出彩!


 


晚上,在进修学校,曹老师带来了2个小讲座,分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设计与技术领域》。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讲座里,他在学生提问方面,给我们支了几招解决策略:1.教学中要有严格的纪律,课堂纪律是进行提问的必要保证。2.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3.教给“提问的方法”,培养“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设计与技术领域》中,主要阐述了设计与技术的基本概念、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是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知识与技术的区别、设计与技术领域的流程等。这些陌生而又略带熟悉的新兴事物,无疑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这样与专家交流的机会,正是又一次理论提升的时刻。


 


11月8日下午,在进修学校进行了读书沙龙的交流活动,上台的十几位学员,对班级所发的2本书进行了深入研读,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上台的就是十几位代表,但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学员都是有认真去研读,且有着自己或多或少,或这或那的收获,只能时间有限,无法一一上台展示。其实,读书这东西,真的是可以一页一页,一天一天的积累的,当你积聚到一定时候,你对待某件事的认识就会提升一点。正如,班主任杨老师所说,在有限的生命里,你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多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书籍增加我们的阅历,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成功!

TOP
41#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4-12-17 22:22:00的发言:

小江姐感悟多多啊!


继续关注中……


O(∩_∩)O谢谢花花,向你学习~!!!

TOP
42#

踮起脚尖,更靠近阳光


              ——2014杭州千课万人活动感言


 


松阳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20141219日,在松阳县进修学校杨柳芳、曹根林几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青师科学组的全体学员及松阳县小学科学骨干教师们一同前往杭州参加2014小学科学千课万人活动,为期2天。短暂的活动,带给我们的却是别样的收获!


2014122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健带来了关于《基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讲座,分别从什么是科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小学科学课中的科学探究及教学、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业评价五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关于探究的培养、评价等方面指明了方向。随后,著名特价教师李霞、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王思业分别带来了《生物之间的关系》、《谁先迎来黎明》的展示课。2节课迥然不同,李霞老师的课,是在五年级食物链、食物网相关知识教学后自发研讨的一节课,故此在课堂中,不难看出课里李老师更多的将生物之间的关系嫁接在食物链、食物网之上。由已学知识中深入研究、挖掘出新的关系,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王老师的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选择哪个城市与北京做对比,研究谁先迎来黎明。他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孩子拟定了福建、连云港、乌鲁木齐这些城市,王老师在孩子们每选一个城市的时候主动追问引导,选的理由。由此,让学生更明确的知道选择不是漫无目的、随意的,应该选取具有对比性的城市,例如在刚才出现的3个城市里,乌鲁木齐最合适,离北京远,且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这样的小环节,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视,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拟定学生用乌鲁木齐和北进行研究,无疑,这一块的知识理解学生就异常的狭隘了。且理解起来还非常困难。我想,这就是我们与专家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细细钻研课的每句话每个环节,也许教学起来我们会更加得心应手。


20141220日下午,来自江西南昌的何芸、江苏无锡的尤春来、重庆的潘宁分别带来了《空气有重量吗》、《导体和绝缘体》、《光和影》。风格迥异的3堂课,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多的是声声赞叹。3位老师的课,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聚焦问题快速,都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时间大量的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长而有效的交流研讨,与我们浙江科学课更为贴近,所以倍感亲切。随后,章鼎儿老师进行了20日当天的五节课评析环节,在章老师的一一点评声中,我们更加折服其中,每节课都有一个灵魂理念在其中,无疑,这样的点评,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5节课的优与憾,更多的是学者对5节课的剖析与研读,为我们这些来自各省市的小学科学教师,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理念。随后,章鼎儿老师还带来了关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评析与设计》的讲座,阐述了传统教学过程、“科学素养”的目标达成、走向科学探究的观察标志、科学课的一般过程等等内容,为我们再次梳理了近几年来章老师在各级各地所提出所倡议的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内容,让我们在这样的引领者下,继续前行,把小学科学教学开展的更好!


20141221日上午,著名特级教师曾宝俊带来了《关于<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读》的讲座,分别阐述了关于“科学课程”的地位、关于“科学素养”的内涵、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关于“科学本质”的变革、关于“科学技术”的拓展等方面的内容,时不时迎来在座的阵阵掌声。随后,曾宝俊老师、沈亚萍老师分别带来了《太阳系新秩序》、《观察》。曾老师的课,就如同导游般以讲解、引领的方式带来孩子们领略了太阳系的浩瀚神秘,对于此类教学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大困难,观摩了这样一堂独具异彩的教学模式,可谓真是大开眼界。沈老师的课,以西瓜、纸币这样身边常见事物为观察对象,引发学生通过眼、手、嘴、耳等感官对其进行观察,充分调动了孩子的观察乐趣,这样的教学想来与美式课堂中观察桃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短暂的活动时间,尽管天公不作美,寒冷至极,但在满满当当的活动安排里,我们感受到了活动所传递的热量,这就是对小学科学教育事业至高无上的热爱!相信这份热爱将持续传递,使小学科学的教育走向更高台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2 17:58:25编辑过]

TOP
43#

在寒冷的周末,你们来到了刮着大风的杭州,想必在听课现场一定是热血沸腾的,从你的听课感言中可以见到。欢迎你加入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4#

    寒冷的冬天里,看到楼主的听课感言,也感受到科学探索带来的热量!向楼主学习
TOP
45#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4-12-23 12:45:00的发言:
在寒冷的周末,你们来到了刮着大风的杭州,想必在听课现场一定是热血沸腾的,从你的听课感言中可以见到。欢迎你加入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O(∩_∩)O谢谢前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3 18:47:36编辑过]

TOP
46#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4-12-23 16:30:00的发言:
    寒冷的冬天里,看到楼主的听课感言,也感受到科学探索带来的热量!向楼主学习

向前辈学习!

TOP
47#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诊断有感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2014年125日,迎来了小青师最后一轮诊断课。本次活动在古市小学举行,来参加的有市科学教研员杨宗亮老师、县教研员何慧盈老师,市级指导师陈建秋以及在研修班杨柳芳带领下的科学学科的组员们。本次活动依照惯例由潘超逸、林爱娟、杨李、邱兆明4个学员和陈建秋导师一同同课异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可惜的事,由于本人要参加实验小学举办的优秀青年教师展示课,顾没法前往听课,着实遗憾!好在陈建秋老师十分神速,居然将学员的4节课的课堂实录早已记录好并发至他的QQ空间上,为我们这些没能亲临活动现场的人提供了学习平台。


 


5日晚上,参加了陈建秋老师在进修学校开展的关于《一节课引发的思考》的讲座。期间他以本次上课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为例,讲述了选课、备课、磨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7个方面。带给我们更多关于课的思考。也许,在往常一节课也许仅仅是一节课,想不到居然涉及的面这么广,而且要成就一节好课,需要付出的心血与精力实在太多。从陈老师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些在科学一线道路上兢兢业业努力钻研的前辈的缩影。要学的,还太多太多!


 


6下午詹小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教育漫谈》的小讲座。主要阐述了坚持心中的理想、学会担当、坚持正能量、脚踏实地地干四方面的内容。关于理想,一定要有。理想会成为你前行的目标、前行的方向,更会成为灯塔,你心中的信仰。但是理想千万不要盲目、虚幻,理想应该制定的切实可行。很多时候人行进至路的某一段,回首来时的路,却忽然想不起自己从哪来,要去哪?也许,现在的社会确实有着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真的千万不要丢失了人的本真:善良、纯洁、正直......学会担当,担当是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是长久坚持的一种积淀。坚持更多正能量的东西,很多时候觉得委屈、艰辛的时候,想想:年轻多干点,又有什么关系,之后的几年,几十年,也许它就会成为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当然,年轻也有年轻的弊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这都是要不得的!正如詹老师所说,有个词很好:徐徐,即慢慢来。内心怀有真诚善良、血液里流着傲骨,那样面对欲望,便可从容不迫,面对缠绵,也可欲语还休!

TOP
48#

每次活动参与后都有感悟,学习了。
TOP
49#

记小青师最后一次提高课


松阳实验小学  江丽红


 


2014年12月26日,迎来了在小青师期间的最后一轮提高课。当天,在实验小学城南校区的实验室里,异常的热闹,原来本次活动市教研员杨宗亮老师、市名师陈建秋、县教研员何慧盈老师及小青师的班主任杨柳芳老师和她的那帮小青师科学组的全体学员们都汇聚在此,为小青师科学组的最后一轮提高课,助力、点赞!


 


26日上午,学员潘超逸、林爱娟、杨李、邱兆明4位老师再次同课异构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此番提高课,各位学员的表现都较上次诊断课有了明显的进步、提升。林老师的课,单看给学生的材料,足见老师细心;杨老师的导入与其他3位老师的导入截然不同;邱老师的个人风格凸显,幽默风趣的教风使孩子的参与度持续高涨。4位学员的课,优点很多,但在我们这个研修班里,我们更多关注还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争取更好,为此,在座的听课学员和导师们也是竭力给予新的建议,如潘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关注起对学生回答做出中肯评价;林老师在课堂灵活控制各个环节上要再作推敲;杨老师课堂内容更应该变通些等等。当天,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市名师陈建秋老师带来的《谁选择了他们》。陈老师不愧为市名师,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谈话内容可以让新接触学生快速放松心情并进入课堂。以往在面对一个不熟悉班级时,很多老师会选择谈话,但谈话的内容选择上往往起不到最初的效果,这无疑就是选择话题内容的方式上不够准确。而且对于此类文本性教材的教学上,很多老师局限与课本,整个环节上的即快又无效,而陈老师的课,不难看出每个环节的嫁接、过度都是非常恰当自然的。如导入环节,出示“恐龙”和“鳄鱼”、“百山祖冷杉”和“水杉”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发对于物种存亡角度的思考,激发起孩子强烈的探究欲。再如,让孩子探究北极狐与( )狐的比较,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及交流的时间,孩子们在交流中有了收获,这份获得比直白的告诉要来的重要。


 


26晚上,在进修学校,陈老师还带来了关于《纸笔测试命题技术的研究》的讲座。从眼下的科学教学成绩里看到了兼职老师带来的“背多分”和做为专职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命题才能解除这样的困境?那就建议命题者更多的关注试卷比例、命题原则、命题方向。十年的命题经历,带给陈老师5种感受,即出题不容易,吃力不讨好;叙述要明确,图片要清晰;答案仅参考,实考定标准;纸笔测科学,关公在绣花。而这样的一份沉甸感受,我们所能体会的还是那极小的一部分,也许更需要在座的我们在今后磨砺后方能深切体会。


 

TOP
50#

踩个脚印,铭记我的第一次课题,终于竣工~~
TOP
51#

逛了很多帖,每个帖都是一种收获,感觉暖暖的。2014即将过去,2015,期待有更大的收获,愿所有的人,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TOP
52#

临近期末,县里研修班工作各项任务陆陆续续完成中。静下心来,不知道怎样的复习更为高效,有些迷茫~指路灯在哪?

TOP
53#

【培训感言】


感恩过往,继续追梦


实验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江丽红


 


还记得当初秉着多学习,多参与,多进步的念想,积极填报资料,参加松阳县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的面试。面试的方式为模拟课堂,经过认真准备,努力表现,终于成为了研修班中的一员。研修班总共44人,其中我们小学科学学科共计11位学员,虽来自不同的学校,却有着共同的梦想——为松阳县的小学科学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2014228日,仿佛就在昨天,也就是在那天,在松阳县进修学校,我们松阳县小学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开班了。开班的那天,谁也不曾料想,自己在这期间会收获什么,但是我们的梦想,却实实在在的在那天开始起航了。


研修期间,每位学员都要经历2轮上课,这2轮里包含了诊断课和提高课,也就是所谓的4节课。但其实台上展示的4节课,却不是真正的课时数。因为每一轮的诊断课与提高课前,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校内、组内磨课。真正应验了“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的大大小小课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艰辛与苦楚。就如自己而言,因为在实验小学,每次的诊断课与提高课都在周五,这就意味着你需要自己去协调换课,将周五的课挪至周一至周四先上。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请假?我想,实验小学的课真的不好请!一请,与别班落后,回来补,你又没多余时间补,且校领导认为你挪课会更好,于是每个诊断课与提高课,你都是卑微的、厚脸皮的,请那些班主任给予换课。好在班主任都非常配合,想来这个研修班能顺利毕业,班主任也占了一份功劳。其实换课对我们科学老师而言,真的很惨!因为往往你一天就会有3-4节连着上的课,换课,意味着,你将5-6节连上,那样的超负荷,只有经历的人才懂!这也许,就是研修班带来的最大的“痛”源吧!


研修班的日子里,除了换课带来的伤痛外,其余的一切,我都觉得是美好的!每一次的集中培训,少了周末,常常周末2天都在培训,这样12天连着上班也没能使我们害怕!这正如班主任杨老师所说,你们是在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积极学习啊!是啊,所以不好好用心学,怎么对得起付出的这份光阴以及至始至终陪伴我们研修的老师们呢?所以,为了这份恩情,哪怕每次面对省、市科学导师的诊断,我也觉得,那是带着浓浓期许的督促。与省、市指导师的每次接触,都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很多时候,对于一个环节的设计,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都会站在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去完成,但可想而知,效果一般。但专家们的角度站的高,往往一句话,就能让你闭塞多日的难题立马解开,这无疑像是武侠小说中的那些武功高超者,帮你打通了任督二脉,瞬间,你就觉得浑身是劲儿,信心满满了!所以,面对每一次进修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这样的一个平台,我们学员都是加倍珍惜,努力学习!


也许,很多人眼中,我们这样的日子太累了!也许,有那么瞬间,是有疲惫之感,但是,身体疲惫的我们,内心却是快乐的。因为,在研修班的日子里,我们并不孤单。在这里,我们学员间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收获着满满的情谊,当然,还有那时时刻刻关心、疼爱我们的班主任。虽然,研修班会有结业的那一天,但是我想,在这里经历的人与事,会在我们心底深处长存!


研修班的日子里,带来最多变化的,当然是自己。由原来不太会上课到现在能够比较好的驾驭整个课堂,这样的进步应该是值得欣慰的。


一年的研修,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偏偏,在某个瞬间,它已悄悄画上了句点!脚步啊脚步,别彷徨、别逗留,要知道,只有怀揣感恩,继续追梦,你才能对得起这里经历的一切!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20 18:20:31编辑过]

TOP
54#

县研修班的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深入教学研究的新起点!

TOP
55#

以下是引用不睡觉的兔在2015-1-20 22:58:00的发言:

县研修班的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深入教学研究的新起点!


恩,梦想再次起航,要狠努力!

TOP
56#

去上课时,看到班上孩子的这样一篇文章,很是感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29 19:30:46编辑过]

TOP
57#

雌蕊居然长出叶子?!!!!




校园樱花


TOP
58#

教学剪影





TOP
59#

显微镜下偶遇如此美图,不知是啥。。。



TOP
60#

照片拍得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