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各种物体沉浮的假设,探讨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组织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能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1、演示用的木块、石头、小纸片、啤酒瓶盖;
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塑料块、西红柿、橡皮块、蜡烛头、马铃薯、小铁钉、大头针、牙签、实验记录纸等;
3、小组观察和演示用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4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材料一组(4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初步感知沉浮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物品,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出示木块)这是什么?
生:木块。
师:对,那这是……
(教师依次出示石头、小纸片、铁盖,并逐一放在讲台桌上 )
生:石头、小纸片、铁盖。
生1:啤酒瓶盖。
生2:是铁盖。
师:都可以。把这些物品依次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我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谁有兴趣?
生1:我。
生2:我来。
……
师 :王栋。
(学生演示)
师: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生1:木块是浮的,石头是沉的,铁盖是也是沉的,纸片是浮的。
生2: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石头、铁盖和纸片都是是沉的。
生3:纸片是浮的。
生4:那你看,纸片现在不是沉了吗。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把这四种物体分别放成两堆,一堆是浮的,一堆是沉的。)
师:纸片到底是浮的还是沉的?
生:纸片是沉的。
师:为什么?
生1:现在我看到它是沉的呀。
生2:不对,纸片应该先是浮的,后来会慢慢沉下去。
师:那你们说纸片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
生1:沉的。
生2:是先浮后沉。
师:纸片是先沉后浮,那么这个呢?(教师举起铁盖)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
生:沉的。
师:真的是这样吗?
(教师演示:让铁盖仰面浮在水面上。)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1:铁盖是浮的。
生2:铁盖能浮在水面上。
生3:铁盖有时是浮的。
生4:铁盖有时候是沉的,有时候是浮的。
师:你的发言我听懂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铁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铁盖放在水面,让它仰在那儿,那么铁盖就是……
生:浮的。
师:如果我们把铁盖放入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是……
生:沉的。
师: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有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课件出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师:因此,我们今天要对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选择一种方法,比如说铁盖,我们应该把它放入水中来观察(教师边说边演示)你说是沉还是浮?
生:是沉的。
师:在接下去的所有实验中,我们先来约定,就是把物体放入水中,看它是沉还是浮。不要把物体放在水的表面,好吗?
生:好。
(自我评析:从对铁盖沉浮情况的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从对铁盖的观察中得出正确判断沉浮的标准。)
师: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二、活动一
: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师:让我们仔细地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大家有兴趣吗?
生:有。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更多的材料,你们看自己的抽屉,都有材料,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逐一出示更多的材料。)
生:泡沫塑料块、西红柿、橡皮块、蜡烛头、马铃薯、小铁钉、大头针、牙签。
师:不过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推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把你们的推测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出示实验报告单)
师:你们可以写物体对应的编号。
(学生猜测)
师: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
生1: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马铃薯、牙签是浮的;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大的是浮的,小的是沉的。
生2: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蜡烛头、牙签是浮的;西红柿、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生3: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牙签是浮的;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自我评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提出根据物体的轻重来判断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总是轻的浮而重的沉。)
师:可能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分法,那么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怎么办?
生:用实验来验证。
师:好,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师:那个小组来把你们的发现来汇报一下。只要说说我们推测正确的物体和推测错误的物体有那些。
生1:我们小组推测正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牙签是浮的,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没有猜测错误的物体。
师:你真勇敢,那么你们组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生1:和物体的轻重有关。
师:很好。其他小组呢?第四小组。
生2:我们小组猜测错误的是西红柿,其它都是正确的。
师:怎样错了呢?
生2:我们猜测西红柿是沉的,实验验证是浮的。
师:那你们组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生2: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
师:其他小组呢?
生3:我们组猜测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系的。
生4:我们也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系的。
师:那么其他小组也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或大小有关吗?
生:是。
师:我们说,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或者说大的物体是浮的,小的物体是沉的。(教师边讲边板书)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三、活动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那么看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或者大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和轻重有没有关系。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这组材料根据轻重,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学生排列时,教师给每小组分法装有“沉”、“浮”小卡片的信封)
师: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验报告单上的纪录给排好顺序的物体标上小卡片。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看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根据你们刚才排列的顺序看看和轻重有没有关系?
生1:没有关系。
生2:无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无关)
师:那么和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各小组就像刚才一样给它们根据物体大小从大到小排列好,排好以后,再根据你们的实验报告单的实验结果对照一下,看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大小有没有关系?
生1:没有关系。
生2: 没有关系。
(教师板书)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大小真的没有关系吗?
生1:没有关系。
生2:应该有关系的。
生3:应该都有关系。
生4:我不知道。
师:那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是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呢?还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或者与轻重、大小都有关系?你们想研究吗?
生:想。
(出示四个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小球)
师:老师准备了四个小球,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
生1:颜色不一样。
师:分别是什么颜色?
生1: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和绿色的。
生2:大小一样。
生3:大小不一样,黄色的最大。
师:这四个小球大小怎么样?
生4:大小应该一样。
师:对。老师看大小也是一样的。除此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5:是塑料做的。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这四个小球确实是塑料做的。还有吗?谁来摸一摸?
生:我。
……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四个小球的轻重不一样。
师:你能说说哪个最重?哪个最轻吗?
生:绿色的最重,黄色的最轻。
师:那其它两个呢?
生:好像是红的第二重,蓝的稍微轻一点。
师:蓝的和黄的比较,谁重?
生:蓝的重一些。
师:哦,我们不妨来称一称,看是不是和潘佳倩同学说得的一样。
(出示天平)
师:知道这是什么工具吗?
生:是天平。
师:对,它能帮助我们比较出这四个小球的轻重。现在的指针是指向中间的,我们先把绿球和红球放上去。看谁重?
生:绿球重。
师:我们记下来,把红球换成蓝球,看谁重?
生:还是绿球重。
师:那么蓝球和红球谁重呢?我们来比较一下。谁重?
生:蓝球重。
师:也就是说现在是绿球最重,蓝球第二重,红球比较轻。那黄球呢?老师拿掉蓝球,把黄球放上去和红球比较一下。谁重?
生:红球重。
师:现在我们发现绿球最重,蓝球比较重,红球较轻,黄球最轻,如果把这几个大小相同而重量不同的小球放入水中,会是沉的还是浮的呢?我们先来推测一下,好吗?请把你们的推测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教师分法实验报告单上)
师:推测好的小组,材料员可以来领取材料,动手试一下,但不要忘了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
师:我们差不多都做好了,请材料员把实验器材在旁边放好。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1:绿球是沉的,蓝球是浮的,红球也是浮的,黄球也是浮的。
师:你们推测得对吗?
生1:蓝球和红球错了,我们推测是沉的。
师:好,其他小组呢?
生2:我们组推测绿球和蓝球是沉的,红球和黄球是浮的,实验结果绿球是沉的,蓝球、红球、黄球是浮的。
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也是绿球是沉的,其它三个小球是浮的吗?
生:是。
师:推测结果和实验结果一样的小组请举手。
师:你们小组真不简单,我们把掌声送给它们。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吗?
生:有关系。
师:是呀,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大小相同的小球,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物体的沉浮是和轻重有关系的。(教师板书:大小相同 有关)
师:那么物体的沉浮除了和轻重有关外,和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生1:也有关系。
生2:好像没有关系。
生3:不知道。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组材料,你们看,是一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也有一个特点,就是……
生1:颜色不一样。
生2:高矮不同。
生3:高低不同。
师:高矮、高低不同就是大小不同,高的大,矮的小。此外它们的轻重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来称一下。我们把比较高的两个放上去,看一样重吗?
生:一样。
师:再把两个小的放上去,看……
生:一样重。
师:再来看这个高的和矮的,你们看,也是一样。这几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怎样的?你们先推测一下。
生1:最高的那个是沉的,其它小一点的是浮的。
生2:不对,应该是最高的那个是浮的,其它小一点的是沉的。
生3:应该大的是浮的。
生4:大的两个是浮的,小的是沉得。
师:把你们的猜测先记录下来。
师:猜测好的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材料,可以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什么?
生:大的两个是浮的,小的两个是沉的。
师:是呀,如果你们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同样是浮的,也是不一样的。你们看,最大的浮得高一些,稍大的一个浮的低一些,你们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是的,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不过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些圆柱体是怎样的圆柱体?
生: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轻重相等的物体(教师板书:轻重相等),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所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的。
四、思考与讨论
师:各位同学,我们作了这么多的实验,似乎明白了很多东西,不过你们可把老师搞糊涂了,我们说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开始我们猜测跟它的轻重、大小是有关的,后来实验证明是无关的,再后来又证明是有关的,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生1:是有关系的。
生2:我认为也是有关的。
生3:我认为是没有关系的。
生4:应该是有时候有关,有时候无关。
师:有的同学说有关,有的同学说无关,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课件出示:想一想,怎样的物体最容易浮?怎样的物体最容易沉?)
生1: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生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要看它的轻重,轻的物体是浮的,重的物体是沉的。
生3:还要看物体的大小。
师:你怎么说呢?
生3:如果物体的大小一样,那么轻的物体是浮的,重的物体是沉的。
师:你真了不起!其实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大小都是有关的。当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时候,它的轻重决定在水中的沉浮,重的物体容易——
生:沉。
师:轻的物体容易——
生:浮。
师:当物体轻重相等时,大小决定它在水中的沉浮,大的物体容易——
生:浮。
时:小的物体容易——
生:沉。
五、实践反馈,促进内化
师:所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大小是有关的。想一想,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生: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
师:他这样说对吗?谁有补充?
生:应该加上“如果物体的大小一样,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
师:对。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如果物体的轻重一样,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六、课后延伸
师:刚才许多同学表现得很精彩,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你们认为,物体的沉浮可能还和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课外去探索一下,你愿意做吗?
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