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郭建军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郭建军作业帖

上科学课,老师应该做些什么

——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我拿到喻伯军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这本书已快一年了。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一口气把它读完,只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读了,总算是读了一遍。

当前,在我们农村小学正全面推进科学学科的教学,我们这些科学老师大部分是原来教常识的,有些根本从未接触过常识(自然)等课程,只是现在刚拿起科学的教鞭。很显然,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要上科学课了,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或者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虽然教过几年的常识,也教了两年的科学,有时在教科学时,也很吃力。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这也真是我们现阶段所直面的问题,读了老师的书,我才有一些理解。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这书可以说为我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操作的依据。书中有那么多的典型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教学故事,有情景,有情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一、教学理念必须转变

科学教学理念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楚,科学课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以往的常识(自然)课有本质的不同。常识所注重的还是以概念为主,即强调知识的掌握;而科学倡导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即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常识是以理解为学习方式,科学则是以探究为学习方法等等。这也只是纯理论的东西,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都能找到,但具体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也就是“生本”意识。关于这方面喻老师在书中有精辟的论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能动性的过程……科学教学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即让学生真正参与科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和实验,整理信息,作出解释或得出结论,写成研究报告,并展示和汇报交流自己的成果。(见第10页)所以科学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中的探究活动要为学生展开。但是不要太放开,不然就无法收场。

二、学生的科学探究任务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现在我们提倡课堂教学要“开放”,课堂给了学生,老师干什么?是不是不要老师了?老师在书中指出,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然而当前教学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片面理解探究教学,误认为“开放”就是“放开”,课堂呈现一种热闹有余,探究不足的局面;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唯恐课堂太乱,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预设步步为营,学生难有生动活泼的探索空间,学生体验亲历科学的过程简略。(见第64页)

因此,老师给我们的策略是:1、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2、避免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上的偏差;3、学生自主学习中学教师有效的指导;4、让学生自主交流思想。

以上是我看了老师的书后,想到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

分享 转发
TOP
2#

科学课有时候就要较真

——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有老师普遍反映(我也在内),现在的科学课很难教。科学课确实很难教,难在哪里?我想就是科学课堂中有太多的实验,而要完成这些实验,得有足够的材料加以保证。这些材料的选择,就要花费老师大量的精力。如果老师随随便便地找些材料来进行教学,不但对学生的探究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扰乱课堂的正常教学。

这个问题在张红霞老师的专著《科学究竟是什么》中有专门的论述。老师主张活动中的材料(学具)要有严密的结构,认为:学具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学具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种功能的学具叫具有严密结构的学具,简称有结构的学具。(见书本第45页)老师还提供了一个案例:

对三年级的孩子进行初步的“一杯水的观察”(流动性、不可压缩性等)的教学,这里有两种学具的方案:圆形透明塑料杯5个、方形透明塑料盒1个、木筷5支、一瓶浑水和一瓶清水;另一种是七八个各种形状的容器、两个塑料漏斗、两只细孔滤勺和一大水罐的水。结果在第一个方案中的筷子根本就是多余的,而且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麻烦,许多学生都去研究筷子插在水中,为什么会“弯”的。

我们说这样的材料,教师事先一定要有所选择。笔者前段日子听过一节课,也有类似的问题。

在教学四年级《溶解》一课时,老师拿出一些高锰酸钾(放在白纸上),给学生看这是高锰酸钾,之后做溶解高锰酸钾的实验时,就取了白纸上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做,他取的是瓶子中的材料。在这里我想,你给学生看的是什么材料(或者是哪里的材料),就要用什么材料,不可以取另外的材料,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自己的材料老师是做了手脚,才这样。

另外,材料的说法也要科学。同样是这节课,老师称沙子和水的混合物为溶液,好像也不科学。当然这可能还和老师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科学课上,我们就要较真,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一定要科学合理,要用到实处,要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的,可用可无的材料还是不给好。

TOP
3#

一本难忘的书

                      ——读《爱的教育》有感

    时到今日,我所读过的书,用屈指算来实在很难,应该有不计其数吧。但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迹的,似乎不多;要说能让我的思想引起共鸣,时常想起来的,就数《爱的教育》这一本了。

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大家如此感动的书,这在我进入夏丏尊小学以后终于如愿以偿了,不过这也是5年前的事了。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生动向我们述说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例话。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这是我们作为每一位教育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她不但可能影响我们的行为,也可能会影响你的学生。

有一件事或许能提供一些佐证吧。那是一个中午,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很好。因为我值周,所以去食堂检查学生的就餐纪律。刚到餐厅门口,突然一个看上去象是低年级(后来我才知道是三年级)的学生跑了过来,啪踏,摔了一跤,调羹摔得远远的,连鞋带也散了。不过看来摔得不是很重,她一骨碌爬起来,我帮她捡起摔远的调羹,还和她一起系鞋带。系完鞋带,她站起来转身走了。我叫住她:“小朋友,你好像忘了什么吧?”她站住想了一想,我微笑地看着她。突然,她露出甜甜地微笑:“老师,谢谢你。”多可爱的学生呀,我心里充满暖流。

过了些日子,我在走廊上走着,突然后面有个声音叫住我:“老师,你好。”我转过头一看,原来是上次那个小女孩。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等我回了一声你好,她就走开了。看来她很开心,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礼貌而开心吧。我再一次很开心,虽然她不是我教的学生,但是因为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关爱,她变得这么礼貌,不是教育的一个小小成功吗?

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知识是无穷的,她需要我们经常阅读各类书籍加以补充,有时我们读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还读不到一本令人如此难以忘怀的书。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读到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有时候,一本好书不但能让你一时受益,极可能改变你的一生。班扬一生只读了一部书——《圣经》,却写下著名的《天路历程》;鲁迅一度从尼采的“超人”学说中汲取力量,乃成为封建旧营垒中最硬的一块反骨;瞿秋白正是阅读了“马克思主义”,才能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肩,担起救民于水火的大义,至死不渝。我想《爱的教育》也必将给我的人生种下爱的种子,给我的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

亲爱的老师们,现在再一次读这书吧,我希望:你们能够满意,而且由此得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7:39:02编辑过]

TOP
4#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各种物体沉浮的假设,探讨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组织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能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1、演示用的木块、石头、小纸片、啤酒瓶盖;

2、小组观察研究用的泡沫塑料块、西红柿、橡皮块、蜡烛头、马铃薯、小铁钉、大头针、牙签、实验记录纸等;

3、小组观察和演示用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一组(4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材料一组(4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初步感知沉浮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物品,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出示木块)这是什么?

生:木块。

师:对,那这是……

(教师依次出示石头、小纸片、铁盖,并逐一放在讲台桌上 )

生:石头、小纸片、铁盖。

1:啤酒瓶盖。

2:是铁盖。

师:都可以。把这些物品依次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我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谁有兴趣?

1:我。

2:我来。

……

师 :王栋。

(学生演示)

师: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1:木块是浮的,石头是沉的,铁盖是也是沉的,纸片是浮的。

2: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石头、铁盖和纸片都是是沉的。

3:纸片是浮的。

4:那你看,纸片现在不是沉了吗。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把这四种物体分别放成两堆,一堆是浮的,一堆是沉的。)

师:纸片到底是浮的还是沉的?

生:纸片是沉的。

师:为什么?

1:现在我看到它是沉的呀。

2:不对,纸片应该先是浮的,后来会慢慢沉下去。

师:那你们说纸片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

1:沉的。

2:是先浮后沉。

师:纸片是先沉后浮,那么这个呢?(教师举起铁盖)它是沉的还是浮的呢?

生:沉的。

师:真的是这样吗?

(教师演示:让铁盖仰面浮在水面上。)

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1:铁盖是浮的。

2:铁盖能浮在水面上。

3:铁盖有时是浮的。

4:铁盖有时候是沉的,有时候是浮的。

师:你的发言我听懂了,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铁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铁盖放在水面,让它仰在那儿,那么铁盖就是……

生:浮的。

师:如果我们把铁盖放入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是……

生:沉的。

师: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有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课件出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师:因此,我们今天要对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选择一种方法,比如说铁盖,我们应该把它放入水中来观察(教师边说边演示)你说是沉还是浮?

生:是沉的。

师:在接下去的所有实验中,我们先来约定,就是把物体放入水中,看它是沉还是浮。不要把物体放在水的表面,好吗?

生:好。

(自我评析:从对铁盖沉浮情况的观察,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从对铁盖的观察中得出正确判断沉浮的标准。)
        

  :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什么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二、活动一
        :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师:让我们仔细地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大家有兴趣吗?

生:有。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更多的材料,你们看自己的抽屉,都有材料,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逐一出示更多的材料。)

生:泡沫塑料块、西红柿、橡皮块、蜡烛头、马铃薯、小铁钉、大头针、牙签

师:不过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推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把你们的推测结果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出示实验报告单)

师:你们可以写物体对应的编号。

(学生猜测)

师: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

1: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马铃薯、牙签是浮的;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大的是浮的,小的是沉的。

2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蜡烛头、牙签是浮的;西红柿、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3我们小组的猜测是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牙签是浮的;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猜测理由是,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自我评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能会提出根据物体的轻重来判断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在学生的经验中,总是轻的浮而重的沉。)

师:可能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分法,那么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怎么办?

生:用实验来验证。

师:好,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师:那个小组来把你们的发现来汇报一下。只要说说我们推测正确的物体和推测错误的物体有那些。

1:我们小组推测正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块、西红柿、蜡烛头、牙签是浮的,马铃薯、橡皮块、小铁钉、大头针是沉的,没有猜测错误的物体。

师:你真勇敢,那么你们组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1:和物体的轻重有关。

师:很好。其他小组呢?第四小组。

2:我们小组猜测错误的是西红柿,其它都是正确的。

师:怎样错了呢?

2:我们猜测西红柿是沉的,实验验证是浮的。

师:那你们组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2: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

师:其他小组呢?

3:我们组猜测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系的。

4:我们也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系的。

师:那么其他小组也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或大小有关吗?

生:是。

师:我们说,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或者说大的物体是浮的,小的物体是沉的。(教师边讲边板书)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三、活动二: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那么看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或者大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和轻重有没有关系。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这组材料根据轻重,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学生排列时,教师给每小组分法装有“沉”、“浮”小卡片的信封)

师:各小组可以根据实验报告单上的纪录给排好顺序的物体标上小卡片。

师:好了吗?

生:好了。

师:看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根据你们刚才排列的顺序看看和轻重有没有关系?

1:没有关系。

2:无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无关)

师:那么和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各小组就像刚才一样给它们根据物体大小从大到小排列好,排好以后,再根据你们的实验报告单的实验结果对照一下,看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大小有没有关系?

1:没有关系。

2: 没有关系。

(教师板书)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大小真的没有关系吗?

1:没有关系。

2:应该有关系的。

3:应该都有关系。

4:我不知道。

师:那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是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呢?还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或者与轻重、大小都有关系?你们想研究吗?

生:想。

(出示四个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小球)

师:老师准备了四个小球,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

1:颜色不一样。

师:分别是什么颜色?

1: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和绿色的。

2:大小一样。

3:大小不一样,黄色的最大。

师:这四个小球大小怎么样?

4:大小应该一样。

师:对。老师看大小也是一样的。除此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5:是塑料做的。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这四个小球确实是塑料做的。还有吗?谁来摸一摸?

生:我。

……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四个小球的轻重不一样。

师:你能说说哪个最重?哪个最轻吗?

生:绿色的最重,黄色的最轻。

师:那其它两个呢?

生:好像是红的第二重,蓝的稍微轻一点。

师:蓝的和黄的比较,谁重?

生:蓝的重一些。

师:哦,我们不妨来称一称,看是不是和潘佳倩同学说得的一样。

(出示天平)

师:知道这是什么工具吗?

生:是天平。

师:对,它能帮助我们比较出这四个小球的轻重。现在的指针是指向中间的,我们先把绿球和红球放上去。看谁重?

生:绿球重。

师:我们记下来,把红球换成蓝球,看谁重?

生:还是绿球重。

师:那么蓝球和红球谁重呢?我们来比较一下。谁重?

生:蓝球重。

师:也就是说现在是绿球最重,蓝球第二重,红球比较轻。那黄球呢?老师拿掉蓝球,把黄球放上去和红球比较一下。谁重?

生:红球重。

师:现在我们发现绿球最重,蓝球比较重,红球较轻,黄球最轻,如果把这几个大小相同而重量不同的小球放入水中,会是沉的还是浮的呢?我们先来推测一下,好吗?请把你们的推测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教师分法实验报告单上)

师:推测好的小组,材料员可以来领取材料,动手试一下,但不要忘了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

师:我们差不多都做好了,请材料员把实验器材在旁边放好。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1:绿球是沉的,蓝球是浮的,红球也是浮的,黄球也是浮的。

师:你们推测得对吗?

1:蓝球和红球错了,我们推测是沉的。

师:好,其他小组呢?

2:我们组推测绿球和蓝球是沉的,红球和黄球是浮的,实验结果绿球是沉的,蓝球、红球、黄球是浮的。

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也是绿球是沉的,其它三个小球是浮的吗?

生:是。

师:推测结果和实验结果一样的小组请举手。

师:你们小组真不简单,我们把掌声送给它们。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有关吗?

生:有关系。

师:是呀,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大小相同的小球,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物体的沉浮是和轻重有关系的。(教师板书:大小相同     有关)

师:那么物体的沉浮除了和轻重有关外,和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1:也有关系。

2:好像没有关系。

3:不知道。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组材料,你们看,是一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也有一个特点,就是……

1:颜色不一样。

2:高矮不同。

3:高低不同。

师:高矮、高低不同就是大小不同,高的大,矮的小。此外它们的轻重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来称一下。我们把比较高的两个放上去,看一样重吗?

生:一样。

师:再把两个小的放上去,看……

生:一样重。

师:再来看这个高的和矮的,你们看,也是一样。这几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怎样的?你们先推测一下。

1:最高的那个是沉的,其它小一点的是浮的。

2:不对,应该是最高的那个是浮的,其它小一点的是沉的。

3:应该大的是浮的。

4:大的两个是浮的,小的是沉得。

师:把你们的猜测先记录下来。

师:猜测好的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材料,可以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什么?

生:大的两个是浮的,小的两个是沉的。

师:是呀,如果你们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同样是浮的,也是不一样的。你们看,最大的浮得高一些,稍大的一个浮的低一些,你们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是的,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不过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些圆柱体是怎样的圆柱体?

生: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轻重相等的物体(教师板书:轻重相等),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所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是有关的。

四、思考与讨论

师:各位同学,我们作了这么多的实验,似乎明白了很多东西,不过你们可把老师搞糊涂了,我们说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开始我们猜测跟它的轻重、大小是有关的,后来实验证明是无关的,再后来又证明是有关的,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1:是有关系的。

2:我认为也是有关的。

3:我认为是没有关系的。

4:应该是有时候有关,有时候无关。

师:有的同学说有关,有的同学说无关,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课件出示:想一想,怎样的物体最容易浮?怎样的物体最容易沉?

1: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要看它的轻重,轻的物体是浮的,重的物体是沉的。

3:还要看物体的大小。

师:你怎么说呢?

3:如果物体的大小一样,那么轻的物体是浮的,重的物体是沉的。

师:你真了不起!其实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大小都是有关的。当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时候,它的轻重决定在水中的沉浮,重的物体容易——

生:沉。

师:轻的物体容易——

生:浮。

师:当物体轻重相等时,大小决定它在水中的沉浮,大的物体容易——

生:浮。

时:小的物体容易——

生:沉。

五、实践反馈,促进内化

师:所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大小是有关的。想一想,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生: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

师:他这样说对吗?谁有补充?

生:应该加上“如果物体的大小一样,重的物体是沉的,轻的物体是浮的”。

师:对。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如果物体的轻重一样,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六、课后延伸

师:刚才许多同学表现得很精彩,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你们认为,物体的沉浮可能还和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课外去探索一下,你愿意做吗?

生:愿意。

TOP
5#

比较水的多少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四课,本课是结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较液体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觉有时会出现错觉,所以为了精确地测量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课文主要由三个活动构成。活动一:从形状不同而且装水多少也不同的3个瓶子入手,比较水谁多谁少;活动二:比较水多的瓶子比水少的瓶子多多少水;活动三:认识量筒,并学会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比较水的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发明量筒这种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得到结论”这一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水(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能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水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3个大小高低且装的水都不同的塑料瓶、3个塑料杯、1个量筒、1条纸带、1个玻璃杯、笔、尺、固体胶、实验纪录单。

演示材料:3个大小高低且装的水都不同的塑料瓶、3个塑料杯、1个量筒、1条纸带、笔、尺、固体胶、实验纪录单、一些常见的饮品。

【教学过程】

一、比较谁多谁少

(出示3个大小高低且装的水都不同的瓶子)

师:老师这里有三瓶水,你能比较出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吗?

生:能。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同样的三瓶水,你能说出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吗?请各小组仔细观察,看哪个小组估计最准确。

(出示画有实验记录单的小黑板)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第一组。

生:中间这个瓶子里的水最多……

师:你可以说瓶子的编号,比如,你刚才说的中间的瓶子,我们看这里贴着一张标签2,你可以说2号瓶子。

生: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1号瓶子里的水第二多,3号瓶子里的水最少。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2号瓶子的水最高,1号瓶子比较大。

师:那3号瓶子呢?

生:3号瓶子的水虽然比1号瓶子的水高,但是它很小。

师:好,这是你们组的意见,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们组认为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3号瓶子里的水第二多,1号瓶子里的水最少。

师:为什么?

1:因为2号瓶子里的水最高,3号瓶子里的水第二高,1号瓶子里的水最低。

2:这样说不对,那瓶子是有大小的。

师:对呀,瓶子是有大小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不一定完全正确。可能其它小组还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吧,认为自己估计正确的小组请举手。

(学生有的举手,有的没有举手)

师:许多小组都认为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也有些小组不敢举手,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呀。认为自己估计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给大家看吗?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学生讨论)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1:拿一个杯子来,把三瓶水分别倒进杯子中,看看谁多。

师:看什么?

1:看哪个水高。

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2:用三个杯子比较好。

师:为什么?

2:这里有三瓶水,用一个杯子不够。

3:可以再倒回瓶子里。

4:可以比较重量。

师:怎么比较?

4:拿在手里掂一掂,重的水就多,轻的水就少。

师:他这样做可以吗?

1:可以。

2:不可以,因为瓶子有大小,重量不一样。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骄傲。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比较适合在今天课堂上做?……我们用1只杯子、1支笔来比较哪瓶水多,哪瓶水少,行吗?我们可以怎样来做?

生:先把一瓶水倒入杯子中,看水面伸到哪里,做个记号,然后把水再倒回瓶子里,把第二瓶水再倒入杯子中,看水面到哪里,就在那里再做个记号,接着做第三杯。

师:你说得很详细,我们其他小组就按照他说的来做一做,行吗?

生:行。

师:不过我们在倒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水倒在瓶子的外面。请各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领到材料的小组可以动手做了。

师:做好的小组请把实验材料整理好,举手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哪瓶水最多,哪杯瓶水最少?(继续在小黑板上记录)第四小组。

生: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1号瓶子里的水第二多,3号瓶子里的水最少。

师:还有谁也向来汇报。你说。

生: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1号瓶子里的水第二多,3号瓶子里的水最少。

师:你们组呢?

生: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

师:其他组呢?

生: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1号瓶子里的水第二多,3号瓶子里的水最少。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2号瓶最多、1号瓶第二多、3号瓶最少。刚才预测的结果跟现在做出来的结果相同的小组请举手。让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

二、比较水多多少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2号瓶子里的水最多,那么老师要问:2号瓶里的水比另外两只瓶里的水多多少,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用尺子俩量一量。

师:怎么做呢?

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这个杯子上的记号,有多少厘米,减一下。

师:这样做行吗?那亮出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单位是什么?

生:厘米。

师:厘米能做水的单位吗?

师:我们看尺子上有刻度,不要单位厘米,只用刻度,来量一量这三杯水分别有多少格,然后再计算2号瓶子的水比其它两个瓶子的水多多少?会做吗?

生:会。

师:(课件出示)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刻度,贴在杯子外壁上来测量呢。你们愿意做吗?

(材料员领取纸条,画刻度线。)

师:让我们用自制刻度的杯子来量一量刚才三杯水究竟有多少?不要忘了记录你们的成果。

(评析:这里课本上的本意是让学生先用小一点的杯子来量,多出了半杯怎么办?就用更小的杯子量,最后想到用刻度来量,可能是教师引导方法不对头,学生不能得出这样的过程。)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2号瓶里的水比另外两只瓶里的水多多少。

1:多1格。

22号瓶子里的水比1号瓶子里的水多1格半,比3号瓶子里的水多2格多一些。

师:你说得比较详细。

3:我们组是2号瓶子里的水比1号瓶子里的水多1格多,比3号瓶子里的水多2格多。

三、认识并学会使用量筒

师:从刚才用自制刻度的杯子测量的结果来看,发现小组间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1:可能量的时候没有量好。

2:刚才他把水倒出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出示量筒)我们用量筒来帮忙可以吗?

师:让我们仔细地来观察、认识量筒。(课件出示介绍)量筒是专门测量水多少的工具。它同样有刻度,测量的单位是毫升,这里每一小格就是5毫升,它能帮助我们测出这三瓶水的多少。你们想量一量吗?

生:好。

师:不过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课件出示)1、量筒必须放平稳。2、把水倒入量筒后,水面是中间凹下,旁边突起的。我们应该根据突起的部分来读数呢,还是根据凹下的部分来读数?

生:读低下的地方。

师:对,应该读中间最低的地方。在读数的时候,眼睛应该是俯视、平视还是仰视的呢?

生:平视。

师:各组明白了怎么使用量筒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就请各组材料员上来领取量筒。量筒是用玻璃做的,同学们可要把它保护好。领到量筒的小组可以量一量三瓶水分别有多少毫升,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记录表)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测量结果。谁能告诉大家,2号瓶比1号瓶、比3号瓶中的水多多少?

12号瓶子的水是245毫升,1号瓶子里的水是200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75毫升。

22号瓶子的水是250毫升,1号瓶子里的水是200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70毫升。

31号瓶子的水是195毫升,2号瓶子里的水是245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80毫升。

42号瓶子的水是250毫升,1号瓶子里的水是200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80毫升。

52号瓶子的水是244毫升,1号瓶子里的水是190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70毫升。

62号瓶子的水是250毫升,1号瓶子里的水是200毫升,3好瓶子的水是180毫升。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各个小组相同编号瓶子里的老师事先都测量过,是一样多的,那么为什么各组之间测出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呢?

生:刚才在倒水的时候,把水倒出了。

师:以后做实验时要小心了。

四、生活实践

(出示方盒装的牛奶)

时:这是什么?你认为描述这瓶牛奶多少的单位用什么好呢?

生:毫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用毫升来表示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1:可乐。

2:雪碧。

师:你认为这瓶牛奶有多少毫升呢?

1200毫升。

2250毫升。

3100毫升。

师:它有多少呢?你来读一读。

生:250毫升。

师:这是什么?

生:可乐。

师:是汽水,你知道它有多少毫升呢?

1500毫升。

2550毫升。

师:到底有多少毫升,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800毫升。

五、课外延伸

师:已经下课了,课外老师有个任务带给大家。

(课件出示)

师:1、收集家中有的能测量水多少的工具。2、请你用收集的工具测量常见的矿泉水瓶盖大约能装多少水?能做吗?

生:能。

【教后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学中,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围绕这一理念来设定的。为达成目标,我让学生通过三个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教学的实际结果也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但也有几点应值得思考。

1、教学过程太过平直。纵观整节课,均是在教师积极讲,学生被动做中度过,过程波澜不惊,基本上没有高潮,或者说没有“出彩之处”。这可能与我不了解学情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授课的班级在以前根本没有分实验小组,我是临时组建实验小组,并指定了小组长、汇报员等,所以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或交流实验结果时,很多时候每小组只有一人举手(他们还以为说话是汇报员的权利),因此,课堂上就不会有争先恐后或激烈争辩的场面出现。

2、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手段不够多样。要上出一堂精彩的课,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或手段)是分不开的。学生的语言和动作,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感染。我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

3、教学过于小心。在设计实验时,一方面我过于依赖教材,跳不出教材的框框;另一方面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提出并做学生自己想的方法,而是我为学生设计好了“方案”,学生只是按既定方法去做,所以做起来花时间(以至影响到课的完整性),效果也不好。

TOP
6#

                                                                                 主体学习  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述常识课堂中怎样让学生提问
       【内容摘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获得发展的根本保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建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教学范畴,要达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把我们的教学细化,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意味着首先就要让学生有自己的问题来研究。我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就尝试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能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主体 问题意识 有问 敢问 善问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告诉我们,要让学生乐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譬如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有什么感想等等。所以在常识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虽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首先就表现在不知道问什么,也就是不知道问题藏在哪里。对教育者来说,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有的学生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想法设法,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能发现并提出各种问题来。
      1.出示实物和图片,观察引出问题。实物和图片具有直观性,最易引示问题。如教学《鸟》、《青蛙》、《水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课文,可以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是什么或有什么,然后问你还想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要主动提自己想要问的问题。
      2.多媒体展示,引出问题。有些课文的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其它手段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共鸣,从而也很难让学生有提问的“欲望”。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如录象、课件等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片段,以引出问题。如《虎门销烟》等历史题材的课文,《奥运会》等社会内容的课文,《太阳和太阳系》等天文知识方面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提问。
     3.创设情境,启发提问。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与显示生活的关系,把知识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中,创设出带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植物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等课文,教学一开始,我首先就创设生活情境:我们先到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去看看,有些什么植物或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你从中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什么?然后顺水推舟进入课堂。
      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曾有人调查结果显示:在课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只占13%左右,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1.创设宽松环境。《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课堂就是学生自己的场所。学生要怎么说,就让他怎么说,老师不能——“注意听老师讲,不许乱说!”“不许插嘴,逞什么能!”“就你事多,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我们还怎么上课!”……试想这种课堂气氛,学生还敢问吗?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2.开放提问时空。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允许学生七嘴八舌讨论等。这些提出和回答问题的“嘈杂”声,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的信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深入挖掘,让学生善问
       现代教学论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怎样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也是一种学生智力的因素。上面提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比如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课堂教学中喜欢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那在常识课堂中也可以如此。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各种尝试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手段,在探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事物。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在教《摩擦力》一课时,在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后,就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时,我提供给学生一些材料,有木块、木沙、瓷砖让学生玩,然后问:“你玩出什么问题来吗?”学生就积极发问,并设计实验验证,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光滑程度有关。接着,我又给他们一些圆的小棒,继续玩,又问:“你现在又玩出什么问题来吗?”学生又提出很多的问题,并设计实验验证,知道滚动比滑动的摩擦力要小。
      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这样也是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体现吧!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中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王志恭:《北京名师教案——小学科任》石油工业出版社
       3.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最后编辑一剑飘香 最后编辑于 2018-05-06 22:35:39
TOP
7#

节外生枝,使科学课更精彩

——由《可爱的蚕宝宝》一课设计和教学引出的思考

【内容摘要】

什么是优秀的科学课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在我看来,好的科学课,不是由老师唱主角,而应该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们可以奇怪地想,自由地说,积极地做……只因为是学生的,所以课堂教学现象老师在课前有时是无法预见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笔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老师好好把握,正确引导,就会使科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就三下科学第四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课《可爱的蚕宝宝》为例,从教学的设计,到交流时的现场生成,及怎样处理学生的意外,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堂应对    课外深究

 

一堂优秀的科学课应该是怎样的?是课堂井然有序,教学环环相扣?是把教师或课本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给了每一位学生?还是师生共同经历了激情澎湃的40分钟?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公开课、下乡课等,教师为了充分展示其坚实的教学功底,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从课的设计到课堂的教学简直是顺风流水,完美无缺!这就是优秀的科学课吗?

科学课——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它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共性,更有其独特的一面。我们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课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教案?是知识?还是学生?在以往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研究课、公开课上害怕节外生枝,有时候,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么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所以,正以为有这些课前老师无法预见的课堂生成的存在,才使得科学课变得那么得精彩。

一、简洁的教学设计是“节外生枝”的前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因此,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所以我以为教学的预案设计不妨“简单”一些,“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以往,我们在设计教案喜欢环环相扣,教师只要按着设计流程一步步地往下走,到时候该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渡;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播放课件等等。有的老师甚至为了使课堂教学不出差错,不但把教案设计的“密不透风”,还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这样上课,教师显然比较轻松,更不会遗漏什么知识点。但是,在这种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事先的安排,每一个活动得以开展的时间是绝对有限。

笔者以为科学课堂上,教学环节不宜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老师的精力应该放在关注学生的思维上。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做什么,而不是考虑接下来我教什么内容。

因此,我们提出设计教案时,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要太注重细节,只要把课的知识结构设计成板块状,且板块的数量一定要少,这样就使课堂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中迸发出意外的知识火花。在《可爱的蚕宝宝》这一课中,我只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有着共同的实现目标,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的独立性。

一、小组合作,讨论蚕宝宝在那些方面有所变化。

1、谈话引入:蚕宝宝从出生到现在,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大家一起来观察那些方面有变化?记录你们的研究结果。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各自进行观察、研究并及时做好记录。

3、教师深入到每一小组进行巡视,听取学生的发言,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记住要点。

4、全班交流。

二、个别交流,说说你的蚕宝宝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1、再仔细观察你的蚕宝宝,有与别的同学的蚕宝宝不同的地方吗?

2、学生继续观察蚕宝宝,并做好研究记录。

3、汇报学生的研究结果?

三、全班交流,其他动物的宝宝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进一步感受动物的发展变化。

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才会有自己思维的空间,才会有合作的机会,才会有选择的权利,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教学出现“节外生枝”,怎样应对?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科学学习是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象科学家一样实验验证的探究情景。只因为是学生的经历,注定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且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意外的事件”就会经常发生。面对这样的教学突发事件,我们也就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可爱的蚕宝宝》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自己的蚕宝宝除了大小、颜色等与别的蚕宝宝有所不同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学生再次仔细比较观察,突然有学生发言)

1:我的蚕宝宝脑袋的下面有一块黑斑。

(有好奇的学生马上伸过头来看,我颇感意外,也走了过去)

师:你观察得很细心,蚕宝宝确实有一点黑斑。

2:老师,我的蚕宝宝怎么没有呢?

3:这是什么东西?

师:其他同学的蚕宝宝也有黑斑吗?

生:(同声)没有。

师:那么潘嘉豪的蚕宝宝怎么有黑斑呢?

1: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呢?

(这时,我很紧张,因为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

师:很抱歉,老师也是第一次养蚕,没有见过蚕宝宝身上有黑斑,不过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是什么或是怎么回事?

4:我们人身上有痣,也许这块黑斑是它(蚕宝宝)的痣。

5:可能它什么时候不小心碰伤了,这是一个疤痕。

6:可能蚕宝宝生病了,这是它发出来的。

……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一种可能,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1:我要好好地养着蚕宝宝,看看到底是什么?

7:我让我哥哥到网上去查一查。

2:我去问我爷爷,他肯定知道。(因为他是小舜江水库的移民,家里养着很多蚕。)

……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堂也因此被打断。当学生提出了老师都不知道的问题时,怎么办?是充耳不闻,不加理会,还是应付几句,草草了事?我想,当我们遇到了有实在价值的“节外之枝”时,原本的教学的流程应该即时“变奏” ,探究的主题也可适时“替换”,可以锲而不舍地去做意外生成的探究活动。

三、将“节外生枝”进行到底,使课堂更加精彩                                                    

由于这种“节外生枝”是因学生的观察发现而产生,他们迫切希望解决那个问题。这时候我们如果引导孩子围绕他们的问题去探究,不仅顺应了学情,而且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的自己质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火花竞相迸射,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是成倍提高。

在《可爱的蚕宝宝》一课中,因为对一只蚕宝宝身上的黑斑是什么,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我就引导学生依据自己设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在后一节课中,又进行了讨论。

师:上节课中提到蚕宝宝身上的黑斑是什么呢?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知道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问了我爷爷,他说这黑斑是蚕宝宝给一种叫蚕蝇的虫子咬了后所留下的,那蚕蝇很可恶,它专门挑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刺破蚕的皮肤,把自己的卵产在蚕宝宝的身子里,以后蚕蝇的卵就在蚕身子里孵出来,蚕就死了。

(其他学生听得很入神,我也一样。)

师:原来黑斑是这么回事呀,其他同学听过吗?

1:我好象听过。

2:这是真的吗?

师:这黑斑是不是刚才钟丹说的那么回事呢?在我们没有更好的解释之前,我们就相信她所说的话吧。我们是不是可以来验证,她刚才说那蚕蝇的卵在蚕宝宝身上会孵出来,我们就请严丹和潘嘉豪来共同饲养这蚕宝宝,看会有什么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向他俩申请加入研究小组,一起探究,好吗?

生:(齐声)好。

这样,我就抓住这次意外的事件,在以后整整四个星期中,和学生一起探究事情的发展情况。那身上有黑斑的蚕宝宝在吃了大约一星期的桑叶后,开始吐丝结茧了。又过了5天,在养蚕的纸盒里,有一条米白色的虫子在爬,那虫子比家里苍蝇的幼虫要稍大,但比较短,看上去团乎乎的。到第四天,那虫子变成了蛹,暗红色的,但没有茧。严丹把这个蛹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看它是否会变成蚕蝇。在两个星期后,从暗红色的蛹中果然蜕化出一只摸样像家蝇但个儿比家蝇要大得多的苍蝇来。于是我让研究小组的同学带着这只苍蝇去询问了学校旁边小舜江移民村的几位养蚕专业户,他们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蚕蝇。

为了完成这个探究任务,我挤掉了好几节正规的教学课时间,但这不是白费的。因为这个探究任务是学生提出来的,他们很乐意去做这样的事,也一定会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通过这个探究任务,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探究的历程,使他们明白在生活中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因为蚕蝇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态和蚕宝宝是一样的),同时,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知道了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不同的繁殖方式等)。这种教学资源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课本知识的价值,我们何乐不为呢!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科学课更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不妨在预案设计时
            
“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中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路培琦自然教学改革探索》        山东教育出版社

《从设计的简单中生成课堂的精彩》       曾宝俊、高乃定

TOP
8#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其研究策略

——谈谈怎样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内容摘要】

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直接影响其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取向。“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一度成为我国八十年代最响亮的口号。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接班人,今后他们就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那么现在的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现状如何呢?作为教师还应该做些什么?本文就这两方面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科学素养  现状  培养策略

 

什么是科学素养?迄今为止,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最终定义仍然还不统一,但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即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讲,就是要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浅显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所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就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同时强调,小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在科学课程即将普及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情况,并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材和教法,一切都要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及时调整我们的做法。

一、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如何?有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2001年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仅为1.4%,而1990年美国就达到7%左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据此,笔者也对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作了一次调查,内容涉及到一些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天文地理的观察,日常生活的科学窍门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极其浓厚,他们对世界、对具体事物、对学习过程都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的科学活动实践实在太少。对于一些在现代媒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如WTO、基因、克隆等知之甚少。其次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亟待充实提高。这也反映出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还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从根本上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科学素养的养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素养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尤其显得刻不容缓。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树立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质的科学行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功能的原始差异,心理因素中的智能因素在人才成长中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能因素在人才成长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的进取心、自信心、坚持性、强烈的兴趣等非智力品质协同智能因素发挥作用,才能使人作出成就。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对科学强烈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此时,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科学制作或科学探究(调查收集)的兴趣小组,如电子制作小组,模型制作小组,科学调查小组等,定期开展活动并全校公开展示他们的成果,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利于发展和强化学生的科学兴趣,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了许多科学的概念,如电路、电流等。

(二)、挖掘教材因素 发展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学生的科学素养不高主要在于科学知识的弱化。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意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素养撑起前进的风帆。

首先从课本中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

“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有冬天夏天”,学生不知道的奥秘有万万千千。常识(科学)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认识对象。它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等诸多科学知识领域。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通过常识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如中高年级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绿叶制造养料与水分、阳光的联系,种子的萌发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关系等,也有探索自然界物体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热的传导、月球的变化、生物的进化等等。我们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自然变化的规律。

其次是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在常识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有物质组成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我们应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世界,看待世界与人的关系,要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破除迷信,要让学生知道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懂得一切事物是按自身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常见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月相变化、物体运动、人际交往等等,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各种事物和现象,不断积累感性经验。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将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注重探究  加强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种“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学科学,“做”科学。

1、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在课堂上实验,也可以是课堂外的考察,可以是种植饲养、也可以是科学小论文的发布,可以是竞赛,也可以是游戏……不管是何种形式,都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枪实战”。探究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为基础,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进行。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训练,某些课则侧重于制定计划和搜索信息的训练。

2、花一定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设计的方案开展实验研究,积累感性资料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其中实验前,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个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前,先让学生假设预测。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求注意观察、提问、设想、验证、记录。实验后,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汇报、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或不正确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或组织必要的再次实验,但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实验对于科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素养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又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将其改为探究实验方法,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想方设法获取信息  普及科学知识

当代的信息源十分丰富,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网络每天都在传播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指导,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技从书,看电视节目科技博览军事天地,通过科学教育网学生科技网Internet获得大量资料,了解科技发展最新动态,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也可以在学习课文后,教师布置适当的有一定弹性的课外作业,让他们去调查或访问以获得科学知识,如学习水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各种信息不断收集、积累、吸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的观点去观察、去思考、去质疑,需要教师天长日久才能抓出成效。孩子天生就有一颗好奇的、乐于求知的上进心,他们本来就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追求,其实,这“奇幻玄妙”的科学世界就是孩子幸福快乐的“七彩人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用残酷的手指去掐灭孩子求知的火种,也没有权利以功利污秽的思想去亵毒他们圣洁的灵魂。为了这一代和千千万万的下一代,我们真得该说到做到些什么了。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樊琪、赵骏:小学生科学素养透视》 《小学自然教学》2002年第6  

王丽欢:《浅论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提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