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玻璃心学习日志(课堂篇---四年级) [复制链接]

61#

饱 和 溶 液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未溶解的溶质跟已溶解的溶质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的溶液。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往饱和溶液里再加入原溶质,溶质不再继续溶解,即溶质溶解的量已达到最多的量。当温度或压强改变时,物质的溶解度也改变,因此饱和溶液一定要注明温度和压强(对固体溶解度,压强影响微小可忽略)。由于各种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24 9:21:52编辑过]

TOP
62#

不 饱 和 溶 液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溶质还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和饱和溶液相对的一个概念。


将饱和溶液(其中没有固体溶质)升高温度或者添加溶剂,都将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不饱和溶液里继续加入溶质,或将不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的溶剂,或者降低不饱和溶液的温度,都有可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24 9:22:24编辑过]

TOP
63#

海 盐 的 生 产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地,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是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24 9:22:57编辑过]

TOP
64#





TOP
65#


TOP
66#


TOP
67#




TOP
68#




TOP
69#




TOP
70#














TOP
71#

 

声    学


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作用等问题的学科。根据研究的方法、对象和频率范围的不同,它与许多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边缘学科,例如大气声学、水声学、电声学、生物声学、心理声学、语言声学、建筑声学、环境声学、几何声学、物理声学、生理声学、分子声学、声能学、超声学、次声学、微观声学、音乐声学、振动与波动声学、噪声控制学等。随着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的声学,是古典声学、电子技术和各种工业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它还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0:30编辑过]

TOP
72#

 


即“律音”。具有单一基频的声音。纯律音(或纯音)具有近似于单一的谐振波形。这种律音可由音叉产生。乐器则产生复杂的律音,它可以分解成一个基频以及一些较高频率的泛音。参见“音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1:02编辑过]

TOP
73#

 

声  源


一个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例如: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笛子等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锣、鼓等膜乐器是靠板或膜的振动发声;唱歌或说话是靠咽喉声带的振动发声。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着,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都可视为声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1:38编辑过]

TOP
74#

 

声  波


弹性媒质中,各质点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声波”。它是一种机械波。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在20赫兹与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能引起人的听觉,故又称可听声波,频率在10-4赫兹~20赫兹的机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104赫兹~2×108赫兹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一般不能引起人的听觉。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频率在20赫兹~20000赫兹的声振动与这个频率外的声振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广义的声波包含次声波与超声波在内。是否能引起人的听觉,不完全由机械波的频率决定,还与声强有关。声波在固体中以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传播,但在液体和气体中,则只能以纵波的形式传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2:55编辑过]

TOP
75#

 

声  速


又称音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它与介质的密度、弹性系数以及介质所处的状态有关。0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1.45米/秒,温度每升高1 °C,声速约增加0.6米/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4:41编辑过]

TOP
76#

 

声波的反射


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波反射回来,称为“声波的反射”。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山谷中的回声、雷鸣,以及建筑物内的交混回响都是声波反射现象所造成的不同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5:15编辑过]

TOP
77#

 

回   声


当声波投射到与声源有一定距离的面积较大的障碍物上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要反射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反射回来的声的时间间隔超过1/10秒,他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声速已知,当测得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声源之间的距离。利用这个道理,已设计成水声测位仪,用以测量海水的深度。回声是山谷中或大厅中常有的现象,夏天响雷轰轰不绝,也是雷声经天空密云层多次反射的回声。广义讲,凡有这种性质的其他信号,都属回声。例如,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利用回声制造的回声探测仪、水声定向器、超声波探伤仪等,可以利用声波探测鱼群或用地面上爆炸声波的反射用以探测地下的油矿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5:49编辑过]

TOP
78#

 

交混回响


声源停止作用后,声音的延续现象称为“交混回响”。在各种建筑物中,声波要经过墙壁、天花板等多次反射和吸收。混响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反射声波的材料对声波的吸收有关。如果每次只吸收很少一部分声能,则混响时间长,使声音前后重迭辨别不清感到声音模糊。如果混响时间过短,虽然对声音分辨很清楚,但使人听起来枯涩、单调,有沉寂枯燥的感觉,使音乐演奏的效果很不理想,影响对演奏的欣赏。一般来说,适当的时间是在1~2秒之间,使混响强度降低60分贝。各种物质的吸声性质用吸声系数来表示,吸声系数即吸收的声能在入射波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软而多孔的物质吸声系数大,而坚硬平滑的物质吸声的系数就小。所以,交混回响时间的长短,是建筑物重要的声学性质。例如,北京首都剧场的交混回响时间,满座时是1.36秒,空座时是3.3秒。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交混回响时间,满座时是1.6秒,空座时是3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6:19编辑过]

TOP
79#

 

声波的干涉


声波的干涉是指在同一区域中,两列频率相同的持续声波相遇而叠加的现象,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而不是常见的现象。可用音叉演示声波的干涉。音叉的两个叉股是两个相同的波源,当音叉发声时,辐射出的两列波发生干涉,若使音叉绕叉柄的纵轴旋转或音叉不动,我们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周,会听到音叉的声音忽强忽弱。这是因为当音叉产生的两列波发生干涉时,会出现相间的加强区和减弱区。在加强区,空气的振动加强,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强;在减弱区,空气的振动减弱,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6:52编辑过]

TOP
80#

 

声波的衍射


声波在通常情况下,有的表现为直线传播,有的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由于声波的波长约在0.017米到17米之间,它跟一般室内的障碍物以及门窗等物的尺寸相接近,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与声波波长差不多的障碍物时,声波就会绕过障碍物传到它的背后去,即发生衍射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7:23编辑过]

TOP
81#

 

共   鸣


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称作“共鸣”。许多乐器应用振动体和空气柱的共鸣,来增强乐器发出的声音。使两个共鸣箱相对放置(箱口相对),然后敲击一共鸣箱上的音叉,过一段时间后,以手握住被敲击的音叉,使其停止振动,此时可听到另一个未被敲击的共鸣箱发出声音,从而证实共鸣的产生。由于二共鸣箱之一发生振动,附近空气向周围传播,另一共鸣箱和音叉即发生共鸣,故也能发出声音。当两个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其中一个是另一个作为声源的固有频率的整数倍时,就会发生共鸣。音叉下面所附的音匣起着使声音加强的作用。弦乐器如小提琴、琵琶、二胡等的琴身或琴筒,也都具有音匣的作用。从前,所建戏台,往往在舞台下面放置几口大缸,同样是利用共鸣作用使台上演员和乐器发出的声音产生洪亮而圆润的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7:54编辑过]

TOP
82#

 

空气柱的共鸣


向细玻璃管的一端吹气或将振动着的音叉放在管口处,可以听到管内空气发出声音。这就是说,管内空气柱由于自身的振动而成为一个发声体。若将一玻璃管的下端与盛有水的漏斗用皮管连通,把一个频率为v的振动着的音叉放近管口,上下移动漏斗,用以改变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在某一长度处能听到声音最大,这是因为管中的空气柱在音叉产生的连续正弦声压的振动作用下,发生了受迫振动,当音叉振动频率恰好与空气柱的固有振动频率重合时,就会发生共振。慢慢调节,使管内水平面继续下降,还可在其他几个适当的空气柱长度,听到声音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管内空气柱的这种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叫做声的共鸣。利用气柱共鸣可以方便地测定声波的波长,从而可推算出声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8:38编辑过]

TOP
83#

 

音  叉


一种声学仪器,用钢制成形如字母U,但是做得细而长,下端的柄插在一端开口的空木箱上,用以增加发音强度。音叉的振动频率一定,则其音调高低一定,且其振动为棒的振动,所发之声极清朗。故常用它作为测定音调的标准。用橡皮锤轻敲音叉之上端,则其两叉股左右振动而发声。音叉声音之高低,视其叉股之长短厚薄而定。股臂长而薄者振动缓而音低;股臂短而厚者振动急而音高。音叉的振动通常不易产生泛振动,偶尔产生泛振动。亦因棒之阻抗大而即时消减,因此音叉容易产生基振动。音叉振动时,亦有干涉的现象产生,其两叉股的振动,系同时向内或向外。若两叉股同时向内振动,其间成稠密状,因为音叉的两叉股振动的振幅和波长或频率均相等,产生干涉,则无声。这时可将振动音叉,放在耳边,徐徐转动,而找到无声区域的位置。音叉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其音的频率不变,振动的振幅和温度都不容易使频率改变。音叉的频率有高达每秒9万周者。通常音叉都用钢或弹性钢制成。因音叉尺寸不大,发声的输出很少传入空气中,又因其振动方式,只有极少量的纵波成分沿叉柄振动,故此振动系统的阻滞极少。用音叉木柄与共鸣器相连,可增加声音输出,且因共鸣器与音叉的泛音并不相同,故只有基音产生共鸣。音叉的用途很多,在调乐器时,音叉被用作音调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9:11编辑过]

TOP
84#

 

音   调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频率的高低。当声波的强度增加,亦会使同一频率的声波有音调较高之感。通常乐器所发出的声波均非单音或纯音,而有其波形的复杂性,故音调的高低,实际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在于乐音有一定的频率,而噪声的频率是经常在变化的,它使人们有音调快速变化之感。在音调上有基音与泛音之别。泛音即其振动频率为基音的整数倍,有第一泛音,第二泛音等。在波动中,周期与频率成反比,所以泛音周期比主周期短,它们的比例也是整数倍。


男子发音,其频率约在90赫兹~140赫兹之间,其音较低。妇女发音的频率约在270赫兹~550赫兹之间,其音较高。人耳器官所能感受音波频率的范围因人而异,一般人的听觉范围在50赫兹~15 000赫兹,听觉灵敏的可由20赫兹~20 000赫兹。人类口腔发声大约是100赫兹~8 000赫兹。各种乐器的频率范围是40赫兹~14 000赫兹,扬声器的频率是40赫兹~8 000赫兹。如声音由张紧的弦发出,则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音调便越高;反之音调就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29:48编辑过]

TOP
85#

 

响  度


又称音量。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觉量。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收处的波幅。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大。响度的大小与声强密切相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当声音的频率、声波的波形改变时,人对响度大小的感觉也将发生变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0:45编辑过]

TOP
86#

 

音    品


声音的品质叫音品,也称“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它由泛音的多少、泛音的频率和振幅所决定。不同的乐器在基本振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区分其各自的特色,就是因为它的音色不同。例如合奏的二胡、月琴、琵琶,由于音色不同,人们的听觉可以分辨出各种乐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1:16编辑过]

TOP
87#

 

声音的三要素


音色、音调、响度是声音的三个主要属性,故称它们是声音的三要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1:48编辑过]

TOP
88#

 

基  音


在复音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做“基音”。乐音的音调是由基音的频率决定的。例如100赫兹的钢琴声,除发出频率是100赫兹的声音外,还同时发出许多较弱的不同频率的声音,100赫兹的纯音叫钢琴的基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2:21编辑过]

TOP
89#

 

泛  音


频率为基音的整数倍或大于一的非整数倍的其余纯音称作“泛音”。等于基音频率整数倍之声音又称为谐音。作简谐振动的发声体,发出的是非常单纯的纯音。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是由若干个频率和振幅都不同的纯音所组成的复音,其中频率最低的纯音称基音,还有频率是基音整数倍的泛音。乐音的音品就是由泛音的多少及其频率和振幅决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2:52编辑过]

TOP
90#

 

声  压


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的压强叫“声压”。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空气中任一点附近质点由于声波作用,时而疏松,时而紧密,因而压强也相应地忽强、忽弱变化。当空气中有声波传播时,该点的压强与没有声音到达时的压强之差叫做该点的声压。声压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声压的大小和传声介质中质点在声波作用下振动速度、介质的密度以及声波的传播速度有关。树叶被微风吹动的响声声压约为0.01帕;在房中大声说话的声压约为0.1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6 9:33:23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