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去哪儿:贵州 第九世界 公益 亲子夏令营 [复制链接]

31#

  三、在大山的怀抱里


1.加勉集镇


集镇上只有一条百米多点的街,一头是学校,另一头是我们常去的小旅馆。


街道两旁的店面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那个倍感熟悉的农村信用社,每月只营业6天(每逢农历一、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人的收入不高。(百度: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元。家访时了解到:一年收入来源主要是卖两次猪)


街上肉摊或卖鸡的摊位有两三个,看到过一次肉摊上正在卖的肉,总量也就比猪头大不了多少的一块,每次卖,摊主似乎都是很小心地割下来一块。可能屋内还有存着的货,但至少没有像我们这里在整个案板上摆放一大片,可以随便挑选了买的,怪不得陆队让我们把一周需要的肉都在从江就买好。(现在想想,加勉人一年吃不到几次肉的情况,可能也是好事,至少是没有三高人群之说的。不过这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已经不再习惯这样的饮食,基本上已是顿顿有肉,还变着花样要色香味俱全,想我们这里这样大的肉类销量,也难怪养殖场用激素加速其生长来应付了。)


超市(杂货店)有四五家,能开此店的,一般是外出打工回来的,这属于当地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小朋友关心的棒冰是很稀缺的,在加勉第二天时,集镇上只有一家店有卖棒冰,特别便宜,绿豆棒冰只售5角。我们买的时候看到冰箱底部只有四五根的存货了,这几根陆续被我们的同学清空。以后几天,吴诗炜同学天天要去问一下各家小店有没有棒冰,得到的答案都是说没有,直到要出发前的一晚,有两家店内开始有较多棒冰与冰淇淋了,估计我们出发后,他们进的货要卖很久了。这一周,浙江孩子最大的感慨是:有钱没处花!这一周我们娘俩就只是买了这样的两次棒冰和三次苹果,零用花费不足30元。


镇上有两个家庭式小饭店,饭厅对着街面敞开着,吃饭的人围着圆桌就坐,似乎不像是在饭店用餐,更像是在走亲戚吃便饭。未去品尝,不知其味。


镇上有唯一的一个家庭式旅馆,基本没什么生意,那段时间,除了从江来的驾驶员和我们(包三间用于轮流洗澡),好像别无他客。


水果,镇上是有卖的,品种不多,主要是苹果,不大也不贵,西瓜,是一块块切开卖的,一个西瓜可切成16块,每块一元钱。这又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买第一块西瓜吃的情景,也是这样一块块切着卖的,可那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


在街上行走,常会看到穿着苗服的妇女、背着柴或挑着草的老人、穿着拖鞋或是光着脚板的孩子(据观察:拖鞋已经是那里孩子们很好的鞋子了,未上学的孩子大多还光着脚板),都很友善,常会笑眯眯地与我们打招呼,也愿意和我们合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5 15:58:27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2#

  2.学校四周


加勉小学周围都是山,从我本人在一周内只看到两只蚊子来看,海拔应该还是很高的,想到这里,马上去百度一下,搜索结果如下:


加勉乡位于从江县西南面,距县城110公里,东与宰便镇接壤,南与广西省环江县驯乐乡交界,西与黔南州荔波县佳荣镇、本县光辉乡毗邻,北与本县加鸠乡相连。乡驻地海拔900,其余村寨均座落在海拔7001050米的山巅岭脊之上或溪畔。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14000毫米,无霜期180天上下。


加勉乡是全省100个一类极贫困乡镇之一。全乡辖20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100个自然寨,2074户,8161人。全乡国土面积为151.3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8.24%,荒地、荒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待开发利用。有耕地面积6457亩,其中田面积5550亩,土面积907亩。


主要居住苗杂居少量水族。粮食主产水稻、杂粮产玉米、薯类等。畜牧业以养牛、猪、羊为主,特产“香猪”。全乡农民主要收入渠道靠商品猪、牛羊及零星有农副产品。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0元,人均占有粮280公斤,人均稻田面积0.6亩。


加勉乡是92年“撤、并、建”后新建的乡镇,2000年才正式修通公路,2001年架通国网输电线路。通村公路只有七个村(党翁、高山、党扭、别鸠、羊达、白棒、真由)还有14个村正在修建,到2005年除加坡村、加烧村之外,18个村全中通车、已通移动电话,未通程控电话。


果然,学校其实就在山顶上(只不过山顶比较平坦而已), 从学校的一侧(食堂处)往下走,可以沿着坡度五六十度的山坡到达小溪,村民说可以游泳,但又说下去要半小时,活动期间无一人尝试,主要是没有时间,留下了一个遗憾。


站在学校走廊或操场往外随便一拍,蓝天、白云、高山,美景如画,似乎都可以做成电脑桌面。


在校门口往远处望,村寨在群山中时隐时现,有几位学生指点:她们家就在那里,走走要一个小时。(后来有一天去我们去别鸠村家访,走了很久,的确到达对面群山中的村寨,远远望过来还真的看到了加勉集镇和我们学校的房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5 16:02:4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3#

 


3.学校设施


初见这样的学校,感觉并不陌生也不落后,因为就房子外表看,我们桐乡这里的乡中心学校也好不了多少,但后来几天的观察发现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校园的很多角落里,落后与先进是同时并存着的,其中先进的一般为捐赠设备。


比方说:全校除了食堂里面有五六个水龙头以外,整个校园就2个设在露天墙脚面的水龙头(学生饭前便后洗手估计是不可能的,据观察发现:女生宿舍的前面有晾晒的衣服,而男生没有,学生透露:男生一周不洗澡的),我们在那边的日子里,每天早上的洗漱是很壮观的,仿佛时光穿越让我们回到小时候,看人们围着村口水井洗脸洗衣的场景,这样落后的用水条件下,我们却在食堂里看见了先进的自动烧水设备,原来是“杭州博客汽车有限服务公司”捐赠的。





[upload=jpg,2-7食堂开水箱2jpg]UploadFile/2014-8/2014832328192919.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25 16:05:0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4#


看到了熟悉的实验室,门牌上写着“生化实验室”、“生化仪器室”,孩子们说从没进去过实验,这是初中的,小学科学没有材料。苏教版的教材,在这里只是讲解+练习,痛心啊!看学生笔记:多么认真,要出点成绩多不容易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6 14:06:0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5#

  图书室的创建还不错,门上的张贴物显示:一周内开放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这里看到了“第九世界读书日”宣传页,真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6 14:04:1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6#

关注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37#

这里的 条件确实艰苦,带着孩子去学习体验,让她更能懂得生活的真谛。


 


遗憾的是学校虽然配备了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但是我从你的照片中看到了脏和乱,不仅是教室和寝室,还包括教师办公室。我想平时那么有条理又爱干净的梅姐看到此番情境,心中一定不大舒服吧!或许正是这样,自愿者的此番付出才能更显价值所在呢!期望看到经你们一番努力和引导下,能看到此校不一样的面容。

TOP
38#

   孩子参与这样的体验太有价值了。梅下次发点资料给我看看。
TOP
39#

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意义非凡。
TOP
40#

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赞一个!
TOP
41#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4/8/5 11:38:00的发言:

这里的 条件确实艰苦


       最难的是卫生状况,厕所设在校门外,砖混结构,一排排的那种,在当地已算很好了。也没处洗澡(到校的第二天后勤人员到集镇上包了三间客房供全队轮流洗澡用)。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小时候农村的情况,只可惜现在的我们已经难以适应,小孩子倒是不以为然,他们只要有玩伴就开心。


     但那边最大的优点是环境好,自给自足,没工厂没污染。(而我们这里的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有很多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从这一点上讲,他们还是很幸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9:47:4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2#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4/8/5 14:40:00的发言:
   孩子参与这样的体验太有价值了。梅下次发点资料给我看看。

发你今年的方案了解一下吧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3#

  老师的办公室是我们那几天给设备的充电、开会的地方,里面有几台电脑,有一台打印机,从设备上看,与我们这边的差别似乎不大。其中最感不便的是:近20个人的办公室里没有通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6 14:05:5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4#

 


4.卫生条件


卫生条件不好,是本次活动中大家印象最深也最不习惯的地方,特别是大人。


首先是缺水。全校四幢三四层的楼房,十几个班级的学生,却只有2个设在操场一角的自然水龙头,感觉极为不便。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没处洗澡,本来我的预想中是像师范时那样,只有冷水浴可洗,而现实是连洗冷水澡的条件也没有。第一天晚上,女同胞只好在宿舍解决,而男同胞则直奔露天的水龙头去了,只是这样冷风嗖嗖的晚上,在露天用像井水一样凉的水往身上冲,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第二天,后勤组在镇上找到了集镇上唯一的旅店,让大家抽空轮流过去,总算解决了一大难题。不过对于体验的角度来说,似乎是不彻底的,也不知其他几个支教队在这方面的情况怎样。


最不习惯的是厕所,位置设在校门外山坡上,夜里和雨天前往极为不方便,所以常会出现一群人打着手电、相约上厕所的有趣情景。在校外的这个位置,不免让我担心起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安全来,没有锁好的校门、没有家长的监护,而教师宿舍又在学校的最里面,这万一 ……,大概是这里民风淳朴,当地主管没有这一项担心吧。不过学生说平时传达室里是有人在的,心想那还好。


厕所是砖混结构的,在当地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后来我还在别鸠村和山路旁见过更简易的)。浓重的气味,让人在离校门还有十几米的地方就能闻到。蛆是肯定有的,但没有想象中的多,因为边上村民家的鸡常来做清理工作(上厕所还能赶鸡玩,对孩子来说又是一大趣事), 生态平衡,在这里体现得真好!读到这里,希望你没有感到太大的恶心,因为内这一点上,小孩子比大人显得能适应,甚至还会仔细观察这些令人作恶的小生命,一小姑娘还高呼:“哇,竹节虫!”


她人丢弃的用作卫生纸的作业纸,让我仿佛又一次穿越到小时候的生活,那个年代,的确是连草纸(当时不叫卫生纸,更没见过餐巾纸)都是省着用的。不知道这些女生是否有接受生理卫生知识的较好渠道,差点就想为她们上一节生理卫生课,可惜没有提前准备好。


内有一个大水缸和一个塑料桶,水缸上面的自然水龙头是关不住的,一直在那里滴水,满满的一缸水,提醒来者该给每个位置冲一下了,据说以前这项工作是门卫老爷爷做的,好吧,这项光荣的任务就由我来承包了吧,每天一次。


闻着臭气看美景,这是又一深刻体验。瞧:山谷对面,气势磅礴的群山、梯田,零星点缀的苗寨,以及变化无穷的云海,这美,是大美!美与“丑”之间,只需一个转身!


 




 


美与“丑”之间,只需一个转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7 10:41:0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5#

熟悉这个网名,这次活动中,见到了活的了。期待精彩继续。??
TOP
46#

精彩的活动,深刻的体验,真好那!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47#

以下是引用淡水鱼在2014/8/5 23:13:00的发言:
熟悉这个网名,这次活动中,见到了活的了。

淡水鱼,潜水的高手啊,无论是活动的策划与开展,还是摄影与做饭,居然样样拿手!


刚才读了你的悟验生命 倾情教育 读 走进桃花源》才知道原来你两年前就在关注第九世界的活动了,敬佩!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8#

  5.师资情况


师资情况,因加勉小学的校长外调到从江而未能有深入的了解,只是从协助我们开展活动的三位老师和两位食堂管理员那里了解些概况。


小学部共8个教学班,25个老师,其中行政人员4个,分别是正副校长、教导处和总务处负责人。这里附上邵惠英老师去年的调研情况:


整个加勉乡由一个加勉中心学校和7个教学点组成,其中只有寨坪小学是完小,其余6个教学点只有一、二年级,而且只有一位老师任教,类似于复式班,等三年级后去完小住校上学。这6个教学点的老师大部分为当地的中学毕业生作为代课老师。整个乡一共有47位老师,其中13%为代课老师,男女老师比例很不协调,男老师占87%,女老师占13%。学历情况:本科占17%,大专占51%,其余的32%均为高中生、中专生或者初中生。职务职称情况:小学高级教师占10.6%,小学一级教师占44.7%,小学二级教师占2.1%,小学三级教师占2.1%,未评职称教师占40.5%。教师年龄结构:20周岁—30周岁占68.1%30周岁—40周岁占21.3%50周岁以上占10.6%,普遍为年轻老师。在这里任教的老师大部分为刚毕业不久或者刚毕业的教师,他们在加勉乡教学一般不会超过5年就会想办法调离学校,要去条件更好的学校,所以,学校的师资很不稳定。在从江县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工作不认真,就把你调到加勉。”)


老师,这次活动的代理负责人,据他说家离学校有40分钟的摩托车车程,平时住校(学校建有20套宿舍房),女儿就在本校的中学部就读,看到过他女儿骑着摩托车来校的情景,很威武!


此外还有老师、老师,以及食堂的两位师傅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其中老师任教科学,可惜只了解到实验器材少而没做什么实验的情况,其他没有深入交流。


食堂工作人员中有一位特别热情,第一天晚饭时端着大碗还提着一大壶米酒挨个敬(从培训会议上了解到:唱苗歌与敬酒是当地习俗,一喝就要一大碗,要么索性不喝,酒还是比较烈的,以前的志愿者中曾因为不了解情况喝趴下的)。一看情况不妙,没吃几口饭就溜到一边泡开水去了。回头看到了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小高同学面对一大碗酒时纠结的表情,尽管他多次强调自己未满十八周岁,但终究敌不过对方的盛情,真的干了!看来,老师书中说的“要么不喝可以过关”的这一说这次行不通。后来了解到:这位大伯只敬男士的,总算松了一口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6 16:55:32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9#

  6.学生印象


对于他们的印象,想到了这几个关键词:独立、纯朴、友善、包容、诚恳、懂事……


孩子们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地艰苦,平时学习期间住校,每周末回家带米来校解决吃饭问题,而小菜是国家免费提供的,由于本次活动中,学校食堂全权交给我们使用,所以他们的就餐被我们包下了。这样,孩子们吃得很开心,不过我们因此而失去了看看他们实际就餐情况的机会,这也是我们这次第二个没有真正体验的方面。


独立是必须的。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已外出打工,过年也不一定能回来。住宿的孩子中,家都在学校周围的大山深处,近的个把小时可以走到,远的就要几个小时了。


没有预想中的木讷或羞涩,可能是中心校的缘故,感觉他们都容易沟通,对于我们的一些提问,都能够诚恳地回答,让我们感到自己是被他们充分信任着的。


不管是后面的劳动、家访还是游戏,他们所表现出友善与懂事让人印象深刻:当我们的孩子闹情绪不想继续某个活动时,他们会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当我们的人员无法顺利走下梯田是,他们会帮助拿去背包或及时拉上一把;联欢晚会的排练,不管是太阳底下还是临睡前,他们都认真地参加;他们可以自编自演小品、可以亮出嗓子尽情歌唱,可以一个人参加多个节目。


身体好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大热天的篮球架下打球人不断;穿上拖鞋就可以走几小时山路;即使因玩气球装水把自己弄得全身湿漉漉也没问题。


学习方面,教辅资料是缺乏的,不过从很多孩子对奖励气球和奖励笔记本的不同反应看,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还是有些成问题的,“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问题,在今后的活动中是否需要要考虑一下?因为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快乐进苗家”,除了要求写日记以外不涉及功课,所以也就吃不准他们具体的学业情况。


这几天常想起这几个孩子:


梁小友,第九季《变形记》的主人公,很有灵气的一个女孩,上学期末走出大山去青岛的几十天生活经历估计让她终生难忘,不知变性节目对于她的意义有多大,据说青岛的爸爸妈妈会负担他以后读大学的费用。


王小略,最高的女生,被选为队长,常常是有些憨厚地微笑着,开营仪式的出旗、联欢晚会的时装秀与独唱,都出色的完成了。长大后的理想是考上浙江的大学或当兵。家里只有她和奶奶两个人,父母带着一岁的弟弟在广东打工,说父亲有腿疾工资会比别人低一些。吴诗炜与之结对。


潘小书,男生队长,上学期末各科成绩总分年级第二,自编自导的小品和动情的歌声,让全场喝彩。住的污规村(刚听到时以为是“乌龟”村)要走两小时才到。爸爸出去打工了,寄住在伯父家,最大的愿望是找妈妈,因为很小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吵了一架出去后就没再回来。


蒙静美:黑黑的小姑娘,话不多,家访路上,看到认识的长辈都会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些我们听不懂的苗语。临走前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当我带着几个女孩子去小旅馆洗澡结束后,她说:“我还是喜欢用冷水洗头。”当得知我们第二天要走时,她对吴诗炜说:“我要把你看个够!”


梁学德:绰号“梁缺德”,同学说他成绩不好,但唱歌排练特别投入,在座的女孩说:真没想到他唱歌这么好!后来一次烧中饭,他帮忙劈柴点火帮了很大忙,还教我们怎样用刀和斧配合顺利切下冻肉。


还有一些没记住姓名的孩子:爱笑的、脏脏的、在老师指导下卖力劳动的、清早去溪里摸鱼浑身湿漉漉还衣衫不整的、死了父亲走了母亲的、家访时拿出大黄瓜款待我们的、小品表演调皮捣蛋鬼的……


看看照片,有时想笑,有时又有点担忧,总之多了一份牵挂。希望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7 10:27:13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0#

可以拍一季《老师去哪儿》了,然后打响我们的品牌,呵呵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51#

以下是引用龙山黄泥螺在2014/8/7 9:22:00的发言:
可以拍一季《老师去哪儿》了,然后打响我们的品牌,呵呵

好主意,明年暑假成立一个摄制组试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9 22:43:2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2#

  7.形成团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几十个来自不同地区与岗位、原本素不相识的大人小孩聚在一起,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而要成为一个团队顺利完成一周的活动就更难了。通过开会定规矩、勤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晚例会,是本次活动中的大事情


进加勉学校的第一晚,尽管只用半天时间把全队人马安顿下来已经使大家感到非常疲惫,但为了让大家尽快在无序中调整和适应,晚上10点,家长集中加勉小学教师办公室议事:活动安排、注意事项、财务汇报等,一件件认真讨论,。


被这样的会议感动,因为在这样的深夜,在这样的陌生环境,一群大人竟都会把小孩子玩乐的事情当成正儿八经的大事,何况这些大人很多不是教育工作者,很多不是带着小孩前往的,他们所作的仅仅是付出。


这之后的会议都安排在每晚的七点半,除了工作安排以外,及时总结与表扬是个重要环节,评说他人优点、寻找自己的进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大家都在


大到对外联系和活动组织,小到扫地与做饭,有了一定的秩序后,这一群人也就逐渐融成了一个团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0 23:14:34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3#

赞一个!
TOP
54#

看见了梅姐那么用心记录的点点滴滴,很感动!你们的支教活动还没开始叙述吧,在你笔下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让人感慨!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5#

规模宏大,受益无穷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56#

 


三、丰富的夏令营活动


1.开营仪式


715下午,加勉中心小学操场


开营仪式在下午的烈日下进行,海宁登山队和网商会捐赠的所有物资拜访了常常的一排,整队、主持人上场、出旗、陆队讲话、陆队代表捐助单位捐赠、加勉学校受赠老师代表老师讲话、学生自我介绍等,按照预定程序顺利进行。


其中的出旗仪式是我在前一晚自告奋勇报名承担的,理由是几年前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大队辅导员,还记得点基本方法。


不过,我也拿不准这夏令营出旗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是不是像升旗仪式那样由升旗手扛着旗到旗杆下面升?后来看看营旗和加勉小学的旗杆,发现不是个这个条件。


小小的妈妈提醒,四个人平举着旗就可以了。明白了,可以像运动会入场式那样出旗,这个要简单得多,只要四个孩子就行了。


选谁当旗手?这事似乎容易,但做了以后发觉也不那么容易。


我考虑去去找加勉的孩子,最高的王小略和参加过变形记的梁小友两位女生作为首选。而浙江的就只能选两位男生了,最高的王徐磊是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我把他作为首选,理由是前一晚在一起用餐时,其他3个孩子因为饿坏了多次上演“抢菜大战”(注:适当夸张),但他竟然斯文得令人难以置信,一顿饭期间也没有一句话,我想给他展示的机会。训练时他非常认真,即使有非常严重的外八字和走路左右摇晃,也经过多次训练得到了纠正。


与梁小友差不多高的男生有许多可以选择,于是我就碰到谁就选谁了。篮球架下的陈毅轩说愿意干,我们就马上开始训练,可是排练几次后,他的积极性慢慢减退,想回去打篮球。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姚轶小帅哥,他说学校里以前参加过,说愿意当升旗手,就这样,我就很随意地换了人。没想到,这一换,问题更大了。几轮下来,姚轶小帅哥也说不想干了,让我仍旧把陈毅轩找回来,而此时的陈毅轩已根本不想离开篮球架。训练不得不暂停,唉!原以为出旗是件及其荣誉的事情,对孩子们都会有吸引力,没想到他们竟如此超脱!


姚轶离开队伍跑到了沙堆上,任由他妈妈、老夏和我的劝说,就是不同意回队,让我另选他人或找回陈毅轩,而此时的我,已经不敢再随意换人了,怕同样的状况再次出现,这期间,其他三位孩子都很耐心地等待我去解决问题,让我非常感动!


去沙堆上又一次与他谈话,终于听出了一点他离队的原因:是刚才没走好时有人笑了一下。于是不停地说好话,不停地说“谁谁也没走好”……最后他总算答应:只练习走10米!


后来,这10米是来回走了多次的,期间还有陆队的检阅,总算完成了任务。


反思此事,可能是自己挑人时过于简单化也有问题,如果事先多选几个人试走几步,比出优秀者参加,可能会增加参与人的荣誉感,不容易临时改变想法了。


找人做事是门学问,单位里常会有一些任务需要去找人完成,如上节公开课、参加一个比赛等,谁愿意做?谁有能力做?事前判断与选择,过程中的信任与帮助……这一些能力,我还真的没有完全具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7#

  2.你教我学


716上午,加勉中心小学走廊与教室


原定的“我教你学”活动是这样的:(1)城市孩子利用自身特长,教给贵州孩子一项本领或技能,比如器乐、玩车模、捏橡皮泥、画画等。(2)贵州孩子利用自身特长,教给城市孩子一项本领或技能,比如绣花、跳民族舞、唱苗歌、吹民族乐器、干农活等。


由于贵州的还在住宿在校,绣花、干农活不适合,而跳民族舞、唱苗歌、吹民族乐器,大多数孩子都说不会,这一天的活动就做了修改:上午浙江的孩子教加勉的孩子学,下午志愿者带领游戏活动。


活动组要求:浙江的13个小朋友,两两结做小老师,加勉的27个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到这些组中去学习。


吴诗炜与李昱清合作,决定上折纸课与地理课。吴诗炜准备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彩色方纸,周昱清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中国地图。当她们两个很认真地在教室内摆放好桌椅后,却没有等到一位学生前来。原来,在走廊上“摆摊” 手工、绘画、用气球制作小动物几个小组的材料很有吸引力,早把人员都截走了,特别是志愿者周之浩的制作气球玩具,吸引了加勉大部分孩子,多个浙江小老师的妈妈开始跟着着急了。在多位妈妈的“抗议”声中,“耗子哥哥”非常大度地收摊,把他的项目改为活动后的奖励,总算让浙江的小老师个个都上岗了。


加勉的孩子重新选择后,吴诗炜这组终于等到了4个学生,开讲啦!吴诗炜先教加勉的小朋友折爱心盒子,教得非常卖力,看到老妈插话时还反问:“到底是大人教还是小孩子教?”教的过程中,不仅能边说边做,还能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进度,还把自己的饼干当做奖励发给做好的“学生”。只是她的耐心实在有限,当李昱清接着当小老师上课时,她就已经在走到教室外面边吃饼干边溜达了。


在李昱清小老师的地理课上,几位加勉的孩子很认真地在地图上找到了贵州、浙江,以及梁小友参加变形记去的青岛,虽然很抽象,但相信能给他们全新的感知。


两个小老师各上了一节课后,还没到活动组要求的一个半小时,再把吴诗炜找回来继续上课是费了一番口舌的,看来,离真正的“老师”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纸盒子、纸飞机、纸气球,看着加勉孩子完成后开心的样子,边上的老妈也是很欣慰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0 23:05:44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8#


(在这节课中,加勉的孩子找了了贵州、找到了浙江、找到了来参加变形记的梁小友去的青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0 23:01:2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9#

附:其他组活动照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10 23:29:0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0#

这样的活动真好,“你教我学”气氛好活跃啊!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