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赞扬喻老师的书法,功底深厚!羡慕!这个一直是我心里过不去的坎——半途而废。
本课设计中验证液体环节使得学生思维充分暴露,只是有一个疑问,“水中溶解多少物质后,马铃薯就能浮起来。”这里的“多少”,指的是一个大概的数量用词还是需要学生测出相对精确的一个数据?如果是测量相对精确的数据,时间不允许,当然,教师可以想办法,尽可能提高效率的办法让学生来操作,比如小汤匙一勺抹平大约是多少克……等等。
另外,对于这一课中的水温,个人建议可以用温热水,那样溶解起来速度会比较快,而且越到后来,溶液的浓度也会变高……随之也有一些“文章”可以在这一课中实现,我已经教学完第二单元再来教这个环节就会比较连贯。
最后,对于喻老师将不同溶液混合的做法表示赞同,便于学生分析。我本单元正准备上第三课,接着好好整理一下后面几课有连贯性的教学思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8 23:21:1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