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风信子——2013工作、生活随记 [复制链接]

181#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2-10 19:10:00的发言:

2014年2月10日  正月十一  周一


 


回归工作状态


 


思考着要不要重新开贴,想想,还是算了,将2013学年记全再换吧!


 


今天开始坐定电脑前,将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认真阅读,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备课一单元。


 


只是三年级按教材安排备课肯定不符合实际上课进度的,还得继续努力,把第三单元提上来备课才行。


 


 


上班的节奏啊,我们可以继续休息几天。

TOP
182#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2-10 19:10:00的发言:

 


今天开始坐定电脑前,将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认真阅读,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备课一单元。


风信子姐姐已经是工作状态啦,提前备课起来了,学习。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83#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4-2-11 11:43:00的发言:

风信子姐姐已经是工作状态啦,提前备课起来了,学习。


三年级就课改第一年教过,都忘了,不抓紧不行啊!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84#

       2月18日  周二   雪


      正式开学第二天。清早出门,哇,漫天大雪纷飞,儿子很激动。


      想着不要错过这么好的大自然,8点20,晨会,是我的。跑到六年级教室,讨论了一通雪的形成,紧接着布置任务:看作业本第5页最后一题:雪花一般什么形状?然后,让孩子们到走廊用透明塑料纸接雪花,观察……


      孩子们可兴奋了,吸引了校长来拍照,还对着我说:你真会抓机会,不愧科学老师!也吸引了班主任冲出来:哎,你们干什么,为什么都在玩雪?转身看见我,我忙解释:是我让他们观察雪花形状的,,,呵呵,真不好意思了!


 


     中午一点,接到通知:由于今天晚上平原可能有中到大雪,山区有大暴雨,明天早晨有冰冻,故明天停课一天。孩子们又沸腾了。


     其实,下午的雪已经小很多了,时停时下。教育局为安全起见,还是停课了。


     不要明早艳阳高照就好!


    



早上到校时拍到的照片,雪花很大,一小时不到,地面已有积雪。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85#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2-18 14:26:00的发言:

      跑到六年级教室,讨论了一通雪的形成,紧接着布置任务:看作业本第5页最后一题:雪花一般什么形状?然后,让孩子们到走廊用透明塑料纸接雪花,观察……


     


早上到校时拍到的照片,雪花很大,一小时不到,地面已有积雪。


姐姐就是会抓住机会啊,可惜我们这边雨后下雪的,雪后又下雨了,没积雪。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86#

             2月21日  周五


              六年级,放大镜


    六年级已经连续几次上课了,但我的老毛病啊,总是改不掉,为什么总是对学生那么不放心呢,总想讲的很细,什么都要讲到,又跟学生承诺,每节课给他们至少20分钟的实验时间,结果么,结果,就是一节课的内容上不完,其实也就是我自己内心觉得还有该讲的,该强调的美讲完,不肯下课。结果呢,放大镜一课就留了“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大”来不及深究,第二课接着上吧,又得发放大镜,又“玩”了半节课……本想接着上第二课时的,结果,完成作业已经剩几分钟了,唉!


 


     不过,我相信,这回,对放大镜,孩子们已经掌握的比较到位了。


 


     只是,我反思,我真的是对他们太不放心了吧,放不了手,得改!


 


    其次,也发现,这本作业本有时束缚我的教学效率。比如第一课填写第一份放大镜的用途,孩子们就用了好几分钟。这部分内容本来我想就聊天式的讲过就好的。但是作业本空着又不好,要孩子们课后填,肯定也填不好,所以么,就矛盾了。我想,下次干脆大刀阔斧一点,这些觉得不必要的就不填了。


 


     提醒自己,要舍得放手。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87#

     2月24日  周一


     自然教育  自然学习


 


     吸取六年级不舍放手的教训,今天准备在三年级上“温度和温度计”一课,打算尝试着让孩子们以自学方式进行。在明白什么叫温度之后,直接发温度计,测出自己的手温,孩子们一定会先观察,也一定会问,怎么用?可以自学书本,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反馈检测自学效果。


 


     学校打造自然课堂,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的,不教,学生不会的精教……温度计这种工具的使用,应该能自学,试试看,说不定效果不错。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88#

真的是日记了,建议把标题改成2013-2014年工作生活随记。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89#

以下是引用龙山黄泥螺在2014-2-25 20:43:00的发言:
真的是日记了,建议把标题改成2013-2014年工作生活随记。

谢谢提醒,可是,可是怎么改啊,我好像不会哎!呜~~~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0#

 

                       追求简约


                           ——《岩石》两课听课后随感


      听完两位年轻教师的两堂课,感悟:我们的老师很能干,短短几天,能打磨出如此有难度却精彩的课堂,真了不起!


      关于岩石的课,往往是我们平时挑选公开课时有意识避开的,源于:连我们老师自己都感觉认识岩石,尤其是认识孩子们随处捡来的岩石,是件困难事,是件棘手的事,有的不敢讲,因为自己也不确定,有的讲不清楚,因为岩石所涉及的知识太多太广,唯恐自己讲错。诸多原因导致我们对岩石都有些害怕了。试想,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困难的事,那么四年级的孩子们一定就更困难了。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多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起点,然后再如此“难”的学习内容面前,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去研究,并且有研究的成功感。我想,这才是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考虑的。


     今天,很明显的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教学下来,孩子们很开心,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捡来的岩石,观察自己捡来的岩石,用自己的方法来给岩石分类……他们有收获感;第二节课,用各种方法仔细观察研究了几块岩石,并且能区分出岩石种类,能叫出某块岩石的名字,这对孩子来说是自豪的,成功的。只是,我在思考:我们这样的课堂,老师教的、学生学的是不是有点累?能否再简约一点呢?我捡来一块岩石,我最想研究它的什么方面,我可以怎样研究,在教师的帮助下,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展开研究,借助一些工具、仪器、药品等,我们是不是能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顺着学生这样的思维去展开,而不是为了完成教材所提供的岩石分类、观察要点等,教师是不是可以轻松一些,学生是不是感觉收获更多一些呢?


     我试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第一节课,交流学生自己带来的岩石来源,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如果想知道这块岩石是什么岩石可以怎么办;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抛给学生,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如果把你捡来的岩石和大家的放在一起,你能找出来吗?”可以指向分类,指向观察找特征。这在第一课时完成不了的情况下延续到第二课时,就是重点来观察,寻找岩石的特征,并且可以借助工具,借助实验等,这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对自己的岩石特征掌握得很细致时,提供岩石特征卡,寻找是不是有和自己的岩石一样的,如果有,那么孩子的喜悦将无以言表,也会对这种岩石种类记忆深刻,如果没有,那么激发他继续研究,一直到确定岩石种类为止……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想,这也是我们科学教育应该追求的。


      有激烈的研讨和交流氛围真好,能不断的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感谢同仁们!


     感悟很多,想法也很多,有的已经在课后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有的是交流后又迸发出的想法。随想随记之,未仔细斟酌,不当之处望谅。



                                                       2014年2月27日23:00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1#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2-28 8:03:00的发言: 

       我试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第一节课,交流学生自己带来的岩石来源,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如果想知道这块岩石是什么岩石可以怎么办;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抛给学生,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如果把你捡来的岩石和大家的放在一起,你能找出来吗?”可以指向分类,指向观察找特征。这在第一课时完成不了的情况下延续到第二课时,就是重点来观察,寻找岩石的特征,并且可以借助工具,借助实验等,这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对自己的岩石特征掌握得很细致时,提供岩石特征卡,寻找是不是有和自己的岩石一样的,如果有,那么孩子的喜悦将无以言表,也会对这种岩石种类记忆深刻,如果没有,那么激发他继续研究,一直到确定岩石种类为止……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想,这也是我们科学教育应该追求的。

风信子姐姐这样的设计既简约又自然,大胆调整教材,学习了!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92#

最近实在说不清楚自己在忙什么,所谓一言难尽是也。


随拍一些学生的实验,权当一些教学中的痕迹吧:




这是孩子们在做测量水温的实验,还跟孩子们说了一句话:谁的实验操作不规范,我也要拍下来的哦!尽管不知道拍下来有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不正确的被老师拍了,估计孩子还是觉得不太好,所以,一句话一出,效果很好哦,孩子们对实验操作规范性注意多了哦。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3#




     三年级,水结冰了。老师说,实验操作挺麻烦的,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清楚一点,我人为的在自来水中添加了少量的高锰酸钾,让试管中的水有点颜色,方便观察。但这肯定会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想想,自来水本就有杂质,也不追究这么多了,能让学生有体验,有亲历似乎更重要。


     只是,温度计不够准确,孩子们实验不够仔细,,,,水开始结冰的临界点很难找准啊?困惑中……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4#





     瞧,这是六年级的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制作洋葱内表皮玻片标本,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每个孩子都那么认真、投入。相信,这“细胞”的观察会给孩子们印象深刻。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5#

 

                   把握学生基点  高效课堂教学


                             ——20140306白雀学校课例研修活动随笔


      但凡听过小学和中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老师们一定会发现,小学课堂的知识容量远远比不上中学,但中学的实验探究时间远远没有小学长。所以很多教过中学的老师回到小学上课,会难以适应,会感觉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要捣鼓一节课,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这也使得许多老师在小学课堂能听出中学味的原因之一吧?


     3月6日,白雀学校的楚老师为我们演绎了一堂小学六年级的科学课——我们身边的物质。如果以前没有听过楚老师的课,会发觉,她的课有“中学味”,缺点小学的趣味性;但是,以前听过楚老师的课的老师们一定发现:这位中学下来的科学老师已经渐渐融入小学课堂了。那亲切的笑容,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那份融入学生的身影,那份简洁的教学设计……这都是楚老师极大进步的表现。


     或许是因为这堂课是我参与“导演”的,在上课前两天把我的“意图”灌输给她,让她去演绎我的思想,真的是难为她了。课堂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有的地方一定引起大家的思考。如何设计,如何组织语言才是最好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参与听课者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这也是研讨的价值所在。


     先说说我的设计思路:我还是那句老话,课堂要追求简约,环节讲究整合。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我将课堂环节整理为四步:第一步,概念揭示即什么是物质;第二步,以纸为例,区分:纸是物质,纸会发生变化,一种变化是改变大小、形状等,但纸还是纸,另一种变化是改变纸的颜色、样子,纸已经不再是纸了;有了这两种不同的变化为例来区分其他几种物质的变化,进入第三步,提供给小组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动手让这些物质发生变化,并按照纸的变化区分、记录;研讨部分重点解决蜡烛的变化、水变成冰的变化、铁钉生锈的变化等,从而小结区分:像“纸还是纸”这样的变化,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像“纸不是纸”的变化,变化前后的物质已经不一样了,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样一堂课下来,有思维梯度,有新概念生成。课堂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的发现,楚老师的确是这样设计的,只是比较紧张,语言组织的不是很到位,给人有瑕疵可挑。但不可否认,楚老师已经比较准确的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大的思维障碍,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诸如“纸燃烧了,产生了光、热、灰等新物质”,而是以兴趣为主,以“找一找”、“做一做”、“议一议”三大板块展开,清晰,轻松、高效!


     只是个人觉得,课堂要高效,教师的语言也必须高效,尤其是关键词语要运用准确。诸如本次课例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判断变化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但是因为是第一课时,也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的概念,不可能直接抛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直观的熟悉的“纸”作为媒介,作为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这样应该有利于学生理解。但是教师的语言要精炼,不能干扰学生的试听和思维理解。


      教学永远是门有缺憾的艺术,唯有不断追求。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014年3月7日晚随感随记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6#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3-11 13:00:00的发言:

     瞧,这是六年级的孩子们在自己动手制作洋葱内表皮玻片标本,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每个孩子都那么认真、投入。相信,这“细胞”的观察会给孩子们印象深刻。


姐姐,显微镜是每生一台吗?我发现孩子们都想有一台显微镜,每组一台远远不够啊!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97#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4-3-11 15:55:00的发言:

姐姐,显微镜是每生一台吗?我发现孩子们都想有一台显微镜,每组一台远远不够啊!


我是两生一台显微镜,第一次上课还给每组配的是放大倍数不一样的,便于对比。因为学校里的都是单筒的,没有多倍物镜的那种,呜~~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198#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4-3-6 16:42:00的发言:

    
    

最近实在说不清楚自己在忙什么,所谓一言难尽是也。


    

随拍一些学生的实验,权当一些教学中的痕迹吧:
    

不应该说“忙”。风信子老师应该是充实。
TOP
199#

风信子的指导能力很强!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看了你写的小思《我们身边的物质》很受启发,教师的设计,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同行的琢磨,共同进步才是真道理。没有完美,只有不断的追求!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200#

3月20日  周四


《熔化和融化、蒸发和汽化、凝结和液化》


三年级的科学课上到水的三态变化时,老师们一定会出现纠结:水的三态变化对孩子们来说的确困难,尤其是那些变化过程的名称,孩子们一定理解不了。我想,只要孩子们能有这个意识,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水的三态会变化的就行了,那些个名称不重要。


但是也纠结于几个名称,我想,老师自己要搞明白。

  1.熔化和融化都是从固态转化为液态,对常温下是液态的用“融化”,常温下是固态的用“熔化”。如水在常温是液态,
当它变成固态雪后,又慢慢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而铁一般在常温下是固态,利用受热方法使其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这里的冰、雪在常温中也有,变成液态过程中也吸热,既可用融化,也可用熔化。
    2.蒸发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即蒸发和沸腾。沸腾是液体达到沸点温度,并在持续加热条件下,在液体表面和
液体内部都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只是汽化的其中一种形式之一,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且仅在液体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不管蒸发,还是沸腾都是吸热过程。个人认为:如果单指水在常温下或加热下变成水蒸气,就说蒸发就
可以了。
    3.凝结和液化。凝结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而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
态的过程。都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所以无太大区别。我的个人理解:凝结单指水的变化,降温方法所得。液化包
含的物质范围大,液化的方法多种。
    今天的自学所获,随记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0 16:12:12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1#

3月19日  周三


半天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开始,学校吸收大家的意见,将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确定为一月一半天集中活动,改变以往的一节课或者学生放学后一小时。那样,往往时间要么不够用,草草收场,还常常要等待某位老师要处理这处理那的,有时干脆是走过场。现在这样做,可以有效的保证参与活动的每位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质疑、感悟、收获。只是组织者比较辛苦,必须做好策划。


 


     开学后,一直在思索着怎样使教研活动有实效。本组一共就三位科学老师,外加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四人帮要搞半天教研,怎样有实效?


     制定了初步的计划,本想3月份的活动时间,三个人坐下来编制完成“自然教育”的校本教材的,请信息技术老师给与技术辅助。孰料,计划赶不上变化,课题切口到一年级两个班了,我也不需要两位科学老师协助编教材了。这次活动构思作废。改主意:四月份区里有科学教师结题竞赛,五月份市里有解题竞赛。而根据上学期老师们参加解题竞赛的情况看,老师们的本位知识还是很不够的,一些简单的题,一旦应试,还是漏洞百出。于是,将第一次集中的教研活动改成书面练习和实验操作训练。


     提前编制了一份练习卷,邀请了校外的几位徒弟一起前来。(一个不小心,把我们的朱老大也招来了。)第一节课大家各自做练习,第二课研讨、学习。第三节课,每人现场操作:橡胶塞打孔、弯玻璃管、拉尖嘴玻璃管。


    感觉这样的活动还是蛮有实效的。


    最后,还给每人发了一本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2#

名师三带!领头羊(杨)。名副其实的!赞赞赞!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03#

3月21日  周五


 


     周五上午本是我一周里最空的日子,结果,开学至今,今天是第一个完整属于我,属于在校的周五。


     回忆前面几个周五,不是开会就是教研活动,或者就是因为前面的外出活动,欠下的课都在周五上午补。对了,上周五是我的,但是安排了体检。本来今天也有一个活动——参观蚕桑所。结果由于那边临时有事,今天不安排了,改在下周一。我终于迎来一个完整的,不上课的半天。


 


     结果,这半天,我就这么过了:第一节课前,准备今天下午上课的材料,打印了课题问卷调查表,交给实验班的老师们。然后三节课都待在图书室,新书录入、贴条形码、标签,除了中途出去课间操,其他时间没开过小差哦。可是,可是,一直到午饭了,还没干完哎!唉!


 


     此刻,又得准备去上楼上课了。


     但不管怎样,让我能安耽在校,按照既定工作做事就好!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4#

3月24日   周一


 


      度过一个愉快又忙碌的周末,进入新的周一。昨晚开始仔细理了理这周要做完的几件事:


     1、周一下午去蚕桑所联系彩蚕认领、饲养活动。


     2、周三前完成校本课程的申报、教材装帧等工作;


     3、完成一份教师基础知识竞赛卷的出题工作。


     4、周五要参加区教师共同体研讨活动,调课、联系;


     5、筹备“动物园”考察活动。


     6、周三前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下一步工作。


     7、本周要完成图书管理员培训工作、新书录入工作。


 


     哇,事情好多哦,还要五个班的教学工作呢。赶快投入工作中了。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5#

生活好丰富,任务好艰巨。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06#

3月25日  周二


 


    小苏打和白醋


    已经连续第三年教六年级了,对教材可谓熟悉了,但对教学方法依然不熟悉,每次课前依然要研究好一会儿。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时孩子们喜欢的,也是可以上出新味道的。吸取了前面众多老师的经验,课堂上快速观察记录小苏打、白醋的特征——混合,观察(看、听、闻、摸),记录,交流——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冒气泡的特征检测一杯清水和白醋、一杯清水和一杯溶解了小苏打的液体——研究剩下的液体是否是白醋?小苏打是不是溶解在里面?——研究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灭火实验和比空气重的实验——留疑问:小苏打去哪了?留下的液体是什么?怎样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去年也这样上,但相比这次稍有一点改进:


     1.为了对比感觉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吸热,也就是杯壁会变凉,请孩子们可以手拿白醋杯子底部一些,把小苏打倒入,手对杯壁的感觉会明显一些。


     2、控制了小苏打和白醋的量。给学生提前准备了一小勺的小苏打,要求孩子们用一个烧杯取30毫升白醋,全部混合。这样的话,小苏打基本反应完,白醋也所剩无几,有利于后续的检测。


    3.做比空气重的实验时,在一个烧杯中点燃一高一低两蜡烛,然后用一块挡板挡在蜡烛火焰上方,从挡板的一侧倒入“气体”,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发现:气体从挡板下方流过去,然后慢慢“满”上来,下方的短蜡烛先灭,然后那支长一点蜡烛也熄灭了。这块小挡板可以有效的杜绝“是气体直接倒在火焰上”的现象发生,也可以更加直观说明气体比空气重,可以沉下去。


      4.孩子们会自己看书了,看资料库,他们已经知道留下的液体是醋酸钠。这出乎我的意料。好像以前的孩子不知道的。回忆前面的教学,经常提醒孩子看看资料库看样子起作用了,这回不提醒就已经看过了。只是小苏打去哪了,留给孩子们一个大大的疑问,下课追着我问呢?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7#

下班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对着路旁的满树繁花停下脚步,拿着手机咔了几张,回家被询问:这是梨花还是樱花?唯恐自己说错误导了,再次学习,确认是樱花,白色樱花,满树烂漫!

区分几种花的学习链接: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e3c78d640727a63c4c85f5f2.html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8#

今天去检查了培养的草履虫,哇,好多好大啊。200倍显微镜下看到,手机拍到的: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09#

3月31日   周一  

     本想着周一的第一、二节是空课,可以坐下来写点东西,谁料想,我居然一天都没空坐下来。

    一早到校,值日、巡视,检查学校农场、航模训练情况; 第一节课,为明天要来代课的师范生准备五年级的上课材料,准备自己今天和明天的上课,我得提前把硫酸铜溶液配好,六年级兼职老师要用,也得提前把一根铁钉放入其中一杯硫酸铜溶液中,以便明天上课做对比。第二节课呢,被六年级兼职科学老师叫去,因为她调不出草履虫了,着急啊!没料到的是,我去折腾了许久也调不出来,真是奇怪啊!上周四,我还随便滴一滴,200倍的显微镜轻松一调就能看到许多草履虫的,周五出门一天,周末两天,难道水里的草履虫都跑了不成,还是显微镜出故障了?结果呢,我就在实验室捣鼓显微镜,捣鼓草履虫了。捣鼓了很久,我发现:显微镜没有坏,草履虫也还在,只是原来那么大个头的草履虫都不见了,全是极细极细小的,很多很多,看不清晰。再闻闻这水,已经发臭变色。我估摸着,是不是我上周四看到的那些大草履虫都死了?眼看第二节下课了,实在感觉这水臭的难受,清理掉了,打算重新培养,找找原因看,到底是不是草履虫存活的时间真那么短?

      第三节上课,三年级开始磁铁了。中午参加群众路线学习活动,走进社区听家长们、社区的人们对学校提一些意见和建议;一点钟跑步回学校上课,还是迟到了一分钟,唉!两节课后,全校大扫除,因为明天有督导组来检查。唉,可怜我的作业啊,在办公桌上堆成山,这也是办公室整齐度吧过关之一啊!学生放学后,我就埋头于作业堆中批啊批……

      终于,终于在下班铃声响之前搞定作业本。

      那本比我摊在桌子上的听课本又被收起来了,今天还是没有坐下来写。

      明天,会有时间吗?

      “党的群众路线”一来,我又多了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明天四节课哦!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10#

给六年级每个班的教室里做了这样一组“铁钉生锈”实验组,放在班级书架上,周三放置的,中间隔了周末,今天又去拍了一张,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天的


第二天的


第六天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 9:13:15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