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41李国松作业贴1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41李国松作业贴1

上虞市科学网络研修班41李国松作业贴

一、读书笔记

1、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2、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笔记

3、活学活用——我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4、出去走走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我读《徐霞客游记》

二、教学实录及反思

1、播种

2、注射器没有刻度——〈〈被压缩的空气〉教学片段及反思

3、《奇妙的指纹》课堂实录和反思

三、评课类文章或原创文章

 1、成长的心绪

2、科学探究问题之我见

 3、浅白之处显精道--------浅评范彬老师的《油菜花开了》

4、儒雅而不失自信,睿智而又不重张扬 --------感受范彬老师的博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6:54:0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这段时间抽空在看喻老师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对于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如何时把握很有感触。整理如下,也算是读书笔记吧。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里告诉我们作为新时期的科学教师,并不能仅仅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层面上给自己定位了,教师要适应现代科学教育的要求,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给自己合理的定位。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这就必须给学生以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职责是在于与学生一起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

首先教师应该是科学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学生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做出猜测、要求做实验研究时,引导学生制订实验探究计划,请学生讨论设想实验的器材,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制订中,参与实验器材的准备中,如案例《被压缩的空气》第二次上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深层次认识了注射器,知道了用注射器的意义,这样学生的探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变“教师让学生玩注射器”为“学生自己想用注射器来解决问题”。因此,在玩注射器这一环节中不仅操作规范,又能定量观察注射器中的空气,又思考,又记录,又细细体会。较第一次的教学中偏重学生动手显得更科学,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的有序、有条理。这样学生在汇报交流阶段,也超出了教师预期的设想,达到了真正经历探究压缩空气活动过程的结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把科学探究的每一步做细、做透,把每一步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否则探究就成了表面现象。

其次,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对时间、空间、深度、广度等起着调控作用。在现实的教学中,要么是教师说得过多,限制了学生探究的自由,教师对学生的牵手一切都是为了得出结论;或者为追求所谓的“自主探究”,全盘抛给学生,放手“由着学生走”令人感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仔细辨析学生的发言会发现这些发言很多都不是科学探究,没有思考价值,这样的组织探究学习也是不可取的。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给探究活动创设一个有情境化的背景,尽量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但这不是否认教师自身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探究问题前先请学生做科学的猜测,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变为学生先想一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设计合理等,在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回答具有矛盾的时候进行适当点拨,以此来推动探究学习的进展,使探究的每一环节都保证是发自内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得就是这个,如案例中的第二次教学过程中,在教师适时、适度、合理组织,实现了学生真正无束缚的探究学习,提高科学素养,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原则得到辩证的统一。

教师也应该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亲密合作伙伴。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尽量不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深入到学生的探究小组中去,作为一名运动员一起与学生一起探究,平等地合作,这样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交流的环境更加宽松。同时这样做也会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探讨问题的方法。准确地了解学情,方便教师根据学情去调整教法以及帮助学生总结学法,以便学生以后能更好地自主探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5:57:44编辑过]

TOP
3#

什么是科学问题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笔记

有缘看到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一本书,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以此展开去作为读书笔记吧。

在一节探究“空气”的课堂中,教师一开始让孩子们自由地吹气球,在大家都有了足够的体验后,教师提出了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表面上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它试图探究气球被吹大这个客观现象的解释。(教师的理想答案是气球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被吹大了)那么这有没有科学价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年幼的孩子甚至可以回答“因为我们使劲吹,所以它就变大。”这样的回答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的问题,它的变量包括气球的材料、空气的含量、空气的可压缩性、吹气人的力气。因此,孩子们往往非常迷惑,难以把握。善于思考的孩子听到这样问题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不知所措;而听惯了这样问题的孩子可能是摸出了答题的规律,不假思索反而答得对。这里使人联想起一堂语文课中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在跳崖之前的一瞬间,他们都想到了什么?”认真思考的孩子可能一进难以回答,而背得“以不变应万变”的标准答案、回答“想到了党、想到了新中国”之类套话的学生反而得到表扬。如果按照学生这样的反应去评价其学习成绩,岂不是很成问题!

对啊,科学问题往往是封闭性的,可以指向确定的答案的。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活动的设计、学具的选择,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利于孩子们能够沿着活动所指引的、而不是教师规定的清晰的目标,顺利地达到认知的彼岸。如下面一个案例:

    教师以“魔术”为名出示活动材料:盛有八成水的的水槽、透明塑料杯、乒乓球各一件),然后把乒乓球放在水槽里,然后把塑料杯倒过来,罩住乒乓球往水里压,当把杯子全部压入水里后,猜一猜,乒乓球会在哪个部位?

 (1、乒乓球顶住装满了水的塑料杯在上面;2、乒乓球浮在装了一半水的塑料杯的中间;3、乒乓球在没有水的塑料杯的下面,贴在水槽底部),第一种情况最多,第二种情况其次,第三种情况最少。

    教师:“我给大家做一做,看一看你的猜想对了吗?”(教师演示,结果出现了第3种情况。)

    生众(私下议论):怎么会是这样呢?

    师: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1:乒乓球总是浮在水面上的,但这个水槽里的乒乓球为什么反而在水底了呢?

    2:乒乓球罩上了杯子为什么它就浮不起来了?

    3:倒扣的杯子里有空气,是不是空气压住了水,水进不了杯子,乒乓球才浮不起来得呢?

    师:你能用桌上教师提供的材料做个实验,证明这倒扣的杯子里确实有空气吗?

    这里教师巧借魔术勾起学生的悬念,造成学生所见现象与原有认知与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杯子里确实有空气吗?是空气压住了水,乒乓球才浮不起来的吗?这里不但产生了科学问题,也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可以说这是一个包含了科学问题的问题教学情境。这样的问题才是科学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5:58:48编辑过]

TOP
4#

活学活用

——我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从教以来,几乎每学年都有执教常识或科学的任务,但很少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这次有缘得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便在学习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验证,有一种活学活用的感觉。

一、教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

以前我教常识时,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主要是我通过设计教案,组织上课,指挥与控制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听话,但是他们的主体地位很难实现,尽管他们的作业可能也做得比较好,但是他们的能力等各方面是欠缺的。

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这么一段文字,“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我把眼光放得更远,不仅从知识点上出发,而是着力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实现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有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过程中尽可能地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

二、课堂与学生生活出现新的变化

有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到位了,对如何实施科学教学更有把握了,可以说课堂上更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经常会有惊喜等着我,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也有许多闪光点,我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我的科学课也成了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门课,因为我们的课堂不仅在教室里,也在操场上,甚至连我们的大树底下也成了孩子们的课堂。我也不再动则怒火冲天,而更多的是用鼓励的话语,学生称我是“满面春风的老师”。他们能从生活中去学习和思考,能更多地联系和接触社会。作业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现场操作,有查资料,有观察天空,还有去观察我们的小动物、养蚕等孩子们感兴趣的作业。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连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比以前更浓了,学得当然也就更棒了。

三、关注科学的氛围开始形成

因为我是学校里的科学教研组长,所以在组织教研活动时我建议让每位科学教师有空都去读读这本《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大家读了以后都深有体会,并且能在实践中去运用它,带来了课堂上的可喜变化,使得其他教研组成员刮目相看,更为高兴的是学校领导也开始重视科学课程,还把我们的实验室给改造了一下,使他更适合于我们上科学课。

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在科学理论这一块得到了提高,并能把这种理论带到实践中去验证,也带动了我们整个学校的科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使我们能在科学这条大道走得更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5:59:49编辑过]

TOP
5#

                   出去走走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

                                          ——我读《徐霞客游记》
 

       暑假里天热,懒得走出去,找来一本《徐霞客游记》消遣,读着读着,便也跟随他游历了一番大江南北,尽管读得很艰辛(因为他有点古文样子,有时必须要找注释才能看懂),但更有一番收获。  

      “华夏文明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从四百多年前的徐霞客开始。” 有人这样评价徐霞客对于旅游的特殊意义。但是有趣的是,在那样一个自耕农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时期,在“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下,像徐霞客这样任何一种脱离土地的游山玩水都是异类。而且在徐霞客出游的那些时间里,他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好。。可以说,没落的家族在经济上是非常勉强地支撑着徐霞客的旅游之梦,但在精神上却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他父亲长期隐居田园,淡化功利。母亲则全力以赴地支持儿子的选择与志向,当他22岁第一次出游时,母亲不仅以“志在四方,男儿事也”相勉,而且亲手制作“远游冠”为儿壮行。在这样的传统与家庭条件下,徐霞客不仅出游而且陆陆续续旅游了30多年的时间,他的坚持令人尊敬,他的勇气也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放在今天试问你能做到这一点吗?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把孩子们春游和秋游的美好愿望也给无情的扼杀了。 

    当欧洲众多船队在大海上寻觅发现时,徐霞客以个人的脚步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的一本《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游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地理学的一座山峰。他是世界上最早广泛而系统地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在岩溶地貌研究的成就方面领先于欧洲一两个世纪。同时他又是世界上最早对洞穴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在中国近代的地理学史上,也许只有徐霞客这样独特的“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为了什么出游?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如果问起现代人的出游,好像已经是一种时尚,已经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但四百年前,旅游远不是现在这回事儿。在徐霞客的时代,游山玩水不仅要承担“败家子儿”的骂名,还要克服种种的困难。仅从交通方面来说,现在的旅行者有各种代步的工具,火车、飞机、轮船、大巴……不仅要快,不舒服还不行。对于徐霞客,他的出游虽然偶尔奢侈一把坐坐马车,但在崇山峻岭中,大部分时间他只能乘“11路车”艰难地跋涉。因为他的旅行与众不同:“其行不从官道,但有名胜,辄迂回屈曲以寻之;登不必有经,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龙无不绝也”。 两相比较,在重重困难面前,徐霞客做出的是一场理想主义的远足。徐霞客的理想主义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是在天涯的追求!徐霞客曾经多次遇盗、几度绝粮,但他始终“途穷不忧、行误不悔”。从徐霞客的旅游观延伸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旅游不是到此一游的走马观花,而是“先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然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费尽心力才写出一部《徐霞客游记》。但是如今呢,一些人开车出去20多天,回来就是一本书的出版。我们无意去批判什么,但这也说明徐霞客的高度是很难有人能够比肩的。           如果从经济条件考虑,徐霞客并不像王石、张朝阳等人那样有经济实力。同时,徐霞客也不同于唐玄奘,法师行走的目的在路途的前方;而徐霞客行走的所有目的,就是在行走的每一步,把旅行做到一种很纯粹的地步。他也不同于北魏的郦道元,这位地理学家只是专注于水脉;而徐霞客,他在乎脚下的每一分山水。   

         徐霞客被世人尊为“游圣”。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他呢?   

        你可以把他看成是神,因为他的旅游历程、他的地理研究至今几乎无人比肩。记得师范里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要想研究中国地理,就要读读《徐霞客游记》。当然,你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普通人,一个专业的旅行家。因为他对于山水的体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他曾经两次游历天台山,三次游历雁荡山,而且在旅游前做的也是一次比一次充分。 徐霞客在刚开始时的出行多是拜会亲友,在路途中会有一些游记;但到后来攀登华山、武夷山、武当山的时候他的游历进入第二阶段;再到他最后一次出游的西南四年中,他的旅行更充分,游记也更加的专业。   

      其实,旅游是一种身心的山水陶冶,我们需要自己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去走走!以亲身经历去获得成就感。因为出去走走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6:37:42编辑过]

TOP
6#

播种

事情得从我教三年级科学说起,这是我第一次教科学课,以前都是教常识课的,可以说科学课与常识课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科学课更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一单元是关于生命的周期(植物的一生)教学单元,可以说这对于像我校这样的我们农村科学教学来说是相当有利的:一、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他们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关于植物生长的经验;二、他们的家长都是来自农村的,有着丰富的植物生长的经验,家里也可以有丰富的植物资料;三、学校有很多空地,为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观察、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说条件是优越的,但仅仅是条件,还要看我这个科学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农村的“大科学课堂”。

一、个个过关达到观察教学目标

教材要求我们观察黄豆、玉米、小麦种子的发芽过程,我想这三种种子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比较要得到,而且也很熟悉,于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准备,种子没有可以相互交换,按书上的要求把种子放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类种子哪一类最先发芽,它们发芽的过程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学生观察得最仔细。这样的观察活动使科学课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教学空间上由课内、课外共同组成,在时间上由课堂40分钟与课外观察活动共同组成,形成了“大科学课堂”。新课程倡导构建“大科学课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主要原因就是材料的问题,那么我们有充足的材料,我想就应该把握住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以保证教学任务的优质高效地完成。

 二、以此为机会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这次观察植物芽长成苗的活动,使学生把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了他们生活的世界,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中的黄豆、小麦、玉米、凤仙花等都隐藏着无数的科学知识,生活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天地,他们不再感到寂寞了。每当上课期间我带领学生排着队伍到校园后面观察凤仙花,我请学生们观察黄豆苗、玉米苗的时候,成了他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播种下的种子经过自己的精心培育发芽了,长成苗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些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这期间也变得格外兴奋了,因为他们也能和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有些甚至做得更好,因而成了明星,享受到了以前从未有的那种被尊重的感觉……学生的珍重生命的意识也从没如此强烈过,在观察苗时都是轻手轻脚的,有些同学声音稍响一些,就会有学生说:“轻一些,苗苗正在长大,别过分地惊忧他们。”

三、以此为机会融洽师生关系,改变校园学习模式

学生在种了种子以后经常来问我关于种子关于发芽关于植物成长的各种问题,我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或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点拨一下观察的注意点,自己找到答案;或是让学生相互讨论,以求得更好的解决;或是我与学生一起找答案,从植物本身,从书本从网络。一时间我成了学生中的明星老师,身边围满了这些可爱的学生。同时我们的观察也为其他学科积淀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他们的语文老师反映,学生的日记内容更生动了,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素材,很多都是跟观察有关…

四、我的打算。

我将把课堂上一下子无法完成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设计好观察表格,利用长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不断深入,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链式的连锁反应,不断激励学生层层深入,试着探究科学的真正奥妙所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6:38:39编辑过]

TOP
7#

注射器没有刻度

——《被压缩的空气》教学片段和反思

这是我在三下《被压缩的空气》中的教学片段,在学生讨论完我们可以找一个怎样的器材来帮助我们来研究球里面的空气以后,教师看时机成熟,就让学生拿出学具袋里面的注射器(没有刻度),并介绍了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检查这个注射器符不符合大家的要求,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按组观察注射器,先从外观观察了一阵,又拔出活塞,在针口用手感觉了一下……忽然有位学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老师,这个注射器有点问题”

    师:哦
        
,是吗?你说说。

    生:我发现它针筒上没有刻度。

    师:这对研究有影响吗?

    生:有影响,没刻度我们就不知道它到底装了多少空气,变化了多少?

     师:那我们怎么办?

    生:给这种注射器刻上刻度。

     师:从哪边开始呢?

     1:从尾部开始刻0……

     2:不对,我们推针筒的时候里面的空气应该是越来越少的,但如果从尾部开始的话,这个数字反而越来越大了。

    3:对了,应该从针口开始。

    老师请一位学生到台上演示在针筒上刻刻度,才刻了几下,就感到很麻烦,下面有同学也反应:这样刻太麻烦了,我们有另外的方法吗?

    教师请学生讨论了后反馈。

     1:我们可以把有刻度的纸条贴在针筒上。

     2:这样就会把针筒遮住,针筒又变成不透明的了。

     3:我们可以把纸条做得细一些,尽量不遮住针筒。

     4:我有个建议就是我们可以把纸条做得细一些,还可以使刻度的底边线正好是纸条的底边线,这样就能做到尽量不遮住针筒了。

    ……

     接下去教师就让学生把有刻度的纸条贴在针筒上,然后用这样的针筒去做接下去的实验验证,学生个个兴趣很浓,而且做得相当认真。

     我认为我这样处理是相当合适的,有价值的。当教师引领学生“制订玩注射器的具体方案”并讨论设想实验的器材后,教师适时地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注射器,并与刚才的设想的器材进行比较,在学生发现注射器没有刻度后,教师并没有停止使用这种注射器,而是引领学生一起改装注射器,让它更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尽管这一环节花了不少工夫,但是这个花的还是值得的。它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实验器材、改装实验器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它更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细心习惯和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说我这样做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看作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增强了学生对教育资源、对实验器材的深层次理解,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充满个性的人性的过程。

 

TOP
8#

《奇妙的指纹》课堂实录和反思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看<<黑猫警长>>的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就放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请你告诉大家:黑猫警长是根据什么来破案的?

生:黑猫警长是根据脚印破案,人也可以,而且人还可以根据指纹来破案。那么,你们想了解一下有关指纹的学问吗?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一下指纹的奥秘。

评:将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画片带进课堂,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研究的主题,亲切,有趣,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探究指纹的兴趣和欲望。

二、拓印指纹

师:通过学习,谁愿意说一说:什么是指纹?

1:手指尖的图形就是指纹。

2:手指尖的皮肤上有很多细纹组成的图案,这就是指纹。

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怎样才能留下指纹的痕迹呢?

1:我可以用家里的印泥,印出我的指纹。

2:我可以在橡皮泥上印出我的指纹。

3:我可以在面团上印出我的指纹。

…………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从生活中想出许多拓印指纹的办法,使他们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进一步激发探究的兴趣。

师:(小结)你们的方法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选择一种你最喜爱的方法拓印指纹。在拓印过程中,比一比,看哪组印的干净,图案清晰,实验器材摆放整齐。拓印后看看有什么发现?

评:教师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指纹

师:你们自己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指纹图,真棒!关于指纹,你们还想了解(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真高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主要研究几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1、我的指纹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后会改变吗?2、我的十个手指的指纹怎么不一样?我的指纹和别人的指纹一样吗?3、有几种形状的指纹?它们有什么特征?4、研究指纹有什么用?其他问题咱们课后再研究。

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这是很可贵的。长此以往,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将逐步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师:研究同一问题的同学可以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分工合作,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案,自由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上网、查资料、看图书等)并填写《考察报告》。

评: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自选方法、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信息源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四、汇报同时出示《考察报告》

1:通过拓印我和同桌的指纹进行比较,发现两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的十个手指的指纹也是不同的。

2:我在书上看到:指纹可以分三类:斗形(又叫箩),由许多同心圆和螺旋形纹线组成:箕形……弓形……

3:我在网上查到:人类的指纹一生都不会改变。一百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指纹……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合作、研究,发现了许多平日里我们忽略的问题,对指纹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人类的指纹一生都不会改变,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同一个人的每个手指的指纹也不一样,你们真棒!希望在以后学习中也能这样认真细致的学习与观察。

五、拓展

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指纹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呢?

1:我在资料中看到:指纹在人体胚胎发育的第34个月开始生长,第6个完全形成,每个指纹有近百个特征点,特征点的位置和分布形式各不相同,每个指纹都有独特之处。因此,为破案工作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2:我在网上看到:早在一百年前,人们便知道根据指纹确定身份。

3:过去指纹用于买卖文凭、婚约休书、狱审供状、借贷契约等。现在应用于指纹门锁、指纹储蓄、银行金库、考勤机、档案馆、系统中心机房。

评: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交流,丰富了学生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引导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良好的科学志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反思:

科学学习的核心就是探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节课教师采取“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从研究“如何拓印指纹”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和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发现的问题,采取搜集、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分式合作,寻求答案,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学生选择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选取喜爱的方式,自主探究,整个探究活动富有童趣,生活气息浓厚,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富有开放性、启发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TOP
9#

      成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在承受着失去:失去的时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失去的天真,让我们看往后的世界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失去的朋友,是陪伴我们度过人生旅途中最轻松时刻的挚友……时刻,我们都在失去着,然而失去,并不是成长过程中唯一的代价,成长的苦痛还因为它也会教人学会了“现实”。

若真能众人皆醒我独醉一辈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可是,现实却是:醉后,解千愁;醒后,愁更愁。梦醒时分的那种隐忍之痛如绞心弦,正因为这样,才对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了新的认识。有时候,太现实,把世界看得太清楚,反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与其如此,何不珍惜少有的“糊涂时光”呢!东坡因为看透人生,而愤然写下“人生如逆旅”,悲凉之情不言而喻。而当他感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之时,必是沉醉于自己的世界,而不深究惨酷的现实。

现实,让人迷茫,并非现实黑暗,而是人的理想永远高于现实。正如我们熟悉的杜甫诗中对盛唐衰败的忧郁与愤慨之情,可生在盛唐的李白又何尝不在感叹现实的黑暗。遥想盛唐的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百业振兴,而李白却在诗篇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因此可见,无论现实有多美好,它永远无法达到我们心目中完美世界的高度。幼时,因为完全还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世界,完全没有发觉梦与现实的高度差。然而,逐步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进,我们与现实的世界接触多了,渐渐地我们要融合在现实中,理想已是遥远的梦,睁开双眼,看现实,是苦痛的,无奈的,但我们却又不得不这样。

漫漫成长路,是我们每个人必走的,只是每个人走的方式不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面对的态度不同。既然这样,何不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大步向前走。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TOP
10#

科学探究问题之我见

[摘要]科学探究问题往往是封闭的,是可以指向确定的答案的问题,它产生于开放性的问题之后。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它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3、让学生始终围绕已经确定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科学   探究   问题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以探究学习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要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没有科学问题不会有科学探究活动,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问题呢?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在科学探究课中如何处理科学探究问题呢?本文就从这三方面展开阐述。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个例子。一节探究“空气”的课堂中,教师一开始让孩子们自由地吹气球,在大家都有了足够的体验后,教师提出了问题“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那么这是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呢?表面上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它试图探究气球被吹大这个客观现象的解释。(教师的理想答案是气球里充满了空气,所以气球被吹大了)那么这有没有科学价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年幼的孩子甚至可以回答“因为我们使劲吹,所以它就变大。”这样的回答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气球为什么会被吹大?”的问题,它的变量包括气球的材料、空气的含量、空气的可压缩性、吹气人的力气。因此,孩子们往往非常迷惑,难以把握。善于思考的孩子听到这样问题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不知所措;而听惯了这样问题的孩子可能是摸出了答题的规律,不假思索反而答得对。这里使人联想起一堂语文课中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在跳崖之前的一瞬间,他们都想到了什么?”认真思考的孩子可能一进难以回答,而背得“以不变应万变”的标准答案、回答“想到了党、想到了新中国”之类套话的学生反而得到表扬。如果按照学生这样的反应去评价其学习成绩,岂不是很成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问题往往是封闭性的,可以指向确定的答案的。封闭性的科学问题往往产生于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之后,没有开放性的问题便不会产生封闭性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往往不能独立地、成功地提出一个封闭的科学问题,而要靠充分、亲历的活动和教师的引导才能成功。

二、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个包含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说、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很显然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显了寻找一种解释,而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案;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没有科学探究问题便不会有科学探究活动;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它贯穿于整个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不断地质疑释疑中探究尝试,带着问题在探究中领悟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我们可以说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它不仅决定一节课的内容,而且决定这节课的基本思路,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真正展开。

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科学探究问题

1、科学探究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的性质决定了科学探究问题也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以“循序渐进”为妙,以“小而精”为妙,跨学科的大问题是较后阶段的学习内容;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探究方法和学习环境、师生关系上,而不在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上。我们有些课的主题不仅大而且跨越了不同的学科。如在“一杯水的观察”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提问下,要探究的问题五花八门。诸如:

A:我想研究水是怎么产生的,哪些动物是不喝水的。

B:我想研究水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坏处。

C:以前我们上过“水”,有些同学说水是透明的,但是老师说透明的不一定是水,我想研究水到底是透明的吗?

D:我想知道为什么动物怕水?

E:我想知道水能为人们做些什么?

F:很多成语都用到水,还有说到知识,就把知识说成知识的海洋。我想知道为什么要用水来形容。

E:如果海上的风起得太大了,船上有一个洞的话,船就会沉。所以我认为可以研究水带来的坏处。

在这里,教师给自己出了很大的难题。孩子们的问题涉及到水的性质,物理学问题(上例中C);涉及到水的性质的利用,技术问题(B、G、E);涉及到水的起源,地球的起源问题(A);涉及到动物与水的关系,生态学问题(A、D);涉及到成语的形成,语言学问题(F)。这么多的问题是很难在一节课上解决的,而且很多都不是科学探究问题。

因此我认为对于科学问题我们也要“勿以善小而不为”,提出的主题要小,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所观察的对象要具体,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因为这是“科学启蒙课程”。

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每一个人总是基于生活经验形成了许多有助于适应环境的知识,这种“知识”就是他的“既知”。学生正是拥有这和“既知”和“现在经验”走进课堂的,而且他们相信自己的“既知”和“现在经验”是“正确”的。因此,在学生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创设新异的情景,这种情景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具有一种适度的关系。表现为既有新异的一面,又有熟悉的一面;既有适应之处,又有不适应之处。用学生的体验来说,必须处于似懂非懂、似会非会、似能胜任又不能胜任之中。只有这样,这些新异情景才能构成问题情境。如下面一个案例。

教师首先出示活动材料:盛有八成水的的水槽、透明塑料杯、乒乓球各一件),然后把乒乓球放在水槽里,然后把塑料杯倒过来,罩住乒乓球往水里压,当把杯子全部压入水里后,猜一猜,乒乓球会在哪个部位?

(1、乒乓球顶住装满了水的塑料杯在上面;2、乒乓球浮在装了一半水的塑料杯的中间;3、乒乓球在没有水的塑料杯的下面,贴在水槽底部),

结果,第一种情况最多,第二种情况其次,第三种情况最少。

    教师:“我给大家做一做,看一看你的猜想对了吗?”(教师演示,结果出现了第3种情况。)

    生众(私下议论):怎么会是这样呢?

    师: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乒乓球总是浮在水面上的,但这个水槽里的乒乓球为什么反而在水底了呢?

    生2:乒乓球罩上了杯子为什么它就浮不起来了?

    生3:倒扣的杯子里有空气,是不是空气压住了水,水进不了杯子,乒乓球才浮不起来得呢?

    师:你能用桌上教师提供的材料做个实验,证明这倒扣的杯子里确实有空气吗?

    在这个案例中,当“意外”地出现了乒乓球没浮上去的现象时,学生们十分惊奇,为什么乒乓球留在了杯子口?这里有什么奥秘?教师通过创设情景,造成学生所见现象与“既知”和“现有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自然产生了想探究的问题,并且想寻求问题答案的热情十分高涨。

3、让学生始终围绕已经确定的问题进行探究。

受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制约,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会因为材料的多种原理或更明显、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构造使得他们忘了或不注意原来所发现和提出的科学探究问题,而去探究一些另外的无关的问题。如以认识空气的性质为例,有经验的教师用的是简单的纸口袋,而我们的不少老师用打气筒、篮球,用降落伞,用气枪。两者的差异是什么?前一种学生关注的始终是与空气的性质有关的事实或问题(如空气会流动,空气能占据空间),后一种关除了去探究空气的性质外还可能会去探究气筒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不完的空气、降落伞怎样做才能更好等等,最终学生不会形成空气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已有研究指出了我国目前科学教学中类似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1)信息过多过杂,超过学生的接受和消化能力。(2)教学目标多而笼统。那么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要紧紧围绕着合适的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所提问题要具体,尺度要小并且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所用的材料只要能说明问题的本质那就越简单越好。也就是说孩子们的问题和注意力是可以由教师通过良好的活动设计(所给的材料和引导)来控制的,使之不会出现跟探究目标无关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问题,认识到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是为了寻找一种解释,它不仅决定一节课的内容,而且决定这节课的基本思路,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真正展开。明确活动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以发现科学问题、回答科学问题、形成科学概念为目的的,并且注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围绕着所关心的科学探究问题或目标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科学探究问题要具体,尺度要小且贴近学生的经验。实际上这也培养了学生对待问题的分析态度,而不是所谓的“综合”的、不求甚解的、“宏观”的态度。

 

 

 

参考文献:

喻佰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此文曾获上虞市年度学科论文二等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7:33:49编辑过]

TOP
11#

浅白之处显精道

                             --------浅评范彬老师的《油菜花开了》

43日有幸聆听了范彬师傅的课,虽然事己过去了近二十天,但越咀嚼越觉得有味,有一种欲吐为快的冲动。总的印象是这是一堂精彩的科学课,是一堂起示范作用的研究课,是一堂研究课的典范,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就简单说两点。

一、        简约化的体现

范老师的课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有的就是简约。课堂需要童趣,童趣就需要简约,尤其是科学课,它的本质从一定意义说就是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那么范老师的课可以说他的教学设计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课堂语言清晰,指向明确。就说他的课前谈话吧,在这里他借助课前谈话巧妙地提到了一个关于工具的使用问题,渗透了一个思想:可用可不用工具就尽量不用工具。这就是做科学,这就是科学教育,他不同于以往课前谈话常见的唱歌之类的无指向的活动。他把技能复习巧妙地结合进了课堂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有所思考,反映了他们思维的卷入;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放大镜等工具作了一个很好的说明,学生在整堂课中对于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提高了观察活动、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这与课前谈话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二、        有效性的达成

我们先来看范老师的教学目标:1、通过解剖油菜花的观察活动,知道和描述花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2、通过观察一株开花的油菜,推测花蕾变化的活动,知道生命变化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3、感受生命的变化,感受探究的乐趣。

可以说在这三个目标中,主要是通过观察一朵油菜花和一株油菜的花来实现的,但范老师并不仅仅停留在观察层面上,以观察一朵油菜花为例,在学生有观察的冲动准备观察油菜花时,范老师适时的提出了观察的建议:1、仔细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花的外部结构,并猜想一下里面的结构可能是怎样的?2、按从外到里的顺序,小心地用镊子解剖油菜花,并在白纸上把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3、完成观察记录表,小组交流观察的结果。请注意这三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带着猜想,带着问题观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会明确观察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才能把握课堂中的探究方向。第二个问题强调的是“顺序”和“相同部分”,这在指导学生观察不仅仅是眼睛的事,还在于动手动脑,从而增加学生观察活动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第三个问题是在小结观察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是靠观察就能得出了的,还要通过仔细分析和小组交流才能得出的,我想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团队合作的社会,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来,凭借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去完成个人难以胜任的事情,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和共享研究成果,范老师在这方面我们作了一个示范!

我就说这两点,我想仅仅是这两点也充分体现了范老师在这堂课中所追求的:浅白之处显精道,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浅显易懂,值得揣摩,值得学习!
TOP
12#

儒雅而不失自信,睿智而又不重张扬

                                          ---------感受范彬老师的博客

尊敬的傅主任,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来自崧厦镇三联小学的李国松,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对博客我是一位门外汉,让我来上台发言,真有点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觉,那么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耍一回吧,有不当之处,请多见谅。

点评说不上,我主要对对范彬老师的博客坦陈一下我的感受,总的感觉就是儒雅而不失自信,睿智而又不重张扬。范老师的博客模板形式是中国博客网中初月设计的经典形式,页面主色调以绿、黑为主,宁静而又充满活力,我想这符合范老师的风格,为人低调而又充满了自信,在宁静的背后是涌动着的活力;范彬老师的博客框架形式是左中右三块纵列形式,简明扼要。很显然范老师的主为精力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他所撰写的49篇日志上。

如果把博客说成是一种书的话,那么博客的模板形式和框架形式就可以说是书的封面,而日志就是书的内容。我们阅读一本书,我想主要是获取书中的知识,从中给人以启迪和智慧;我们阅读他人的博客我想主要是看日志的内容,看看所要表现的观点,所要留下的思索的痕迹。那么打开范彬老师所写的这本止,在简朴的封面背后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科教信息,是奋进的求索者的身影,日志的数量不是很多,才49篇,但浓缩的是精华,每篇日志都很有质量,我希望我也能这样,身材已经浓缩了,但活着一定要有质量。在这些日志中有他对团队精神的思考,所以他能成为我们的师傅,成为我们研修班的引领者;有他对课堂生成的研究,所以才有像今天这么有研究价值的课呈现给我们大家;有他对个人之路的回顾与展望;作为一名年轻的副校长,他还在日志中思索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搞好学校管理,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教师得到最大的发展,让学校得到最大的发展。特别是49篇日志中的12篇挂职日志,更向我们展示了上海的教育风采和他对于教育的不懈追求和独到的理解,在这里他很少提到上海的灯光旖旎,车水马龙,更多的是在思索如何更好地向上海的教育同仁和专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他们前瞻性的教学理念,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就能积少成多,有助于自己的发展和多思考的习惯养成,更难能可贵的是范彬老师在挂职日志中融入了他自己对农村教育、校本教研的思考,正如林建锋老师上午所说的是做到了融会贯通,做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十而立,正值而立之年的范彬老师,从你的博客中我找不到这一年龄阶段所常有的安逸现象,看到的更多的是你儒雅的文字背后那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是你充满智慧的言语之中包含的那种平和心态和踏实作风,真可谓是儒雅而又不失自信,睿智而又不重张扬,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在这里,我也提一个建议和一个小小的遗憾。一个建议就是在你的日志中可否再增加一个关于亲情之类的栏目,里面可以写天伦之乐如家有小女之类的,因为我看了一个你的个人信息,发现你是1978214日生的,就是情人节那天生的,也就是说你天生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想在生活中你一定很有情趣,那为什么不把这点在你的博客中展示出来呢?加上这些可能会使你的日志更显得有血有肉,让人在严肃之余也看到你的轻松一面。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我好像没有发现你在这学期所写的日志,可能是担任领导岗位工作比较忙吧,也可能是正在蓄势待发,正在准备给关心和支持、爱你的我们以更多更大的惊喜吧,期待着范彬老师有更多的精彩展现给我们。

最后用六个字来结束我的发言,活着就要精彩,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此文是在上虞市网络研修班上点评博客时的发言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8 17:40:20编辑过]

TOP
13#

为你点赞

<p style="TEXT-INDENT: 209.8pt; mso-char-indent-count: 9.0; mso-line-height-alt: 18.75pt;"><font face="宋体"><b><span style="FONT-SIZE: 22pt; 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Verdana; mso-hansi-font
我是红烧肉 发表于 2007/9/18 15:29:00
TOP
14#

<p>上虞市科学网络研修班41李国松作业贴</p><p>一、读书笔记 </p><p>1、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p><p>2、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书笔记 </p><p>3、活学活用——我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p><p> 4、出去走走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我读《徐霞客游记》 </p><p>二、教学实录及反思
我是红烧肉 发表于 2007/9/18 15:11:00

这个有深度。可以这样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