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评课内容:
1. 走马灯的原理是否没讲全?(宁波)
2. 可以先提问,给你这些材料,能不能使纸杯不停的转起来?如果学生有难度,再给予提示。工作原理我觉得放在学生完成后讲更好
3. 感觉过分强调动手了,思维上的东西应该会在改进时出现吧
4. 学生探究的欲望,应来自学生的内心深处.
5. 在了解了走马灯原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制作,降低了难度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6. 虽然我一开始也有像劳技课同样的疑问,在我们科学课堂上不是更注重探究吗?似乎重于制作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更该关注老师在给我们展示这一研讨课背后所有的辛苦付出和准备。感谢张老师那么多漂亮的灯,掌声。
7. 走马灯原理的解答放在学生动手做完走马灯出现问题后会更好,这样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8. 通过动手实践验证原理。结果有可能成功,但或许更多的是失败。可是不论结果怎么样,他们经历了一次自主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过程。
9. 有一种学习方法叫模仿,在科学制作中采用模仿看似很简单很传统甚至很不上场面,但仔细想想,这种方法是很有教育内涵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理,
10. 周围的走马灯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观察下周围走马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1. 原理可以让学生去想,为什么外面有罩子的转得快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和解释,否则就成手工课了。
12. 是否可以将灯每组分发一个,先观察再引发思考为什么会运动,接着尝试去做,发现问题接着交流成功的原因讲解原理,如果有时间就完善作品来加深印象。
13. 课上前布置学生自主探究风扇的叶片很有必要 利于突破难点
14. 叶片开口方向和转动方向也是个探究点。走马灯这个素材确实不错
15. 对于大多数公民而言,劳技比大多数语数英科知识更有用 .赞同科学课中多一些劳技元素.
16. 对于叶轮各片叶片倾斜的角度要一样这一问题,为什么不再往深一点分析一下原因呢?
17. 指导学生课外探究,要有打破一般课堂流程的勇气和决心,从学生出发,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18. 从走马灯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并最后行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这应该是很多老师现在思考的问题。但如何让热对流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19. 也是直得思考的问题。在五年级下册热单元里为什么对热辅射涉及甚少,是不是也是这个问题之一。
20. 听说以前木匠等手工师傅带徒弟,他们不会跟徒弟说太多的原理,只让他跟着模仿。而其中的道理需要徒弟自己在以后的制作中不断地去感误。简单的科学课是我的追求,我不反对“动手又动脑”,但我不喜欢太多的思维点,其实学生也不喜欢。
21. 不在紙杯底部开扇叶而选择在四围剪扇叶的蛮特别,可以制作多层式走马灯吗?
22. 课堂上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参与到核心的活动中(每人制作一个走马灯),实在!
23. 大科学理念下的教学课堂应该如此,劳技,综合实践等与科学整合,必定推动科学学科跨越式发展!当然科学学科的评价应更多元!
24. 为什么用金属揿纽,为什么用圆珠笔芯,为什么不用一次性纸杯而用餐盒,其实老师之前已经花了很多心思做功课。如果这些思考也能引导孩子关注,课外自己动手上手会快些,促进思考。
25. 走马灯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应该延长研究学习的时间,更深更广的加以挖掘,甚至可以将它拓展为一次全校性的走马灯制作比赛,一系到的评比展示都可以开展。一节课有点仓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