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足迹——主要是由有脚的较高级的动物(脊椎动物)以四足或两足行走,或节肢动物以附肢爬行运动形成的表面迹。
湖州科学老师,专职科学第五年,从初涉小学科学之水至慢慢地深入,逐渐感到此水之深,教材理解从很简单到好复杂、公开课从抢着上到不敢上、辅导学生从很烦琐到很享受...2013,春暖花开,在此发下自己的探索贴,便于自己的总结反思,更希望能看到各位前辈同行们的指导!
联系QQ:598401321
电子邮箱:cbn29_cn@sina.com
也可以扫一扫
几个链接:
湖州科学老师(江南狗王)的探索足迹——2011、2012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9586(记录两年的教学生活的点滴)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 http://blog.huedu.net/168/index.aspx(湖州市教育博客 记录典型课堂)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新浪微博 欢迎互粉)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 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与科学无关 曾经的“流浪作家”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26 10:46:20编辑过]
《垃圾的处理》一课内容比较简单,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有很多老师们认为“比较简单”的课,可是即便是在教学这样的课,我感觉在很多时候似乎学生被教师“束缚”的很紧,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偏多,生怕被遗漏掉什么内容。
垃圾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每个人都在制造的垃圾,同时也在处理着垃圾。因此如何围绕着学生的前概念展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焚烧”“填埋”两种典型处理垃圾的方式学生都有所了解,但是光从表面去说这两种处理垃圾方式存在的问题显得很淡白,于是我从焚烧一张旧报纸开始,让学生对简单的焚烧有了近距离的认识。在"填埋"这个模拟实验石子、沙子等材料我让学生自备,学生准备的小石子、沙子的干湿程度不同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然而这对本堂课倒是起了一个促进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 13:11:10编辑过]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可这两天的湖城天气也跟小孩的脸一样,变得特别快。昨天还是和风暖阳,今天就又是风又是雨,气温下降了近10度,一下子从"暖房"跌至"冰窖"。 折腾啊,不知道路边的梅花有什么感受?
1.jpg(110.88 K)2013/3/1 21:42:002.jpg(79.22 K)2013/3/1 21:42: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 21:43:00编辑过]
课堂上直接演示“焚烧”垃圾,非常有说服力,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湖州的夏日,,,我还以为是湖州的夏日蒲公英呢,哈哈。
周六,天气还不错,基本可以出行。
春天里的“高温”,带着孩子种上几棵树
好可爱的孩子!
看到厚厚的课题材料,我是又佩服,又害怕。
我也有一个没有完成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11 21:56:00编辑过]
昨天听了节美术课,此课是我校美术组市课题的一节研讨课,主题是《鞋的想象》。很少去听美术课,然而听了这样的课觉得很有趣,感觉现在美术课课堂中的量也是比较大的,从构思到构图到着色等等。这是一节关于想象画的课,学生画出的鞋子真的是千奇百怪,作为科学老师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科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