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几副面孔》摘抄感悟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本《哲学有几副面孔》,因为原来学校的老领导在我离开时和我说过到了新岗位多读几本哲学书,我始终惦记着。
这本书是李晓东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书中借用很多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哲学道理。我摘抄了一些,与我心有戚戚焉。
一、 学知识还是爱智慧
先贤早就知道知识和智慧是有所区别的。赫拉克利特就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老子也认为得道需要“绝圣弃智”,智就是知识。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知代表知识而仁代表智慧。该怎样认识知识和智慧呢?
知识告诉我们事物是什么、从哪里来、怎么用等许多重要的东西,而智慧则教人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事情。比如有了足够的知识可以制造出核武器,但是对谁使用、何时使用则需要智慧。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却只能去体悟。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却是对现成事物的反思,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知识往往是肯定的而智慧往往是否定的、批判的。知识是当下的、现实的,而智慧是超越的、理想的。哲学想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
我现在知道了有知识不等于获得了智慧,知识是死的智慧是鲜活的。
二、 你离深沉有多远
我教科学出身,就有书中讲到的这种感受:当你仰望苍穹时有没有发现广阔无垠的银河里有无数的星系,而地球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而已。地球的存在已有几百万年了,而我们人的个体最多只能存活百年,而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整个宇宙中人是何等的渺小卑微?我到底该怎么过好这几十年?当我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时,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读到这里我想我整个人都会清醒都会沉静。
面对周围世界的神奇和奥秘产生的惊讶是哲学活动必要的引线。惊奇是一种真正思想性的力量,惊奇就是思想,思想就是惊奇。惊奇是一种纯粹的欲望,一种“思”之欲求。惊奇没有有无之分,只有程度之别,它所体现的是人身上固有的天真和幼稚。每个人都要长大,有的人保持了这种好奇心,有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麻木或坚韧,对一切见惯不惊。
我想和惊奇伴随的是人的敏感性,哲学家大都很敏感,敏感的纤毛在他们身上没有僵硬让他们可以怀着惊奇思虑更远,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被社会浸染地不复有童真的好奇思想变得僵化表情变得麻木。
三、 会思想的芦苇
面对疾病和死亡,人才会真正地面对自己,才会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会对自己担负起真正地责任。天才传奇人物布莱希?帕斯卡12岁就解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学命题,由于劳累患病18岁起每一天都在疼痛中度过,有一次乘马车外出由于车门没关好,帕斯卡从车里被甩出差点摔死。由此他突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任何人都可以不必来到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然而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所以帕斯卡有个著名的比喻,他把人说成是“会思想的芦苇”。也就是说,人一方面确实很伟大因为他会思想能靠自己的大脑改天换地;另一方面,人又是异常脆弱的。一次事故、一次洪水、地震都会令人无法抵挡。哲学不仅惊异而且困惑,惊异只是哲学智慧的一个来源,另一个深层次的来源就是困惑。困惑意味着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又想知其二;困惑还意味着矛盾的纠缠,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我想帕斯卡 “会思想的芦苇” 的比喻非常妙,将人超群和脆弱的两面性都囊括在内了。人不同于别的生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会思想,究其本质来说也还是一个有生有死的普通生物。因为普通所以人不要骄傲,因为会思想所以人不要消沉。做芦苇也要做年年高的芦苇。
四、 我自逍遥
自然界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所受的苦难怨天尤人。无论我们的一生遭遇何种不幸和苦难,我们都应也只能坦然地接受和面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随时会出现的艰辛和磨难。愤世嫉俗、哭天抹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只能令人丧失理智、颓废沮丧。
我想这就是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的注脚,面对挫折谋奋起不消沉,应对困境想出路不哀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尚且如此我辈怎不效尤?
五、 逍遥游的人
庄子的妻子死了,朋友去吊唁却看到庄子一边敲着缶一边唱着歌。朋友质问他,庄子说:“她刚死时我也感到哀伤。但后来一想,人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四季的运行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死去的人安息于天地之间而我却在哭泣,这是不明白生命的自然往复、运行的道理,所以我就停止哭泣了。”
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恐惧的事。它的可怕并不只是临死前身体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死后留下的浩浩虚空。死后的葬礼无论豪华隆重还是简单素朴,任何人都只能化作灰烬肥沃土地或成为蝼蚁的口中之食而无法死而复生。因此,死了,意味着从今以后这个世界上无论再发生什么事情都与长眠于地下的你无关了,死后的世界就像死寂的黑洞,任何信息都不会再返回到世间了。生前苦心孤诣求得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死后如浮云般消散殆尽,怎不可悲、可叹?
是啊,既然每个人死后只能徒占一席之地,即使抱得美人归到头来也不过骷髅一架,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严肃、认真地对待此生的价值,做出本己的选择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世俗的生死和名利所困,而不自由地逍遥游呢?
六、 认识你自己
卡希尔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教人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一种生活如果未经审视还不如没有的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批判黑格尔夸大了人的理性维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欲望。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存在,意志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也是世界的本质。由于人是一个欲望的存在,总是想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在现实中任何欲望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并且即使暂时满足了一种欲望,另一种欲望又随之而来,所以人总是处于欲望的无法满足之中,因而人总是感到痛苦,即使欲求得以满足,人也会感到空虚无聊,因此他认为要摆脱痛苦,就要消除欲望,而这只有通过学习哲学与信仰宗教才能做到。
有时想想也确如所言,人的欲求无度这山望着那山高,他的心里怎么会有平衡的幸福?有时欲求是种动力为完成任务起激励作用,但物极必反,深陷其中会晓得辛苦奔忙后的无趣。
七、 名利之梦
莎士比亚说:热衷名利者的本质不过是梦的影子。书中引用黄粱一梦的故事,卢生做了历经宦海沉浮后功成名就的一梦醒来后老者点拨他说:“人生的适意愉快,也不过这样罢了。”卢生顿悟:人不要贪恋荣华富贵,要把功名富贵看作一场梦。对于生活意义的问题常常困惑我们,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周而复始的单调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有人富足无所事事感到空虚有人清贫而怡然自乐?中国哲学主张参悟现实生活,澄明本性。孔子谈到如何行为的问题说提倡仁,而不是互相算计彼此捉摸,这样才能使人心灵超然,待人应物自然而恰切,不为日常琐事所累;虽与人和谐但不人云亦云、随便苟同,方能明白人生之道。
禅宗提供的超脱之路是“悟”。参悟之后,世人生活状态依旧,生活方式不变,但内心的境界全变了。从茫然于世到自醒自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于名利我们能保持一个正确地态度,取之有道而用之有度,虽涉于其中而不役于此。
我有时想想,茫然的状态真是很无聊的状态,人生苦短还在作践时间。内心清醒有方向感,外化为行动时张弛有度才是生活中该有的步调。如果能追求功名但又看淡功名会不会行动很果断使工作很充实又不被结果扰乱到平静的生活呢。保有进取心但该放手时又能释怀,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八、 未来可预知吗?
我们不仅可以预知将来,而且必须预知将来。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在。一个人只有预知了自己的未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否则我们只有浑浑噩噩地了此一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体验到真正地时间,而只能看到庸俗的时间。世俗的人们往往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只要现在活着就行,做什么无所谓。哲学家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三个特征:一是闲谈,无所不谈至于谈了什么谁管它呢?二是好奇,他们总在搜寻新奇的东西,不再新奇时就转移注意力。三是两可。
如何预知未来呢?哲学家说:面对自己的死亡。因为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抛开一切世俗的困扰,真实地面对自己认清自己。当人面对自己的死亡时,他就会更清醒地筹划自己的人生。正是死亡让我们只能活短短几十年,也正是这个时间段赋予我们人生以使命和意义。我们时刻都面临着死亡的提醒和威胁,我们时刻预备着下一步该怎么走。因此人们静下心来思考明天的同时,就把握了现在,就明确了现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哲学家给了一个很有趣的解释,面对死亡谈未来。正是这种紧迫感让我们活得不再懒散,让我们清醒之后给有限的人生做一个规划让未来活得更有意义些。正是不知自己何时走的这种不确定感让人陡升一种使命感,怎么才能算不白来世上走一遭。
201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