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行思坐想(六上教学反思帖) [复制链接]

1#

我的行思坐想(六上教学反思帖)

       开场白:
  本学期我任教六年级五个班的科学,由于某些原因,我没能赶上第一轮任教六年级科学,因此,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对我而言是一张白纸,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想着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点滴感受与各位同行分享、交流,即鞭策自己,也希望对他人能有点滴帮助。

  

        单元一之<<使用工具>>
  

        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利于促进一学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即然教学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切不可一二种工具走个过场,更不可看看插图说一说来“画梅止渴”。
  1、工具的准备。要准备多种工具,对教师而言是增加了不少负担,很多老师会通知学生自带些工具,虽然减轻了教师准备的负担,但是学生要么忘记带了,要么带的不多,就那么几种常见工具。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带”+“就地取材”来解决这个材料问题。学校的劳技器材中有榔头、螺丝刀、剪刀、锯子、镊子、木工刨、卷尺、尖嘴钳等十多种工具,而且数量较多,完全能满足四人小组的使用。有了那么多可以动手操作把玩的工具,学生的上课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2、“选用什么工具好”的活动安排。此项活动,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将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螺丝钉应分一字和十字螺丝钉,而给学生小组提供的螺丝刀只有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故意制造些麻烦,让他们更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干活”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通过不同小组间的借调工具,来加强组与组之间的合作配合。对于这个活动材料的准备,平行班的第一班教学,需要老师辛苦一下,准备好各组的材料,而后续的班级,一则为了避免准备上时间紧张,二则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我在让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取出各类钉子后,又安排了一个“选择合适工具快速而保质地将这些钉子再钉回木头里去”的活动。这样,即再一次让学生选择工具使用工具,又完成了下一个平行班的准备工作,一举两得。不过,在进行这两项活动中,有部分小组的同学为了偷懒,用榔头将螺丝钉拔出或敲入木头,教师应强调一下这种操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有其缺点,会减少该枚螺丝钉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实际操作应用时不可取。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技能,并为后续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等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2 15:15:2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单元一之<<杠杆的科学>>课后小记: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分利用上节课让学生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学生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学生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学生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学生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学生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多加观察、思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学生能进行认真思考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分,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学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满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如果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能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1 16:03:37编辑过]

TOP
3#

顾老师勤奋得很,值得学习哦。

《杠杆的科学》一课,尤其是后面研究杠杆省力规律的活动,感觉整个还比较杂乱,一时找不到好的条理清晰而适合学生的可操作程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这点不解?有何用意?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从发现杠杆的省力(费力等)规律来看,杠杆是否达到平衡都可以作为有用的数据(证据)来用,只要挂出的杠杆能判断出其省力与否。从作业本上的作业来看,是要让学生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的,所以,除了让学生发现杠杆的省力规律外,还要让学生发现杠杆的平衡规律。这两个规律当然也可以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发现。我昨天的一堂课是先让学生发现杠杆的省力规律,再回头找出杠杆的平衡规律的,整个一课化了两课时完成,但还是感觉效果不佳,学生的思考,深入研究似乎缺少着力点。于是很多时候仅限于玩玩。这个活动真还需好好研究设计。高手们多来谈谈。

TOP
4#

单元一之<<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螺丝刀撬开筒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操作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可结合夹煤饼的火钳,比较能说明问题。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建议专设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如果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布置学生课后去制作,而学生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安排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探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TOP
5#

以下是引用没胡子的山羊在2007-9-11 10:02:05的发言: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这点不解?有何用意?

     感谢“没胡子的山羊”,大家互勉。

      对第二条的解释:

      杠杆尺的左边为重物端,代表钩码的重物挂在一个洞上;杠杆尺的右边是用力端,代表所用力大小的钩码也挂一个洞上。此项要求也是为了便于开展探究活动。试想,如果在最初探究省力、费力规律时,要找阻力点、用力点,可钩码挂在不同的洞中,就产生了两个甚至三个阻力点、用力点,虽然也能使杠杆尺平衡,但这个规律就不好找了,也不好解释了。而且生活中,物体也总挂在一个位置,手也大多在一个位置上使力的。其实,教科书封面上的那幅图,有点误导的意思,学生看了这副图在实验时就有些乱。当利用数学乘法知识分析得出了使杠杆尺平衡的规律后,倒是可以让学生发挥一下,挂在不同的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1 16:18:38编辑过]

TOP
6#

单元一之<<轮轴的秘密>>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潜意识的苏醒,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研究轮轴作用”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两组实验。为什么难?一难在材料,二难在操作。因为两组实验有先后层次关系,需要三个大小不等的轮来完成两组实验。我利用了原来的“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因为最小的轮无法和其他两个轮固定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轴”“轮”不同步转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502胶水,将小轮粘在了中轮上固定了起来。
  实验一:用细绳(一定要细绳,不然摩擦力太大,实验会不成功)在轮上绑紧,要求达到“轮转绳动的效果”,小轮作轴直接挂钩码当重力(阻力),中轮绳子绑紧后绕上两圈然后挂钩码当用力的大小,就能带动轴(小轮)转了。(不绕两圈,垂直时直接挂钩码是不会带动轴转的),通过实验,能发现“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的道理。
  实验二:将实验一的装置扣上机械盒中最大的那个轮(两者有卡扣和槽),仍以小轮作轴挂钩码当阻力,大轮绑紧绳后绕个圈挂上钩码当用力大小进行实验。大轮省力的效果非常明显,2个钩码居然能提起6个钩码!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对“轮越大越省力”的道理刻骨铭心。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咧。

TOP
7#

以下是引用百度蛇在2007-9-11 16:17:40的发言:

     感谢“没胡子的山羊”,大家互勉。

      对第二条的解释:

      杠杆尺的左边为重物端,代表钩码的重物挂在一个洞上;杠杆尺的右边是用力端,代表所用力大小的钩码也挂一个洞上。此项要求也是为了便于开展探究活动。试想,如果在最初探究省力、费力规律时,要找阻力点、用力点,可钩码挂在不同的洞中,就产生了两个甚至三个阻力点、用力点,虽然也能使杠杆尺平衡,但这个规律就不好找了,也不好解释了。而且生活中,物体也总挂在一个位置,手也大多在一个位置上使力的。其实,教科书封面上的那幅图,有点误导的意思,学生看了这副图在实验时就有些乱。当利用数学乘法知识分析得出了使杠杆尺平衡的规律后,倒是可以让学生发挥一下,挂在不同的位置。


呵呵,当时理解有误,以为你把用力点和阻力点都规定死了,不能换。你的意思我一般习惯表述为“两边要各挂一串钩码”。由此想到有时候,老师的表述学生是否能清楚明白,尤其像本课,涉及到诸多概念、术语(其中一些是新的),怎样更简洁又明了地表达老师的要求(想法),让学生很快清楚不至误解,应该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TOP
8#

能够每节课进行反思,这样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经验对大家也很有帮助,鼓励!
TOP
9#

以下是引用百度蛇在2007-9-8 15:59:17的发言:

单元一之<<杠杆的科学>>课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我再加了一点,根据杠杆尺的实际情况和本课时间的限制,我将阻力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分别固定为1、4和2、3,虽然这样后,对学生的限制多了,可节约了时间,效果也不错,有一半的小组能完成研究,同时也囊括了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比例分别为3、1、2.

TOP
10#

单元一之《定滑轮和动滑轮》课后小记: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此课教学,同样应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可将原来机械实验盒中的有关器材作为分组实验材料供学生使用。

1、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有学生会认为定滑轮费力,因为要用三个钩码的力才能提起两个钩码的重物,教师应对此予以引导,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均衡状态,说明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算上摩擦因素,那还是有些些费力的)

2、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学生。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甚至有学生在汇报时,能发现用了一个动滑轮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课实验,包括67课实验,均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因此,教师课前应好好检查一下弹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将极大影响课堂学生实验活动的开展。我在课前准备弹簧秤时,发现20多个弹簧秤居然只有两三个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松动而导致弹簧脱离,不得不一一拆开进行修复,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还好极早准备极早发现,不然上课时就只能做演示实验了。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上课所需的材料应提前准备,并进行细致检查,以免误事。

4、最后一个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不能走过场,应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