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呈现出以下的学习心理:好奇心、探究欲;对材料的高度关注;容易被新的材料和现象吸引;对略有难度、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等。
……
器材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保障。“课堂中器材的出示和回收应该精心安排,一般不需要把一节课的全部材料都放在桌上,可以按照教学环节的展开,先后呈现器材,达到以器材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以器材引领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样的器材,摆放的位置、出示的时机和顺序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呈现器材,才能为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器材的呈现额使用有着多重作用。在上课伊始,有技巧地呈现器材,能起到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课中,我们能利用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产生和聚焦研究问题;通过不断呈现的器材和不断开展的活动,有效推动学生掌握科学概念;通过器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产生思维碰撞,收获颇多,收获更多。在课的尾声,我们还可以提供器材,让探究延伸到课外,丰富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
1. 分发前要明确目的;
2. 分发时按阶段进行;
3. 分发时要因材制宜;
此外,一个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收回后续活动不需要的器材,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
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想一想学生在想些什么,他们需求是什么,怎样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在活动情境创设后,教师可以做一些必要的交代,但不要以为包办一切的指导可以解决探究中的所有问题,应该相信学生会在活动中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2.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材料的结构和出示顺序要沿着概念的发展来进行,既要用材料来引发学生经历产生问题、持续探究的过程,也要防止材料过多、出示时机不当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P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