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长时探究的认识
浙江安吉递铺三小 朱斌
我们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快10年了,这10年来,我经历了从上科学到教科学,再到现在学科学。在这三次的转变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我们的教学在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知识的教学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方法上也从教师的扶教到现在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归纳上,逐步开始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打工者。当然要理清目前小学科学探究方式——长时探究,就必须要先理清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它的目标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启蒙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①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②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③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④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⑤科学课程具有开放型。
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不难看出,我们的科学教学最终是为了教给探究这个世界的科学方法,而不是仅仅给予一些科学就是完结。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很直接的,而获取的这个过程将决定了思维的程式。同时,小学的年龄阶段也决定了儿童获取知识的直观性。爱玩也他们这个阶段的天性,如何利用这个有效的兴趣资源,让学生在玩中去发现,去获得知识就是我们教师应该研究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教师就没有事情可干了,我们要在学生玩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让学生有目的的玩。在玩进行记录,玩后,让学生反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点拨和归纳的作用,把学生在玩中的发现进行引导归纳出课堂中所应该掌握的知识。这样就达到一举二得的效果:学生玩了,知识有了;玩中思维和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方法得到了训练。
综观我们的科学教材,其实每堂课它都是由一个探究活动组合起来的,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喜欢人为的把它割裂开来,形成教师能掌控的一个个小活动。其实,这些活动都是有一定内在联系,只要我们教师有机组合一下,找出其中的结合点,通过材料这根线,把学生组织好,就能实现让学生通过一个大研究展示活动来完成这些内容看似分裂的探究活动。
通过一个大探究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属于自己的长长的一段课堂时间,通过合作探究,就会在玩中玩出自己对知识的发现。
例如:六上的《电磁铁的磁力》,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电磁铁产生的条件,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对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改变线圈和电池节娄),只是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而传统上,我们教师一直担心学生不会去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就耐心而又细致扶学生上路,一定要说出个什么变?什么不变?怎么操作?结果学生根本没心思听这个,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玩的时间,又束缚了学生自己找寻知识的乐趣。事实上,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上,我们只需要一句话:我想让这个电磁铁的磁力更强点,你有什么好方法?先自己想想,再小组讨论,需要什么材料到老师这儿来领取。这样学生的热情来了,教师也轻松了,只要随组的去看看,去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后面的引导、点拨、归纳积累素材就行了。
当然,这个长时间探究也不是放羊,把课堂当作活动场地,让学生自由。这中间需要我们为学生准备好的、有结构的材料,串起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方便、更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知识。
就如:本次湖州市优质课评比中的《光和影》中利用积木做投影;《热是怎样传递的》中利用变温油墨看到热传递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优化了材料让学生长时间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简言之,长时间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我们教师精选的材料作为支撑。
自己劳动收获的总是香甜的,知识获取也是一样,学生通过自己研究获取了知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会记得更牢的。
老师,你何乐而不为,在课堂上充分享受一下休息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2 21:30: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