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喻伯军老师评课(2)--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复制链接]

1#

喻伯军老师评课(2)--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喻伯军老师评课(2)


2012年台州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椒江区东山中心校西山校区 杨周辉


    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台州市白云小学李琳斐


    这节课大家看下来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李老师的处理和我们教材当中的大不一样而且很有深度,我觉得她是合理的处理了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做了非常有力的探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教材,这是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其中的一课,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主要涉及到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研究的是化学变化,先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将两者混合后得到什么样的气体,最后拓展,小苏打还在吗?剩下来的液体还是白醋吗?李老师在最后这句话上面做了文章,还在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上做了文章,我觉得这个文章做的非常好,因为她是指向学生的思维的,学生和老师交流中,重点是想法,一步步的让学生得到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推测,而老师不断的提供更多气体的属性,学生的思考马上就开始了,而很多学生都说不能马上下结论,要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验证,这点我觉得是很好的。


    第二,把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合理的利用起来,有些该分组的分组,该演示的演示,学生说的时候比较模糊,或者有点打擦边球的时候,李老师就及时追问,你说的是哪一个?表述的很清楚,究竟是哪一个?不是让学生带有疑问,而是明确指出是哪个方面,李老师追问的抢的很好,其实追问问的好是体现教师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么这节课里,整个课的内容容量比较大,整节课的时间也就比较不够,问:李老师在试教的时候是不是也感觉时间上比较紧迫?(李老师回答:是的)也就是说,你在教材最后一句话上做文章的时候,你就要想到这在一节课时间上是不够,如果我要在最后这上面做些文章,我要怎么在一节课上完成,这就具有挑战性。要吧就两节课,六年级的课时稍微有点松,你可以两节课也没关系,前面这节课研究是什么气体,后面这节课研究剩下来的是什么液体。通过两节课的研究,思维一层层的进去,不过一节课要做完的话,就要有舍有取,不能全部都把它抓住。


    我的建议就是:


    1.  不管你是一节课还是两节课,你要研究的问题最好是情景当中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产生气体,你只是让他记住了现象,你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问,学生会提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冒泡?冒出来的气泡里面有什么东西?气泡冒出来小苏打还在吗?小苏打到哪里去了?白醋到哪里去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里需要研究的方向,学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向,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实验的情景当中提出来的,你也可以在提问上做文章,比如:冒出来的气泡是什么?这个就很好研究,气泡到底是哪里来的?是变来的还是倒进去的空气进去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比较好研究了。所以在情景当中提出问题,往往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就来源于情景,这个情景也许就是我们的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一项活动。


     2.第二,要把问题适当的转化。比如:学生说溶解会产生气泡,有二氧化碳,有的学生说是空气,氢气等等。老师的问题是:怎么才能知道到底是哪种气体?这样的提问就有点大了,如果将问题转化的小一点:假如你认为是二氧化碳,我怎么检验?这样就指向明确,学生就知道从二氧化碳上去思考检验这个问题。


    3.第三,当学生将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和小苏打在水中的反应,两种现象混淆在一起。我的建议是先把小苏打溶解在水中,观察做铺垫。然后做对比,放水中会溶解,那么放白醋里面呢?瞬间就反应,冒出气泡,现象很明显,两者相差很大,学生不会迁移到溶解上面去了。这样就很容易解决这是溶解还是反应的问题,先在前面做个对比,效果会更好。


   4.每个人一张记录表。这样做的好处是:小组记录指向结果,一个人一张记录表指向过程。将学生一个学期的记录表装订成册,那么这就是他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大家去思考一组一张和一人一张的区别?那么一组一张的也是需要的,要看合适的实验。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探索是非常的好的,如果稍微再改一改可能更好,我刚才想了想,我的设计会是这样:


   先是小苏打放在水里去,观察,溶解是我们学过。然后在用药匙一勺一勺的加小苏打到白醋中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是很迅速的,放进去就没了。这两个一比较得出,小苏打在水里溶解,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剧烈的反应,有气体产生,原来这个气体是没有的。如果说是空气,我们看过了,刚才溶解中只是一点点,冒一点泡,现在放进去泡很多。然后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会有这些问题:小苏打溶解了吗?气体怎么来的?这是什么气体?小苏打哪里去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这是什么气体?然后我们通过资料给出就可以了(喻老师:这个李老师做的很好),然后给出有新物质的产生。如果没时间就结束,如果有时间就继续研究反应留下来的液体是什么,在加小苏打检验,会怎样,不断加会怎么样。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感受,其他老师有什么想法的我们下面可以再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3 23:23:27编辑过]

分享 转发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2#

 

   喻老师对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节课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并且在评课的最后提出了“我的设计”,这就像一位科学同行教师和我们在课后地交流,而不是以一名特级教师在中规中矩地进行评课。喻老师以他这样对于教材的深层理解来解读这节课,收益匪浅。


这节课我是带着准备去听的,在我自己第一次上这节新课的时候,我是将重点落在合理推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但自己在讲解新课时候并没有如李琳斐老师这边找到如此多的气体进行比较,最终得到二氧化碳。第二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也将探究剩下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引进了教学过程中,和李老师一样实验没有做完,用了一节半课左右的时间。再听取喻老师的评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小学科学中,有很多知识点并不一定要我们去教授,更重要的要在课堂上有取舍,课堂后再深入研究。


   喻老师在评课中谈到的,让我们教师在这次实验中最好是一个人一张实验记录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更多时候我只是感觉大家都是每人发一张实验记录单,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原来记录单的发放还有这么大的学问,一组一张记录单是指向结果,一人一张记录单是指向过程,而我们科学课正是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这么个细节,一些平时自己看不到,不关注的问题,经过聆听喻老师的评价,确实是有很大的收获。   


   抓住细节,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学生的课堂。

--辉杨杨--QQ:214733907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山小学--
TOP
3#

喻头的评课精准到位。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探索是非常的好的,如果稍微再改一改可能更好,我刚才想了想,我的设计会是这样:


喻老师说:我的设计会是这样……这是给我们一线老师最大的启发,将直接引发我们对此课的思考。


 


作为琳斐两个月的同学,为她鼓掌祝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4 8:13:53编辑过]

TOP
5#

喻老师的点评很精准!
TOP
6#

启发很多,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来,我也觉得时间太赶了。学生深入思考,或说自主发展的很不够。只做一点,做足做深,一英寸宽,一英里深。


 


反思我的这节课了……

朱照华 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QQ:89771250 网名:半点心
TOP
7#

再见琳斐,真好!获得喻特很高的评价,祝贺!学习喻特的精彩点评和思考,感谢!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

精典课!却上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好好品味!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