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插曲:(续集)
话说,我当时冷脸以对该生时,我没料想到接下来的事。
其实,我当时也只是想杀鸡儆猴而已。
我当时在一组一组看着学生做滑轮的实验。
突然,瞥见那个孩子,在用剪刀死命的撕扯自己的小杆秤。
我心一沉,完了,碰到特殊的钉子了。
于是,赶紧转换策略。
我下去把这个正干活干得热火朝天的人牵到讲台边。
我坐在凳子上,跟他平视对话。
我马上换了面孔,(呵呵,话说,我这张脸还是比较善变的),我态度平和,语气温柔平缓:“你在干嘛呢?为什么要把它剪碎?”
孩子不语。
“难道因为老师没有给你评分?你认为这个没有价值了,所以干脆破坏算了?”
孩子点点头。
这时,我发现,孩子满头都是汗水,甚至在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淌。
天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蒸笼头啊。这汗怎么会有这样的流法,看的人心里直惊。
我想着,他肯定在压抑自己的怒气了。
我接着说:“其实,你做了小杆秤,老师心里是很开心的,而且我看了,做的非常好。说明你下了功夫的。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么生气,甚至不想给你评分么?”
孩子不语,眼眶有些微红。
我没有想着继续追问,怕这么下去,把他弄哭了。我就接着话说了:“实在因为,我看着你这一堂课几乎没怎么听,始终在弄自己的小杆秤了。你把最重要的新学知识给落下了,你想什么时候去补呢?????我当时心里急呀,我给你好多眼色,你看懂我的眼神了么?”
孩子似懂非懂点点头。
“我今天为你破一个例,把你的杆秤评优加上去,良好。那你能答应我,以后上科学课时,要能分得清重点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嗯。”他坚定的点点头。
“那你先去做实验,把杆秤收起来吧。”
孩子加入到实验中去了。
后话:每个孩子的心里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处理突然事件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孩子带着憎恨和怨气、怒气离开教室。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比较习惯两种做法,一种先挫锐气,再哄好的方式,另一种,先肯定赞扬,再转话锋,严慈相济,推心置腹的谈话式。
我始终遵循一条,有矛盾和问题喜欢自己解决,尽量在有问题出现时,不去过多的麻烦班主任和老师。
因为,只有自己去解决了,才会慢慢树立威信。本身科学教师跟孩子的接触时间不多,再有一点问题就找班主任,孩子慢慢会更加忽略你,觉得你离他远远的,不会过问他的任何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20 9:39:10编辑过]